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一集,第一0二集)

(2009-01-25 20:21:16) 下一个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一集)  2000/10/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01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一集)  2000/10/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01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十五页最後一行。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前面说过了,今天说最後这一条叫「同事」。古德简单跟我们提示:「和光同事,令其各得瞻依」。这一句话虽然简单,而实际上也是包罗万象。什麽叫做「和光同事」?中国儒家的圣贤教导我们「礼之用,和为贵」,佛法教导我们「六和敬」,能够与大众和睦相处,这是高度的智慧,在佛法里面讲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什麽样的人才能跟九法界众生各个都和睦相处?只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也能做到,但是没有像佛那样的纯正自然,这是什麽原因?是圆满性德的起用。

  凡夫,佛常讲,你为什麽会变成凡夫?你的烦恼习气太重了。烦恼习气的现象是什麽?是不能与别人相处,这是烦恼习气的样子。为什麽佛菩萨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我们做不到?我们看这个欢喜,看那个讨厌。为什麽诸佛菩萨不会生这个心,不会起这种念头?归根结柢说来,总不出妄想分别执着。诸佛菩萨、法身大士分别执着完全断尽了,剩下来的妄想,也是分分在破除,所以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到,做不到就决定轮回;既然不免轮回,就决定堕三恶道。诸位细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就知道了。

  「人贵自觉」,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只是帮助我们觉悟而已。佛对我们是增上缘,我们自己必须要有所缘缘、要有无间缘,我们才会有成就。所缘缘,缘佛菩萨的教诲,也就是我们一般讲,一定要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而且接受教诲决定不能中断。我们今天是在凡夫位,业障习气很深,古人所谓「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古时候人听圣贤教诲,能够保持三天;我们今天说实在话,一天都保不住。现在读圣贤书,放下书本,面目就全非了,哪里还等三天?由此可知,我们现在人跟古人善根方面比较一下,确实不如古人。天天薰习依旧不能回头,这是佛经里面讲的「一阐提」,阐提根性意思是没有善根、善根断掉了。这个话是形容,善根怎麽会断?虽然不断,但是你业障太重,你的善根不起作用,虽有等於断了,是这麽个意思。我们自己今天要努力的,也就在这个方面要克服自己,儒家常常说的「克己」,克己的功夫就是我们这一生当中修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能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能克服,这一生当中有成就;不能克服,就没有成就,关键在此地。

  同事摄,实在讲就是佛家讲的「六和敬」,六和敬是六个「同」。「见和同解」,在我们现在初学这个阶段,我们的见解都依靠佛菩萨的教诲,在这个地方建立「同解」。契入佛的境界,那是你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也破了几品,这个时候见解自然就相同。我们今天见解何以不同?因为有分别,各个人分别不一样;有执着,各个人执着也不相同。所以见解的差别,原因是在分别执着;分别执着都放下了,见解哪有不同的道理?自然就相同,「佛佛道同」就是这个道理。法身菩萨见解几乎都相同,他们当中没有差异;我们知道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都是由於不同的分别执着所生起来的。

  分别执着决定虚妄,决定错误,所以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大众,决定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自己的意思是错误的。到什麽时候才能相信自己?佛说证得阿罗汉果之後,你可以相信你自己。佛这个话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究竟说怎麽样?破了无明之後,你可以完全相信自己。你破了执着才是离开六道轮回;换句话说,轮回知见没有了,轮回知见是绝对错误的知见,这个没有了。你没有出十法界,所以你的思想见解,佛说正觉,这个正觉比六道凡夫,你的思想见解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在四圣法界里面学习、修学,四圣法界的知见还不是纯真,天台大师「六即佛」位里面的「相似即佛」,相似即佛就是正觉。从相似即佛再把分别断掉,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分别了,这个心清净,这个时候你的心入三摩地,破一品无明就是正等正觉。

