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再说封建之美7 -- 小农经济之美

(2007-11-20 17:44:18) 下一个

再说封建之美 7

朱雨心

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大好处,那就是:自由。没有人强迫工人做奴才,尽管工人是不得不做奴才。奴才可以自由选择主子,尽管实际上是主子自由选择奴才。奴才与主子不是天生定死的,奴才也有做主子的机会,主子也有做奴才的可能。等等。然而,自由的代价就是:工人做不稳奴才。在西洋资本主义社会早期,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工人要是做不成奴才,面包和牛奶就都没有了呀。怎么办呢?没有办法。那真是:走投无路呀。要不怎么叫“吃人”呢?

美国当年因为南方饲养黑奴,吵到了打内战的程度。奇怪的是:南方的士气居然比北方还要高,并没有因为饲养黑奴而觉得在道德上处于劣势。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南方认为,北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工人的生活,还不如南方的黑奴;资本家虐待工人的事,也并不比奴隶主虐待奴隶的事少;若解放黑奴,黑奴的生活只怕是变的更糟糕,而不是变的更好。北方的工人,有工作时,也只不过是糊口而已,一旦失业,简直就没有办法活下去。而南方的黑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生老病死有依靠”,就算是等同牲口,主人家至少也尽量把它养的壮壮的呀;万一生病,主人家也总是尽量设法请个兽医来看呀。北方的工人要是生病请不起医生,只有听天由命了。

工人做不稳奴才的问题,有时严重到了西洋新生的资本主义几乎要走不下去的程度。所以,才有了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就是政府出面,让本来是完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按政府制定的规则竞争。自由,当然是打了折扣了。但是,工人做不稳奴才的问题有所缓和。另一方面,所谓社会主义,就是政府出面,办些“生老病死有依靠”的事。就算工人做不成奴才,好歹有社会救济,能有面包和牛奶吃,不至于饿的发昏,铤而走险。就这样,总算是救了西洋资本主义的命。其实,这些都是技术问题。工人不希望做不稳奴才,资本家也不希望工人做不稳奴才。把这些问题,当作技术问题来研究、解决的,这就叫做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唯心主义。同样的,今天的中国,存在着许多问题,把这些问题,当作技术问题来研究、解决的,是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共产党的原教旨主义。

唯物主义,是物质第一。没有物质基础,社会主义也照样救不了命。这个物质基础,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使社会救济成为可能。尽管如此,社会救济,常常是养了一批懒汉,而且,懒汉总是越养越懒,越养越多。这并不公平。尤其是“民主”国家,懒汉也有一票,政客们为了选票,也要取悦懒汉。结果,懒汉越多,影响力就越大,社会救济就会变的越好;社会救济越好,懒汉就变的越多。这是个自动加速的循环。最终还是会导致社会崩溃。所以,社会主义不能过量。各“民主”国家,要趁现在懒汉势力还未坐大之际,赶紧修改选举法,改成:不纳税者,没有选举权。否则,日后悔之晚矣。

中国古代的两千年资本主义社会,没工业化所带来的财富,社会没有多余的资源用于经常性的社会救济,无法用社会救济的方法来消除工人(替人做工的人)做不稳奴才所产生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旦出现大量的做不成奴才的工人,即所谓:流民,社会就可能崩溃,引发改朝换代。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必然。政府是否腐败,是次要的因素,充其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延缓必然要发生的事罢了。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特别频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其次是因为北方野蛮游牧民族的入侵。西汉的王莽,大概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缺陷,所以,想要用恢复封建社会的“井田制”来解决问题。王莽的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不完全是崇古复古的书生气。封建社会是应该比资本主义社会稳定。日本所谓“万世一系”,从来就没有改朝换代。日本的国歌《君之代》,出自一千年前的一首古诗,歌中唱道:“君王的时代,一千代、八千代,直到砂砾变成岩石,岩石上长满青苔”。以至于日本连王朝的名称(比如,中国的秦、汉、唐、宋之类)都没有。总共只有一个朝代,没有必要取名字了。如果说:是因为古代日本政府特别的不腐败,或是日本人特别的乖,不喜欢造反,所以没有改朝换代,都令人难以想象。人性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政府的腐败程度,或者腐败倾向,人民的造反倾向,应该是类似的。日本之所以能“万世一系”,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一直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其次是因为大海阻隔,不受外界侵扰,否则,至少蒙古人那一次就躲不过去。

如果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工人,当然也就不存在工人做不稳奴才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或工人被资本家“剥削”的问题。其实,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是这样的。自给自足的自耕小农,本是“小资产阶级”,既不是“被剥削”的工人,也不是“剥削”工人的资本家。只有自给自足,才能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人格尊严。一个饭碗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无论如何,不得不拿自由与尊严去妥协。小农经济,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春种秋收,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老小,常相厮守,尽享天伦之乐,又享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非常完美,简直就是理想社会,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美好、最文明、最人道的生活方式。比共产党人所推崇的共产主义,还要理想。在这个意义上讲, 向小农经济社会靠拢,才算“进步”;离开小农经济社会,算是“退步”。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极限状态的社会。共产主义的核心在于平等。然而,靠近这种极限状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烈,强烈到人们已经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了,而只能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而存在。可以想象,在那样的社会里,个人是很不自由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按共产党人的经典说法,是“物质极大丰富”,丰富到了没有“私有”的必要了。

