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白日子不褪色

(2008-02-02 03:31:41) 下一个

上周三系里教授例会,芝麻谷子的事情一堆,琐碎,没在意。临了,主任说了一句话,耳朵竖起来了。说是开会的阅览室,几个教授都抱怨待长了过敏。怀疑是几架子的旧书发霉气,决定处理。大家可以随便顺。

这个让我感冒。可惜马上有课。一小时后,活动活动胳膊杀回来。一进门就叫不好,书到是都在,只是几个工人已经开始往箱子里装了,况且动作奇快,噗通哗啦地扔,像是往火坑里扔柴一般。老猫我只好到最边上的一架上扫描。

大部分都是些老版本的教材。教材这东西不比原创的著作,过期了也就没什么好留的。其实新的也没太大的价值,课本嘛,炒别人的饭而已,所以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一个教师单凭编本教材,恐怕评不了教授。不像在国内,编几本教材连大师都敢当。

正想罢手,突然发现了一套硬壳的丛书。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套美国摄影名家名作。是aperture的history of photography series. 立马动手,拉手风琴似的卡在一起,抱起就走。

到办公室铺开一数,14本。上网查,知道这套书从1976年开始出,一共有15本。这里缺了一本,是大名鼎鼎的布列松。好在去年老猫在半价书店花30美刀买了布列松的个人作品集,遗憾少了几分。

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个系列收录的15位美国摄影大师,基本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活跃的社会纪实摄影家。清一色的黑白片,且有一大部分是用8x10英寸的大幅机子拍的。类似老年间照相馆里的大架子机,照一张换一块板子的,摄影师要钻到黑布里面对焦的那种。

摄影艺术在那个年代真是巅峰时刻,比较熟悉的名字包括拍风景的亚当斯,新闻纪实的布列松,卡帕等等。这个系列的摄影家主要是所谓的美国农场局的项目摄影,记录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期,一些劳苦大众的生存像。最著名的就是lange的migrant mother. 通俗一点说,就是一批摄影家走到农村或者城市的贫民区,用摄影机记录了社会变迁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命和生活。

那个时代里我们很久远了,不过这些照片让我们张大了嘴:这就是曾经的美国吗?

一年下来,没什么收获,这个算是一个意外。心里美不滋儿的。
有几张图片,上到http://pengchina.spaces.live.com/了。文学城上图片太不方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