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上古史的"五帝"与"六帝" ——讨论之二

(2007-08-02 23:25:11) 下一个
中国上古史的五帝与六帝 ——讨论之一 -

——————

《国际儒学研究》第12辑论文

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引发‘六帝‘臆说
作者:黄君良

我们在传统的文献中经常能看见五帝这个名称,但在荆门郭店出土的一篇被命名为《唐虞之道》的竹简文献中却出现有六帝一词,这可以说是首见。

  可惜的是,《唐虞之道》一文对六帝并无进一步解释,由于史料缺乏,我们难以替六帝下一个精确的结论,不过,这给予我们对古帝谱系的形成创造了一个颇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现时所见已有学者对六帝做出了解释,例如:

  邓建鹏先生认为六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和禹①;

  周凤五先生则根据郑玄的意见认为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和有虞是六帝。②

  邓先生根据的是《孔子家语·五帝德》,他认为:虽篇名冠以\'五帝\',文中却阐述六位古帝功德,他在五帝之后加上禹成六帝说。邓先生的意见有两点是值得讨论的。?

第一,如果我们将《孔子家语》的〈五帝德〉与《大戴礼记》的〈五帝德〉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文字大体相同,《孔子家语》的〈五帝德〉是据《大戴礼记》的〈五帝德〉修改而成,认为《孔子家语·五帝德》另有传统似乎还缺乏有力的证明。
  
  故此,要考察六帝的组合,倒不如由属于《礼古文记》的〈五帝德〉和〈帝系〉入手。

  司马迁说: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由此可知,〈五帝德〉和〈帝系〉在汉初已鲜人传习,几成绝学。

  司马贞的解释是:以两者皆非正经,故汉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故多不传学。(〈五帝本纪〉索隐)

  《大戴礼记》所载〈五帝德〉和〈帝系〉属于先秦的《礼古文记》,非正经、非圣人之言似乎缺乏说服力。司马迁是读过有关帝王谱牒的不同著作,他说: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史记·三代世表》)

  所谓的古文就是指〈五帝德〉及〈帝系〉,故此,除此两文外,秦前还有多种关于帝王谱牒的著作流传,由于思想驳杂不纯,故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甚至汉初的荐绅先生已难言之了。
?
〈五帝德〉和〈帝系〉属于先秦谱牒之学,这门学问有悠长的历史传统,曾为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史官所掌握,这种称之为系世或世的就是指帝王诸侯谱牒之学。

  《周礼》载小史负责制定诸侯国的谱系以分清昭穆;瞽蒙讽诵诗及系世。而且,此门学问是教育诸侯世子的教学内容。③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有《世本》十五篇属《春秋》类,班固注云: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故此,系世是一门官方的学术,为诸侯贵族所重视。

  自春秋以来,周室礼制崩坏,诸侯僭越,不守礼法,官方的学术流入民间,这正如孔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

  帝王谱牒作为一种专门的官方知识流入儒生之手,此门学问曾传习于战国儒士之间,甚至有儒生专长于此,只不过在战国末叶此学渐趋式微、无人问津而已。

  《唐虞之道》是一篇论述礼让的文献,文章的理论完备,该是一种成熟的思想体系。

  文中谈唐尧、虞舜,更提出六帝之名。

  看来,《唐虞之道》的作者相信是一位研究上古帝王系世谱牒的学者。

  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如果曾是楚国某一太子的老师的话,这位东宫之师很可能是熟识系世这门学问的学者。

  《唐虞之道》相信是儒家系世学问的一支,东宫之师珍爱这一篇文献而随他入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虽然禹的功德被春秋、战国人称颂不绝,但将夏禹列入六帝的行列,似乎违反了禅让的精神。

  司马迁据〈五帝德〉和〈帝系〉作〈五帝本纪〉。

  在〈五帝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详述禹的事迹,他将有关禹的历史放于〈夏本纪〉中。

  明显,在司马迁的意识中,有夏一代与夏前五帝是不同的历史阶段。舜禅让给禹,不仅因为禹是一位治洪水的大英雄而且 他是一位贤君, 孔子和孟子对他都推崇备至,禹是禅让传说的尾巴,在述说古五帝捎上他也是很自然的事。

