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载------楼兰:漫谈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2006-06-15 12:43:37) 下一个
转载------楼兰:漫谈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http://www.nawomen.com/viewthread.php?tid=5461&highlight=

Thanks!!!

文学城
北美女人
楼兰:漫谈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终稿)



                                           漫谈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楼 兰 


                                                  “天才”与“成功”


  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很有兴趣观察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尤其自己身为家长,又从事少儿工作,更有机会搜集有关子女教育的众多故事。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本份老诚,但天资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家长投资培养其才艺也不见大气色,使爹妈失望。而小儿子却聪明过人,灵气十足,不仅在校成绩一贯优秀,才艺方面也颇具天赋,音乐、下棋、美术等等,学什么就会什么。

  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家长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资时间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为他选送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老小,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家长更为之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老小却什么事都不想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个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哈佛“避业生”多年闲荡而无所事事。

  而那个不起眼的老大,家长以往没有为他施加过多压力,反而使他有空间时间参与轻松多元的课外活动。他没有像弟弟那样被父母迫使着奔忙于上课外技艺班,却当了多年童子军,有机会在主流少儿组织中接触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找到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而且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懂得要靠自己努力取得成绩。他读的虽是极普通的州立大学,却有机会展示和锻炼领袖能力。大学毕业后他不好高骛远,勤恳工作从普通岗位作起,表现非常出色,后来又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这家父母是提起大儿子就骄傲,提起小儿子就叹气。回想当年截然相反的情景,难道是家长看走了眼?选错了培养重点?还是教育方式有问题?或是社会环境改变了孩子们?

  这类望子成龙,龙却不甚争气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亚裔中的比例更高些,或许因为亚裔家长望子成龙之心甚于其他族裔。正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栽花插柳都得根据季节环境和品种特性,不适时宜地瞎种或揠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迄今,海外华人社区对高压力高期待带来的不良培养后果依然认识不足。华人们常津津乐道亚裔孩子们在学校出类拔萃,名牌高校内亚裔学生比例远高于亚裔人口百分比。若再继续跟踪,从名校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干得不错的亚裔虽也不少,但多是从事一般技术工作,进入高级管理阶层和某些具社会影响性职业的亚裔却极少,低于亚裔人口百分比。与美国其他族裔相比,亚裔显得早期超前,后劲不足。原因何在?这并不能全怪种族歧视,而应从亚裔的培养方式与奋斗目标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应该承认,即便是在美国长大的亚裔,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领袖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造性等)仍有缺陷。而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多半与家长仍追崇东方教子观念,片面追求学业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有关。这是在亚裔尤其华人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教育误区,即家长总想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培养塑造孩子,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追求,甚至阻止孩子参与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剥夺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换来的往往是培养出心智不够健全的畸形人才。这种方式更与西方的教育观念格格不入。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美国学校和校外少儿组织从小教导孩子的准则。

  而不少成年后来美的华人家长,自己没在美国接受过初等中等教育,往往不明白这种理念,还按中国传统方式来管教孩子,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期待去制定未来志愿,这必然引起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的反感,他们早晚会对此进行反抗。有的孩子中学时期就有主见敢与家长对抗,也有的孩子屈于家长的压力多忍几年。像此例中的小儿子就忍到了大学毕业。实际上,忍的时间越长,对孩子们的伤害越大。有些孩子为了顺从家长而进了并不喜欢的大学(哪怕是名校),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哪怕是热门赚钱行业),后来又转校改行,或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与金钱,欲速则不达!还有人因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发生精神病变甚至轻生,更是悲剧。但即便在悲剧发生之后,华人家长和全社区也常是就事论事,很少追根寻源去发掘隐藏在我们族裔文化中的造祸原因。

  通过这两兄弟的典型例子,华人家长们起码可以从几方面检点一下自己的作为,对比一下中美、东西教育理念的差别。

  一.你为孩子提供平等机会了吗?

  虽然家长们会疼爱所有的子女,但因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不同,家长往往得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别对付之。问题是,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化,出发点和机会却应该公正平等,也就是说不能“偏向”。传统的中国家长有重男轻女的习惯,对儿子的学识和本领期待更高,提供的机会更多。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点通常已不为广大家长效法了。但家长们却可能比较喜欢和重视聪明能干的孩子,尤其是所谓“神童”,而忽视了表现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此例中的家长就是没有为两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在两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不平衡的阴影。不过对老大成了一种正面激励,而对老小却产生反面消极作用。由于家长教育方式的失误,其苦心并没得到预期的结果。

  如果家中是独生子女,同样会有不平等现象,因为孩子会与其他同学朋友相比。有时家长一相情愿让孩子学这补那,孩子们反而不领情,认为被剥夺了像其他孩子那样的童年欢乐和自由选择。

  如果孩子有生理缺陷或行为问题,不但不能放弃他们,反而应该付出更多心血关怀培养,仍然要为他们创造与正常和天资儿童相同的机会。此类孩子长大后成为出色人才的例子并不少,都与家长和社会的长期关注分不开。家长们应记住,在培养孩子时,应该“有教无类”!

  二.你了解孩子的潜能与兴趣吗?

