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1929年大崩盘

(2009-02-06 05:20:35) 下一个
1929年大崩盘

“1929年夏天,股市不但支配着新闻,也笼罩着文化。”多年之后,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他广为流传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中略带嘲讽地写道:“少数自诩对神学、心理分析及精神医学感兴趣的附庸风雅者,现在也在谈论联合公司和钢铁公司的股票。每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准确地把握买卖股票的时机,他们被奉为圣人,即便在画家、剧作家、诗人和美丽的情妇面前,他们也突然变得光彩照人。他们说的话几乎字字千金,听众个个全神贯注,惟恐因错过重要消息而丧失赚钱的机会。”

这种精辟的表述,仿佛就是今天的一篇新闻报道,似曾相识。人们惴惴不安地看着不断升高的股票价格,每一种关于下跌和崩盘的预警,都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这种感觉使人疯狂。它开始颠覆人们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那些按部就班挣薪水养家的观念,似乎在一夜间变得矜持和保守起来,如同一个乡下姑娘刚刚进城。当你试图不去谈论股票的时候,反而让人感觉是缺乏勇气和决心,在那些总是轻而易举挣大钱的榜样映衬之下,还没有投身证券市场的人在内心中竟然平添了几分匪夷所思的自卑感。

然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金融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就发生在那个夏天之后。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市暴跌,指数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据说当天就有11名华尔街知名投资人自杀身亡。此后,“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接踵而来。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美国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6。数百万投资者的财富被“戮杀”,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五十万英镑以上(相当于现在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二十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二十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四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十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八百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四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