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8年2月1日—星期五

(2008-02-02 19:21:04) 下一个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8年2月1日—星期五

潘基文:各国对科索沃问题意见不一会带来危险
【综合消息】综合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各成员国对科索沃独立问题仍有很大分歧,而这种僵局可能是危险的。
潘基文当天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安理会成员国对科索沃问题意见不一,可能会导致科索沃局势失控而任其发展,这将是危险的。
对于欧盟是否能够向科索沃派驻代表团,潘基文不置可否,称会对这项议案进行进一步考虑。
尽管多数欧盟国家与美国均支持科索沃迈向独立,但遭到塞尔维亚及俄罗斯的反对。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核问题是当今世界问题的核心,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围绕伊核问题运行的诸多热点问题、不论是在伊核问题危机化之前的就已存在的问题(比如巴以和平问题)、或者直接因伊核问题的演化而伴生的问题(如巴基斯坦局势)、更或者被伊核问题而重新激活的问题(如科索沃问题),包括注定会在“伊核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定型”之后才有可能最终解决的朝核问题,随着“联合国新一轮制裁伊朗方案”的慢慢浮出水面,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运行特征”。
显然,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就是被伊核问题重新激活的科索沃问题。
●就其内容而言,潘基文的一番警告是“真实”的
我们知道,日前,针对科索沃声称“准备宣布独立”、但联合国安理会各成员国却表现出巨大分歧的局面,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警告称“.......可能会导致科索沃局势失控,任其发展将是极其危险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其内容而言,潘基文的警告是“真实”。
●“欧美”所谓的“一致支持”是掺了水分的
表面上而言,“科索沃独立”似乎得到了“欧美”的一致支持,然而,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说过,从90年代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并成功肢解南联盟,并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其抓到欧美把持的国际法庭进行审讯之“整个过程”来看,在巴尔干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要“欧美”能够完全达成一致,是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直到今天为止,早就放话“已经获得欧美一致支持”、且“未来数日就要宣布独立”科索沃之所以仍然没有宣布独立,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原因恰恰在于“欧美”所谓的“一致支持”是掺了水分的。
●往这个“一致支持”里拼命掺水的“成员”背景复杂
值得强调的是,拼命往这个“一致支持”里面掺水的“成员”背景复杂:即有在巴尔干半岛拥有特殊战略利益的俄罗斯,也有欧盟、或者北约内部的成员国,甚至是欧盟、北约的核心成员国。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消息,之后,我们就来看看俄罗斯、及部分欧盟、北约成员国是如何往这个“一致支持”里面掺水的!

普京可能转任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
【综合消息】据俄媒体报道,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党4党联合提名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普京12月10日在会见4党领导人时对这一建议表示“完全赞同”。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31日的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被“提名”为俄罗斯国有能源巨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主席职位继任人选之一。普京的总统任期将于今年春季届满。
报道称,普京是42名申请该职位的申请者之一,大部分分析家都相信他将会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这个职位将会在普京卸任总统后,继续助其巩固他在俄罗斯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外间已预料普京将在3月2日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之后出任总理,现在,他还极有可能控制一家庞大的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能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现时的主席是普京“钦点”的总统接班人梅德韦杰夫。