  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其实都有能力和才干,只是表现的早晚与方式不同。而家长却过早下结论,而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以合适的方式开发他们的潜能。

  早期教育理论主张重视0到3岁幼儿的智力开发,这实际上是要通过亲子交流,发现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潜在能力,而并不是要教这么小的孩子学认字或弹琴等专门技能。然而,不少华人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何天份或爱好,还误以为培养孩子学习技艺越早越好,送年幼孩子去上各类课外班,其实这反会“揠苗助长”。因为幼儿学习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如果孩子本来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愿意模仿弹琴或跳舞,不妨让他们自由发挥一阵。过早让幼儿上课,他们很可能会受不了枯燥而使兴趣消亡,就更别提学出成就了。我教儿童绘画课,发现孩子们从四五岁还是七八岁开始学习画画,到十岁左右达到的绘画水平都从不太多。越是具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其实越不需要太早开始正规学习,但家长要能够察觉幼童的天赋潜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自我发挥,保持兴趣。

  即便是年龄稍长的孩子,如果没对准他们的特长兴趣去培养,也会枉费时间金钱。我听不少华人朋友说,让孩子学那几年钢琴真是大大地浪费。但每年仍然有许多华人孩子在家长督促下前仆后继地加入学钢琴的大军。

  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呢?家长除了多关心和观察孩子之外,还应在学业之外多创造些允许他们演练和展示各类才能的机会。每个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带孩子做所有文武活动,这就需借助社会少儿团体的资源。不少华人家长认为美国的课外少儿组织往往玩多于教,学不到实际知识,宁可让孩子参加课业补习班。其实,为孩子创造多元化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各类活动,正是美国提倡的一种培养全面素质的途径。看起来,美国课外少儿组织是今朝玩体育明日搞艺术后天办露营,每样只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孩子们却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项目,从中发现自己是擅长体育还是热爱艺术。见多识广的“万金油”也是很有用的啊!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如果真正喜欢什么,会主动提出要去学,只要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正当的,家长当然应全力支持。家长还要创造民主环境,孩子才敢于说出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虽然孩子的兴趣时常会转移,家长也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学什么,而应以支持鼓励的态度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时正面引导孩子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坚持不懈取得成就。

  三.你是否爱标榜炫耀孩子的成就?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家长的一个“陋习”。在“望子成龙”、“耀祖光宗”等传统意识指导下,华人们也爱把孩子的优劣,作为衡量家长是否称职的要素。然而,美国的教育主张以个人为重,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家长的期待。

  华人社会中的爱攀比、讲面子、父以子贵等风气,在海外依旧浓厚。这种攀比炫耀,不仅造成家长之间对孩子期待值的“军备竞赛”,更为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健康的阴影。对此不在乎的孩子还好,如果孩子受家庭文化影响较深也养成爱攀比习性的话,他们长大后怎能适应西方的主流文化?在美国学校中,学生若斤斤计较考分、名次、获奖等等,是很招别人反感的。有这种习惯的人,走上社会也会遭到孤立。

  当家长们宣扬孩子得了什么嘉奖或名次,考上什么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之时,孩子们却在指责爹妈此举的无聊。此例子中的小儿子,恐怕就是对家长曾拿其当作炫耀资本的行为感到厌恶透顶,才作出逆反之举。

  人都要学会正确对待功名和挫折,家长们首先得以身作则,孩子们才能在正确影响下健康成长。不然,会一代一代重蹈覆辙。不少华人恐怕还记得自己童年时对家长严厉管教的逆反情绪,可如今为人父母却又不自觉效法,真是苦了孩子们。

  盼望自家出“天才”或“神童”并以此为荣,不是健康的教子观。称职家长最应该为子女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尤其是亲情、快乐等感情需要。

  四.什么是成功的标准?

  此例中的家长的另外一个失误,是未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天才”,什么叫“成功”。“天才”是人已经具有的内质,小儿子当年具有天份,长大后这些才能并不会消失,只是看他想不想、会不会将这些才能发挥出来。就像当初家长不该小看大儿子一样,现在也没有必要为小儿子叹气。不妨表示,两个儿子都在过他们所选择的生活。像这家小儿子这类青年,仍然是大有潜力的人才。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家长更应该给他们自由空间和充份信任,让他们去选择事业与人生。

  小时候的“神童”长大成为平庸之人的例子中外皆有,追其原因,都是由于教育不当,拔苗助长。美国也曾有十一二岁就进大学的神童,但在缺少同龄人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适合其年龄的正常关注,心理、感情成长得不健全,对一些需要较丰富知识和经历才可理解的课程难以消化,有的后来成了一事无成的牺牲品;有的不得不长大几岁后重新读大学,反而耽误了时光;还有的虽然学业上有所造诣,社交等综合技能却极度欠缺,丧失了正常的人生。目前,明智的美国家长和学生们本人,都懂得人生不可速成,少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与同龄人相处的环境,因此不愿意选择提早毕业或跳级,而希望充份享受该属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或小学、中学、大学时光。

  中国一度兴盛大学办神童班,总体来讲也不算成功,近年这股热已经减退,大学的神童班逐年减少。但一些华人家长仍期待自己家里能出个把“神童”,那些介绍如何培养“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甚至百多年前某外国人培养孩子成为“天才”的早已过时的理论,才能有那么大的热销市场。近年曾有个神童学生陨落的实例,他从小被家长培育得只会读书,连料理自己生活都不会,上大学时母亲陪着照顾他,待到去读研究生时不再允许家长陪伴,就暴露出人格缺陷,无法完成学习。这是个培养失败的极端例子,家长和社会(他就读的大学等)要承担责任。有头脑的家长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难道不会想想,连基本生活能力都缺乏,一辈子需要靠别人照顾的“天才”能够有成功的人生吗?

