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崇拜热爱日本似不必以鄙视丑化中国为代价──评思云毅然披露的“苏联

(2007-01-09 17:13:20) 下一个

芦笛 ( )


为了续写《从“皇军天下第一”说到中苏恩仇》一文方便,我把有关的预备知识转贴到了坛子里。那是国内专家严谨求实的考证作品,任何一个稍有文史学养的读者都能看出作者的功力来。 ( )

不意今日却见思云跟帖,以揭发“刘邓指示中国统计局作假”的无产阶级革命小将英雄气慨,出来断然宣称: ( )


【老芦转贴所谓《苏联出兵东北真相》,根本不是什么真相,
而是假相。】 ( )


乖乖,吓死我了,那作者作了什么假?在何处作假?还是全部作假?如果是作假,那真相又是什么呢? ( )

可惜,思云根本就没回答这些问题,只是写了下面的话: ( )


【苏联出兵东北真相的真相是什么呢? ( )

当年罗斯福担心美国单独进攻日本伤亡太大,希望中国有气出兵,
共同进攻日本。1943年11月,美国有意抛开苏联,与英国和中国
在开罗举行了罗斯福、邱吉 尔和蒋介石的“三巨头”会议。会上,
罗斯福首先把中国捧为“四强”之一,提出美国与中国共同出兵
日本的作战计划,美国负责所有的武器和后勤支援,中国只要出
人,共同进攻日本本土,罗斯福还特别提议把琉球诸岛和日本的
九州岛交给中国,作为报偿。 ( )

可是蒋介石却拒绝了罗斯福共同进攻日本的提议,这个原因美国
人都想不明白:蒋介石每每声称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退败,是因
为中国战费不够,武器不足,可是现在美国愿意为中国无偿提供
最先进的武器,请中国军队去打日本复仇,怎么中国又拒绝了? ( )

蒋介石为什么拒绝罗斯福建议的原因,至今也还是不太明白,不
过后来蒋介石提出了“以德报怨”理论,似乎说中国人不愿意去
侵略日本,也就是“以德报怨”。罗斯福没想到蒋介石如此怕日
本,如此惧战,此后再也不请蒋介石参加首脑会议了,当然也不
再把中国当作“四强”了。可是中国媒体却把开罗会议上给中国
“四强” 的美称,一直流传下来。 ( )

正是因为中国不肯出兵,美国才请苏联出兵,这才是苏联出兵东
北真相。

有人说国民党抗战的真的,如何英勇,真是叶公好龙笑话的近代
版。中国人一天到晚喊著要打日本,要血债血还,可是真的有人
愿意为我们出钱出武器,请我们去打日本的时候,中国人就像见
到真龙的叶公,瘫到了。】 ( )


帽子扣这么大,支持的证据却这么薄弱,客观地说,这种“文章”,连文革小将的都不如。亏得前些天还有位留日同志出来说,思云的文章大有日风,因为日本人注重证据!原来这就是日本人的“论证”风格阿?领教了。 ( )

具有小学语文课教的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套本事的读者,想来都能看懂那篇论文(请注意,那是一本正经的学术论文,不是我辈在网上练的野狐禅)披露的真相起码有以下几点: ( )

一、苏联本身就想出兵东北,目的是恢复沙皇在1904年被日本抢去的在东北的帝国主义特殊权益。与此同时,作者也介绍了蒋介石多次要求苏联出兵,被苏联拒绝,以及美国在著名的雅尔达会议期间要求苏联出兵的事实,丝毫没有隐瞒什么真相。 ( )

二、待到核爆后,苏联迫不及待地要出兵,原来斯大林是为出兵向中国提出一系列条件,否则不出兵,后来则是先出兵再强迫中方接收这些条件。 ( )

三、苏联以最小的代价收到了最大的效果,在东北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但斩获无数,除了中苏条约割让的外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特权、租借旅顺港之外,还违反国际公法,把东北的矿山工厂当成战利品拆卸回国,并武装中共,导致了远东政治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 )

