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芦笛:佛门弟子耶稣(三)

(2007-01-07 20:35:39) 下一个

进来看了一下跟帖,先答覆了再说正事。 (海纳百川 )

稀奇柱当真了得,中西学无所不窥,再次令在下钦服不已。其实本节要讲的他小人家已经讲了,但总不能挖坑不埋吧?所以还是只有写完为止。 (海纳百川 )

有两个不可疗的下愚在跟帖标题中暴露了自己惊人低下的智力和心术,据说我是个伪君子,不信还能“感动”,所以,照这些人的卑下心术,我分明是装模作样。 (海纳百川 )

这种笑话都能闹出来,只能说明这些同志连起码的荣辱观都颠倒了,至今尚以为暴露卑下心术乃是大智大慧的表现。 (海纳百川 )

不信就不能感动么?我不相信耶稣是救世主,不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或上帝本人,也不相信死人能复活,但我照样为他身体力行自己的道德主张、之死无悔无限感动,为他的门徒忠于事实、不为基督讳、更不为自己讳的高风亮节感动。因为我自己没本事作到这点,所以特别钦佩这些言行如一的道德榜样。我敬佩耶稣这个人,不是相信那个神。怎么样?这有什么难解之处么? (海纳百川 )

此乃最正常不过的人类情操,诸位天生不知什么是崇高不足怪,但怎么竟然生就如此异常的心态,连人类正常感情都无法理解,要处处从他人真情流露中看出大阴谋来?可怜。 (海纳百川 )

耶稣说,你们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我看这话就是针对无耻的党朋说的,明明彻底背叛了马列主义,提倡官僚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屠杀人民的“狼羊律”,却还有脸冒充专门杀富济贫的共产党或其朋友,世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两重人格么? (海纳百川 )

接着说耶稣吧。 (海纳百川 )

不管耶稣到底是出于上帝的搭救还是自然复苏,他反正是复活了。那么此后他上哪儿去了呢? (海纳百川 )

四福音书对耶稣复活后的言行记载不一。《马太福音》只是记述了耶稣召见了11名弟子,要他们到处去布道,并允诺自己会和他们始终在一起。福音至此也就结束了。 (海纳百川 )

《马可福音》中没有记载耶稣露面的事,他复活是由一位年轻人在墓穴那儿向耶太太和其他两名女子交代的。后人在古抄本后面加了一段“长结语”,说耶稣复活后接见了11名弟子,并要他们去布道,“主耶稣对他们讲完了话,就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右边”(引自《圣经和合本》,我家的《圣经》版本真TMD多,娘子真是不可救药了)。但现代学者包括神学者一致同意,这话是《马可福音》写出几百年后才加上去的,作不得数。 (海纳百川 )

《路加福音》的记载比较复杂,大致如下:耶太太和别的女子发现墓穴空了后,见到两位天使,说耶稣已经复活,她们很害怕,就跑去通知11门徒,但弟子们都不相信,觉得是胡话,只有彼特跑去看墓穴,果然空了,觉得很奇怪。此后有两个门徒在路上遇到耶稣并与之同行,开头他们没认出他来,后来在吃饭时才认出来了,耶稣让他们摸自己的手脚,并表演吃饭能力,证明自己是活人,然后令他们到各国传教,最后就升到天上去了。但最后这段话据说也是后人加上去的。 (海纳百川 )

《约翰福音》记载更复杂,大致如下:耶太太发现墓穴空了,前去通知彼特。彼得和另外两门人前往查看,见墓穴空了,地上扔着绷带。俩门徒于是回家,彼得下落如何则未交代。耶太太在树林里哭,见到俩白衣天使,耶稣随后现身,不许太太抱他(“不要碰我!”这就成了后世许多名画的题材。据某些学者考证,那“不要碰我”在希伯莱文中乃是“不要拥抱我”的意思)。此后耶稣三次在门徒中现身,让其中的多马检查了自己双手上的钉痕并让他摸自己的排骨,还表演了特异功能(告诉他们在哪儿下网打鱼,打了153条鱼网都没破裂),对西门子作了点指示并预言犹大的结局。经文至此结束,毫未交代耶稣下落。 (海纳百川 )

