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别费”风波看马英九性格(陈子帛)

(2007-02-03 20:45:55) 下一个
向来以清廉自持,号称政治“不粘锅”的马英九,居然在台北市长即将卸任前一个月,栽在所谓“首长特别费”事情之上。无论调查结果如何,马英九的形象和来之不易的品牌,已经受到了伤害。

  马英九是否受到特定的政治算计,是否因为制度的缺失或者部属的疏忽,而陷入自己最不愿意触碰的贪渎漩涡,我们无意对此做出主观预测。

  从马英九的事后补救措施,包括为了证明自己一介不取而尽数捐出特别费款项,以及接受国民党廉能委员会独立调查等等,可以看出这位政治帅哥正遭遇从政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可以看出,作为泛蓝阵营唯一能够在2008年角逐总统的人选,马英九在道德品格方面是何等地爱惜羽毛。

国民党没有予以全力维护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中,我们发现了若干个值得揣摩的政治现象。

  台湾媒体的注意焦点,完全转移到马英九身上,而原本处于政治风暴中心的陈水扁及其涉及的国务机要费弊案,几乎被社会大众忘记。民进党方面更是如获至宝,紧紧抓住不放,不断借题发挥,步步进逼。目前的迹象显示,民进党打马护扁的策略已基本奏效。

  马英九以及他的核心团队,对今次危机的停损点设计以及危机处理,出现了诸多漏洞和缺失。在危机爆发之初,马英九没有及时和国民党中央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研拟应对方案。同时,也没有将特别费所有的瑕疵、不断暴露的问题,坦然公开向社会大众说清楚,以至于陷入被动挨打、难以脱身的窘境。可见,马英九本人以及他能够信任的核心团队成员,处理危机的能力相当弱。

  人们当然更注意到,在马英九身陷危机的过程中,来自国民党内的政治声援和力挺都极为零星稀少。多半人袖手旁观,冷嘲热讽,更有来自党内本土派开始对外放风,推出所谓拱连排马A、B方案,即刻展示出落井投石,乘人之危,随时取而代之的强烈企图心。

  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会感受到,马英九在党内的人脉以及权力基础,并不是外界想像的那样坚不可摧。即使是泛蓝阵营的支持者们,当看到马英九一脸倦意、头发零乱,为了自己的清白独自一人左支右绌时,都会想到一个问题:难道他在国民党内真的如此孤独落寞,千山独行吗?与民进党立委不分是非力挺陈水扁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不能只依靠个人的清廉自持

  没有人会否认,迄今为止,马英九依然拥有高于其他政治人物的民意支持率和认同度。他的政治形象,和陈水扁、李登辉、宋楚瑜、连战等相比,都有明显的优势;没有人会否认或者排斥马英九的政治操守,还有彬彬有礼、诚实、学养高、学历好、从政历练记录完备。

  但是,作为在野势力翘首以待的领袖,除了形象清新、讨好以及前述优点之外,这位极有可能引领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人,其行政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协调斡旋能力,基本上没有受到严格的检验。

  围绕一次特别费风暴,台湾舆论都不约而同地对马英九的性格特征和缺陷,集中地做了点评和分析。

  对于一个有政治洁癖的政界人士,“不粘锅”固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好处,但政治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游戏,需要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胸襟,需要与台湾本土的“博感情”氛围进行恰到好处的结合。只是依靠清廉自持是无法担当领袖的。当领导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无法经受最起码的检验时,清廉自持会在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为一种束缚。

  不少来自泛蓝阵营的人士,对马英九的格格不入、疏于情感互动,都有严厉的批评。很多人反映,马英九的个性龟毛,过多强调制度法律,经常得罪人而不自知。每日的行程安排紧凑,政治酬庸场面过于勉强,明显是应付了事,犹如饭桌上“蘸酱油”,匆匆来去,完全不懂得市恩。

  这些固然是清廉自持的优点,但走到一个极端,就是寡恩,也就无法和世俗政治接轨。在台湾特定的政治舞台上,入乡随俗原本就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必须。即便像美国等西方民主社会,也没有纯而又纯的法律人、政治人,更没有将政治酬庸视为负担累赘的政治领袖。

现代版本的袁绍?

  犹记得台湾《新新闻》杂志主笔黄创夏对马英九政治性格作出的评价。他指出,一论及马英九,就会即刻想起金圣叹笔下的“好人”和“老实人”。他认为,马英九更像《三国演义》中那位曾被视为是“天下盟主”、最后不断惨败亏输的袁绍。

袁绍家世不错,阅历完整,学历丰富,相貌堂堂,但却是如史家所称的“好谋寡断,志大才疏”者。郭嘉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而无断,能聚才而不能用才,闻善而不能纳,诸子相斗,量小无大器”。此人表面上宽和谦恭,内心实际上计较记恨;声名远播,所以能招揽人才,但却不会善用人才;喜爱请益智慧,但耳根子软,东听西听,摇摇摆摆,就算有好的计谋也不会用,而且控管无方。总结而言,袁绍器量狭小,非大器之才。黄创夏说,如此描绘,对照一下马英九,感觉上就有些眼熟。

  笔者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过感慨:搞政治的人,多少要有点草莽气质,或者有一点流氓习气,或者活脱脱就是一个大流氓。刘邦是,李世民是,朱元璋是。蒋介石曾经是,但皈依基督教之后,就开始不太像了。朱大可说,蒋介石在日记里整天忏悔,不断对自己“斗私批修”,就知道他的江山坐不稳了。

  还可以说的是,李登辉也像是一个熟悉日本剑道的老流氓。陈水扁更像,不仅像流氓,而且还像只配行走于市井的无赖。说陈水扁毫无诚信,充满机会主义权谋,源自他的流氓基因。

  不免再作感慨:流氓,只有流氓,才能大摇大摆走向权力的殿堂。

  马英九肯定不是流氓,他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而他是不是袁绍,是不是有“外宽内忌,好谋而无断,能聚才而不能用才,闻善而不能纳,诸子相斗,量小无大器”的致命缺陷,经过这次风波之后,则容当读者诸君细作思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