小农经济社会,却是靠近与共产主义社会正相反的另一种极限状态。在小农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在其极限状态,弱到了几乎没有相互作用,也就无所谓平等,还是不平等。人们以几乎完全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享有充分的自由。在现实中,这里的个体,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实现小农经济社会的条件并不难办到,只要每家有那么一块地就行了。小农经济社会,虽然物质并不“极大丰富”,但是,它的自给自足程度已经到了几乎什么都不缺少的地步,感觉上,仿佛就是“物质极大丰富”。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应该就是这种小农经济社会的极限状态。

古代的政府,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以保护小农经济,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受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以及自然规律的双重驱使,小农经济难以长期稳定。小农大量破产之时,也就是社会崩溃,改朝换代之际。一个系统, 必须要有一个负反馈的机制,才能自动维持系统稳定。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只有正反馈的机制,所以很不稳定,到目前为止,只有靠社会主义的人为调节,难度很大。现在看来,唯一同时符合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人性、人道主义、以及自由人权之类,而又能自动抑制土地兼并和小农破产的机制,只有上层富家大户养小老婆,以促进集中了的财富的分散;而下层穷家小户,一妻多夫,以避免破产。一旦有了这样的习俗,便能造就最大限度的小农经济,并自动维持系统稳定。若如此,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万世一系”都有可能。中国人传统上只有养小老婆的习俗, 没有类似西藏、尼伯尔人那样的,一妻多夫的习俗,所以仍不足以使系统稳定。这个机制 ,不但适用于古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今天。如果有了这个机制,政府几乎不需要办社会救济,也不需要人为地去缩小什么贫富差别,连什么“计划生育”都不需要搞了。关于这个问题,已另有专文(详见《从小老婆说起之三 — 资本论》),这里就不重复了。

今天,我们已无法再回到小农经济社会了,我们已无法再享受那宁静、安详、从容、温馨、而又自然的生活了。我们不幸被迫跟着高速运转的机器奔跑,想歇一下,都不可能。可怜,可悲啊!然而,小农经济哪怕再美好,我们也不得不放弃,因为小农经济无法抵御现代工业所产生的坚船利炮。但是,尽管我们不得不放弃小农经济,我们不应该 否认两千年的所谓“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之美。朱雨心 2007 年 10 月 28 日(本篇完。待续“三说封建之美”)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学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6464

朱雨心的凯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请评论,请宣传,请张贴(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感谢朱雨心先生对问题继续探讨的意愿。最近较忙,现在才看到回帖。
讨论人性的贪欲,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论题。不过我这里尝试较为简单扼要地说一下我对此的认知。

“人性的贪欲”所导向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这有两种可能:

一 如果人类有足够智慧,则能通过制定规则条约来达到互利共存。因为智慧让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不是毁灭。例如战争的人性根源主要在于贪欲,因为以战争为手段剥夺弱小,是为自己获得财富的最快方法。而制定世界公约共同遵守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战争,共同发展。又例如滥用资源可以增加财富,唯有通过制定法律才可以防止生态的被破坏,遗祸后人。

二 如果人类的智慧不足够,那么诸如上述战争、滥用等等问题都不能被有效解决,人类在放纵自己的贪欲中最终会导致世界的灭亡。

“人性的贪欲”是可控的吗?答案是可控的,方法是教育。

要知道,人是组成国家、社会的细胞。怎样的人,组成着怎样的社会。一个国家人民的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及其文化的特性。例如,东方人右脑比较发达,而诸如理科逻辑之类的左脑功能就不及西方人了。因此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比较发达,同时西方国家也更能设立相对完善、有效的政治体制。这些,东方国家当有志于提高时,都是得向西方学习的。而相反的诸如宗教、艺术、文化、哲学等等较为右脑的东西,则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要发展的深且广。也就是说,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东方人站的台阶更高。

作为社会细胞的整体国民特质,决定了整个国家及其文化的特质。在佛家来讲,这叫做“共业”。

因此,要改善整个国家,从最根本上,则是要改善国民本身的素质。教育的意义即在于此。

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在心灵与智慧上得到提升。当此两者得到提升,整个国家的问题就会在根源上得到解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较糟的是,现今仍处在专制体制下的中国,人民并不能够得到理性的、客观的正确的教育。因而所教育出来的人民缺乏理性民主的意识,反过来又不足以尽快改变现行体制,这个恶性循环导致中国的民主体制改革迟迟不能得以实行。)