  不过,我们的问题是,既然禹功德如此隆盛,那为什么在〈五帝德〉中他未被编入五帝的行列当中或者干脆成为六帝呢?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几种五帝的组合中没 有一种包括禹的④。原因是禹开了父传子继的传统,尊贤禅让的精神自帝禹开始断绝了。

  《唐虞之道》云:禅而不传义恒[绝, 夏]始也⑤,如果李零先生所补的文字不错的话,这里的意思是很清楚的,禅让而不传帝位,这(禅让)传统永远断绝,是从夏朝开始 。

  《唐虞之道》褒扬禅而不传的德行更谓六帝兴于古,皆由此也,显然,开父传子继的夏禹并不能是讲求禅让精神的六帝的其中一位。

  既然六帝并不包括禹在内,那么,六帝的人选当另有说法。

  周凤五先生引郑玄的观点:三皇三而五帝六,由此推断五帝六 的六帝就是《唐虞之道》中的六帝。

  郑玄所称的五帝六正道出了六帝的说法久已失传,但六帝之名却残流下来而令人产生迷惑不解的现象。⑥,六帝是指:黄帝、少昊、顓顼、帝喾、尧和舜。六帝该在战国中、末叶被删去了少昊成为五帝而流传下来。?

一、少昊为六帝成员的猜测?

郑玄所讲五帝六的六帝就是《大戴礼记·五帝德》中的五帝加上少昊。

  有关少昊的资料在先秦典籍中并不少见,而且他的地位也颇为重要。

  首先,少昊是郯国的先祖,有一次郯君访问鲁国,昭子问少昊氏为何以鸟名官。孔子得知郯君到访也要登门求教。

  第二,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少昊有四子:重、该、修和熙。重为句芒主木;该为蓐收主金;修和熙为玄冥主水,与颛顼之子犁为祝融主火、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主土成五行之官、为社稷五祀。

  第三,《左传·昭公十七年》列举了黄帝、炎帝、共工、大昊和少昊五帝,他们各有祥瑞分别是:云、火、水、龙和鸟。此五帝即是春秋时秦所祭祀的五色帝。⑦

  由以上的材料看来,少昊在春秋时期的文化上已拥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少昊与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合称为六帝应该说是实至名归。?

顾颉刚先生曾关注到少昊的问题,他认为刘歆等人在《国语》中杜撰出颛顼受帝位于少昊一段并窜改《太史公自序》文字。

  他说:他们既经请了少昊插入五帝的组合里而有成为\'六帝\'的趋势⑧,顾先生能看到五帝插入少昊有成六帝的倾向是个很独到的意见,不过,如果他能看见《唐虞之道》这篇文献,也许他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六帝的组合是战国早期儒生编制出来的,并非刘歆所作伪。

  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六帝这个组合?六帝与唐、虞两代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六帝成了五帝?

  我怀疑六帝与《唐虞之道》是出于一个在战国初年传习帝王谱牒的儒学分支,他们编制古帝王谱系,在虞舜之前增加一个唐大概也是他们的创造。

  这些儒生制定自唐、虞以来历代的禘、郊、祖、宗祭祀,六帝的组合相信就是按唐、虞两代的四祀编制出来的。

  《国语·鲁语》有一段很有启发性的话,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点端倪。? 

  展禽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展禽解释上古统治者之所以被后人尊崇、祭祀是由于他们的治绩超卓,功德流播后世的缘故。他列举了五条标准说明统治者如何才能得到后人的祭祀,这五条标准是: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据此,黄帝、颛顼、帝喾和尧属于法施于民一类的君主;舜、冥和稷属于以死勤事一类;汤和武王属于以劳定国一类;鲧和禹则属于御大灾、捍大患一类。

  由于虞、夏、商、周每朝君主所祭祀的对象不同,所以禘、祖、郊、宗的组合也有异。

  从以上的一段文字看来,

  虞和夏均以黄帝为始祖,故祀黄帝;

