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对方舟子质疑韩寒的质疑

(2012-01-29 22:12:15) 下一个
俺对方舟子不太熟,只知道他是打假的,打得怎么样,俺不太清楚。最近他打起了青春偶像韩寒,俺就看了看他的有关论据。就事论事来说,那些质疑都属于无逻辑的猜测,归纳以下:

1。韩寒17岁时的年纪写不出那么老成的文章来。
其实,按照心理学来说,越是少年越是喜欢装老成,不是有少年老成一说吗?人到老了反而会象小孩一样了。俺见过更老成的同龄人和文章。我们中学同班同学就有个男生外号“老夫子”,他行事都老成,写文章还经常用文言文来写。每次作文交作业,坐在前排的同学拿到传过来的他的作业本都要偷看他写的文章乐乐。此人也是个特立独行的很有才的一个人。

老实话,俺倒并不觉得韩寒小时候的文章有多么好,就像韩寒自己说的那样,小时候写的文章有些做作,俺也是这个感觉,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这不正是少年人初学写作喜欢做的事么?韩寒有专门摘抄美言的本子,俺小时候也有这样做,到写文章时就运用进去,这是学生很普遍的行为。韩寒看的书多,摘抄的范围就更大了。他比赛时,是否把那本本子也带去了,俺就不知道了。韩寒说,他很多时写文章是为了把那些美言放进去而写,有些本末倒置了,所以文章看上去有些做作,俺看他文章是有这个感觉。

如果韩寒父亲替他写的话,为何那么傻,不可以装得嫩些,以防被人怀疑?
当时萌芽杂志看了韩寒初赛的文章也惊叹他文章的老辣,所以复赛才会给他现场出题,让他当即完成。看了一次鲁豫采访韩寒的节目,其中萌芽杂志的女编辑也在,谈了当时的情景。所以要作弊的话,可不是一两个人可作的,牵涉到很多人。况且,韩寒家为草根,也没什么权势通路子。萌芽杂志俺小时候经常看,是个很纯洁正规的杂志。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有才华的人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写“第二次握手”的作者写成此书时才19岁,故事跨度几十年。是不是应该质疑一下是否他自己写的?

2。方舟子对韩寒文章内容的质疑有些是因为地域文化和生活的不同产生的不理解。
1)在“求医”文章中,17岁的韩寒说“小姑娘爱面子”,这里的小姑娘是实习女医生,比韩寒大。韩寒怎么用大人的口气管人家称小姑娘,是他爸爸还差不多。俺在上海呆过非常久时间,纯熟上海话。其实,在上海话中,管年轻姑娘都是叫小姑娘的。就象台湾人管女性叫女生,男性叫男生一样,是习惯叫法。这里的“小姑娘爱面子”,就像说“女生爱面子”一样。

2)韩寒把“三重门”叫三chong门,而不是三zhong门。其实这又是语言闹的,只能说韩寒普通话不标准。在上海话里,chong  和zhong  都读cong,韩爸爸一定也是念成chong的。

3)质疑韩寒文章中看病拿着病例卡直接找医生,不满意还换到其他医生那里。方舟子说现在的医院都是护士带病人到医生那儿,只有韩爸爸那个年代才自己直接找医生。这也太可笑了!这是什么逻辑?方舟子有调查全国各地的做法都一样么?即使一个城市不同的医院都有不同的做法,更何况不同的城市地区。就拿现在来说,上海大多医院还都是病人自己拿病例到医生那里,放在桌子上排队,如果不想看这个医生可以到其他办公室看其他医生。韩寒所呆的地方是上海的郊区金山,郊区如果是小医院的话是很随意的。

3。争议最大的是纸变成布的传说了。
据说原来主考官拿的是一团纸放进了一个杯子,叫韩寒现场写篇文章,韩寒就写了篇“杯中窥人”的文章。但他文章里说的却是布,而不是纸。这个其实也很好解释。写文章有写实与写意两种。理科生科学实验做惯了,写科学报告写惯了,看到这个差异觉得不爽。但这不是科学实验报告!一个人要在一个多小时里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谈何容易,总会想着怎么容易怎么写,韩寒一定是觉得布好写就写布了,他是写意而不是写实。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最主要还是看内容,句子,结构。纸换成了布,最多是审题的问题,但在其他方面都不错的情况下,也可忽略不计。毕竟看一个人的写作才能,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

质疑者说这是题目早已经泄露了。这个同第一条,这牵涉到很多人的问题。现在萌芽杂志社也开始打官司了,相信会弄清这个问题。

现在这件事闹上法庭了,这是好事,通过司法鉴定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方舟子是不会赢的,因为他的质疑都是基于主观臆想推断,没有事实根据,即使是他的推断也缺乏逻辑性,他好像根本没学过逻辑一样。他要赢,只有一样:除非他手中有韩寒爸爸的手稿。

一些题外的感想:俺忽然觉得人并不是学历越高越有逻辑的,尤其是理工科生往往犯主观的错误。我欣赏他们的认真和务实,但他们由于长期研究微观领域,看问题很不宏观,比较死板。俺不知怎的联想到了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在报纸上写的关于亩产万斤是可能的文章,当时误导了许多人。人无完人。所以,一个国家的管理者要多元化才好,不是单单理科生,也需要文科生,MBA,更需要法律人才。什么时候律师当上了各级领导者可能会有番别样面貌吧。西方国家的管理者大多是文科出身,奥巴马,克林顿都是律师出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plum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点缀的评论:
谢谢点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得很有道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所得的结论也发人深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