  诸位要晓得,正等正觉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正等正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是正觉,而不是正等正觉,你就晓得这个问题多难!究竟觉只有一位,正等正觉有四十一个位次。他们能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这些人决定没有执着。权教菩萨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圣者,他们的分别心愈来愈淡薄,到初住位完全没有了,这个分别完全没有了,这才能与九法界一切众生和光同事。

  和光同事是什麽意义?是什麽样子?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它的样子就是随类化身,它的意义就是随机说法。由此可知,一切为众生,不是为自己。阿罗汉已经破了我执,哪里还会有自己?法身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我执、法执都破了,确确实实跟《金刚经》上所讲的离四相、离四见完全相应,确确实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四相没有了,四见这个念头都没有,这样才能够圆满的同事。不能与一切众生同事,怎麽能帮助一切众生回头?

  四摄里面,同事的意义为主,用现在话来说,你要想帮助众生,要想教化众生,你决定不能脱离众生;你脱离众生,你还有什麽机缘去帮助他?佛法里常讲广结法缘,同事是结法缘。法缘在什麽地方结?一切时一切处,很重要!绝对不是说,等我学成之後再跟众生结缘,来不及了。

  往年我初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教导我们这些学生,常常说、时时处处都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跟大众结缘。结缘不需要物品,不需要金钱,不需要财物,一定要和大众亲切相处,这不要钱的、不要什麽礼物的,决定不可以脱离群众。他跟我们学生说,讲经弘法的法师,诸位要知道,这个「法师」不一定出家的,在家居士讲经说法也叫法师,法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在家出家。佛教里面的术语,和尚也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老少。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亲教师」,直接指导我的老师,这个老师我们就称他作和尚。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李炳南老居士就是我的和尚,他亲自指导我的。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是决定出家人,在家人不能称。所以佛经里面的术语,和尚、法师、阿闍梨都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老少。

  你既然发心出来讲经、弘法,你一定要有听众,听众多少是你的法缘。你要是平常不亲近大众,你将来经教学会了,李老师说你讲经天花乱坠,但是没有人听,为什麽?没有法缘。你才晓得结法缘是多麽重要!

  我们今天要广度众生,要团结世界上不同的宗教跟族群,这个缘到哪里去结?今天居士林这个缘殊胜,每个星期天各个宗教在那里讲经。我除非是有重要的事,没有重要事,我决定去听,为什麽?我跟那个宗教结缘。这是你们同学们要知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这个结缘的机会很少、很难得,遇到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我们肯跟他结缘,我们将来弘法,他就欢喜来听。你不跟人家结缘,你成了佛,你度的众生少,缘胜的人度的众生多,道理在此地。

  为什麽阿弥陀佛在诸佛当中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阿弥陀佛的法缘最殊胜。我们就晓得,他在因地决定是每个与众生同事的这种机缘,他绝不放弃,他的缘才这麽殊胜,这里头是因果。我们种善因,将来一定有善果;你不肯种因,哪来的善果?一定要懂得结缘。法师讲经,纵然是初学,我们有空闲的时候,总得抽出时间去听,跟他结缘。

  我跟大家说过多少次,我到人家道场去,在大殿礼佛三拜,我那个念头是结缘。我第一拜是与常住法师结缘,第二拜是与这个地方土地结缘,第三拜与这个地方的一切众生结缘。我的三拜没有白拜,所以到那个地方去讲经的时候,法缘很殊胜。上一次你们跟我到槟城极乐寺,我跟你们讲过,我第一次到槟城极乐寺是观光旅游从那里经过。七、八年前,我在大殿上拜三拜佛,八年之後因缘成熟了,这是自己许的愿。你不结缘,哪来的法缘?所以同事是多麽重要!