综上所述,原始的《四福音》并没有交代耶稣复活后上哪儿去了,所谓“升天”说是后人为了结这无头公案加上去的。 (海纳百川 )

但用世俗眼光来看,福音书对此含糊其词一点都不难理解:耶稣乃是在逃犯,岂能随便暴露自己的行踪?罗马人处置弥赛亚的办法就是十字架伺候。如果他们知道耶稣竟然没有死,肯定要极度重视他由此获得的巨大煽惑力,立刻就要四处缉拿,再度抓住只怕要用对付施洗者约翰的办法,砍了他的脑袋,看他是否还有本事再复活一次。 (海纳百川 )

所以,在我辈俗人看来,耶稣的“天堂”就是俗世所谓世外桃源,避秦之地。那么,这避罗之地究竟在哪里? (海纳百川 )

作者先列举了一种成说:耶稣和太太逃到了法国,在南部某地安安静静地过小日子,生下了若干孩子。有人考证出其中一个女孩赛拉乃是吉普赛人拜的守护神,但吉普赛人虽承认赛拉确实是他们的神,却不承认她是耶稣的女儿。更有人考证出苏格兰著名世家Inclare 家(不敢保证拼写是否正确,因为是电视上听来的)就是耶稣的后代。有的电视片(不是我现在介绍的这部)甚至采访了现在是英国要人的Inclare 先生,问他当耶稣后代的感想,他说他什么感想都没有,倒让我十分开心。 (海纳百川 )

但作者认为此说不可能,理由是,法国当时也是罗马殖民地,处于帝国中心。以色列则是帝国东疆,耶稣要逃,只会往东逃出帝国去,不该反而从边疆逃进帝国的腹地去。 (海纳百川 )

作者接着介绍,古代犹太人其实有10个部落,留在以色列的只有Judas一个部落,也就是如今公认的犹太人,其他9个部落都在巴比伦征服以色列之后,被掳掠驱赶到东方去了。这民族分裂惨剧成了以色列人的心病,历代先知都以找到散落在东方的犹太人、实现民族大团结为自己的使命。耶稣既然认为自己是先知兼弥赛亚,当然要实现这一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来一次东游记。所以,他不是逃往西方而是逃到东方去了,具体来说就是去了印度,东迁的犹太人的一只就是在印度定居的。 (海纳百川 )

据作者说,19世纪时,有个俄国探险家写了本书,说他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听人说,耶稣复活后到了当地,成了高僧大德。电视编制人于是特地到克什米尔去采访了当地的高僧大德。当地贤达对着电视镜头说,公元初(具体年代记不准确了,但也就是耶稣被处死后年把两年吧,时间惊人地符合),克什米尔来了个“亚稣”(大致发音如此,不知道怎么拼写,因为是听来的),说他自己是以色列人,30多岁,成了本地高僧,后来死在斯里兰卡。 (海纳百川 )

镜头于是又换到了斯里兰卡的亚稣墓,那是该地的一个圣迹。在亚稣死后多年,在他的墓地旁边又葬了一个回回圣人。虽然大众不许掘墓考证,但用科学探测手段不难测知墓穴走向。和那回回圣人不同,亚稣的墓穴长轴乃是东西向,完全符合犹太人习惯! (海纳百川 )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位佛门高僧亚稣留下了两个脚印,而这两个脚印上都有创痕。而且,那创痕并不对称。若用计算机把两个脚掌叠合起来,则一眼就能看出那是重合的贯通伤,也就是两脚掌叠合之后被同一利器贯穿了,而罗马人正是用一枚大钉子把犯人的双足钉在十字架上的! (海纳百川 )

作者还指出,耶稣在此前可能就到过印度。 (海纳百川 )

根据《马太福音》,耶稣生下来后,“有几个占星术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生下来做犹太人的王的,在哪里呢?我们在东方的时候就看见他的星,前来向他下拜。’” (海纳百川 )

据作者解释,那几位“东方来的占星术士”乃是印度来的高僧,根据各种迹象,寻找活佛的转世灵童,一直找到耶路撒冷来才找到。耶稣长大到了14岁时就被接到印度去接受佛教教育了,直到29岁才返回以色列。正因为此,福音书中,耶稣从14岁到29岁这段时期完全是空白,谁也说不出他那阵子到底在哪里。 (海纳百川 )

