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

良辰静夜心无尘,对花倾情恨有身。已知飞红无悔意,手把枝头数青春。听风已见羽展翅,荆柯摇曳相握云。明朝踏马随君去,来生相逢笑颜芬。
个人资料
wumiao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林黛玉是位富姐儿吗?(下)

(2010-05-23 08:44:06) 下一个

二、一句私房话引发的“畅想”

    七十二回里王熙凤和贾琏两口子在夏太监指使小太监来要一二百两银子之后,贾琏发牢骚说了句:“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从这个“再”字,刘心武论断这两口子之前一定发过这么大的财,而这财一定正好是林家贪污得来的银子。林海死的那年,只有贾琏去帮助料理后事。这一想,前因后果对上号,探案小说的素材就都有了。

    王熙凤之前是发过些财的,像她在铁槛寺弄权那回,弄坏了金哥儿的姻缘,弄死了两个多情男女,自己倒坐享了三千两银子,后一句话说:“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连深藏侯门深似海的凤姐都可以这样大胆妄为,可想而知在外面台面上的爷儿们:贾珍、贾琏、贾蓉之流,哪个是省油的灯?不知在背后做了多少捞油水的事情,更加上贾赦的纵容,贾政的不管不问,贾敬清净修道。上一辈的老爷们中还有人还稍稍知道些厉害,到下一辈,就完全没有了章法。“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看样子这样的事以后是不少的,同时这个“恣意的作为”和“不消多记”完全暴露了贾府下一辈人贪婪本性,所以“再发财”的话应该就是从这里说起的。

    其实上一辈的荣府长子贾赦,世袭了祖上递减下来的将军之职,也是个贪得无厌的人。竟然为了五千两银子就把亲生女儿半卖半送给了中山狼。还逼迫儿子贾琏强迫石呆子的古扇子,贾琏去了没成功,还是那个狼心狗肺的贾雨村想法子毁了石呆子,霸占了扇子,待贾琏为此辩解了一句,贾赦就痛打了贾琏一顿,这些话从温顺的平儿嘴里说出来,都是咬牙切齿的。

    返回贾琏和王熙凤的私房话,什么时候他们贾家发了一笔财呢?应该就在盖大观园之前,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件事在后面显现出来,就是五十三回黑山村的乌庄头来送年租时,说的那番话:“那府里如今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岂不赏的!”于是贾珍、贾蓉父子便解释道:“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这说明,在原先会芳园的基础上翻盖出来的大观园,是花了荣府不少老本的,同时皇帝也赏给了一部分,到后来贾家出事,也有皇帝后悔的意思,于是抄家再捞回来,这才是真正的“有去有来”。贾家有很多田亩地土,基本收入是靠地租。类似于凤姐前面所说调停官司、卖官鬻爵坐享的银子也应该有,但那些不是固定的收入。翻盖园子时京都里那些达官贵人,四王四公们,多少也会随些份子。连宁府死了重孙小媳妇秦可卿,那些人还搭棚子来送礼路祭,可以想象到元春省亲的时候,大家自然更要繁花添锦、烈火烹油了。

    但绝不是贾琏贪了林家莫须有出现的二三百万两银子。那他也不用当年葬了林父之后,还巴巴地让跟去的小厮昭儿又返回京都找凤姐儿要大毛的衣服去御寒,手上有那么大笔的银子,龙袍也能做出来。

   “再发二三百万的财,”就像我们平常人一样遇到钱紧的时候,情急时那么一说,异想天开地想象罢了,谁都知道那是痴人说梦。而且过去红楼梦都是手抄流传,也许本是个“能”字,这个“再”字抄错了也是可能的。

    贾琏的唯一一次真情是爱上了尤二姐,于是在外养了尤二姐一家三口,每月给她们五两银子,一处小院,连带丫头小厮十几口人,日子倒也过的丰丰足足。可见当时银子值钱,仅五两银子就可以撑起一个出身还算可以的二奶的丰足生活了。