如果普京真的接替了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职位,这将会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显示俄罗斯不可能改变其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时事点评】显然,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现阶段的外交政策总的而言,就是“以能源为先导、以军事为后盾、以上合组织为依托,与‘中欧美’展开全面外交、并力图将其影响力覆盖到整个欧亚大陆,并扩展到非洲、美洲大陆”。
●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俄罗斯不可能改变其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这则消息最终成为事实,也就是意味着在普京卸任总统之后,他将与自己“钦点”的总统接班人梅德韦杰夫完成“职务互换”。就如新闻中所判定的是:这将会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显示俄罗斯不可能改变其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显然,对俄罗斯而言,所谓“现阶段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普京一手制定、且利用临卸任总统职务之前这段时间,“仍在努力敦实”的外交政策。
我们知道,1月17日,普京展开了“很可能是他总统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外访行程”、对保加利亚进行了正式访问。期间,俄罗斯、保加利亚和希腊三方共同签署了有关成立国际项目公司、建设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石油管道的协议。
事实上,对普京的这个动作,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进行过讨论:对比法国总统萨科齐当时也正展开的中东之行,并准备在扼守波斯湾石油要道的阿联酋建立永久海军基地的动作,我们认为,两者在战略意图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抄美国的后路。
以普京为例,普京是左手拖着一条油管、右手牵着一条气管造访保加利亚的:
普京左手拖去的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是一条绕过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直接经保加利亚和希腊通向西欧和南欧、年运输能力将达到每年5000万吨的石油管道。
普京右手牵去的气管,则是所谓“南线”天然气管道项目。
●再谈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的战略意义
对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的战略意义,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在这里只做简单的重复,即:
首先,它是一条可以绕过土耳其、将俄罗斯的石油通过黑海和巴尔干地区向欧洲输出石油的石油管线,而且是条年输送量达5000万吨的“大管线”;
其次,这条输油管一旦建成,将成为俄罗斯向保加利亚、希腊提供石油的主要渠道。更加重要的是,.输油管投入使用后,保每年可从中获利取得相当可观的费用,而希腊则将继土耳其之后,也将成为一个向西欧、南欧中转石油的重要国家。
再次,我们知道,在前不久的“里海五国”峰会上,普京曾提出一个动议,要求在里海地区加快发展“南-北”国际交通走廊,并大胆建议:“建设一条运河,连接里海和黑海-亚速海海域,将有助于巩固里海的交通潜力。”
在我们看来,对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而言,其“最为重大的战略意义”可能在于将“上述运河”与“管道”对接,从而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不仅可以输送俄罗斯的石油,甚至其它里海国家、包括伊朗的石油,都可通过这一管道进行输送,值得强调的是,其“目的地”将是严重依赖海上能源运输线的西欧与南欧。
不难看出,一旦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与普京建议开凿的“运河”完成“对接”,那么,其意义就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华盛顿一手打造、欧洲紧密配合,但“仍须努力的”里海“东-西交通走廊(阿富汗、土库曼斯、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将被俄罗斯组织、伊朗积极配合的“南-北交通走廊”拦腰斩断,令“欧美”力推的“巴杰管道”的东端(哈萨克、土库曼方向)陷入无油可供的尴尬局面。
●这条石油管线“最为现实的意义”
最后,就是这条石油管线“最为现实的意义”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走的是巴尔干半鸟,而在科索沃独立的问题上,“欧美”是即有合作、又各具私心,就其“合作”的本质而言,欧美的合作是相对的,而“私心”却是绝对的,是不可调和的(欧元与美元的地位之争,欧盟要打造地中海组织、从经济层面整合中东国家,这些,更是在“抄”美国世界霸权的后路),因此,这条紧贴着科索沃“行走”的输油管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了“欧俄”未来在科索沃问题上“不排除有战略合作空间”的意味。