  舜、禹都是由颛顼繁衍出来的两脉分支,故祖祀颛顼。

  虞舜受位于尧,故郊祭尧而宗祭舜;

  鲧为禹父,虽然没有为帝但曾治洪水,故夏郊祭鲧而宗祭禹。

  虞舜封契于商,故商人禘祭舜而祖祭契,冥为司空有功于天下故配天享郊祭。

  汤推翻夏桀改朝换代,故享宗祭。

  周人禘祀其先祖帝喾,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

  从这四朝四祀的组合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共通点:

  一 每朝禘和祖祭的对象都是该代有大功德的始祖或先君;

  二 虞、夏、商、周四朝宗祭的对象是该代承天命登帝位的君王。

  展禽这段话很重要,成为了后世追溯上古祭礼的宝贵文献。汉儒编写〈祭法〉就是依据〈鲁语〉推演而成。?

二、唐尧四祀的谱系?

展禽说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但没有提及尧的祭祀,展禽说四祀只从有虞氏谈起。

  《礼记·祭法》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余不变也。

  郑玄解五代为黄帝、尧、禹、汤、周;

  孔颖达谓七代指从黄帝正名百物以来至尧、舜、禹、汤及周。

  孙希旦则解释为:自黄帝以至于周,黄帝为立法之祖,历颛顼、帝喾、唐、虞、三代为七代,专数唐、虞、三代为五代。

  〈祭法〉是汉儒缀辑而成的作品,五代、七代之称也许是汉儒的创造,但远古帝王四祀的配祭大概是战国儒生的言论。

  这段话虽多是汉人的意见,但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

  一 无论五代或七代尧都在其中,尧是一个代;

  二 四祀由黄帝建立,后世四祀的配祭不一,禘、郊、宗、祖并非始于虞。

  〈鲁语〉言虞、夏、商、周各为一代,没有说尧的四祀又没有称尧为一代,这意味着在春秋时尧与舜同属于虞代,未有分家,故只述舜的四祀而已。

  尧、舜分属唐、虞两代当出现于战国早期。?

尧、舜既分为两代,他们应该各有自己的四祀。

  从现存的资料看,关于尧的祭祖活动还是有片言只字的记载的。

  《尚书·舜典》提到尧受终于文祖、格于艺祖,司马迁认为文祖即太祖。艺与文意义相近,故历来称艺祖即文祖。

  司马迁在《五帝 本纪》中作了些微增益,谓:至于祖祢庙。

  何休解释为: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司马迁在祖庙后增补考庙,让我们知道尧时重祖、考之祭。

  《礼记·郊特牲》云: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郊祀前占卜问于祖考之庙以示慎重和敬亲。

  战国早期的儒生大概会接触到比我们更多的材料,替尧制定四祀并非是完全面壁虚构。

  此外,东周以后,诸侯各国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

  一方面是僭越行为,诸侯行天子祭祀,最突出的不外禘和郊两大祭礼。《左传》多载鲁君行禘、郊之祀;秦襄公、文公郊祭白帝;晋平公有疾郊祀鲧(《国语·晋语》),这些都是诸侯企图摆脱礼法的约束和破坏君臣名分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王纲松弛瓦解的过程中,公室与诸侯在此消彼长的趋势下,诸侯国内部却加强祭先祀祖的意识,目的是巩固统治阶层的内部团结和培养人民的凝聚力。

  楚昭王问观射父关于祭祀的问题,观射父将祭祀提升到治国安民的层次去谈,他说: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更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国语·楚语》)

  在这种通过祖先祭祀来增强士大夫和人民亲和力的潮流的激荡下,战国早期儒生按虞、夏、商、周四祀的配祭来上推尧的四祀以建立唐尧的神庙谱系是十分可能的。
  
  据我的假设,战国儒生大概认为尧的禘和祖祀分别是黄帝和少昊⑨,宗祀的对象是尧本人,而郊祀的对象是尧的父亲帝喾。 尧属于黄帝之子玄嚣(少昊)一脉,玄嚣之孙是帝喾、曾孙就是尧。