    想象如果贾琏曾有过接收二三百万两银子的状况是什么样?王熙凤几百两银子的利钱都要瞒着他,亲戚朋友谁都不敢借给他银子。但他却有手上经过银山的时候,以贾琏的“钱在油锅里还要伸手抓起来花的”性格,雁过拔毛,他得留出多少油水来?但书中明白的写道:贾琏连尤二姐的葬礼都办不成,还是靠平儿悄悄给了他一点钱才完了心愿。

    贾琏从来就不是个可托大用的人,他也就只能跑跑腿,作为男人在社会上露露面,贾母是信不过他的。如果贾母知道林家有那么一大笔贪污银子藏着,自己想占为己有,非得派自己最贴心最能干的孙子媳妇凤姐和一班贾家男人共同上阵才行,仅仅派一个贾琏,想搞回那么多钱,她也不怕贾琏直接独立了。或者路上被劫匪劫走。因为那时路面上是不太平的,薛蟠就被人劫过。而书里那时还从没有银票这一说,那么几船银子千里迢迢想从扬州苏州运到京都来,一个贾琏就能搞定?

          另外,如果林家很富有,不管是贪污的钱,还是祖上留了很多遗产,贾母也知道,于是让贾琏把黛玉带回,同时也把银子带回来。当时二人回到扬州,林如海还没有死亡,还清醒的话,(哇,他家有那么多银子,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盯着,呵呵。)女儿黛玉已经十多岁了,非常聪明,应该能托付大事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知道自己不行了的他难道只托付刚认识的贾琏,一点也不交待给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连个口风都不透露?这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黛玉知道了贾琏收了父亲的钱财,她回到贾家,真该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些家伙,住的吃的用的都是我们林家的!呵呵,那场景才真正好笑。但她在书中,只是哭哭啼啼对自己的贫困无限地内疚着。很可怜的状况,空有一身聪颖才华仙姿的女孩子,败在金钱势力场的角逐之中。

    当年黛玉的母亲贾敏也是位不在乎富贵只在乎人的好女人,她很爱林海,黛玉降生在这样的家庭,一点也不辱没她的仙姝身份。而书中对贾敏的去世,说仙逝扬州城,一语中的,母亲有仙气,生的女儿才是仙。
        
在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每一家都与贾家接触很多。史湘云几乎常住贾家,贾家的荣辱衰退都联系到史家、王家、薛家,他们靠富贵连接。唯独林黛玉一人,靠的是感情,靠的是爱情,除此之外,她什么也没有,但有了这个,她又什么都有。
       
这就是红楼梦的伟大,你现在看社会上的人和事也是一模一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那家败落了,便也会门前冷落车马稀。所以鲁迅评价此书:悲哀之雾,遍被华林

    我本人坚决认定黛玉不是富姐,如果她是,那她所做所为就完全变味了,不仅变味,人的精神也变了。不是富姐的黛玉一样可以不鼓励宝玉去立功名,她不在乎,她认为人比名利更重要。古往今来那些隐居的逸士名人流传千古,相反没有几个富人流传青史,这就是黛玉的与众不同,所以宝玉只有对她心有所属。
       
不是富姐的黛玉一样可以把王爷的珠串随便一扔,对她来说,天下男人除了宝玉和自己的父亲其他都是臭男人,这是她的修养所为,她养在深闺不识别的男人。
       
不是富姐的黛玉一样可以不懂奉承别人,因为她有自己的骨气和精神,这样的人过去很多,现在也不少。所谓的铮铮傲骨,不是非要有钱有势才可以支撑。
       
仔细去想去看,书中明明白白地表明,林家在黛玉去贾家之前就算同阶层里比较穷的。但黛玉一开始生活在父母的爱里,年龄小也不懂得钱是什么东西,同时她家也不是穷到分文没有,至少她是贵族阶层的人物。只是后来父亲死后没有了收入,遗产也被堂族瓜分,所以才真正被贾家收留,要在咱们家常住了(凤姐对宝玉语)。在贾府里和别人、特别是宝钗的情况对比之后,她才感到自己的贫穷。但她没有丧失骨气,她只是比较敏感,怕人家说什么。当初她看到姥姥家来的人衣着鲜美,到姥姥家看到和自己家大不相同境况,自己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

