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维特根斯坦(1889-1951)佚文

(2007-01-08 15:01:09) 下一个

035: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
  
  忧郁、悲观、孤寂伴随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他的三个哥哥先后自杀,带给他心灵永远的创伤,最终在哲学的世界里,他找到了灵魂的归宿。有一次和朋友夫妇散步,聊起了天体运行,他建议三人分别扮演太阳、地球和月亮作相对运动,他自己演的是月亮,绕着地球和太阳快速的跑个不停(自转 + 公转)。。。。。
  
  1914-1917年,他参加了一战(同时参战的还有他的中学同学——阿道夫.希特勒),在战场上,他写下了《战时笔记》(最近才出版),那是他关于哲学的最初思考,里面不断有这样的句子:今天又手淫了......我热爱上帝和逻辑。。。。。
  
  “认识维特根斯坦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奇遇之一”,他的老师罗素曾经这样评价过维特。孑然一身的他,从未体验过爱情(但曾被指疑为同志),临终前,他对守在身旁的人说: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度过了极为美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889 - 1951   〖奥地利〗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庭,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到数学基础的问题,读了罗素《数学的原理》一书,激起了学习逻辑和哲学的兴趣。他于1911年到剑桥,以罗素为师学逻辑,罗素非常欣赏他的这位学生的才能,把他视为最理想的接班人,预言哲学下一步的重大发展将由维特根斯坦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任炮兵中尉,战争后期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他把书稿寄给罗素,罗素此时因为反战被关在监狱中,也完成了一部书(《数学逻辑导论》)的写作。两位朋友在战后重逢,但终由意见不合而分手。在罗素的推荐下,《逻辑哲学论》于1919年出版,次年出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小学教师。他的早期著作还有《1914-1916年笔记》。  维特根斯坦于1928年重返剑桥,并于1936年接替穆尔成为哲学教授。经过长期思考,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想,转而采用日常语义规则为意义的标准。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他在写作、思考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有和《逻辑哲学论》相对照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不仅是内容上的对照,而且也是风格上的对照。
 

  维特根斯坦的- -
  
    一战的时候他照样和普通子弟一样应征入伍,一边打仗,负伤;一边却写了本关于哲学的书。完书的时候,才29岁——虽然这书被后世誉为哲学界自柏拉图以来,最重要的一本专著。牛逼吧?
   但人还是不稀罕,把自己身家财产都分
   后来教师也当厌倦了,偶尔玩票搞搞建筑吧,嘿,一不留神又成为一个后现代建筑的主要设计师。牛逼吧?
    二战的时候,又参军了——不过这次因为年岁太大,不能上前线,就在后方医院做点辅助工作吧。于是又开始研究伤兵护理工作,没几天就搞出一个新发明,能使医护人员通过病人的血压变化,检测出呼吸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救治伤员的成功率。牛逼吧?
      都不说这些大的了,甚至连这个家伙没事的时候,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一块暖气片,都是艺术品。牛逼的吧?!
      个人太牛逼了,"天生"牛逼,而"后天"所从事的任何工作,都能做出卓越的创新——换句话说吧,就是他无论干什么,都是那个行业的顶尖高手;他在一个行业做几年所能贡献的,比这些行业里绝大多数人做一辈子贡献的还多——虽然,这个人主要是作为哲学家而名垂千史。这个人就是奥地利人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1889-1951)。
  
    在看完《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以后,我只能说一个词:"牛逼"——这个人实在太天才了,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当然,他的天才,除了我上面说的这些噱头,其实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他不满30岁的时候就完成的专著《逻辑哲学论》。如上所述,这本论述被哲学界誉为柏拉图之后,真正划时代的专著。
  但很显然,我这篇书评不是针对《逻辑哲学论》——因为那本书,除了开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我能读懂之外,别的部分无异天书。我在这里想介绍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这本科普小书,以发生在维特根斯坦身上的一件戏剧性冲突为背景,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潮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非常有趣。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大约在1946年,在维特根斯坦主办的一个小型沙龙上,罗素带着另一个大哲学家卡尔·波普前来讨论。20世纪的三大哲学巨匠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剑桥的一间标记为H3的房间里见面,与会的还有十几个哲学青年和教授。但在这次交流过程中,卡尔·波普和维特根斯坦却因为哲学见解而发生10分钟的激烈争吵,吵得那么得厉害,甚至于维特根斯坦控制不住地拿起壁炉旁的拨火棍——幸好罗素跳了起来,大喊一声:
  "要文斗,不要武斗!"
  维特根斯坦才放下拨火棍,懊恼地离门而去。
  这次事件,后来被哲学界思想界称为"拨火棍事件",几十年来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这十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维特根斯坦会那么冲动?多年来,这些事情象谜一样不断吸引着世人。同时,由于事件中别的在场者几十年来对事件的不断诠释,更使事件的真相已经无从谈起。而两位英国作者的这本《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却类似侦探小说一样开始,抽丝剖茧,尽量去试图还原事实——更重要的是,在还原H3事件的同时,《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对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罗素、卡尔·波普等二十世纪哲学重要思潮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评析,使读者对此,能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实在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科普读物。
  
    维特根斯坦的巨著《逻辑哲学论》开篇第一句话,"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我以为这里有一种潜在的含义,即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句话:"在不可言说的地方,保持沉默",我以为即可以理解的世界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语言来解释——类似如,为什么维特根斯坦这么牛逼。
  
    天生的呗。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作者:David Edmonds & John Eidinow
   长春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色[ ]
分类:-回(0)  []
 

 

   

      

  

 
     

   

 

  


 


 

 .
  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