  五代四祀的配祭祖先可列表如下:

   禘祀 祖祀 郊祀 宗祀

唐  黄帝 少昊 帝喾 尧
虞① 黄帝 颛顼 尧  舜
夏  黄帝 颛顼 鲧  禹
商  帝喾 契  冥  汤
周  帝喾 文王 稷  武王



① 虞:《礼记·祭法》改〈鲁语〉文,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童书业解释:有虞氏到舜已绝,那么那里还有有虞氏来宗舜呢?所以他们在这个有虞氏的祭典中把舜除去,添上一个喾,叫有虞氏去郊他,又把尧降做宗……(见《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古史辨》第七册下编,第16页),童先生的解释很合情理,但展禽所说的还涉及夏商周三代,三代所宗的禹、汤和武王都是开国君主,为了整齐划一,故有虞氏所宗的是舜。我据此将唐的宗祀定为尧。

如果以上的推论没有错,那么六帝就是指唐尧、虞舜两帝四祀的先祖: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郑玄所谓的五帝六就是六帝说的残迹。

三、唐虞分家的政治意图?

  在春秋时代,虞、夏、商、周连称,唐并不在其内,《礼记》诸篇谈祭礼多称虞、夏、商或虞、夏、商、周⑩。

  陶唐或唐是虞时的古国名称据说与尧没有关系,唐成为尧的朝代并与虞连称相信不会早于战国。11,

  童书业先生认为尧和舜都是虞的帝,《国语·鲁语》展禽并没有说虞前有一个唐,称舜为有虞氏,没有明言尧归于那一个朝代。

  《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亦虞、夏、商、周连称,史伯提及尧只说: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

  在《国语·周语》更直言?quot;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尧在有虞时殛鲧于羽山,明显尧是虞的帝了。

  而唐虞连称最早见于《论语·泰伯》和《孟子·万章》。

  〈泰伯篇〉:唐虞之际历来都有学者怀疑是后人附入。12

  郭店《唐虞之道》一文出土无疑支持了唐虞连称出现于战国中期的说法,可能时间比孟子还要早些。这里隐含着一个讯息,就是创造了唐并与虞合并连称的人与传《唐虞之道》的儒生应该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唐与虞既成了两个朝代,那么有关两朝的历史和传承定会有人重新整合。

  《唐虞之道》的作者既然提及六帝,六帝与唐、虞两朝又必然产生某种联系。

  既然虞有禘、祖、郊、宗四祀,于是战国儒生又据此依样画葫芦做出唐的四祀。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就是唐、虞两代被祭祀的帝王。

  故此,传《唐虞之道》的儒生是熟识古帝系传说的,他们编制六帝说,鼓吹尧舜禅让之道。

  《唐虞之道》讲唐虞禅让的理想制度,唐与虞两代分立,这意味着朝代更替,政权转移以尊德尚贤的精神下过度,社会稳定、人民安乐。

  战国儒生构筑和美化这两个乌托邦式的朝代,除了具反战、反暴政的意义外,宣扬唐虞之道还有一个美丽的政治目的就是期待将缅邈的尧舜治世带回现实人间。他们筑起先帝的神殿、披着神圣的祭衣,借助古帝神灵的旗帜来推动尚贤的政治主张。

  换句话说,六帝崇拜与《唐虞之道》是一种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学说。要追溯这种思想的根源,就正如童书业先生所说,尧舜分成两家是墨家尚贤说的杰作,尧舜禅让说经墨家的鼓吹,渐渐成熟,流入了儒家的学说中,儒家本来是富于整齐增饰故事的本领的,他们添出舜禹禅让的故事来,于是尧舜禹成为禅让故事中的三尊偶像。13 童先生的论断准确,对我们理解《唐虞之道》一文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古人重祭天,认为天是万物的根源,就像先祖是人类的根源一样。