    她小时候是很任性不懂事的,书中作者写的明白,尖酸小性儿,这是因为她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爱里,到贾府后贾母和宝玉这两个最重要的人物给她的爱也很多,所以别人她就不放在眼里了。但后来她长大后懂事了,懂得了些人情世故,明白生活的环境需要自己适应,于是就有些变化,这是作者刻画的一个丰满变化着的人物,符合常理。
        
黛玉出身高贵,但不富有;长相标致,但身体较差;聪明伶俐,但开始不会做人;诗文精彩,但与世俗不合。“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所以就不要再给她安排那些贪来的钱财,祖上的遗产,她没有那些,一样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风流标致的人物,没有那些,她的精神更加高洁华丽。何必给她拐弯安排那些莫须有的财富呢?而且最后结果又是一样的,改变曹雪芹已经在他的书中明白说明了的事情有什么好处呢?

   总的来说,林家有钱,还是贪污来的钱,是非常不靠谱的,贾家侵吞了林家的脏钱,更没任何根据。这些理论是刘心武“大师”在流沙上建了个花架子的小高层,谁看着都不踏实,没人会住。但就有人看着那些用皇太子女儿秦可卿、用富可敌国的林黛玉等等搭建起来的“空中楼阁”大声赞同,不知道是因为看着好看,还是为满足现代人不富不贵便不成材的心理要求。