  东西方对“成功”认识也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往往以“名”、“利”、“权”、“地位”等来衡量成功与否,好象进名校赚钱多职位好名气大就是成功了,成为所谓“人上人”更被奉为成功的偶像,而忽视了人们真正的喜好及人生的快乐。那兄弟俩的家长,就是把进名校当作成功的标准人生的目标,所以小儿子在达到此要求后,就以“大功告成”来回应家长。其实,上好中学名大学,只不过是人生中学习知识的一种过程,将其当作奋斗目标是本末倒置,用其衡量成功与否也不对头。

  美国人大多不像老中这样在乎名校招牌和职业地位,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作其喜欢的事,过其向往的生活,无论贫富贵贱,都是成功的人生。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人更不会认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也崇尚吃苦耐劳个人奋斗,目的是改变自己挑战人生。如果说培养孩子的目的是期望他们将来成为凌驾别人头上的“人上人”,准会被认为心态不端。

  成功的定义也是与时俱进的。美国著名的女子大学卫斯理学院,该校有项传统,每年终考结束后,学生们要举行滚铁环赛跑,最先跑到小湖边的会被推下水,而对这冠军的期待之词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女性“成功”概念。在二十世纪早期是“谁先到就能嫁如意郎君”,后来变为“谁先到就能成为贤妻良母”。到了妇女独立追求职业生涯的年代,又成了“谁先到就能当CEO(公司主管)”。而如今,已经成了“谁先到就能获得成功”。因为如今的新一代定义成功和人生的标准与前辈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追求,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界定。在这种按照时代鼓励成功的氛围中,卫斯理学院不仅曾出了希拉里•克林顿、宋美龄、冰心等巾帼女杰,更培养了众多的淑女型良家妇女,即能独立上进做自己喜欢的事,又善于相夫教子生活美满,尽管大多数不是功名显赫的名人,难道她们不是有着成功人生么?

  家长和全社会也都应该审时度世,若以老辈的中国式功成名就标准来定义成功,会有背于新时代的主流文化,更会被新一代所嘲笑。

  可以说,具有天才素质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功。而所谓的成功者,更不一定都是天才。那些流传世上的论述“培养天才”、“成功之道”之类的书籍,其实都是不切实际之谈,因为根本不可能按照一种蓝本把所有人都克隆成“天才”或推向“成功”。身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应该从眼下作起,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充份发挥自我潜能的环境,不错过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向成功。

[ Last edited by 楼兰 on 2006-2-8 at 09:36 AM ]


                                       “效仿他人”与“成为自己”


  曾经有这样一个黑人男孩,在纽约郊区的中产阶级社区长大,他在学校课业优秀,还与许多黑人孩子一样具有体育天份,一直是篮球等学校运动队的干将。其家长希望他能走不少黑人的成功之路——成为体育明星,或者以学业和体育优势进入名牌大学,将来当律师医生之类的职业精英。中学时代,他在放学后参加了校外少儿组织“男女童俱乐部”(Boys &Girls Club),体验五花八门的活动以增长见识丰富兴趣。男孩发现,自己尤其喜欢“演剧”并且很得要领,从而参加了该俱乐部的戏剧组,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这成为他学习表演艺术的启蒙课。高中毕业申请大学时,他打算主修表演并以此作为将来的职业,却遭到父母的反对。家长认为,一个黑人,想在美国演艺界获得成功谈何容易!一面是家庭的期望和现实的考虑,一面是自己的兴趣与理想,何去何从?是他所在的少儿组织,不仅给予了他专业的启蒙,也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给予这个少年作出决定的力量。很多年后,这个已经享誉好莱坞的当年男孩,在颁奖盛典上接过了一座小金人,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影帝称号的黑人影星!

  在丹佐•华盛顿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桂冠的次日,我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对他少年时参与过的那个“男女童俱乐部”一位主任的采访。当年,正是这位指导主任的鼓励,促使小丹佐做出了人生正确的选择。记者问这位为弟子成就不胜骄傲的主任,当年传授了何等密经?已上了年纪却仍然在为此少儿团体做义务服务的黑人主任说:“当丹佐因受到家庭阻力来找我拿主意时,我并没帮他做决定,而只是告诉他:‘做你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你的家长想让你做的’(Do what you want to do,not your parents want you to do)!”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仿效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为了他人的期望去选择人生道路!”是在美国校内外教育界流行的至理名言,也是美国重视个性培养的教育理念精髓之一。

  记得我的女儿上小学时,我到她学校开家长会。美国所谓的“家长会”其实是老师与每位家长单独约见并介绍其孩子的学业情况,这种“单练”方式也是基于“独特的个性化教育”——避免在家长众多的场合比较学生优劣(而中国学校的家长会往往在表扬批评学生的同时,也令家长跟着孩子或者洋洋得意或者脸上无光)。我那时来美国没几年,脑子里还尽是中国式观念,很自然地问老师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如何,因为我知道美国老师常对每个学生都鼓励夸奖,而我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比其他人更优秀。

  老师的回答,使我永生难忘:“我们从来不比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特长,不能说谁比谁更好或更差。”——这就是美国教育理念的核心!