经过上述回顾,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条油管已经牵扯到了这么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利益,它们分别是: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伊朗、以及声称准备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的科索沃,也包括“公开声称科索沃独立是时候”的美国、欧盟,和公开反对科索沃独立的俄罗斯,还有那个准备在中东建立永久军事基地的法国。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上述名单”已经足以描绘出这条油管的冲击面了,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前面说了,在造访保加利亚的时候,除了左手拖着一条油管外,普京右手还牵着一条气管,事实上,在我们看来,这条气管的冲击力也许更加强大。
在围绕这条气管展开讨论之前,我们还是先来阅读一则稍早的资料片段。

资料: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同意大利ENI建立“南流”联合设计机构
【东方档字NO.200801190209】俄“新闻”网站报道,1月18日,俄总统普京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宣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意大利国家能源控股公司(ENI)就穿过黑海的“南流”天然气输气管道成立联合设计机构。
2007年6月23日,上述两家公司在罗马就修建穿过黑海海底的“南流”达成协议,根据协议,该输气管道通过黑海海底部分管道约900公里,最深处超过2000米,每年计划向欧洲输送近300亿立方米的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天然气。

【时事点评】这则资料中提到的所谓“南流”天然气输气管道,正是普京“右手牵着的”那条气管。在某种意义上讲,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也是“南流”的一部分,我们不妨称其为“南流油管”。
●“南流气管”是相对于“北流气管”而言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具体走向而言,“南流气管”的说法是相对于“北流气管”而言的。
而所谓“北部气流”天然气管道项目东起俄罗斯列宁格勒,穿过波罗的海海底到达德国东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途经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按计划,该工程的海底部分将于2009年夏季开工,管道预计在2010年10月开始输气,首批天然气预计在2011年春天开始输送,年输气量达275亿立方米,并计划到2012年增至550亿立方米。
●非常微妙的是,来自欧盟内部的反对声,并没妨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对“北流气管”的公开支持
非常微妙的是,“北流气管”彻底绕开了得到美国大力支持、与俄罗斯龃龉不断的乌克兰、波兰以及前苏联波罗的海国家,因此,“北流气管”招致了东欧、波罗的海国家的激烈反对,然而,这些来自欧盟内部的反对声,并没有妨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对“北流气管”的公开支持。
不仅如此,东方评论员还注意到,巴罗佐还为自己的支持态度做了两点说明:
第一,巴罗佐认为:“俄罗斯和德国拟建于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欧天然气管道项目符合欧盟的利益”;显然,“这个认为”是专门针对“北流气管”的表态;
第二,巴罗佐还认为:“欧盟寻求能源供应来源和渠道多样化,建于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欧天然气管道项目将对欧盟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帮助,欧盟也应对该项目予以支持”。
●面对一南一北两条管线,巴罗佐恐怕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仅从“能源供应渠道多样化”的层面考虑问题,那么,“这个认为”应该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样,如果仅就“欧盟能源供应渠道多样化”的层面去考察,那么,毫无疑问,它明显适用于“南流气管”、及“南流油管”。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不能仅仅从“欧盟能源供应渠道多样化”的层面去考察“南流气管”及“南流油管”项目,因此,在我们看来,面对同样从俄罗斯向欧盟输送能源的一南一北两条管线,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恐怕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由,我们不妨对所谓的“南流管线”的“设计原理”进行一番全面考察。