   希望有一天看到刘大师对红楼臆想的“设计”楼阁无声倒塌,而众多迷信过他的人会豁然明了:原来,这世界的美妙之一的事情恰恰在于,忠实于原著,才不是白读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iexiaolin的评论:
对,黛玉的打扮也写了一些,但主要是精神气质的描写。你的是对的,我也这样理解过。
贾敏为什么要嫁给林家,我一直认为那时贾家在贾敏是第三代,虽然是富贵的,但也会想到将来的世袭递减逐渐没有,因为到了贾敏的哥哥贾赦袭职是将军,还是虚职。就像现在的处级不挂长,放屁也不响一样。贾家也需要找一些更有前途的联姻,像现在的凤凰极品男,绩优股男一样,当时就发现了林海考上了探花。这是一个有前途的青年,家世也好,是诗书簪缨之家,即便稍穷一些,当了官之后慢慢也能攒下一些财富。就像老太太说过:要家世好的,模样好的,最主要性格好的,就算家里穷些,不过给他们几两银子罢了---打醮时对那道人说起宝玉的婚事----这也许就是当初贾敏嫁给林家的主要原因。
水至清而无鱼,对林父来说,他在那“水里”的时间太短,只有黛玉到贾家的头两三年时间,即便有人拉他下水,他也喜欢下,也得看时间合适否。不久他就身染重病,那些人还会贿赂一个要死的人?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结局,为的就是让黛玉清贫地落户于贾家,以纯情去迎战世俗,自然她输了,即便在当今,有黛玉这样的人,一样要输。这种事亘古不变,所以比较悲伤。
说林家是前朝遗贵,是因为林家到如海第五代和贾家到贾兰的第五代,相差了四十多年,这是作者专门指出来的。就算你说的接位与长寿的问题,但作者这样透露出的信息还是有他的特殊意义的,因为他并没有提出两家谁不长寿的问题。
谢谢你的思考,本着都喜欢读红楼梦的爱好,握手。
xiexiaolin 回复 悄悄话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注意到,红楼梦一书中经常描写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譬如宝玉出场时的什么抹额,凤姐出场时的凤钗,袭人回娘家时的钗环,甚至丫鬟的什么掐了边的夹袄等等,几乎都可以想象这个人穿着时的场景。用这么多的笔墨描写穿着,不过是为了表现贾府的富裕,以及体现这个人的性格。不过,在描写黛玉时,从没有用服装体现她的富裕或是贫困。永远都是眼神举止。这种方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她的穿着并不特出,二是她的风流袅娜神态早已在服装之上。我的理解是后者。
黛玉的母亲贾敏出嫁时约二十年之前,贾家仍然处于兴旺的顶端,贾敏又是贾母最得意的女儿,东床的选择不会不慎重。我的理解是,贾家富贵而林家富裕。一个家族在走下坡路时,选择的亲家可能优势互补,甚至象迎春这样找到孙家。迎春没有母亲,还是庶出。贾敏怎可以相提并论。
林家是前朝或前代的说法都不可靠。作为文官,林家的地位应当不低。贾家二公在嘱托景幻仙子时曾提到“定国以后”云云,可以推测贾家是参加改朝换代的战争被封为二公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林家至如海之父是第四代封侯,可见并不属于前朝遗老。至于第四代还是第五代,只要结婚或生子年龄相差几岁,寿命长点短点,五十传位还是八十传位,很快就错开了,并不出奇。
黛玉的父亲是不是富裕,与全文有很大的关系,与贾家烈火烹油直至衰败的过程中世态炎凉是一体的。林父是不是清官?正如贾雨村想为新职位伸张点正义而很快就被门子打消了念头一样,水至清则无鱼,中央的纪检委主任如何外派到了富的流油的行业,言官成了盐官?我并不想用如此世俗的眼光去抹黑黛玉的清秀脱俗,黛玉的兴趣和生活重心都不在金钱俗务。我想这也正是作者不太描述林家的富庶家底的原因吧。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iexiaolin的评论:
从你的回复里看出你也是承认林家没有贪污那么多银子的,不然江南甄家放着贾家几万两银子被凤姐多次提及,说明当时有联系的富贵人家互相都有财产存放着,一是怕路上带银不方便,二也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么真的,如果林父很富有,有贪银三百万两,很可笑贾琏能一次性地带回贾家来。至于盖大观园的钱从何而出,我还是认为一它是翻盖,不是现起炉灶,有基础,二是的确皇家应给了些钱的,皇家每年过年也象征性地给些银子以示皇恩,那么盖园子是为迎他的妃子,是千秋之事,皇家也要表示表示。
黛玉的悲剧主要是权和利的牺牲,另外,从她自身来讲,身体不好,给人留下小性儿的印象,也促成了她最后结局的可惜。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iexiaolin的评论:
谢谢你的多次留言,很喜欢你这种钻研的劲头儿。和你交谈后觉得原著更有意思了。
我一直是认为林家是书香世家,那自然不是穷的叮当响。既然也娶了几房小妾,虽然可能也只是为了子嗣,但没钱是娶不起也养不起的。所以林家有些小财产,但绝不是大富有阶层,甚至在为官阶层里算清贫的。我批驳的是刘心武的“林父贪官论”,我认为那完全抹杀了林家的清高不俗,抹杀了黛玉的玉体冰魂。
有人说讨论林父有钱没钱,好像是在研究林父有无脚气一样。但他没有感觉刘氏的林父贪官论对整个原著的主题性的推倒。因为如果林家有钱,黛玉后来的命运和表现都不成立和无病呻吟,所以这是极为重要的。
他的秦可卿公主论就不用再说了,因为很多红评家已经大大批驳了的。但这个林父贪官论,就很少有人提及。大都是现在的年轻人们跟着他一路摇旗呐喊着林家很富有,林家的大笔财产都让贾家霸占了的谎话。所以写了这些。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艾妈妈的评论:
很喜欢你的文字语言,“浑沌的人们等待着小童的那一声戳穿”,何其真切!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丁庄秀园的评论:
谢谢丁兄来过。那些话是宝玉祭奠晴雯的时候写的,虽说是祭晴雯,但映射了黛玉的精神。
xiexiaolin 回复 悄悄话 皇上会为了当年给了贾家太多银子而抄家吗?这个有点说笑了。皇上在收拾太上皇的势力圈到是真的。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帏”,这句话很难理解,不过她先是女史,属于宫女或公主伴读一类的,后来成为现任皇上的妃子,见到宫中的势力斗争一定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娘家属于太上皇的势力圈,而丈夫却是另一个势力圈,任何一派的成败对她都是打击。要操心的事多了去了,那里有空去怜悯一个无父无母无兄弟的弱女子的爱断情伤。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姐姐,我只所以不看后四十回的狗尾续貂,是它有太多的戏份放在宝黛的爱情悲剧,与作者的原意不符。姐姐在(上)里面的很多观点来源于后四十回,所以我一上来的观点和您就是不同的。
xiexiaolin 回复 悄悄话 呵呵,再说点狂妄的话,其实所谓“红学家”也不过是历史的产物,终将消失。由于某重要人物说过红楼梦要多读几遍,就有人努力钻研一本小说,可是终究是一本几百页的小说,能成为什么学问呢,就只好把小说与历史联系起来,对号入座,确实入了偏门。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书的理解,对他人的话,没有道理的一笑了之,有道理的可以再继续思考,没有必要谁说的某个观点错了就否认一切。
小说的背景可以与世事联系起来理解。在兴旺时期,个个贪婪财物而顾及个人享受,而衰弱时期,大家都忙着挤压他人的生存空间,有谁为一个没有后台的弱女子争取权力呢。我仍然认为,黛玉之悲剧,是因为没有人帮她,而不是没有钱。
xiexiaolin 回复 悄悄话 还有“护官符”中不包含林家之说。其实护官符之所以只有四大家族,只能说明四大家族在应天府地方上的势力较大,并不是全天下势力最大。从贾敬生日时的送礼名单和可卿死后的拜祭名单看,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王爷亲王之外是八公八侯。其中宁荣占了二公。势力可见一斑。宁荣接触的也是以武官据多。到了老太太八十大寿时,八公八侯所剩无几,某某将军也所剩不多,可见老皇上的手下已经开始式微。
回到原议题,林家几代文官,没有多少亲朋,可分身家的也不多,何况凭贾府的势力以及老亲戚甄家的影响力,除了几房妻妾的打发需要一些银两,大概没有什么人敢动林家的财产。贾琏可以“诸事停妥”回京了。
xiexiaolin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妙姐姐的黛玉是不是富姐(下)觉得比(上)说得淋漓畅快多了。我仔细地从楼主的思路再翻了一遍原书,承认如果从身世清贫而志向高洁的角度去理解可以说的通,不过书中有许多的蛛丝马迹还是不能解释。我不认为仅仅因为刘心武在红学上走得太远就否认他的一切言论。小说毕竟是小说,只有从字迹和语句中推测,看个人的理解。
首先贾敏因林海之才而下嫁之说不可靠。旧时婚姻都是家长作主,没有理由一个女孩子告诉母亲她爱慕一个人的才华。但我相信贾敏婚后二人互相爱慕。
林海在作盐官之前,是兰台仕大夫,根据解释是管官员弹劾的,我猜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书记,属于京官,后外派至扬州的。一个年轻又有才,身世又显赫的京官被选作贾家的东床很合理。林海去世时四十来岁,从中央派到地方,没有理由换囊羞涩。
贾雨村在他家当了几天老师,就被林海推荐给内兄,可见林海毕竟不是地位低微扭扭捏捏之辈。也没有清廉到不食人间烟火。
林海家族的发迹和衰落的确早于贾家。林海的父亲已经是第四代袭侯,而宝玉的太爷爷,即容国公,是参加过重要战争,封为“八公”之一。贾家是以武立功,林家应当属于文官。
林海几代单传,有几房妻妾,而族中的人都是很远的。林家生活清净,并不一定是没有钱,而是文官之家,并不如武官家的张扬,也没有兄弟攀比奢华。
贾琏回都,并不是一个人走,而是与雨村同行。在筹划省亲时,管家说“江南甄家还收了我们五万两银子”,也可以解释长途不便带太多银两。甄家被抄,冒着危险送到贾家几箱东西,不排除包括重要文件和暂时保管的贾家的财物。
我看红楼梦,并不太看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原书也并不用很多笔墨来渲染爱情,而是把它当做几大家族的衰败史来看。
小艾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妙儿的两篇关于黛玉的文章。这世界真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
皇帝穿着新衣招摇过市裸体的事实昭然若揭,只是浑沌的人们等待着小童的那一声戳穿。人有时宁愿相信童言无忌也无视智者的劝言。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丁庄秀园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太好了,“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黛玉是理想的化身,是仙女下凡,妙儿描述的就是我心目中的黛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