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中国青年报》:“五 毛 党”的拼杀中畅销书跃世而出

(2010-01-24 13:59:57) 下一个
“五 毛 党”的拼杀中畅销书跃世而出
陈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举明星照片牌20元,嗓子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昏倒一次200元,氛围营造热烈还有奖金;若因表演出色,吸引媒体采访,还另外有奖励。以上大概是某些演艺明星雇用的职业粉丝之“行业规矩”。殊不知,职业粉丝正在盛行,与此同时,图书圈内的职业发帖手也不甘寂寞,在各图书网站摇旗呐喊、制造人气。职业源于市场,市场催生产业,一支支“职业图书炒作团”正如日中天。

图书炒作催生了大批职业发帖人,每发一帖,赚取几毛,江湖人称“五 毛 党”。图书预售阶段,策划商邀请大批达人高手在各大网站、社区论坛基本实现无缝隙覆盖。凡有效帖子(即审核通过)为1毛一条,加精帖子3毛一条,置顶帖子5 毛一条,热门帖甚至有更高待遇。为了保证炒作质量,雇主还附加规定,每日须有精品帖方能拿到底薪。至于那些煞有介事写书评者,算是“特聘五 毛 党”、高级发帖手。闻此,我辈不仅感慨:世事皆学问,炒作也分工!

职业发帖手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游荡在各门户网站,徜徉于博客平台,各大论坛无孔不入。随着炒作升级换代,个人发帖手已无法满足雇主需求,“炒作公司”和“炒作团队”声名鹊起。招聘“发帖员”启示铺天盖地,雇用“五 毛 党”的公告俯仰皆是。一些专业炒作的团体,手中握有大批学生资源,这些网络高手很快就成为训练有素的发帖手,听到号令便立马集结。 “专业公司”克服了单兵作战的弊端,发帖质量大大提高。据一些“五 毛 党”同志透露,一些炒作团队和论坛管理员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置顶”“精华”不在话下。当然,这个圈子竞争异常激烈,各炒作团队捉对厮杀,好不热闹。

另外,“打榜”也是图书圈内经常使用的炒作手段,雇人购书以提高人气是最常见的做法。受雇者买书后邮回,雇主给予报销和奖励,再购……如此循环往复,“图书畅销”假象由此产生。其佼佼者,荣登“十大畅销书”榜单,风光无限。随后,炒作团队很合时宜地趁热打铁,继续追捧,所谓“月度畅销”、“年度最受欢迎”图书随之就诞生了。图书签售会现场,假粉丝团煞有其事地抱着大量图书或尖叫,或簇拥,卖力地喊破喉咙。这些热闹景象到底有何猫儿腻,业内人士自是不言自明。而身在局外的读者,被忽悠者,不计其数。

聪明乎?狡诈乎?炒作者自我欣赏地说,这是营销传播的智慧,这是“兵不厌诈”的魅力。造势者如潮水般汹涌,不仅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还侮辱了读者的智商。浮躁的炒作景象,映出了图书市场的真实境遇:精品匮乏、垃圾丛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难怪近年文坛鲜有成大气候者,大概其智商多用于旁门左道中矣!

志在暴利的书商实在受不了大众的漠视,于是请来“雇佣军”助阵,其行径不过是顾影自怜、自我吹捧。火爆的背后,是其社会责任的缺失和市场诚信的崩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也就罢了,可怜的是那些被蒙蔽和误导的读者,可悲的是那些被当做工具的“五 毛 党”。娱乐圈热闹一阵也就罢了,还不至于腐蚀整个社会;如果图书圈也向娱乐圈看齐,那么最后的精神防线,也许将会在不绝于耳的炒作声中崩溃解体。

http://www.cyol.net/zqb/content/2010-01/22/content_3053406.htm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