●在欧洲南部,不论是俄罗斯的能源管线、还是欧美的能源管线,都要走保加利亚这个点
首先,“南流管线”的“线路图”可谓内涵丰富。
按计划,“南流气管”从俄国出发,走黑海海底到保加利亚,再由保加利亚再行分流。最重要的是,它将彻底绕开与美国关系暧昧的土耳其与波兰;
众所周知,“欧美”也计划修建一条类似的管线,谓之为纳布果油管,准备将中亚石油经过土耳其西送,直到奥地利,预定2009年动工,2012年完成,总长3300公里,中间也经过保加利亚,但同样最重要是,它将彻底绕过俄罗斯。
说到这里,敏感的读者可能感觉到了,由于这两条管线都要走保加利亚这个点,保加利亚的身价自然会飙涨。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从现在开始,“欧美俄”都必须认真倾听保加利亚人发出的声音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不论是相互间凭借各自的能源管道、向欧盟狂打能源牌的俄罗斯与美国、更或是这两条管线的最终用户-欧盟,从现在开始,都必须高度重视保加利亚的战略作用,并认真倾听保加利亚人发出的声音。
●在签下这份能源协议之后,在国际事务上向来低调的保加利亚,立刻就拉高了调门
我们认为,身为欧盟成员国的保加利亚,之所以挑选这个“敏感时间点”、在俄罗斯做出一定让步之后,就顶着华盛顿的强大压力,立刻就与俄罗斯达成这份能源协议,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
真实的情况就是:在签下这份协议之后,在国际事务上向来远较波兰、捷克、土耳其等国家低调得多的保加利亚,立刻就拉高了调门。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保加利亚的“这种拉高”集中体现在保政府高层对协议的“高调评价”中。
我们注意到,保总统珀尔瓦诺夫的评价“相对含糊”,按他的说法:“保俄两国签署的协议为两国关系带来了积极的和质的突破。”而保总理斯坦尼舍夫的评价则“非常直白”,即:“这些协议实施后,不仅给保加利亚,同时也给巴尔干地区的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俄罗斯则在“刻意拉抬”保加利亚、希腊的身价
而俄罗斯之所以挑选这个“敏感时间点”、并不惜在股权方面做出巨大让步,也要与保加利亚达成协议,除了有与美国争夺保加利亚的战略意图之外,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却绝对令“欧美”双方都非常棘手的算盘--那就是:俄罗斯在“刻意拉抬”保加利亚、希腊的身价。
事实上,针对俄罗斯的这份意图,保总理斯坦尼舍夫的“直白”已经点破了问题的核心,就如首席评论员所指出的那样:俄罗斯“刻意拉抬”保加利亚、希腊身价的意图,其矛头是直指科索沃问题。
在对此做进一步展开之前,我们再来阅读两则消息。

美国防部长“严厉”致信德国要求向阿富汗增兵
【综合媒体消息】综合媒体1日消息,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德国近日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异常严厉”的信件,要求德国向阿富汗南部增兵。
报道指,这封没有注明日期的信于一个半星期前直接寄给德国国防部长弗朗茨.约瑟夫,要求德国向阿富汗增派更多的作战部队、直升机和伞兵。
约瑟夫即刻便给予了同样“直接和严厉”的回复,但报道没有透露信中内容。
北约向阿富汗驻军部署已经日益成为两国激烈争论的一个焦点。
报道说,盖茨在信中要求德国在今年晚些时候向阿富汗增兵3200人,替换将要撤回的美军临时增援部队。

美国和俄罗斯将举行正式经济会谈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美国和俄罗斯将举行正式的经济会谈,讨论两国不断增长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据香港《明报》报道,声明表示,参加这会谈的将不仅包括两国政府部门官员,还包括两国企业界领导人。
声明说,两国经济会谈第一次会议将于今年春天在华盛顿举行。不过声明并没有透露举行会谈的具体日期。
欧盟表示:不希望塞尔维亚对科索沃付诸武力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欧盟一位高级官员31日称,如果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宣布科索沃独立,欧盟不希望塞尔维亚对之动用武力。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Benita Ferrero-Waldner)当天在欧安组织维也纳总部指出:“我们不希望看到武力或任何极端事件。我想塞尔维亚外交部长已经排除武力方式了。”
她还指欧盟已经同意与塞尔维亚于2月7日签署一项临时协议,涵盖经贸和放宽签证限制等问题。她说,70%的塞尔维亚人希望融入欧盟,而不希望陷入孤立。“这项临时协议将拉近塞尔维亚和欧盟的距离。”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美国防部长‘严厉’致信德国,要求向阿富汗增兵”,还是“美国和俄罗斯将举行正式的经济会谈,讨论两国不断增长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打眼一看,华盛顿这种“严以待‘友’、宽以待‘敌’”的态度,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唐突”。
●如果我们在“欧盟表示:不希望塞尔维亚对科索沃付诸武力”的“背景”下去考察,那么......