最有力的佐证则是,作者一一列举了耶稣布道的教义与佛家教义重合之处,诸如“勿抗恶”、“爱自己的仇敌”、“宽恕仇敌,无报复”、“严于责己”、“富人上天堂比穿过针眼还难”等等,这些教义在犹太教中根本就找不出来。此外,耶稣还表演过印度特有的“铁掌水上飘”(即在水上行走)的瑜迦功夫,而以色列既往先知根本就没有表演过类似杂技。 (海纳百川 )

我认为这条论证最为有力,凡是读过圣经的同志都该知道,《新约》和《旧约》里的上帝根本不是一个神,前者宽容仁厚,大慈大悲,后者猜忌报复狭隘成性,完全是毛泽东式暴君。不仅如此,《新约》代表着一种《旧约》里根本找不到的全新人生观和世界观,一种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 (海纳百川 )

人的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么?不是。人的新思想,只能从旧有思想中生长出来。《圣经》乃是世上最奇怪的一本书,包容了基本精神水火不相容的两部分,亦即《旧约》和《新约》,前者aggressive,专横霸道,缺乏仁爱,动辄裁判报复他人,后者谦卑自抑,提倡宽容仁爱,反对裁判他人。前者代表了数千年的犹太人文传统积淀,而后者颇有东方的谦卑精神。怎么能想像,这种革命性教义竟然能自动从前者的土壤中生长出来?加尔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灵感出自于对《圣经》的不同诠释,耶稣对犹太教所作的更伟大的改革的理论依据又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如同加马那样,引用《旧约》话语为自己的新思维作过论证? (海纳百川 )

最主要的一条作者没有说,那就是《旧约》充满种族主义气息,乃是法西斯主义鼻祖,耶和华乃是犹太人而不是其他种族的上帝,但《新约》却完全不具备这种特点。相反,耶稣实行“有教无类”,将传教对象首次扩大到异族同志之中,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难道不与佛家教义暗合?只是他的佛教学养尚未到家,未能认识到“众生”其实是指一切生物、包括被《旧约》认定天生该受人类主宰的动物而已。 (海纳百川 )

综上所述,作者的中心论点其实是两条: (海纳百川 )

第一、耶稣的确“复活”了,但那不过是从假死中恢复的“复苏”(他用的英文专门术语我忘记了),不是什么无法解释的神迹。 (海纳百川 )

对这条我同意。在我看来,解决这问题的前提很简单,关键是教友们是否同意可以用科学手段探讨宗教问题。如果不同意,那就没什么好谈了。不过请教友们以后在传道时不要设法利用科学发现去证明上帝存在,因为这属于使用双重标准。 (海纳百川 )

如果教友们想用科学证明宗教信仰,那就得接受这个原则:凡是能用科学作出完美解释的现象,就没有必要引入形而上的解释。如果选择性地使用科学发现去论证宗教信仰,却拒绝别人使用科学发现去解释宗教现象,那就是对学术道德的践踏。 (海纳百川 )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此,关于耶稣复活的传说,如果不引入上帝,使用世俗常识解释,那无非是两个答案,要么根本不相信此事,认定那是门徒编造出来的弥天大谎,要么接受“自然假死复苏”的说法。 (海纳百川 )

已经说过了,我不认为那是门徒编造的谎言,因为这事成了门徒们宗教生涯的转折点。如果耶稣没有复活,他们就不可能从临难苟免、望风即遁的懦夫,变成了不顾杀身大祸、前赴后继英勇传教的勇士。早期基督徒个个是这种勇士。须知当时传道比后来我党搞地下工作更危险万倍,如果被罗马人抓住了,不是钉上十字架,就是投入角斗场喂狮子老虎,又比不得后来的,只管躲在安全的海外捞钱就是了。那时信基督教什么鸟好处都没有,只会把性命贴进去,只有信仰坚定不移的志士才能坚持下来。如果不是门人目睹耶稣复活的奇迹,就绝无可能发生这种旦夕之间从背主懦夫到英勇传道的勇士的突变。 (海纳百川 )

