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教科书有意忽略的鸦片战争的某些史实

(2009-06-23 01:49:21) 下一个



芦笛


一、乍浦保卫战与镇江保卫战


国人几乎不知道这两次战役,其实它们乃是中国人抵抗外国入侵最壮烈的两次血战,有史以来从未见过,此后也不曾有过,读来令人觉得非常“非中国化”,恍如二战期间日本人在被美军攻陷的南洋诸岛上的表现。

且看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是怎么说的:

“(1842年)五月十八日,乍浦被攻陷,中国守军的数目约为八千人,其中一千七百人为驻防旗的满洲兵。这是英国人和满洲人以干戈相见的第一次,满洲人的顽强抵抗很使英军惊异,这是他们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的;他们对于满洲兵的那种不是死在敌人手里,就是自戕的甘心情愿的精神也很惊异。‘当他们不再能战斗时,他们能够死;疯狂自戮的事例是十分可怕的。’家眷也不能免于杀戮——‘妇女们杀死她们的子女,先把他们溺毙在井里,然后自己也跳下去;丈夫们勒毙或毒死他们的妻子,然后从容自刎。’英军的损失是九人阵亡,五十五人受伤,中国人方面约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的尸体被他们的敌人掩埋。”(卷一,332页)

很明显,英国人不可能掩埋所有的尸体,而且掩埋的主要还是战士,不可能是跳井自杀的妇孺。这就是说,1700名满洲官兵全都死了,真正是“全员玉碎”。

“防守镇江的有离城约五英里以外扎营而始终没有接仗的汉兵约九千人,和城里的满洲驻防军一千六百人,再加上汉兵八百人;陆上实际动员的英军人数是六千九百零七人。……然而满洲驻防军曾经‘誓死应战’,‘拼命抵抗’,并且‘具有伟大精神的行动’;五月里在乍浦所看见的那些百折不挠、英勇地自我牺牲,和残酷地杀死妻子儿女的情景,七月里又在镇江变本加厉地重演了。驻防军的满洲人当中,幸存的大概没有几个人;副都统海龄在他自己的寓所里从容地烧死在临时搭成的火葬堆上。这是满洲弓手们昔日战无不胜的英武气概中射出的在消逝中的最后闪光。他们的威武是摧毁了,从此以后他们就再也不能在战斗中称雄了。可是就在镇江一役,他们没有明智的领导,人数只及敌人的三分之一,而且装备的只是古旧的火绳枪,弓和矛,也使敌人阵亡三十七人,受伤一百二十九人。”(卷一,333-334页)

马士在这儿引用的是英国军人的证词,与官方宣传完全是两回事。我党宣传的那些伟大战役,在英军口里不过是笑话,例如关天培壮烈殉国的虎门战役,鬼子的报道是:

“英军虏获大炮三百八十尊;华人死伤五百人(水师提督关天培阵亡计算在内);英军无损失。”(316页)

关于陈化成英勇殉国的吴淞口炮台战役,该书就这么一句话:

“六月十六日,军舰向炮台开火,‘奸诈地’攻他们的侧面,使他们所有的二百五十三尊大炮沉寂。”(333页)

所以,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给英国人留下的唯一深刻的印象,就只是乍浦和镇江保卫战。这与官方宣传完全相反,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吹的都是虎门战役和吴淞口战役。对虎门战役,我党倒没吹什么赫赫战果,只是讲述了关天培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对吴淞口战役,上海陈化成纪念馆的介绍是:

“江南提督陈化成以67岁高龄率部奋起还击,在吴淞西炮台击伤英舰多艘,并与英军进行肉搏点,打退英军进攻。”(http://www.51766.com/img/chcjng/)

肉搏战有可能,“击伤英舰多艘”就是天方夜谭了。清军最恼恨的就是英国人太狡诈,从不正面进攻炮台,而是用军舰上的大炮从炮台侧面轰击,压制住清军火力,再派海军陆战队从侧面登陆,攻占炮台。此乃他们的常规战术,欺负的就是我军大炮只对着正面,而且无法转动。所以,所谓“击伤英舰多艘”,只怕是荒唐捏造,正如林则徐林大帅“反败为胜”的“七战七捷”一般,只存在于中方记录中。

英国早就实行了言论自由,参战军人可以随意发表战地通讯与回忆录,战时新闻管制是后来才实行的。该国又是民主法治国家,军队受民选政府的严密监督。若“反败为胜”捏造战果,立刻就会被戳穿,构成毁灭性政治丑闻。而且他们也实在无法隐瞒伤亡,盖政府有责任公布伤亡人数,通知家属,并将他们姓名职称刻在国家纪念馆的墙上,其家乡还要修建纪念碑(亭)。

据我所知的一点英国历史,在他们参加的战争中,好像还从未有过“反败为胜”的事。相反,人家反复念叨的主要还是过去的失败,反复检讨惨败原因:如何在一战索姆河战役指挥不当,一天就伤亡几万士兵;如何贸然在加里波利登陆,死人无数仍然只能困在沙滩上,最后灰头土脸地撤回;如何在二战初恪守一战经验,不知道集中使用坦克,更中了德军奸计,集中在北线防御德军,却被人家从阿登森林里冲出,抄了后路,只好从敦刻尔克狼狈逃回;如何轻视日本人,派出没有航空母舰掩护的特遣舰队去远东,以致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与巡洋舰“反击号”在几分钟内就被日军飞机炸沉;新加坡要塞的设计如何蠢笨,大炮全对着大海,日军从陆路上过来时便束手无策,只好投降;如何轻率发动“市场花园战役”,损失了上万士兵和无数装备……。那追悼会一直开到马尔维纳斯岛战役(英国人称为福克兰岛)。该役英军大获全胜,然而他们还是要反复念叨:指挥失误导致登陆迟迟不能进行,舰只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停泊在港湾里,成了任由阿根廷空军轰炸的静止目标……,等等,等等。