然而,如果我们在“欧盟表示:不希望塞尔维亚对科索沃付诸武力”的“背景”下去考察,那么,那种“非常唐突”的感觉也就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感觉反而是“非常自然”。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欧盟对外关系委员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当天在欧安组织维也纳总部指出:“我们不希望看到武力或任何极端事件。我想塞尔维亚外交部长已经排除武力方式了。”
●令“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显然,既然欧盟的这位负责外交的高官如此肯定“塞尔维亚外交部长已经排除武力方式”,由于这个世界上少有天下掉馅饼的美事儿,那么,人们自然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令“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欧盟已经同意与塞尔维亚于2月7日签署一项临时协议,涵盖经贸和放宽签证限制等问题。她说,70%的塞尔维亚人希望融入欧盟,而不希望陷入孤立。
●欧盟如此“信心满满”地宣布“排除武力方式了”,恐怕仍与“南流项目”的“设计原理”相关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一份“临时协议”就可以令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的话,那么,在欧盟正在极力推行地中海计划的档口,欧盟为了能够实现政治、经济上的迅速整合,大可以现在就与塞尔维亚签订一份内容要丰富得多的协议。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我们的观察,欧盟如此“信心满满”地宣布“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了”,恐怕仍然与“南流项目”的“设计原理”相关。
●一旦“科索沃独立”成为事实,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中,俄罗斯可能会到哪去?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说过,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彼此角力的主要是“欧美俄”,但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上,彼此角力的主要是“欧美”,如此一来,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一旦“科索沃独立”成为事实,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中,俄罗斯到哪去了?俄罗斯可能会到哪去?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那个时候的俄罗斯,恐怕相当程度地就附着在那两条“南流能源管道”上了。
●让塞尔维亚成为“南流能源管道”上的一道重要“阀门”
因此,我们认为,真正令欧盟如此“信心满满”地宣布“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的,不是什么“临时协议”,更不是什么“70%的塞尔维亚人希望融入欧盟,而不希望陷入孤立”,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保单”,一份确保塞尔维亚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且经济利益可得到切实保障的“保险单”,不难看出,让塞尔维亚成为“南流能源管道”上的一道重要“阀门”,无疑是这份“保险单”上的一个“重要条款”。
在这种情况下,“临时协议”才会有“转正”的保障,与俄罗斯瓜葛甚深的塞尔维亚人才有希望融入欧盟,又有别于欧盟、并避免陷入孤立。
●在成功拉住保加利亚后,普京紧接着又“壁虎掀门帘、露了一小手”
在我们看来,在成功拉住保加利亚,确保“南流管线”可以从黑海海底经保加利亚这个桥头堡直接上岸之后,紧接着,普京又“壁虎掀门帘、露了一小手”,到了这个时候,右手牵去的那条气管、其巨大威力才真正彰显出来。
真实的情况就是,一俟普京从保加利亚访问回来,就在莫斯科接待了来自塞尔维亚、由塞总统塔迪奇和总理科什图尼察联合带队的代表团。俄塞双方于1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签署有关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值得强调的是,俄总统普京、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以及访俄的塞总统塔迪奇和总理科什图尼察,一个都不少,全部出席了签字仪式。
●一旦这项能源协议得到全面实施,塞尔维亚的地位也将摇身一变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俄塞之间能源合作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塞尔维亚将加入“南流气管”项目,具体方案是: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从“南流气管”中向北分出一条主要支线,穿过塞南部地区,向欧洲供气;
第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收购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51%的股份,并承诺在2012年前向后者投资大约7.3亿美元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第三,协议规定,俄罗斯将在塞境内兴建地下天然气储备库,目标是将塞尔维亚打造成俄能源向南欧供应系统中的中央运输枢纽;