以上三条真相,请问思云驳倒了哪条?“正是因为中国不肯出兵,美国才请苏联出兵,这才是苏联出兵东北真相”,请问这算是什么真相阿?跟那篇文章究竟有何关系?当真是连小学生都闹不出来的弱智笑话。如果思云的小学语文跟算术学得一样好,则也不至于看不懂人家的文字,还要出来奋勇义务搞笑。 ( )

更何况他披露的开罗会议当真是独家新闻,我不知道他是从哪儿看来的,不会是右派的造谣报刊吧?我劝思云,看历史书最好不要戴上有色眼镜,受强烈的爱国激情驱使,专挑迎合自己胃口的右派读物看。那些东西倾向性太强,虽然能满足你的爱国激情而使你获得巨大快感,但其实靠不住。连我本人都上过当,那“苏联撕毁中立条约”就是我本人的痛苦教训,这话我是从日本右派文章中看来的,当下信以为真。不料前两天才在网上查到苏联外交部为denouncing该条约,在1945年4月间给日本外交部照会的原文。所以,说人家“撕毁条约” ,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 ( )

还是来说开罗会议吧。据我所知,该会议是在1943年11月下旬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罗斯福并未如你所说,是“有意抛开苏联,与英国和中国在开罗举行了罗斯福、邱吉 尔和蒋介石的‘三巨头’会议”。真相是,当时苏联受苏日中立条约束缚,不便和对日作战三盟国共同开会发表公报。此外还有幕后原因,那就是蒋介石不愿和斯大林碰头,深知自己没有实力去和他交涉外蒙和满州等头痛问题。斯大林本人也不愿到会,理由是他忙于军事指挥,无法离开。我记得哈尔曼回忆录讲过此事。 ( )

正因为此,会议便分成两段开,上半段由反日三盟国在开罗开,史称开罗会议,下半段由反德三盟国在德黑兰开,史称德黑兰会议,之所以要在伊朗开,乃是那儿离苏联不远,照顾斯大林指挥部队方便。 ( )

会上罗斯福似乎也没有“提出美国与中国共同出兵日本的作战计划,美国负责所有的武器和后勤支援,中国只要出人,共同进攻日本本土,罗斯福还特别提议把琉球诸岛和日本的九州岛交给中国,作为报偿。”Again,我不知道他这是哪儿看来的。 ( )

据我所知,那时美军还在南洋诸岛上苦斗,连个轰炸日本本岛的空军基地都没有,而中国军队困在西南一隅,哪有什么条件谈进攻日本本土?思云别是做梦吧? ( )

会议讨论的主要是战胜日本后的问题。罗斯福确实要求老蒋派兵若干万(记不得是多少了),但那不是去攻击日本本土,而是在战胜日本后作为占领军。这本是罗斯福故意提拔中国的一个重要举措,本身就是巨大的荣誉,是对中国坚持抗战蒙受巨大牺牲的肯定,招致英国强烈反对,但老蒋烂泥敷不上墙,竟然不敢接受这种殊荣,真TMD扯淡! ( )

会议最重要的决定,还是战后把中国失去的领土诸如东北和台湾、澎湖等归还给中国。罗斯福几次主动向蒋提出,把琉球群岛归还给中国或中美共管,但老蒋却又烂泥敷不上墙,竟然不敢接受!导致罗斯福十分狐疑。其实老蒋无非是因为琉球在历史上并未归属过中国版图,和朝鲜、越南一样,不过是个藩属国而已,没有历史根据,未免心虚胆怯,哪知道强权外交那一套!怪只怪中国从来没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过强迫战败者割地赔款的强国角色,所以只要能收回失土就喜出望外了。 ( )

思云说什么罗斯福还把日本九洲划给中国,我不知道他有什么证据,大概是林家通讯社独家秘闻吧。 ( )

据我所知,上述领土分割,并不是罗斯福为引诱中国去打日本,特地布下的钓铒,而是作为战后远东政治格局再分配措施提出来的。罗的想法是,日本垮后,东亚必然出现权力真空,所以尽管中国是敷不上墙的烂泥,也要千方百计把她扶持成强国。因此,那领土分割并非阴谋论大家林思云想出来的钓饵,而中国也并非他描绘的那个重赏都无法买动的懦夫。 ( )