由此看来,只怕英国鬼子的话是对的,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中方唯一两次像样的抵抗就是乍浦与镇江保卫战。所谓“像样”,不是说它们的指挥有值得恭维之处,而是说参战军人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在中国军队里基本看不到,最常见的还是临阵脱逃的防守镇江的汉人军队。

正因为此,咱们的“英雄”标准比西方的低。一般而言,武人只要不临阵脱逃,就可以称为英雄。关天培、陈化成就是根据这标准成为民族英雄的。然而奇怪的是,根据这标准,乍浦和镇江的几千壮烈殉国的满人官兵就更是民族英雄了,何以政府又不加以表彰宣传呢?莫非那凸显了汉人普遍的怯懦,解释了为何当年十多万八旗军便能轻易征服几亿人的大明?


二、奇怪的中国特色:“文死战,武死逃”


传统道德对文武官员的要求是“文死谏,武死战”,而岳飞岳爷爷的标准还要更低些,乃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到了晚清,“文死战,武死逃”便成了时尚。

郭嵩焘首先观察到了这现象:

“举天下贸贸焉,无一能知其是非得失之所在者。盖自南宋以来,中外之见横塞于心,士大夫务虚言而无实际。汉唐控制夷狄之方略,徒供一二腐儒訾* 议论。……班史《匈奴传》:搢绅之儒守和亲,介胄之士言征伐。今则介胄之士不言征伐,而搢绅之儒言之,此亦汉唐之后鹜虚名而无实效之一证也。”(《郭嵩焘日记》卷一,392-393页。星号代表的字在影印本上无法辨识)

他这是说,举国无一人知道是非得失的所在,都是轻率胡来之辈。这是因为自南宋以来,没人能明白该怎么处理中外关系。士大夫专讲空话而不知务实。汉唐控制周边国家的方略,只供少数腐儒信口议论。班固在《匈奴传》中说,缙绅之儒管和亲,武将主战。今天的局面却完全倒了过来,武将不主战,反而是缙绅之儒主战。这也是汉唐之后士大夫务虚名而毫无实效的一个征象。

此话讲述的不过是起码的常识:能不能打,只有武将才能判断。因此,正常的作法是,是打还是和,朝廷先得征求武将的意见,看有无取胜可能。如果不能打,则和平谈判就是文官的事。因此,文官应该负责和谈,而武将负责打仗。可宋明理学过份强调气节与道义,使得读书人都成了大话戏子,以致文官全都成了无比坚定的主战派,奢谈他们根本不懂的战争问题,完全是发疯。

郭嵩焘还不知道,这种“文死战,武死逃”的反常现象在抗战达到了顶峰。举国愤愤,发誓“灭此朝食”的全是知青,而武将除了别有用心的李宗仁、冯玉祥等军阀外,都持慎重态度。等到战争来了,文人知青们不是乖乖呆在沦陷区作顺民,再不敢上街游行示威,遑论暴打外交部长和教育部长,就是与武人比赛逃难速度。

不过郭嵩焘那话也不全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昏愦,起码在鸦片战争中满人的表现恰好相反,乃是“文主和,武死战”。“武死战”前文已经介绍过了,“文主和”也是家喻户晓的事实:签订《穿鼻条约》的琦善、签订《南京条约》的伊里布和耆英、签订《虎门条约》、《望厦条约》的耆英,都是臭名昭著的卖国贼,与民族英雄林则徐构成了黑白两极。

这点鬼子当时也就观察到了,那位被港人尊为“爹核士”(Davis的粤语翻译)的早先的港督指出:

“可以说,自战争时起迄以后的议和时止,那种不可调和的敌意,顽固的执拗,丝毫不肯让步的立场,除少数例子外,都是汉人官员们表现出来的,至于那种温和的劝告以及最后的和平的本身却是满洲人的辛劳。林氏是汉人,琦善是满洲人,他们是两派的典型人物。”(德庇时:《战争时期及缔和以来的中国》,第一卷,第32页。转引自314页)

后来的港督包伶也持同样观点:

“就我的经验所及,满洲官员比汉人较为倾向于外国的使节。”(《包伶爵士回忆录》,第227页。转引自314页)

之所以出现满人“文主和,武死战”的情势,乃是因为满族文臣深知国家虚弱,不堪一击,因此千方百计媾和,以免国家受到更大伤害,而他们的武人则在反侵略战争中血战到底,雄辩地证明了满人之所以主和,并不是因为贪生怕死。

这在我看来才是正常态度:当战争只可能给国家造成巨大伤害时就尽量避战,当战争实在无法避免,敌军入侵时,就拼死抵抗。

可惜中国人与常识无缘,至今认定“主和=卖国=懦夫,主战=爱国=英雄”。正因为此,琦善、伊里布和耆英在当时和现在都被谴责为卖国贼,却没有人问一声他们究竟卖了什么国。

作者:芦笛 在 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上一次由芦笛于2008-12-04 周四, 上午11:34修改,总共修改了4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我可以转载到别处吗? -- 齐飞 - (0 Byte) 2008-11-10 周一, 下午10:02 (5 reads)
o 当然可以,you are welcome to do so -- 芦笛 - (0 Byte) 2008-11-11 周二, 上午3:43 (4 reads)
* 其实这次打伊拉克,也是文主战,武主和。又,忽略两次战役,也不一定是我党首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