  对美国人来说,这种“个体独特”教育学说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理,但对来美国不久的老中却是种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被评比、被表扬、或被批评中长大的。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先进落后,中国那套从评“三好学生”到选“劳动模范”的制度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美国的学校,不仅在教育孩子,也教育了我们这些家长。后来,我逐渐对美国这套以个人为中心,不做横向比较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接触了美国的校外少儿团体,并成为少儿教育工作者之后,更发现这种“塑造自我”、“不做攀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溶化在整个社会中的,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精髓。

  有一个名为“绿色圆圈”(Green Circles)的生动有趣的儿童教育项目,是由美国一家非营利教育机构发明,后来被包括童子军在内的很多主流少儿组织和学校采纳推广。我和女儿都曾参加过女童军的“绿色圆圈教员”培训,经过培训的中学生和成人有资格指导年幼儿童进行“绿色圆圈”活动,这是中学生们进行社区服务和展现领导能力的极好机会。

  “绿色圆圈”的基本内容是:有个小圆圈,内有一个人(自己);当这个圆圈扩大些,包括了家人;再扩大,包括了关系密切的亲友、同学、老师等;再扩大,还有熟悉的邻居、社团或教会的朋友等;再扩大,则有常遇到却不太熟悉者……当圆圈一层层扩大,人的社交范围就越来越广。这个项目的本意,旨在教育孩子善于团结更多的人,与来自不同种族文化背景、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交往。但其基础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女童军培训出来的小教员在组织年幼儿童们参与此活动时,首先贴上最小的圆圈和里面的那个小人,然后会问小孩子们:“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是谁啊?”小朋友们有的说是“总统”,有的说是“上帝”,有的说是“父母”或是某位“名人”等等,也有孩子选了正确答案——“我自己”。这里的答案是唯一的,对每一个人类成员来说,“自我”永远是最最重要的,那一连串的绿色同心圆圈,都是从这个“我自己”延伸开去。美国用这样深入浅出的方式从小教育孩子们——首先塑造好自我,才能帮助他人、改造世界。

  像涟漪般扩展的“绿色圆圈”,确实曾使我的心潮波动,思绪万千……

  我们童年在中国接受的是无产阶级大公无私教育,谁敢把“自己”凌驾于“毛主席” “党中央”之上?谁敢以“自我”取代“国家”“人民”的地位?即便那“突出政治”的荒唐岁月过去,中国式的孝道义气观念也会将“个人第一”视为“自私自利”、“不孝父母”、“目无师长”或“不够朋友”。很多中国人就是一辈子在为别人活着,为了孝敬父母而割舍自己的爱好,为了不辜负老师而放弃自己的选择,为了对得起朋友而丧失自己的原则,为了当上先进而向他人学习,为了出人头地而违背自己的良心……从古代的科举制八股文,到现代高考的命题作文,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一贯以培养这种为“别人而活者”为目标,采用横向攀比方法,选拔的是 “合格”的驯服工具,而非具有人格特色的杰出个人。

  中国的学生,为了达到所谓“合格”的标准,必须各科同时用功,甚至不得不舍弃自己的特长爱好去补习弱势课业。思路表现标新立异的孩子,常被认为怪诞出格或调皮捣蛋,因此不受喜爱,会被贬低被批评,自信心受到打击,有的在心理上留下终生创伤。老师、家长都习惯用传统的尺度去衡量学生,对出圈者进行“修理”,直到其成为符合“标准”的凡人庸才、千篇一律的“螺丝钉”。

  大相径庭的是,美国教育法则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从小老师们就反反复复地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是一个特殊的人”,往往还紧接着添一句, “别在意人家怎么说你”。强调的是“自我为中心”、“开发个人潜能”、“学会自己做决定”,从小激发孩子的独创性,鼓励学生保持兴趣特长。虽然美国也崇尚 “英雄”,提倡“楷模”或“偶像”,但并不主张其他成人儿童非去效仿他们,“追星”、“迷星”,与“学星”、“仿星”不可混为一谈。

  美国近年盛行选拨“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s)之类的电视秀,且不论这些充满商业气的竞赛游戏到底有否正面作用,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倒是鼓励参赛者标新立异,单纯模仿其他明星的往往出不了线。那个其貌不扬五音不全舞技拙劣的华裔青年孔庆翔,反倒因其敢于展示独特个性而一夜成名,令人跌破眼镜。其实这类例子在美国并不少见,充分体现了“尽力而为”、“展示自我”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尽管对孔庆翔这样的“偶像”有人会持揶揄态度,但不能不承认,大多数人还是赞赏其勇气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完美的“楷模”,反倒能鼓励普通人的上进心——“既然他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中国电视台也开始举办“星光大道”、“超级女声”等民众竟当明星的节目,各界对此褒贬不一。我觉得,无论是搞教育还是办文艺,如果不了解各国文化理念的差异就全盘照搬形式不见得能有好的效果。