开罗会议确实讨论了中国出兵的问题,不过那跟攻击日本本土毫不相干,乃是缅甸战役。老蒋倒同意参战了,勉强的反而是英国。丘吉尔看不上中国人,不愿意中国搅进那里面去。后来看老罗的面子,才勉强同意中国组成远征军参战。 ( )

开罗会议上老蒋确实犯了三个大错。前两个上面已经说了,就是不要琉球,以及不愿意战后派占领军占领日本,让习惯于强国外交的老罗给东方式思维弄得莫名其妙。第三个则是老蒋竟然狮子大开口,请老美提供十亿美元援助,此前美国已经给中国提供了5亿美元,如此贪得无厌,必然引起人家强烈反感。罗斯福碍于面子,说他本人可以同意,但必须经过国会批准,老蒋不知道那是礼貌拒绝,还以为人家是独裁国家,总统可以一言而决。此后为了这10亿美元闹得不亦乐乎,加上史迪威事件,最终导致美国政界对老蒋深恶痛绝。当然,这是后话了。 ( )

总而言之,思云此文,不过是顽固地想证明他的永恒主题,或者说是他上网宣传的神圣使命: ( )

一、支那不该抗战,抵抗日本是个极大的错误,应该跟随汪主席,乖乖接受优秀的大和民族领导,去和白人作战。 ( )

二、支那人根本不是皇军对手,完全是一群懦夫。 ( )

三、支那人根本也就没有进行抗战,所谓抗战是国共两党虚构出来的神话。 ( )

请问思云,我把你6、7年来想说而不敢痛快说出的话说了出来,是否冤枉了你阿?如有误解之处,敬请立即指出。不过,凭我对林思云思想的深刻理解,我深信你此刻只会有一种我把你在喉骨鲠掏出来的强烈快感,细不细阿? ( )

思云这使命不可谓不大,可惜他志大才疏,才能和抱负绝对不成比例。此文就是最好例证。 ( )

例如他讥笑中国人叶公好龙,却忘记了老美也一样,为了避免自家子弟伤亡,不惜动员别人去上战场。为何同样的事,在老美就是英明伟大,在支那人就是怯懦胆小呢? ( )

忍不住要请教思云,你热爱日本、崇拜大和优秀民族,我完全可以理解,但似乎不必对美中也实行如此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吧?遮莫你见庙磕头,是外国菩萨就拜?我看不可能,你不是挺讨厌美国,认为黄人应该联合起来打白人么?所以,看来唯一的解释还是,你实在太鄙视讨厌支那了,所以不放过一切机会糟蹋下流的支那人。是不是阿?我实在不明白,对日本的敬爱,为何一定要伴随着对支那以及支那人的深仇大恨呢?你能否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一感情奥秘? ( )

其实我是个头脑相当开明的同志,对上面我总结的你的终生宣传使命,我其实也不是全部反对,可以有保留地同意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前半条。 ( )

我也认为,中国根本不是日本对手,靠一己之力无法战胜日本。倒不是下流支那人胆小怯懦不敢牺牲:国军伤亡的天文数字摆在那里,光看一眼国军将领殉国名单,谁要敢诬蔑国军胆小不抗日就是丧心病狂! ( )

中国无法战胜日本的主客观因素,任何一个客观中立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 ( )

首先,中国长期内战,变成了一盘散沙,直到抗战爆发都没有真正统一起来,就连装备最强的中央军,和日军比起来也不堪一击,杂牌地方武装就更不用说了。国军完全是个派系无比复杂的大杂烩,和日军那种高度统一,士气旺盛,军令如山的职业作战队伍完全是两回事。更糟糕的是,不但地方杂牌之间、杂牌与嫡系之间同床异梦,更有国共之间势成水火的明争暗斗,外战并没有结束内战,只不过让它采用了曲折巧妙的方式进行。中国其实是在同时进行两条战线的战争。

第二,中日两国的国力相差万里。中国沿海发达地带陷落后,连军火生产都成问题。长期抗战导致全国经济破产,而日本则有中国东北、朝鲜和本土的安全巩固的大后方,保障了军火生产高速进行。 ( )

