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helloworld,你要非大陆媒体写的,请看TW軍事雜誌編輯写的文章

(2007-02-03 20:45:54) 下一个
艦型沒個譜 就要掏出400億

作者:舒孝煌(軍事雜誌編輯、台北市)

據報載潛艦國造案可能告吹,因為潛艦採購經費過高,政府高層和<國防部>順勢指出是因為各界堅持潛艦要國造,造成成本過高所致,想為美國售艦的國內壓力解套。

到底台灣花下四千億銀子準備購買的潛艦長的什麼樣子,大概全世界沒人可以打包票說他知道。事實上,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美國根本沒有東西能賣給台灣,談合作生產或是全艦外購根本毫無意義。美國現有的潛艦工業全是八千噸以上的核動力潛艦,二、三千噸級的柴電潛艦結構配置更緊緻,美國人得重新設計製造全新的艦上系統、零組件和裝備;可能廁所都得重新設計。美國廠商還得找其他供應商提供新的動力系統,或者歐洲發展成熟的AIP絕氣推進系統。如果借用歐洲如德國、西班牙或荷蘭的成熟艦型呢?這又碰到敏感的政治問題,而且能不能在短期內整合現有美製系統,也不無疑問。

過去單純的軍購案中,美方與台灣所簽訂的「工業互惠」根本是口惠實不至。看看F16案為<漢翔>帶來多大的「商機」就可以知道,<漢翔>既得不到完整的技術轉移,也對解決<漢翔>這個本土飛機製造業的營呃щy沒多大幫助;看看買F16的國家如韓國、土耳其都可以組裝全機了。是台灣的軍購談判人員太遜,還是台灣太遜,沒有能力組裝全機?

美國人生意當然不會只做一次,有了柴電潛艦,美國造船廠便可在日益縮減的國內造艦產業中突破,和德國和法國、西班牙甚至俄羅斯搶食市場。因此台灣打先鋒的結果便是為美國新柴電潛艦付設計費,替美國新軍火穩定一塊新江山。那未來這種台灣付費開發的「台灣」級潛艦,台灣可以拿到專利費嗎?看看S-70C(M)這種台灣打前鋒的反潛直升機便可知,紐西蘭等國也採用同樣的設計,台灣有沒有賺到?立委諸公何不去問<國防部>,有無編列武器裝備專利費的歲入預算吧。

<中船>不是不能參與美國新柴電潛艦的建造,若美國有辦法從德國或日本等這些有政治顧慮的國家買來,為免減少政治障礙,那台灣知難而退也就算了。但既是台灣要出錢買的東西,連設計到建立生產線都可能得台灣出錢,為何不能參與設計與生產?反正未來在台灣維修一樣得建立規模等同於生產線的塢廠。台灣還可當個合夥人,幫美國生產一些零組件,替外來的外銷降低一些生產成本。

台灣要花千億買的東西,是長是短是胖是瘦,噸位多大、航程多遠、聲納探測距離多少、作戰效能如何,能配什麼魚雷飛彈等等都不知道,連藍圖都還沒個影子,政府怎麼說服國人掏出千億來支持國防?就是因為台灣還「有能力」自己製造武器,美國還不能予取予求,所以當然想把台灣的造艦能力完全瓦解,保障美國軍火工業的生存和就業機會。以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每年定期建造一艘,退役一艘,不但維持造艦能量,技術且能年年更新,也不需依賴他人。


■■蜂報評註:許多退休將領與軍事科技人員近來一再批露,美國逼銷台灣軍備武器的政策除了要為軍事產業財團創造營收利潤外,更重要的是要削弱乃至瓦解台灣國防科技自主能力,明知如此還硬要軍購的政治集團,就肯定不是愛台灣而是賣台!■■

如果陳總統「愛台灣」,那也請他愛<中船>這個本土造船產業。反對國造的人也必須認清,本土國防產業是台灣國防的最後一道防線,萬一發生戰爭,後勤維修更有保障,不會發生去年〔漢光演習〕時魚雷因無力維修放到過期的事發生。如果以後再也不能國艦國造,那海軍也不用打仗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