既然承认耶稣复活是事实,那在引入上帝之前,先得穷尽世俗解释吧?等到实在无法用科学解释该现象之后,再请出上帝他老人家来也不迟吧?不幸的是,愚以为,那作者提供的解释根本就无法从逻辑或科学原理上驳倒。不能不承认那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解释,虽然谁也无法认定实际发生的确实就是这么回事,但任何一个冷静的读者都必须承认这解释比上帝干预的可能性更大,是不是? (海纳百川 )

请允许我重复一遍:从考证的角度来说,这种解释无法得到直接的过硬证明,但任何其他解释(包括引入上帝的解释在内)都同样无法得到证明。这缺陷为所有的解释共有。不过,该解释乃是可能性最大、因而也就最可信的答案。教友们当然可以拒绝这解释,但如果想反驳,必须使用世俗的考证手段,亦即指出它在逻辑或科学上的破绽,否则最好不必参加进来,因为彼此间没有同一论证原则和考证手段。 (海纳百川 )

作者的第二个中心论点与第一个不同,第一个是在假定复活确实发生后,试图提供一个比较可信的解释,而第二个论点其实是一个假设,亦即认为耶稣是佛门弟子,先在印度接受了佛家教育,在假死复苏后又逃往印度,在克什米尔传道,最后死于斯里兰卡。 (海纳百川 )

熟悉学术考证方法的同志应能看出,这两个论点的性质不是一回事。 (海纳百川 )

第一个说法可以说是必然的──如果耶稣确实复活了,那就只能是假死复苏,也就是说,在假定复活是事实的前提下,该解释成立的概率是1。可以用排除法得出这概率为1的结论:既然上帝不可能干预,死人也不可能复活,则假死复苏的就只能是唯一可能的解释。我之所以说它是“所有解释中可能性最高的一种”而不说它绝对是真实情况,无非是出于对教友的礼貌而已:) (海纳百川 )

第二个说法则完全是或然的,根本无法证明。老西说,除非把亚稣从坟里刨出来作尸检,确证他确实上过十字架,才能证明此点。愚以为不然,即使证明了亚稣确实上过十字架,还得证明他确实是耶稣的同代人,确实来自以色列,而这一切都是无法直接证明的,即使得到证明,那也无非只能得出“亚稣是耶稣的可能性极大,但不能排除这一切只是偶合”的结论。在现有条件下,咱们只能说:“根据已知线索,亚稣有可能是耶稣。” (海纳百川 )

最后想介绍的是,据作者考证,耶稣走前,告诉弟子们说他要离开了,但答应他还会回来。但原始经书中从未说过他回来干什么。后人则将这话发挥为耶稣必将在世界末日重返人世,回来则是实行所谓“末日审判”,之后再重建地上天国,云云。据作者说,其实耶稣不过是告诉弟子们他并非永久性离开,以后还会回来探望他们的。 (海纳百川 )

据我所知,彼得、保罗等辈一直相信了耶稣的诺言,深信耶稣会在他们生前重返“人间”,而地上天国就会随着耶稣的重返而出现。不光是我本人有这印象,宗教界学者也承认彼得、保罗辈确实误以为在他们生前便会建立起地上的乐园来。 (海纳百川 )

以区区在下看来,老耶此事干得实在不地道。大概当初他不过是因为弟子们依依惜别,说了那么一句宽慰他们的话。要么,他原来也确实想回去,但因为路途艰险或怕回去被抓住而作罢了。 (海纳百川 )

不管他食言的原因是什么,这玩笑可真开大了。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将此轻诺信以为真,苦苦推算耶稣当于何时重返人世,并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通报大众。最近一次似乎是90年代的事。某位美国信徒先算出某年某月某日就是世界末日,于是大众齐集他家附近的教堂,郑重吃过最后的晚餐,庄容正坐,只等我耶从天上降下来领他们上天堂。等到太阳落山也没戏。那位算学高手大为懊丧,于是又去郑重推算了一番,发现某处弄错了,导致算早了几个月,于是他赶快公布最新结果。大众便又再度按新日期聚集,再度等到太阳下山。 (海纳百川 )