第三,中国军队无论是将帅、军官和士兵的作战技能、士气都远远不如日军。中国的将领,自蒋委员长以下,基本上是日本士官学校训练出来的低级军官,甚至是日本人的再传弟子(例如李宗仁乃是留日海龟办的广西陆军小学毕业生)。一点现代战争的粗浅入门知识都是从日本匆忙进口的,将领根本没有指挥大规模现代化战争的技能。中国士兵训练极差,待遇更糟,经常挨冻受饿,光体力都拼不过给养充足、训练有素、斗志顽强的日本士兵。 ( )

以上主要因素,决定了中国光凭一国之力无法战胜日本,但“打不过”并不等于“没有打”,哪怕是文盲都该能分清这两个不同概念,除非该文盲对支那仇恨熏心。 ( )

基于这些主客观因素,我个人也认为抗战爆发是个错误。我在昨天的帖子中,提出中国应该避战,挑拨日本人去打老毛子。下来想想,那虽然是上策,但其实没有多少可行性,最关键的一条是日本军队进入了华北,而且拒绝脱离接触,这就决定了摩擦不断,必定要“积小战为大战”,因局部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爆发大战,这其实也就是抗战最终无法避免的根本原因。这其间斯大林和中共集团固然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但根本原因还是日军顽固存在于中国本部。 ( )

所以,看来可行的还是中策,那就是为汪主席开辟、为思云私心倾慕并引其失败为终生恨事的道路。不过我的方案略有不同,那就是,效法勾践,暂时臣服于日本,加入日本一直在拉拢中国参加的防共同盟,搁置东北问题,与日本结盟,然后怂恿日本去打苏联,一面加紧武装统一全国,剿灭赤匪,整军讲武,等到日苏两败俱伤,自己强大了,再反戈一击,收复东北和外蒙失地。 ( )

这条避战强国道路看来可行性比上策高多了。从日本方面来说,它表面上满足了倭国军阀追求的目的:让中国俯首帖耳接受他们的指导,但并不是彻底吞并中国。从中国方面来说,它其实是上策的修改,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避战强国,只是表面比较屈辱一些而已,但可行性高多了。 ( )

实施该方略的最大困难,还在于国府本身。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民族主义者,而后者是所谓“国际主义者”,因此,从主观感情来说,要国民党人像中共效忠苏联一样臣服日本,从党人的主观感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前提是,它需要国府铁腕镇压人民反抗,而这不幸是国府的一大弱点。如果是共产党则毫无这种顾虑,他们能把中国世仇苏联奉为祖宗,民众也就照样跟着呼喊:“斯大林万岁!” ( )

所以,想来想去,看来抗战都是无法避免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只能取那下策,走历史已经走过的那条路。从这点上来说,我和思云共有类似的遗憾:他是遗憾中国没有变成日本附庸,而我则遗憾中国变成了党天下,因此直到现在也没实现罗斯福的梦想,让中国成为取代日本的真正东亚强国。( )


论坛



返回论坛
 
林思云的[真相]很有问题 -- dawang - (97 字) 2005-10-2 15:02:37 (76 reads)
也来说几句中国抗战。琉球,军援,战略,驻军日本。 -- 新大陆人 - (623 字) 2005-10-2 6:31:24 (123 reads)
似乎有误 -- 苗仁 - (241 字) 2005-10-2 0:20:21 (133 reads)
老蒋决定由曾在越南河内担任接受日本投降任务的荣誉1、2师和编成的67师前往日本 -- 赛昆 - (179 字) 2005-10-1 23:06:51 (119 reads)
三个问题。 -- 赛昆 - (240 字) 2005-10-1 23:01:17 (138 reads)
都是命,人算不如天算,注定中国人只能走这么一条道路了. -- 诚灵 - (0 字) 2005-10-1 22:52:47 (45 reads)
好文 -- 中共史 - (203 字) 2005-10-1 22:45:30 (94 reads)
老林的任务,就是揭露‘假相’。举证的事, -- 侯一岳 - (14 字) 2005-10-1 22:06:02 (122 reads)
行阿,那就拜托老猴子举证吧,赫赫,印度之旅尼?猴儿,等着看尼! -- 芦笛 - (0 字) 2005-10-1 22:10:12 (49 reads)


芦笛 标题:提上来就二战史实答赛昆 - 2005-10-1 10:28 (369 reads)


