正文

【原创】忍辱负重相忍为党-早期的周恩来

(2004-10-29 23:08:08) 下一个

 

在最早期的周毛关系中,影响两个人关系的根源在与理念不一样。周是“留洋派” 和“国际派”,所持有的理念是苏联的革命路线。毛不是,毛是彻底的“农民起义军派” 。在毛没有得到彻底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之前,周是不认同毛的。在同毛的权力的转让过程中,周恩来的忍辱负重相忍为党的做法正是应了自己的说法“为革命的利益我们可以当姨太太,甚至当妓女…..只要是革命需要的,什么样的屈辱、蹂躏都可以忍受,而不是逞一时之勇,一时之快。”而且这种态度,不是说周仅对毛而言,而是对所有可能的周认为是在组织上合法的领导人也都是这样。早在1930年十二月三十二岁的周恩来就可以甘受二十九岁的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打他的屁股"之辱。应该说此后的王明路线是失败的周恩来的此次忍辱负重是一次错误的选择。周毛的关系应该说早期自苏区反肃反到宁都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为止,在周恩来认识到毛的军事能力后,周毛关系才有了彻底的改变。在遵义会议以前,毛在受排挤时,周是毛泽东的同情者,在宁都会议上周就不同意撤掉毛的军职。长征途中湘江之役后,周恩来力排终议采纳了毛的主张,放弃北上鄂西与贺龙部会师的计划,中央红军才免遭灭顶之灾。通过此次事件,周终于认识到毛的军事上的战略才华。权力不是最终的,周同意并主持了遵义会议。毛在重获军权之后虽然名义上只是周恩来的副手,但是是军事行动的直接负责人。即使随后的军事上行动的失败,也是周从中说服调解,让毛继续留在军事最高指挥部里。而毛是个领袖型的人-独断专行,不甘久居于人下。借机张国焘一事,毛张周做出调整,张国焘取代了周恩来在军中的地位,成为红军的总政委和中央军委的总负责者而周则调中央常委工作。接着,毛和张闻天以“调整常委分工”的名义,联手合演了一出对周氏的“缺席撤换”。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九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作出决定,由毛取代周分工负责军事工作。对于毛的种种做法,周大度的表现出了自己的原则,既然意枉担虚名,何不顺水推舟,虽有难堪和排挤之味,相忍为党的主动让贤则更为心安理得。出于同样的心态在毛改革新的常委分工时候,周继续留任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正式作了毛的副手。如果说是因为毛的战略和军事指挥能力让周退出军事决策者的身份,那么在其他方面的分歧则更体现出周的这种忍让精神。

 

毛在抗战中从中共的自身利益出发,主张游而不击,集中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王明的回国则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统一战线的精神。应该说王明的主张在中共党内领导层中获得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广泛多数人的赞同。但在毛的精心策划下,一九四一年一月的“皖南事变” 爆发,“一切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说法彻底破产。但是毛泽东要彻底清除党内异己,从而发动了延安整风。毛和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中共中央书记处,把周排除在外,更甚者周是被严厉批判的对象。周没有联合王明、博古、张闻天等人和毛对着干。可以说,如果周硬顶的话,一大批在党内军中和周有较深渊源的人如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等人不会不支持周,也可以说就是因为周的此次忍让而造就了最后的毛的一统天下,从而为以后种种的恶果种下了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周表态支持毛后,毛并没有放过周,这在三十年后又来了一次重演。

 

毛为什么对周不放过呢?因为纵观历史,“王明路线”的实质是由周具体实施推动的。周为什么这样彻底服输呢?别忘了周的理念,从周决定要做布尔什维克后,只有毛才能帮助周实现自己内心中的理想,这是周能够在建国前忍辱负重相忍为党的出发点和底线。但是一个人的思维被奴化后,以至到后来的周的忍让则是另外一种的思想境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