  人决定不能离开团体,决定要跟团体和睦相处,跟团体大众一样的生活,得大众的欢喜心。四众同学不相舍离,你的缘才殊胜。如果把自己搞成一个特殊的阶级,不跟大众相处,你将来成佛也是孤家寡人的佛,没有听众,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

  四摄到这个地方,介绍了一个段落,意味深长,说之不尽,四条里每一条都周遍法界。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二集)  2000/10/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02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二集)  2000/10/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02

  诸位同学,大家好!《十善业道经》,佛在这段经文里面说,经文里面对象是娑竭罗龙王,「娑竭罗龙王」代表的意义,要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这个世间各个行业里面的领导人;「龙王」是代表领导人,「娑竭罗」就是讲我们的世界,我们要懂这个意思,你才晓得佛在经上讲的不是神话、不是迷信。「举要言之」,这是列举最重要的一个项目。「行十善道」,以『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这一段大意已经跟诸位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用这点时间做一个总结,因为这一段实在讲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在报纸、资讯里面,看到今天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动乱不安,有些是政治,有些是金融,有些是族群,有些是宗教,带给社会许许多多人民痛苦。我们要细细思惟,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动乱?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争执?这个问题究竟要怎样去解决?现代人反对从前帝王专制的那些作法,崇尚民主自由。民主自由跟帝王专制到底哪一个好?有没有人去做深入的研究探讨?我们不能盲从,人云亦云是会吃亏的。一定要细心去观察、去研究、去思惟、去探讨。

  我过去对这个事情也曾经说过,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各有利弊,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缺点。专制有专制的好处,有专制的不好处;民主自由有民主自由的好处,也有它的不好处。我们要把好与好做个比较,不好跟不好做个比较,让我们的头脑清醒过来。实际上说,制度没有什麽好不好的,好不好在人。孔老夫子说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去省思,他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如果这个人好,专制也好、民主也好;这个人不好,专制也招损,民主也招损。可见得关键是在人的问题,决定不在制度,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

  这个人是圣人、是贤人,什麽叫「圣贤」?中国「圣」的意思,是对於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这种人称为「圣人」。中国人讲「神圣」,「神」也是这个意思。「神」这个字,是会意字,这个字左面是个「示」字,我们讲开示的示。「示」是什麽意思?《说文》里面的解释,「示」是讲上天垂象;它上面是个「上」字,两横,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是「上」字,「上」字下面画三条,这是表示上天垂象。「上天垂象」,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自然现象。右面是个「申」字,「申」是什麽意思?你要是看篆字的写法,你就很容易体会到,它是「贯通」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自然现象你完全贯通、完全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人叫「神人」。所以「神」跟「圣」的意思是相通的,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这样的人,不管他是专制、是民主,都好,一定做得好。为什麽?他没有私心。反过来,如果说是儒家讲的小人来当政,不管他作皇帝好、作总统好,人民都遭殃。为什麽?他自私自利,他不顾百姓,也不顾国家。由此可知,人最重要,制度在其次。

  由此可知,国家培养人才,这是第一桩大事情。能把教育办好了,不管什麽制度都好。儒家,真的是圣人,他看到了,他很清楚,他很明了,所以在《学记》里面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培养人才。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政权,统治人民,领导人民;「君民」,君是领导的意思。什麽最重要、什麽最优先?教学,「教学为先」。讲到教学,教学里头哪一个最优先?「四摄法」最优先。老师如何能摄受学生?「摄受」的意思,让学生对老师心服口服,这叫摄受。国家领导人如何摄受全国的人民,让全国人民对国家领导人心服口服?佛教我们四摄法。所以「四摄法」,我讲这一段用的时间多一些。最小是夫妇,一个房间里两个人,你能够懂得四摄法,夫妻和好,家庭兴旺。大到国家、到世界,你想想看这一句话多重要!天下事,只要人与人能够相处好,什麽问题都解决了;人与人不能相处,什麽样的好制度都是枉然,都会彻底被破坏、被摧毁。

  我们学佛,身为佛弟子,无论是出家、在家,我们有弘法利生的使命。弘法利生完全是站在一个社会教育,今天讲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义务工作者的立场,帮助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人,我们是从旁协助,帮助他推动古圣先贤的教育。在这里面我们必须要认知,古圣先贤的教育是不是他们自己的教育?我们今天问问:佛教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儒家的思想教育,是不是孔老夫子的思想教育?如果我们说是,他们本人否定;孔老夫子否定,释迦牟尼佛也否定。他们怎麽说法?孔老夫子说他一生他自己一无所有,他所说的是古人所讲的,「述而不作」;他自己没有创作、没有发明,他所讲的是古人所说的,不是他自己的。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也不是他自己的,是过去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也是「述而不作」,这个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退到极致!佛在经上说了实话,这个教育不是哪一个人讲,是你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绝对不是别人的,是性德的流露,「法尔如是」。