  美国社会奠基在个人主义上。但如果以为这种个人主义教育培养的是自私自利的人,那就错了。恰恰相反的是,美国人普遍具有社会公德和义务感。因为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是: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主体——就像那“绿色圆圈”的中心,既然是社会的“主人翁”,当然义不容辞要遵守自己的法规并对社会负责。中国社会则强调大局为先,国家集体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实,强调社会和全局并不错,但过分抑制个人作用就不太妙了。试想,一个机体的每个独立细胞都很衰弱,要依靠其他细胞才能生存,那么整个机体能够健康吗?这是个先有细胞还是先有机体的问题,答案实际上是很显然的。

  美国教育理念强调的“个人独特”,并不等于绝对标准的“优秀”,而是在于 “与众不同”。既然主张“与众不同”,显然不会以对人进行横向比较为基础,也不鼓励盲目地效仿他人。由于美国以这种“成为自己想作的人”教育理念从小育人,美国人普遍具有独立性。有个在中国美国都上过学的高中女生,在比较中美两国教育差异时表示,“美国学生个个都是人物,充满自信,干什么都不发怵”,这就是美国个人主义“独特”教育的结果,培养的人才具有全面素质。而中国学生虽然知识扎实、解题基本功过硬,但好像除了学习好再没其他优点了。

  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师,现在是北京一所著名重点中学的校长,曾经到欧美考察过中等教育。也指出中国式教育虽然教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培养的人缺乏个性和特点,像是千篇一律的模范工作者。这就是“比较”和“效仿”式教育的后果,从小按统一的“优秀”标准去塑造人们,凡有出圈不轨的都会被社会所不容。他认为,相对来说,还是西方注重“个性”的教育体制能够发掘人的潜能,培养更多更出色的人才。

  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受科举八股体制影响的中国教育方式也喜欢用统一的标准和框框去约束所有人。连像写作文这种很难用统一标准衡量的科目,都通过互相比较在老师和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所谓“范文”模式,似乎只能去模仿几篇优秀文章、效仿那些著名作家,才能写出好文章。“高考范文集”成了考生们的必读兵法,如果谁想在考试中别出心裁,得冒丢分的风险。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中国文人作家缺乏创新也就不足为奇,就是中国的文艺批评也习惯于互相比较盲目崇尚名家,因此也不乏打击新人、埋没人才而失去公允。

  而美国的文艺评论相当尖刻犀利,针对个人及作品毫不客气,但却极少要在同类作品中分出孰优孰劣。而且此评论家认为优秀者,可能会被彼评论家贬得一钱不值。广大读者也理解每位作者和每件作品的独特性,是喜欢是讨厌全凭个人感觉。就是名人大家或获奖作品,老百姓看不上眼也不买账,照贬不误。因为美国人民都是从小受“个人独特”理念熏陶长大的。

  美国老师教作文,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重点目标,因为想象力和创作灵感是好作家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至于语法用词结构等只是具体写作技巧,都可以通过练习逐步改进。孩子们写出的每篇作文都是独特的,虽然写得好的可以得分较高,但老师不会建议别人都去效仿那几篇范文,也不会说此文一定比彼文更好,而是鼓励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特色去尽量发挥,独创文风。老师也会分析比较一些不同的文章、故事、作文,但目的不是比出哪篇好哪篇差,而是要说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或描写事物,以拓展学生们的多元创作思路。

  这种尊重“独特”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自然不会随大流,而以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为自豪,也不会因为被人批评而无所适从。我的女儿在美国写申请大学作文时,根本不听不看别人的范文,说是不能在脑子里形成条条框框。除了学校专职辅导员作的语法修改外,她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建议,还振振有词地说:“这种文章反映的就是个人的独特性,都按你们的意思修改了,我的‘自我’如何体现?”她有一篇升学作文的题目就是《成为我自己》(Be Myself)。就凭这样独断专行的作文,她被所向往的常春藤大学录取,招生办主任还特地在给她的录取信上亲笔写下:“你的作文别具一格,令我印象深刻!”

  不同的习惯与观念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明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不同,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个人的价值是由社会角色来标价的,所以只有社会角色价值,而没有“个人”的价值。以“效仿”、“比较”为基础的中国式教育理念,正是东方文化价值观的表现,源自古代封建社会 “学而优则仕”科举制的教育体系,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层层比较考核来选拔出所谓“精英阶层”。在中国,自古至今都要找出学习榜样让人效仿。儿童学“孔融让梨”,家长学“孟母三迁”等等,还随时代变迁而找出各种英雄(如雷锋等)让男女老少都来学习,其实每个人并不知到底要学什么,就把“学英雄运动”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表面模仿。

  中国的学校教育习惯在学生之间互相比较,其目的就是为了分出孰优孰劣。孩子们也从小懂得了“优秀”与“落后”的差异,对优者被褒差者遭贬感到习以为常。按照这种横向比较理论,任何领域的拔尖者只能是少数人,那么大多数人只能自愧不如,堕入中流或后进行列。对于不成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会打击他们的自信自尊,是少儿心理感情成长之大忌。

