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在战争问题上,请不要太自我感觉良好 (zt)

(2013-01-15 19:53:34) 下一个

  中国是不是即将面临一场战争,怎样应对战争的考验,这应该是早为之计的大问题,现在事到临头才议论纷纷,本来就有点临急抱佛脚的味道,更要命的是,有些人还自我感觉很良好。这一表现,见诸于《环球时报》1月15日题为《和平近30年后,我们应如何看“打仗”》的社评文章。该文就“如何看‘打仗’”这个问题发表了七点意见。其核心意义不外两点:

  其一,战争不是好事,中国三十年没有打仗是奇迹,现在也不能轻易动打仗的念头,“只要压力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们就当忍则忍”。

  其二,如果实在不得不打,也“都要把对外竞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上”,“也不应有征服对方的念头”,而“是要教训对方并教训其他潜在的对手”,“必须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这样的开战就不会与中国和平崛起构成战略矛盾,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会因打仗而一时紊乱,但不会终结”。

  这是怎样的自我感觉良好啊!

  第一层意思,表现出来的是骄傲,很有点鄙视、不屑那些打过仗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但问题是,三十年没打仗,现在人家却要把战争强加于你,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尴尬、无奈呢?到处高唱和平崛起,到处宣扬和谐世界,到处和人家结伙伴、搞合作,现在却还要被强加战争,要被人家揍,这不是很明显的失败吗?到这个时候还说什么“当忍则忍”,难道过去三十年不打仗的奥妙就在这于此吗?说出来是不是有点丢人跌份呢?

  第二层意思,表现更多的是自信。又是什么“不要征服对方”,而要教训,还什么“有理有利有节”。现如今的中国到底有无把握打赢尚还难说,到底谁教训谁,需要战场上一见高低、一决雌雄。以中国今天面对的敌人,全力以赴能不能打赢都还难说,还有什么资本奢谈“征服”呢?更荒唐的,还什么要“打得有理有利有节”。俗话说,下手不容情,容情不下手。既然打起来了,就有什么本事用什么本事,怎么能打得狠就怎么打,哪里还有什么“有节”?如果对方没“节”怎么办,难道中国自己在那里“节”着吗?

  滑稽可笑的是,明明战争已经危险地迫近,所谓国之大事,危急存亡之秋也。可这篇文章还念念不忘什么“要把对外竞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上”,幻想什么“不会与中国和平崛起构成战略矛盾”、“ 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会因打仗而一时紊乱,但不会终结”云云。我们不仅要问,如果战争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或者说,至少在战争的初期有这样的可能,那么是不是要全国动员、全看动员,全力以赴呢?这时谁要是还再说什么“要把对外竞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上”,简直就是放屁!一仗输了,满盘被动,哪里还有什么“战略机遇期”的可能呢?

  仗还没打就开始夸夸谈赢,这比历史上曾经的纸上谈兵还更有害十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怎样打赢不输,这是一切问题的前提。只要做到这一点,什么都好办,做不到这一点,说什么都没用。如果要说有什么反思的话,那今天的中国走到这一步,教训太多了:说明中国战略威慑的失败,说明韬光养晦策略的无能,也说明有人下出了很大的臭棋。

  当然,这些问题都可以留待后人评说,可以打赢一仗再来说话。这里笔者只想提醒,不要那么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先认真反思一下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才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坐在那里夸夸其谈,话说满了,言过其实倒在其次,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则很有可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附:和平近30年后,我们应如何看“打仗”

  近来围绕“打仗”的议论在中国媒体上逐渐多了起来,直接原因是钓鱼岛局势紧张,一些舆论担心中日在朝军事摩擦的方向走。此外南海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也难排除,而在中国周边热点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在晃动。中国的安全形势出现一些尖锐的不确定性。

  中国从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即使从中越边界彻底平静算起,也有快30年没打仗了。中国经济发展一路快跑,社会开始有了坛坛罐罐,至少在感觉上,战争离我们已经很远。如何对待打仗,全社会大概都需要做一番久违了的思考。

  首先,打仗不是好事,尤其是中国这么多年没有打仗,无论与谁打起来,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冲击。战争如果打大了,有可能重伤国家经济。因此中国不能轻易动打仗的念头,尤其不能在其他手段未用尽的时候,为了“出口气”而开战。中国政府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冷静权衡国家利益,为人民承担起正确决策的责任。

  第二,中国是大国,一方面与周边多国的领土纠纷没有清理干净,它们都在发酵。同时中国渐渐成为全球性战略力量,与远处大国的摩擦不断趋紧,远近的对手会相互借力,强化对中国施压。这种施压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边缘游戏,如果中国后退,会带来一系列战略后果,损害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所有国家都不愿意打仗,尤其不愿意同中国这样的对手打仗。中国一旦与任何国家交手,既是军事对抗,也是意志对抗。由于中国是核国家,从理论上说已没有谁能够征服我们,因此如果真的卷入“棋逢对手”的战争,中国的胜负取决于中国社会能够承受多少由于开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

  第四,从概率上说,中国是冷战后唯一没有卷入任何战争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已经是“奇迹”。中国能否再保持二十几年无任何战争,这是个国际关系学无法解答的问题。

  第五,对待打仗,中国恐怕要树立一种求实的态度,即要把我们各种战略愿望的排序搞得清清楚楚,把我们最不能接受的侵犯排序也搞得清清楚楚。只要压力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们就当忍则忍。只要捅了我们的底线,我们就应毫不犹豫地予以军事反击。

  第六,中国不可被征服,中国一旦与谁开战,也不应有征服对方的念头。中国打的是对方侵犯中国利益的冒进,是要教训对方并教训其他潜在的对手。中国打仗必须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这样的开战就不会与中国和平崛起构成战略矛盾,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会因打仗而一时紊乱,但不会终结。

  第七,中国打不打仗,都要把对外竞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上,发展军力并在必要时动用它,是要确保这个经济擂台不被捣毁。这是中国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人类道德和国际法共同鼓励的竞争方式。

  把这些问题都想得清清楚楚,让它们的结论成为我们的坚定决心,我们必得到外部力量的更多尊重,以致不怒自威。不惧战也不好战,中国或许会再次奇迹般地避免任何战事,即使打起来,对方也不敢无限打下去。他们会及时寻找同中国休战的台阶。

  中国需继续加强国防力量建设,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力,这是所有上述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中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对世界秩序的触动就越大,中国必须有足够军事力量抑制任何试图用非经济手段改变竞争规则的野心。

  中国下的棋局越来越大,每落一子都可能有惊人的潜在牵动力。没有意志我们终将被压垮,没有智慧和谋略,我们就会自陷变局。中华民族面临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