那么,为何说通过教育能控制和减少人民的贪欲呢?
首先,通过无数的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教育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人们的心灵素质。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人类都是在向着文明的方向进步。越是远早的时代,以及越是原始的部落,其文明就越低,其人民的个性就越是野蛮凶残。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随着历史的进步,中西方国家的各种酷刑到今天都已经被陆续废止,各种不仁道的习俗例如男尊女卑、殉葬等等也终于淹没在历史巨轮下。(而相反的一些文明程度较低的部族,至今甚至还有食人的习俗存在)。这,就是教育对人民心灵提升的作用。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一个从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站在一起,通常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那么,既然教育可以提升心灵,此中当然也就包括了控制和减少贪欲这个部分了。

佛家讲,人类最大的问题乃在于三个:“贪”(贪欲)、“嗔”(憎恶不合己意的人和事)、“痴”(智慧不足)。细想一下,这难道不恰好就是造成这地球上一切问题的根源了吗?而这三大问题根源的最终根源,则是对假我(自我)的执着。所谓学佛修佛,则是针对人类这三大问题根源,以及对于“执着”这一最终根源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好了,假如您认为上述都成立,那么无疑的,“贪欲可控”被证明了。不过前提是您得相信佛家所言是真的。
恐怕您因为对佛教不理解而把佛教单纯的理解为一个宗教,在此我稍微简单的解释一下:

“寺”的原意是国家部门(如“大理寺”),佛学在中国早期乃是作为一种官方提倡的学问来学习的。佛学在最盛的唐代,都是一流的人才在学佛。现代佛教界名高望重的净空法师就宣称:“佛教非宗教”。在佛学家看来,佛教其实更象是一个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并拥有着多个科目的庞大的教育体系。比如一家大学,选修什么科目、如何学习和进班都有着很详尽的制度和方法。而其中的心理学科更是上升到了“心理化学”的层次,其逻辑性、严谨性和深、广度都还远不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可以企及的。

从谈论“贪欲的是否可控”扯到了佛学上,似乎有点离题,但其实又不然。因为要证明贪欲可以经过教育而得到减少甚至消除,必须得有一些比较公认的,前人证明的理论基础。而至于哪些公认的理论基础更靠得住呢?我首推佛学。然而要对一般对佛学并未有任何认识,甚至误解的人来提佛学,则我又必须要对佛学作一点必要的解释了。

我说了不算吧,转几个国际名人所说的来作为此文的最后附注吧:

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米尔曼主教也说:"我越来越觉得释迦牟尼就是道路、真理和生活。"

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又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爱因斯坦曾说:"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又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哲学家罗素,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学者巴格尔说:"在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是有意识、坦率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鲁迅先生在阅读了《贤愚经》、《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论典后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对他的朋友许寿棠说:"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

梁启超说:"佛教为最崇贵圆满之宗教,其大乘教理尤为人类最高文化之产物。"

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关于对伟大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则认为:"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他研究唯物哲学性,1956他写的专著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后来他旅游至印度,在灵鹫山见到了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带他到寂静处,整整给他传授了一年的佛法,还把他剃度出了家。一年后他回到伦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众多专家、学者邀请他作了一次演讲,演讲时,他身披袈裟,向大家介绍了佛法,指出他以前论著中唯物哲学的错误之处,并作了忏悔,还一一回答了大家关于佛法与哲学等的各类问题。当时就有96位博士在他面前皈依了佛法,其中有生物博士米克恩,神学博士甄克费勒、化学博士罗斯哈德,天文学博士哀泼思等等。

现在藏地通行的日历,就是按《时轮金刚续》排定。《时轮金刚续》不借助任何科学仪器,但令当今掌握先进科技的天文学家仍大为惊诧的是,在计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不差一秒,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进的科学因素的一大佐证。

---

关于放开执着,我曾有相关文章论述,您若有兴趣,可点击下面连接参考:

爱的本质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30220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很精彩的分析啊!

其實,中國的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就已經萌芽了。可見就算小農經濟中的社會問題能被解決,小農經濟走向資本主義仍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
那么,为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最终会走向资本主义呢?根源是人性的貪欲。人們并不滿足于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所獲。并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而總想要獲得更多一些,當獲得更多的時候還是想要更多。

于是,當人們發現大規模生產效率更高而且自己又獲得足夠資金的時候,就選擇大規模生產。大規模生產需要更多人手,于是就去請工人。而一些原來自給自足的農民發現去當工人居然比自己當自己農田的“老闆”賺錢更多,于是就地也不要了去做工人(樓主所說的“奴隸”),甘心被人剝削了。

當今各國社會年輕人都不愿意呆在鄉下種田,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中國人都從鄉村向城市涌,歐美各國也不例外。

在美國,如果您不想當工人被剝削,您隨時可以買地種田。但愿意這樣做的人相當少,因為在物質大量豐富的今天,糧食非常便宜,利潤太低,以致政府有時因為糧食過盛而特意銷毀農民的作物,然后給他們補貼。當然,這些農民如果僅僅想種點夠自己吃的就算了,那么他們倒是完全可以生活無憂的,然而,誰認為那就夠了呢?

因此,老子的理想社會固然是非常理想的,之所以不能實現,還是因為人性的無窮貪欲,而不是別的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