  中国热衷实行评比制的一个理由,是企图以此来鼓励人们的“上进心”,期望大家往好的方向努力。但这种过于明显公开又缺乏科学性的比较,可能事与愿违。考证此法长期以来实行的结果,就会发现其负面作用超过正面作用。经常能当先进的优秀者往往趾高气扬,爱出风头,却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总挨批评的落后者则容易破罐破摔,猥琐做人,甚至干脆反叛以对抗社会。从整个民族来看,中国人的上进心、竞争性、和热衷挑战的精神并不强,兴盛的却是爱面子、好攀比的虚荣心和忌妒心。

  时至今日,爱攀比仍是华人世界的一大流行风气。不仅在中港台地区,就是在海外华人圈子里,攀比风气也是长盛不衰。比门第家世,比官衔地位,比学历职称,比婚丧排场,比房子汽车,比家长贫富,比子女出息……在今天的中国大陆,这种攀比有时膨胀成为危及社会道德的恶劣歪风因而遭到批判,但往往限于对表面形式的指责而并未挖掘其根源所在。

  攀比习惯被华人们带到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西方社会,例如美国,就时常被主流社会看不懂。美国人不明白一些老中,房子已经够住了,为何还要与别人比着买更大的屋?子女学习已经够好了,为何还要上补习班非要比所有人成绩都好?不管孩子有否兴趣天分都得学弹钢琴,因为别的孩子都在学。……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文化和教育理念并非不允许“比较”,也不是没有考核标准。但美国教育不是用这些标准来进行淘汰和择优,而主张用这些标准来评价、激励和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超越那个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弱化横向攀比的压力,却培养激励出勇于竞争的挑战精神。君不见,美国从小学起就有五花八门的考试,各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评分标准。很多美国的高中也按学生成绩进行“排队”。而社会上更常有权威性的对各行各业的排名评比,以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评估。能进行这类评比的前提是:美国人民在“个人主体”教育下培养出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面对这种比较,明白即便在排行中名列前茅也并不证明就处处优于排在后面的,而是表示各有特点,并从中获得纵向上进的压力和动力,推动同行业互相促进改善品质。

  而很多深受中国式“横向攀比法”影响的老中,即便生活在西方社会,也仍然不明白人家这种反应多元化的“比较”不同于中国式非要分出孰优孰劣的“比较”。例如对每年美国大学的排行榜,不少老中家长就坚信排名第一的学校一定全面胜过排行第十的,督着孩子挨着大学排行榜依次申请学校。孩子能进顶尖大学,家长才觉得光彩。而美国人包括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并不在乎大学的排名,申报大学要找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与专业,而非只看学校名气。但在攀比风气影响下,有些亚裔孩子被家长硬逼进自己并不喜欢的名校,却因各种压力造成心理精神失常乃至轻生,实在是悲剧。

  其实,“比较”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比较”来鼓励“竞争”,更是美国教育理念的另一特点(另文论述)。我这一系列文章也是在对东西方教育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关键是在什么领域、什么时期,以什么方式、什么目的来“比较”。

  比较东西方文化及教育理念的差异,其实也不是评价绝对的孰优孰劣,而是要根据各自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参照互学,取长补短。总体来说,中国式的教育注重育才,美国式的教育则注重育人。因此中国人希望自己孩子具有才学才艺,而美国人把孩子作为完整的人去尊重去爱。中国人重视群体,“才”是财富,而且是家庭乃至国家的财富。美国人重视个体,社会家庭只是为个体提供方便和条件去发展。

  人从出生到青春期,是心理和感情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育才还是育人,都要从此时打基础。对孩子们稚嫩的情感,需要特别呵护,因此教育培养必须从正面鼓励入手。那种不分时宜场合的横向比较,是对儿童自信心的摧残。经过美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个体独特性”培养,孩子们基本上具有了自信自尊,也学会了如何对待比较,心理感情逐渐成熟,就能坦然对待高中时期的成绩排名,而且这种排名也不代表绝对优劣名次。美国大学招生时,虽然很重视申请人的学校排名和考试成绩,但并非绝对录取标准。常春藤等顶尖名校每年都会拒绝不少SAT考满分者,却录取很多考分较低者,就是看中了这些学生独特的全面素质。有的孩子在高中成绩名列前茅,SAT(相当于高考)成绩也很高,却没被顶尖大学录取,一些华人家长就想不通为何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反倒被录取了,就是还抱着成绩绝对的标准不放,不知美国全面衡量的大学录取方式与中国不同。

  一些受中国式教育长大的华人,头脑中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来到美国后仍固守这种“效仿他人”、“横向攀比”、“为别人活”的观念。有个朋友的孩子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遇到素不相识的华人家长向她没完没了地打听如何能进名校,考试要多少分、有何特长、课外要参加什么活动之类,令她不胜其烦。因为这些根本不是可以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的,每个学生各有特点,别人的经验只可参考,却无法效仿。有些华人老喜欢把具体的人物或实例作为学习仿照对象,一是还没明白美国的高校录取制度完全不像中国那样按考分一刀切,而是有多方位的综合衡量尺度;其次就是不了解美国的个性化培养教育理念。

  很多在海外受西方教育长大的华人孩子,都非常反感家长总爱拿自家子女与别人孩子比的做法,特烦父母说什么“瞧人家谁谁得了啥啥奖,或进了某某顶尖大学,你得向人家学习”云云,更不乐意家长为自己规定专业前途方向。孩子们认为父母这样比法只不过想给自己争脸面,而不是尊重子女的志向。

  如果当年丹佐•华盛顿没有按照自己的志向投身演艺事业,而是听命于家长的意愿,兴许美国中产阶级精英队伍中会多出一名普通的成功人士,但世界上却会少了一名出类拔萃的演艺巨星!美国,给了他这样的选择权利和机会。但是否在美国长大的华裔中,也有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却不得不屈从于家长指令而走上了违背自己意志的职业道路呢?

