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捧《孔子》驱赶《阿凡达》

(2010-01-19 13:44:50) 下一个
全球热播的荷李活巨片《阿凡达》(Avatar)在内地遭截击。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中影公司)指示各地停映《阿凡达》普通版,仅放映立体版;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则下令媒体不准再炒作《阿凡达》热。据悉,当局截击《阿凡达》有两大原因,一是该片吸金过度,抢了国产片市场;二是影片引起观众对强迫拆迁联想,并有煽动暴力抗争之嫌。

内地接近中影公司人士昨对本报证实,中影公司近日向各地发出指示,要求在本周初撤下《阿凡达》2D和胶片版(即普通版),仅保留3D版继续上映。

抽起2D仅保留3D版

因内地3D影院不多,该指令实际是限制《阿凡达》在更大范围继续传播。该人士称,有关决定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可能是带有政治性的决定。」据悉,即使是3D版可能也只能放映三至四周。《阿凡达》是在本月四日开始在内地上映。

消息透露,中宣部近日也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宣传主管部门管好媒体,不要再炒作《阿凡达》掀起的热潮,并正确引导相关舆论。中宣部同时要求,媒体娱乐新闻报道重点,应转到即将在全国上映的国产巨片《孔子》。由香港明星周润发主演的《孔子》将于本月22日(周五)在内地各地同步上映。

北京影评人刘毅认为,中影公司和中宣部同时出手截击《阿凡达》,原因之一是该片在内地上映短短半个月,票房已近五亿元人民币,打破内地影片吸金纪录;当局要扶持国产片,不想让一部进口电影占据太大市场份额;另外,《孔子》是获中共高层力捧、被定为「主旋律」的献礼影片,当局不想让它被一部外国进口片抢去风头。

还有消息指,中宣部下令舆论冷待《阿凡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片挑起观众对强迫拆迁的联想,甚至有煽动观众仿效片中情节对逼迁「以暴抗暴」之嫌。随着影片热播,内地互联网出现不少相关议论,有网民直指影片「讲的就是发展商和政府以开发为名,强迫搬迁的故事」,「要向纳美人(片中反抗外来者强拆的外星人)学习」!

内地近年因强迫拆迁酿发悲剧不断,居民不时以自焚或自残等方式抗议。有网民指,《阿凡达》导演一定在中国住过,受中国社会强拆逼迁事件启发,才想出这个故事,「唯一差别是,电影结局是有希望的,而中国被强拆的民众只有绝望」。网民又说:「《阿凡达》是纪念钉子户抵抗强迫拆迁的成功挽歌。」

中共力撑 图以儒治国

北京截击《阿凡达》原因之一,是本周将上映的国产影片《孔子》,当局一方面要扶持国产片,另一方面因《孔子》是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力撑的「主旋律」影片。中共期望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灌输民众,维持统治。

内地媒体披露,去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胡锦涛在江苏团遇到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女导演胡玫。胡锦涛问:「你在做什么?」胡玫答:「我在拍《孔子》。」胡锦涛闻讯大悦:「哎呀,那可是一个重大的……」停顿数秒后胡锦涛说:「现在推出《孔子》,正是时候!」

正是因胡锦涛这句话,正在筹拍的《孔子》就被中宣部纳入「主旋律」作品之列,誉之为中国首部「具重大政治、文化、历史意义的巨片」,决定作为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代表在全球推广。据悉该片制作拷贝多达2,500个,超过建政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1,450个),更创下内地电影拷贝纪录。

内地文化人昝爱宗指,马列意识形态今天在中国难获认同,中共处心积虑搬出孔子,欲以儒治国,因儒家的「忠、孝、君、臣」等观念,十分适合中共在社会动荡之际维持统治的心态。他表示,胡锦涛对电影《孔子》的热情及中共在全世界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都是证明,「孔子与马列格格不入,马列哲学已彻底破产,共产党救不了自己,要孔子救共产党,恐怕也是毫无出路。假如孔子在世,一定讨厌自己被政客所利用。」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