通过上面的“第一、二、三”,我们不难看出,一旦这项能源协议得到全面实施,那么,在欧洲大陆处于边缘化境地的塞尔维亚,其地位也将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向南部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集散中心”。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显然,成为“集散中心”的好处是巨大的,对此,塞总统塔迪奇在签约后就说得非常到位:“这项协议对塞尔维亚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它将加强塞尔维亚在南欧的战略地位,因为塞尔维亚将由此成为欧洲南翼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枢纽。”
看到这里,人们或许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类似的话”早就被保加利亚领导人说过一遍。
如果我们将保加利亚领导人与塞尔维亚领导人分别对“南流管线”所做的评价做一对比的话,也就不难发现,不论是“令保加利亚有能力给巴尔干地区的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的推手、还是“令塞尔维亚将成为欧洲南翼天然气供应重要枢纽”的“策划者”,都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此举一旦成功,就有可能实现三个战略目标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普京此举一旦成功,就将一举掌握这些个“集散中心”的控制权,并有可能实现三个战略目标:
第一,可以使得欧洲在能源供应上进一步依赖俄罗斯,显而易见的是,一条“北流”、再加上一条“南流”,两条能源管线,除了将欧盟紧紧地拽在自己的身边之外,如果“操作顺利”的话,还将“慢慢勒死”美国拿来与俄罗斯叫板的“巴杰管线”,从而“有机会”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甚至土耳其等几个“生长在”“巴杰管道”上的“节点”慢慢摘下来。这一点,我们将在稍后再做展开。
●就目前而言,至少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层面上,普京操作得非常顺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操作顺利”,相当程度上就表现在“科索沃独立问题”、特别是“科索沃独立后续问题”上。
就目前而言,从欧盟用“临时协议”来为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之“南流管线”进行“背书”、并以此交换到“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排除武力方式”的情况来看,准备就任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的普京,至少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层面上,操作得非常顺利。
●从“南流管线”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国家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
第二,一旦由“欧美俄”公开角力的“科索沃独立问题”慢慢演变成由“欧美”公开角力的“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那么,掌握这些个“集散中心”控制权的俄罗斯,由于其灵魂将附着在这些个管线之中,而这些管线又令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等向来在国际事务中充当“小人物”的国家第一次感觉有了“尊严”,因此,在相当程度上讲,俄罗斯、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等、所有因“南流管线”而“讲话大声”,或者所有从“南流管线”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国家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
●俄罗斯就是用这种手段往“欧美”对“科索沃独立”的“一致支持”中掺水的
事实就是,不论是本身就是“南流管线”关键节点的保加利亚,希腊,更或者是有公司参与建立“南流”联合设计机构、并将成为“南流”最终用户的意大利,都是明确反对“科索沃立刻独立”的欧盟国家,更不用说将在对南欧能源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塞尔维亚了。
显然,俄罗斯就是用这种手段往“欧美”对“科索沃独立”的“一致支持”中掺水的。
●俄罗斯将确保自己有能力在“欧美”公开角力的“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发挥其巨大影响力
显然,通过这种“利益共同体”,一个成为欧盟主要能源供应商的俄罗斯,将确保自己有能力在“欧美”公开角力的“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发挥其巨大影响力,并与拥有世界最为庞大外汇储备、仅次于“欧美”的外贸吞吐力之中国一道,成为“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时的、欧盟“地中海计划”PK美国“大中东计划”中的,“欧美经济体”都需要全力争取的“有生力量”。