  一些华人爱谈论入没入“主流”的话题,其实,能否接受和遵循所在国的教育理念,就是有否融入“主流”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年后来到海外的第一代移民,没有从小受过所在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不甚明白其教育理念,但仍然可以努力了解尽快接纳其主流文化。在美国,什么时候你感到不是总想 “效仿他人”,而是真正想“成为自己”了,那么你就主流了!

[ Last edited by 楼兰 on 2006-2-7 at 09:29 AM ]

                                            
                                               “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人所共知,东西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有很大差异,培养出的人才特征也不同。从中国来到海外西方社会的华人家长们,当年在祖国是受中国式教育长大的,如今却得让子女在不同体系下接受教育,难免会有些不习惯。有些人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现存环境与时代,对孩子的教育起正面作用。也有人则固守本民族传统意识,造成亲子之间、家长与学校社会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中国和美国在很多方面分别代表了东西文化的两个极端。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国向来以东方文化鼻祖自居,周边国家的文化意识都多少受影响于中华,至今中华民族依然自豪地抱着祖训轻易不愿放弃。而美国则是西方世界中年轻而后来居上的国家,一派毫无历史包袱、任意作为的架势,讲求创新,鄙视保守。这两极意识形态反映在教育理念上,很有代表性的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被卷入两种极端文化冲突的漩涡之中,要想汲取两种文化之长却不被漩涡吞噬,首先得弄清其差异所在。

  许多华人来美国是为了后代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常有家长对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质疑,多半是嫌美国学校的学习压力太轻、作业不够多等等。其实,每种文化和教育体系,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中国家长应先了解中美教学方式的不同,才能明白何种方式更适合美国的国情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完整的教育过程包括了“教”、“学”、“做”三个阶段。“教”,主要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学”,则是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吸收知识的过程。“做”,就是将理论和书面知识化为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主要强调前两项:“教”和“学”,而把“做”当作学习的结果和目的,是学生们走出校门之后的事,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多少实践机会。认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将来学生就应该会把知识用于实践。但实际上,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却有很多高分低能者,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环境。尤其是教师习惯于以固定的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成绩和水平,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从小受到压抑。

  美国式的教育方式则侧重“学”和“做”,老师的教学只是启发引导,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特别鼓励学生保持独特性、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美国学生多半思想活跃,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操作能力,善于不断吸取新知识。但基础知识较薄弱,不乏有人连简单算数都算不利索。

  其实,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这也是为何中、美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都会有缺陷。应该把“教、学、做”三阶段统一起来,教育全过程才算完整,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全面。目前美国教育界已认识到问题,因此正在加强中小学基础知识教学和考核。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湾取消联考,而大陆提倡所谓“素质教育”,都旨在补充纯知识教育之外的内容。如果东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那将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对比中美教育方式,产自古代封建科举制的中国“灌输式”教学,比较适合平庸却用功的学生,但却会使平庸者更平庸,培养的是千篇一律的“模范工作者”,而非具有个性的出类拔萃精英。因为这种教育机制不为学生创造允许发挥的机会,孩子们原有的好奇心和独特性也在这种体制下磨损殆尽,更别说培养创造性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前提,是认定大多数学生都是平庸之辈。对于优秀生甚或发现了天才神童,公共教育便无法适合他们,便要层层考试选拔,另送“资优班”、“神童班”、重点学校之类。然而,这些特殊班校培养出的人才,成年后的成就也并不见得多么辉煌,亦是因这种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力。

  美国教育的主导思想则是:每个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为某学生数学不好,就认定其笨,或许该生会是生物、体育、或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奇才。美国式教学,给予所有学生机会去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并锻炼将来在社会上实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如此培养的学生,越往高处走,才干越能得到发挥。这也是为何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看起来一般,高等教育和国家科技水平却能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相对于几乎完全忽略了“做”这一重要步骤的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美国的学校和老师还是花了相当精力在“教”学生,因此三项兼顾得好些,可取之处更多些。何况,中美两方对“教”的评价有不同标准。中国教育方式是“授之以鱼”,即专教知识。美国教育方式则是“授之以渔”,就是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如果老师的“鱼”(知识)不够了,就无法转发给学生;如果学生出了校门只会坐享其“鱼”,知识总有枯竭的时候。而要是学会了“捕鱼”,将受益终生,不愁随时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尽管有祖师爷“教学相长”之训,中国的老师通常还是要端足师长的架子才能让学生信服。因此老师对学生是不能说“不懂”的,也就是说不能库存无“鱼”,哪怕陈货已是腐朽臭鱼,也得烂“鱼”充数,不然有损师道尊严。