关于道歉的事,你就这么混过去?还要我自己去查?你难道不能把旧帖贴出来?我在矛盾江湖追逼你到了那个地步,也没见你这么自辩阿? ( )

所谓“流氓”乃是中文的含混表达,此处用的乃是hooligan的意思,指的是你这种不讲社会公德,造谣生事,无理取闹,扰乱社会秩序的东西。 ( )

你拿手的还是hooliganism,拜托不要搞笑了。诺门坎事件是否在迫使日本放弃北上政策中起了重大作用,请去看点起码史料再来说话。我早教育过你这种文盲了,日军海军最强,陆军没有现代化,根本没有像样的坦克(网上就有坦克网站,你自己去看吧),步兵没有摩托化,而且连自动步枪都没有,要想和苏联那种以陆军为主要武装力量的大陆国家较量,当真是做梦。若跟纳粹东西夹击、趁苏联最紧急之时在背后捅刀子还有一说,过了那时机,绝对只会有败无胜。 ( )

最可笑的是,你先要否认日军大败,为此列了个表格出来,然后又说日军没想大打,张鼓峰是日本人主动撤退,诺门坎乃是德国人出卖。那请问,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到底是谁赢了阿?就连日本人也没指望有你这种阿Q出来为他们洗刷吧?难道日军发扬雷锋精神,没有打败就自动后退?那岂不是对皇军的更大诬蔑,说他们是胆小鬼,未战先遁?要当日本爱国贼可以,必须先有点起码智力才行,否则马屁只会拍到马脚上。 ( )

你这人真是个权位崇拜狂,肉食者就都能远谋了?而且,你连起码的历史都不知道,丘吉尔是后来才做首相的,宣战是张伯伦干的事。即使如此,现在连英国史学家都在质疑丘吉尔不与纳粹媾和,却去和苏联结盟是否明智。就连丘吉尔本人在二战后期都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多次私下表示,克伦威尔的致命错误就是为了对付西班牙,导致法国崛起,他会不会犯了类似错误,为了对付德国,导致苏联崛起。 ( )

至于希特勒应战西方本是被迫还击,他原来的计划是,既然英法肯牺牲捷克斯洛伐克,那么他入侵波兰,英法也只会毫无动作,但英法却出乎他的意料宣战了,他不得不应战。所以,他不去打东方而西进,乃是给逼出来的。他本意从来就是向东获得生存空间,从来就没想和英法特别是英国交战。而且在<我的奋斗>里一再强调必须避免一战两线作战的错误。任何一个看过本把二战史的学童都知道这点。可你竟然不知,还要说“难道你比希特勒聪明”?这TMD也算论证方式?我为何不可以比他聪明,难道就因为他身居高位? ( )

希特勒打西方不是他的错误,他的致命错误,是倭人逼迫他对美宣战他也就同意了。本来轴心国条约只规定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交战时,另一方不得采取敌对行动,且必须和己方紧急磋商,但并没有规定另一方有参战义务。但希特勒发疯,居然向美国宣战,真TMD合九州之铁不能为此错。当时美国孤立主义压倒一切,罗斯福多次信誓旦旦地向选民保证他决不会把国家拖入欧战,即使珍珠港事变爆发,他仍然有个如何说服选民向德国宣战的问题。希特勒却自动送货上门成全他,真蠢到了姥姥家。 ( )

更奇特的是,希特勒既然要对美国宣战,完全可以要求日本对苏宣战,以此作为参战条件,但他竟然没这么做,以致日本一直和苏联保持中立关系,最后被各个击破,当真是蠢不可言。 ( )

怎么样,你难道不认为希特勒至少在这事上蠢到连市井小民的智力都没有?就算他曾经是世上最有权势最威风的人,你似乎也用不着如同拜大罗金仙一样跪在烂泥里磕头如捣蒜阿? ( )

许多中国人真是骨子里的奴才,在他们脑子里形成的“权位=智慧”的公式是决计无法破除的。所以前段我说,论治国,老毛是惊天动地的蠢货,我党是惊天动地的蠢党,居然也就引起一片鼓噪,良有以也!请问,你和那些至今崇毛的同志,究竟有何差别阿?不就是政治立场不同么?(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