●俄罗斯带着其塞尔维亚兄弟,在无奈之中,竟然也玩了一出“乾坤大挪移”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
前面说了,一旦普京卸任总统之后与自己“钦点”的总统接班人梅德韦杰夫完成“职务互换”,出任俄罗斯总理、并兼任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那么,也也就意味着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显示俄罗斯不可能改变其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前面也说了,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现阶段的外交政策总的而言,就是“以能源为先导、以军事为后盾、以上合组织为依托,与‘中欧美’展开全面外交、并力图将其影响力覆盖到整个欧亚大陆,并扩展到非洲、美洲大陆”。
因此,利用卸任总统职务之前的这段时间,普京通过左手扯着的一条油管、右手牵着的一条气管,通过“大幅让利”于保加利亚的方式、将保加利亚打造成“南流”的桥头堡,在“欧元、美元”全都信心满满、在时隔近十年之后,坚持要在科索沃这张“老牌桌”上“再玩一局”的情况下,无法阻止“科索沃独立”的俄罗斯,利用“科索沃独立问题”,带着其塞尔维亚兄弟,在无奈之中,竟然也玩了一出“乾坤大挪移”,从而为可能的、“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继续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出“乾坤大挪移”一旦成功,俄罗斯的“现阶段外交政策”有希望步入一种良性循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更为重要的是,这出“乾坤大挪移”一旦成功,俄罗斯的“现阶段外交政策”,即“以能源为先导、以军事为后盾、以上合组织为依托,与‘中欧美’展开全面外交、并力图将其影响力覆盖到整个欧亚大陆,并扩展到非洲、美洲大陆”的外交政策,将有希望步入一种良性循环。
●为俄“现行外交政策”提供依托的“上合组织”,在欧盟国家的言行中,必须更加地表示出“敬重”来
在搞清楚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再来品味所谓的“美国防部长严厉致信德国,要求向阿富汗增兵”、以及“美国和俄罗斯将举行正式经济会谈”,特别是“欧盟相当肯定塞尔维亚外交部长已经排除武力方式”等新闻,也就不难看出,俄罗斯“现行外交政策”已经有所收获,那种“良性循环”已经初见端倪,而为俄罗斯“现行外交政策”提供依托的“上合组织”,在欧盟国家的言行中,必须更加地表示出“敬重”来。
●美国防部长的“口不择言”是谁给逼的?
另外,对“美国防长严厉致信德国,要求向阿富汗增兵”的新闻,我们想补充几点:
第一,报道说,盖茨在信中要求德国在今年晚些时候向阿富汗增兵3200人,替换将要撤回的美军临时增援部队。
显然,美国人要德军增兵的目的,是替换将要撤回的美军,这可是要部署在危险的阿富汗南部的,是要承担作战任务的。
另据报道,之前还声称“考虑向阿富汗增派坦克各火炮”的德国防长约瑟夫,在接到美国防长的“直接与严厉”之后,即刻便给予了同样“直接和严厉”加以回复,有消息说,德国人在回复中“直接和严厉”的“拒绝了”美国人的要求。
第二,据报道,在美国人向德国人送去“直接与严厉”之前,加拿大总理哈珀在电话中曾经明确威胁美国总统布什,声称“如果北约不向阿富汗增兵,加拿大将在明年从阿撤军”。
显然,就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美国防部长的“口不择言”是被自己的小兄弟给逼的。
然而,在理顺了“科索沃问题”及“南流管线”的“设计原理”之后,再结合“中俄”曾经在伊核问题上对欧盟发出威胁、摆出一副“大不了就拆去伊核六方会谈框架”、抽掉欧盟中东、中亚政策之基石的态度,并成功迫使声称准备调整阿富汗政策、实际上也是准备调整其南亚政策的欧盟不敢轻举妄动之事实;最后,再加上法国总统萨科齐的“世界已经进入无极时代(本质是不承认美国一极独大)”的“无极理论”,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一心想将欧盟与“中俄”推上全面对立、或者将北约与上合推上全面对立的美国,其国防部长对德国防长的“口不择言”,实际上是被“无极时代”已日渐取代“一超独大”的“现实”给逼的,更是被“中俄”必将在“科索沃独立后续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远景”给逼的。
●如果美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问题真能谈出什么“积极结果”来,那么......
实际上,不光是美国防部长的“口不择言”是被逼的,“美国和俄罗斯将举行正式经济会谈”那更是给逼的,试想,如果美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问题上都能坐下来“好好谈谈”的话,那么,在科索沃问题,特别是在更加核心的伊核问题上,大家又有什么不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的呢?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美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问题真能谈出什么“积极结果”来,那么,不论是对伊核问题、朝核问题,或者是科索沃问题、阿富汗问题,巴以和平问题等,总之,对“中欧俄美”彼此间的平衡关系,或者说是对“无极时代”,绝对是个好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