为避免类似闹剧再在将来发生,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耶稣就埋在斯里兰卡,再不会回来了,使人民都知道,死了那个心算了。最起码的,中国教徒似乎不必和那些鬼子一般蠢,长存报柱信,岂上望耶台,是不是? (海纳百川 )

【全文完】
(海纳百川 )


海纳百川 论坛



返回论坛
 
老芦才是神算,单看跟贴就知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老芦占第一位。 -- 咱老百姓(真) - (0 字) 2006-6-2 16:10:40 (99 reads)
一张小鸭嘴,满坛大瓜子! -- 东海一枭 - (360 字) 2006-6-3 0:06:32 (132 reads)
他连圣经中耶稣被钉死前曾被鞭打的基本情节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研究”?^-^ -- 安魂曲 - (0 字) 2006-6-2 17:08:43 (98 reads)
“哪本福音书这么说过?请先去攻读《圣经》再来插嘴好伐?”?!^-^ -- 安魂曲 - (2739 字) 2006-6-2 14:23:38 (194 reads)
A suggestion -- 唐好色 - (408 字) 2006-6-2 17:35:20 (145 reads)
"人的新思想只能从旧有思想中生长出来" 哈哈!怪不得老芦净说车轱辘话! -- 啤酒肚 - (0 字) 2006-6-2 13:54:59 (86 reads)
请恕我直言,老芦的这个系列写地不怎么样.倒不是老芦信不信基督的问题. -- 诚灵 - (246 字) 2006-6-2 13:27:15 (223 reads)
另外的解释是那个活过来的不是原来的耶稣,假冒的。 -- 水蛮子 - (0 字) 2006-6-2 14:24:58 (92 reads)
同意 -- 小子 - (112 字) 2006-6-2 13:52:58 (158 reads)
越往后看越冒汗呀! -- 南京老右 - (419 字) 2006-6-2 12:51:33 (328 reads)
The shroud of Turin -- 唐好色 - (63 字) 2006-6-2 14:58:43 (150 reads)
老唐:你说说那裹尸布到底是真是假? -- 南京老右 - (0 字) 2006-6-2 15:05:16 (119 reads)
Carbon dating is the final authority. -- 唐好色 - (147 字) 2006-6-2 16:41:36 (155 reads)
1200?那不是islamic开始起源的时候么? -- 消极 - (0 字) 2006-6-2 17:32:46 (113 reads)
Uh, Mohammad was born in the year 570AD. -- 唐好色 - (0 字) 2006-6-2 17:43:42 (106 reads)
圣经里根本没有提到佛教,耶稣裹尸布已证明是伪造的 -- 小子 - (0 字) 2006-6-2 13:43:44 (111 reads)
这个不是俺撒谎,俺绝对看到了。 -- 南京老右 - (48 字) 2006-6-2 13:50:43 (202 reads)
OK,你若找到了我绝对在这儿向你认错。 -- 小子 - (33 字) 2006-6-2 13:55:06 (151 reads)
那里可不是说拜偶像 -- 南京老右 - (93 字) 2006-6-2 13:58:44 (170 reads)
扫瑞,一千三百来页。 -- 南京老右 - (0 字) 2006-6-2 14:01:36 (107 reads)
芦笛的悖论 -- 宋逸人 - (86 字) 2006-6-2 12:31:59 (214 reads)
自从耶稣复活又离开以后,两千多年来神再也没现身人世,郁闷 -- 常委 - (0 字) 2006-6-2 12:07:44 (116 reads)
摩门的杨柏翰好象见到过。 -- 水蛮子 - (0 字) 2006-6-2 12:17:51 (116 reads)
我觉得李老师象 -- 常委 - (0 字) 2006-6-2 12:55:12 (98 reads)
老子化胡说得以延续 -- 马悲鸣 - (340 字) 2006-6-2 11:55:44 (261 reads)
Historical fallacy -- 唐好色 - (764 字) 2006-6-2 12:12:34 (151 reads)
Near death experience? -- 唐好色 - (855 字) 2006-6-2 11:53:24 (147 reads)
well said in the last paragraph, -- Imbecile - (85 字) 2006-6-2 12:52:55 (107 reads)
以俗人之眼解释神迹。 -- 水蛮子 - (0 字) 2006-6-2 11:52:46 (89 reads)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