  《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那个「人」是一切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的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已经不善了。佛在《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就是本善。所谓如来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真实圆满的智慧;「德」是讲能力,「相」是讲相好;智慧是圆满的,能力也是圆满的,相好还是圆满的,佛家讲的平等,没有差别。没有差别里面,为什麽会有差别现象出现?佛说,众生迷失了本性,迷有浅深不一样,所以就变成差别。圣人的教诲没有别的,教导我们、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所以圣人教化众生他不居功。你说功劳,他没有功劳,他有什麽功劳?你的智慧德能不是他给你的,他给你算有恩惠、有功劳,不是他给你的,是你自己本有的。不过他是告诉我们,我们怎麽样迷失的,现在应该用什麽样方法把这个迷关突破,让我们自性本具智慧德能现前,如此而已,不是从外头得来的。

  我们细细观察古今中外大圣大贤的教诲,确确实实是如佛所说,我们这才恍然觉悟,原来他们所说的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见解,是他们本身觉悟了,把这个事实真相跟我们说出来,这是我们自性体相用的实相。这个我们才真的五体投地,没有话说。我们信他,是不是「信他」?不是信他,是「信自」,他所说的是我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所以佛家讲「信」,你们看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信、愿、行,讲「信」,他说了六个信,头一个「信自」,第二个再「信他」。「他」是什麽?他是已经自觉的人。我还没有觉悟,他觉悟了,我要从他觉悟的经验、觉悟的这些道理方法,帮助我也觉悟,就这麽回事情。借他的经验,帮助自己破迷开悟,这样才功德圆满。所以佛说「自他不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这个概念在佛家名词上讲,「清净法身」。你有这个概念,你肯定、承认,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你证得清净法身。

  所以爱心,爱心是自性里头本具的,不是从外头学来的。我们今天凡夫的爱迷失了自性,自性的爱是圆满的,迷失了的自性就透了一分,这一分又被五欲七情混搅在一起,这个爱变成自私自利的爱。自私自利的爱跟自性本具的慈悲,体上讲没有两样,事上讲有迷悟不同,所以作用就不一样。觉悟的爱,在佛教叫「慈悲」,它能帮助你修行证果,能帮助你作佛、作菩萨;迷染的爱造成的业报,是饿鬼、地狱、畜生。由此可知,迷悟、染净,果报差别很大;这个差别,是相上的差别,用上的差别,体上没有差别。

  我们凡夫做学问、求学,不能够契入真实的学问,主要一个观念就是分别执着太严重了:「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那是孔老夫子讲的,他的思想。他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他讲的话现在未必适用,落伍了,不适合潮流了。」所以自自然然产生一种排斥意识,这是错误,不知道他们所讲的是我们自性流露的。如果要懂得是我们自性流露的,你就不会排斥,你就很欢喜接受。

  所以,要怎麽样教学?怎麽样帮助别人破迷开悟?怎麽样帮助别人转凡成圣?怎样帮助别人断恶修善?四摄是第一课;不懂得四摄,没有办法教人,没有办法跟别人相处,这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佛菩萨他们是有真实智慧,他也很有耐心,众生业障有的很深重,佛经里面常讲的「阐提根性」,决不是一生一世能劝他回头的,多生多世、无量劫中帮助他回头。一生不能回头的,太多太多了。没有真实的智慧心,没有真实的慈悲心,那个人会退心。我们看到修行人退心的很多,好像现在我们同学当中悟善不来了,要退心了。为什麽会退心?没有智慧、没有慈悲,烦恼现行了。他要有智慧、有慈悲,就决定不会退心。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