  美国的老师就敢坦诚自己“不懂”、“不会”,没有现成的“鱼”给学生,但可以教学生如何去捕鱼,或与学生一起去钓鱼。通过这过程,老师自己也在学习新知识。在电子万维网时代,美国老师更鼓励孩子们通过各种媒介学习很多老师都不懂的知识技能,并将学习所获在课堂上与师生们分享。

  在祖国受惯了中国式教育的华人们,到美国后,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这里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嫌美国老师水平不高知识有限,也有的嫌美国学校基础教学不够,因此课外还送孩子参加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去吃小灶。还有家长认为美国学校教学进度太慢,鼓励孩子跳级,却不知孩子心理和感情成长无法速成。更不乏华人家长热衷于从中学甚至小学起就让孩子考进重点名校,或送入私立学校,认为这是将来进入名牌大学的跳板。这是没有明白,美国的普通公共教育其实照样适合优秀学生的发展。

  我的孩子在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就读于普通的公立学校,我们也没有特意搬到房价昂贵的“好学区”,更没花钱送她上过补习班。在其他华人朋友鼓动下,我们倒是曾动过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念头。女儿读初中八年级时,我替她报名参加了私立中学的入学考试(SSAP),她一点没准备就上阵,成绩仍然很不错,可以进一流私立高中。但她却死活不肯填报名表,因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学校和老师同学,可能也还不想离家去住校。考虑到在孩子青春发育时期,友谊亲情等对心理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比学业进步还重要,我们也就没有勉强她,省钱省心,还能与孩子多相处几年,有何不好?至于在公立高中学习如何,就靠她自己努力了。

  她所在的高中,在全州的总排名算不上很好,但学生被按水平分为快、中、慢班,女儿各科都在快班,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可与一流中学媲美。有的学生数学特出色,则可以上数学快班甚至跟高年级班,但其他课业差点,就上中班或慢班,真正做到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来培养。而且,不像中国学校常是用好老师教快班或重点学校,差老师教慢班或普通学校,越教优劣差异越大;美国的高中是同一名老师快、中、慢班都教,教材和考试题也完全一样。差别在于要求不同,比如快班考试闭卷,慢班则开卷;快班生需写论文十页,慢班生三页即可。也就是说,目的都是要捕到鱼,因此所有人都要学会捕鱼,但慢者可掌握一两种最基本方法,快者却要举一反三精通十八般武艺。在这种因材施教的环境中,我女儿的“捕鱼”技术掌握得不差,我们更庆幸她在公立学校多元化的氛围中学会了与各类人相处,而没沾染“贵族学校”的优越感。

  美国公立学校这种一视同仁又各取所需的体系,实际上能适合不同水平特点的学生发展,因此没有必要从中学甚至小学就逼孩子往好学校钻。在女儿申报大学时,如愿以偿进了她向往的一所常春藤院校。倒是听说有些就读于更好中学甚至私立学校的孩子,反而没有被想进的大学录取。我女儿觉得有些人的学习成绩比她还好,可能是因为好中学的优秀生太多竞争激烈,顶尖高校又不能从一家高中招太多新生,反倒阻碍了不少好学生的升学之路。(当然除成绩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大学招生要考虑的因素。)

  其实,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的好坏只是一个外因,更主要的取决于学生、学校与家庭如何配合互动。而习惯于中国式教学的华人家长,往往不甚明白此点。

  近年纽约州一些中小学校改革数学教学法,不留书面作业,但却设计了一些能够亲子互动的数学游戏,希望学生在拼图棋牌等游戏活动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对此,一些华人家长有意见,在他们看来,只有解题才算是数学作业,光玩耍怎么能学会算术呢?他们对学校要求家长陪孩子做数学游戏也不以为然。

  然而,实践证明,教学法改革后的学生数学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其实,通过游戏来学习数学、科学、阅读等知识,并鼓励家长成人与孩子一起参与,是早就在美国的课外儿童组织中实行的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方式。有些华人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课外儿童组织,是光玩浪费时间,而宁可让孩子业余时间也去参加课业补习或才艺学习。而现在,连正规学校也在引用游戏教学法了,就说明那是成功的经验。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知识,培养了对这些科目的兴趣,还掌握了人际交往和应变技能,有利于全面发展,同时也享受了童年应有的欢乐。

  华人家长在美国培养孩子,就应该接受和认同美国式的教育方法,这确实适合美国的国情和现代社会的行情。例如,按照学校要求陪孩子做游戏作业,实在是亲子共同学习的极好方法。家长也可以通过此过程了解孩子的进步和学校的课程进度。而鼓励孩子在校外课后参加主流少儿组织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们开阔眼界,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社会海洋中去进一步尝试“学”与“做”,亦即去锻炼捕捞知识之“鱼”的“捕鱼”本领。这比花钱去上补习班更有用处。

  就是在如今的中港台地区,科举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临挑战与改革,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会被更科学的方法取代,我们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也应该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国情与文化传统不同,绝不可照搬套用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方法。但多了解一些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开阔眼界,获得启发,在培养新一代的事业中逐步与国际接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