  故此,古人祭天必定配一个有功德的先祖。

  郊祭是天子祭天配祖的一种隆重的祭礼。

  《礼记》有〈郊特牲〉、

  《汉书》 有〈郊祀志〉,其意义都在于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郊特牲〉)。

  展禽指禹郊鲧,舜郊尧。鲧治洪水九年而失败,舜殛鲧于羽山, 虽然如此,禹还是郊祭其父。郊祀的本意是反始,祭父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禹的四祀排斥了帝喾、尧和舜,似乎为古史筑起了一条分水岭。

  郑玄看出了这层意思,他说: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已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后之次。(〈祭法〉郑注)

  郑玄将远古历史划分成两阶段:一是虞之前,尚德;另一是虞之后,重亲。这很有点《唐虞之道》的味道。

  郑玄依据的是汉人〈祭法〉所改的四祀配搭,〈鲁语〉中有虞氏郊祭的是尧而不是帝喾。

  实际上,〈祭法〉所改舜郊帝喾、宗尧是兼重尧、舜两支的祖先祭祀;而〈鲁语〉祖专颛顼、郊尧、宗舜只强调舜一支的祖先祭祀。

  《唐虞之道》所表现的思想形态大概有调和尚德及重亲的矛盾。舜的孝、悌德行和举贤行为就是融合两者最完美的典范。?

四、禅让思想的矛盾

? 《唐虞之道》的尚贤禅让思想改造了古帝谱系里头血脉传承关系的真实面貌。

  舜郊尧是因为尧舜本是同姓,远祖都是黄帝。舜出自颛顼历五代而成帝,虞舜可说是个没落的王族。14

  尧让舜摄政受终于文祖,尧死舜服三年丧,之后舜格于文祖。郑玄云:复至文祖庙告。

  这里的文祖是尧的文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可见尧、舜是同祖同宗。②(〈五帝本纪〉云: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而尧继长兄帝挚有天下17,祭祀其父帝喾乃天经地义。

  舜、禹同出于颛顼,〈五帝本纪〉所记帝系传承紊乱,按〈本纪〉禹跟尧该是同辈,舜是禹的第四代孙,禹反受其四代孙禅位显然 是荒谬。

  不过,舜与禹是同族应该是没有问题。从以上的分析看来,尧舜禹的禅让亦只能说是同姓亲族里头的尚贤尚德行为罢了。

祭祀是有昭显血源、尊卑、亲疏的作用18;

  禅是指尧舜授天下于贤人而不授亲子。禅让的结果就成了统治者一代而终,打破世袭和血缘政治,如是,每代新君主又必建立自己的祭祀谱系。一代而终又何来辨亲疏、序昭穆呢?最后只成了后代当政者高举尊贤的政治口号。19

  禹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凡树立了祭祀谱系就容易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帝位不再传贤而授子。

  舜倒是一个旷古绝世的例外,他并没有像禹一样郊其父,只如孟子所说: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万章上〉)而已。

  对于他的弟弟象,舜封之于有庳,派官吏管理政和赋,不让象插手政治,目的亦只是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也而已。舜出身于平民,最后还政于贤,所以他才是《唐虞之道》一文的主角。

  舜在位郊尧,但如何处理他父亲的祭祀问题,我们还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五、为田氏主政而呐喊?

《唐虞之道》所代表的思想当产生于战国初期。韩、赵、魏分晋后,诸侯之间出现了一种革新的气象。

  魏文侯在三晋中是最早倡导改革的君主,他任李悝为相,鼓励农业生产,推行法治、废除世卿世禄,使魏国很快地强盛起来。

  赵烈侯任公仲连、牛畜、荀欣、徐越等用事,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史记·赵世家》)。

  楚悼王则起用吴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史记·吴起传》),使 楚国强大,威胁中原诸侯。

  在这股改革思潮的推动下,主张禅让一派的儒生援引古代圣王治国的事迹企图通过上德授贤重现太平盛世。

  战国时代新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这一派儒生并不是走提倡法治、开发经济和强化军事的路子,他们向唐尧、虞舜身上投射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

  如果我们剥开禅让的外衣,《唐虞之道》所主张的有两种思想:

  首先承认异姓取得政权并进行统治,让德是政权顺利转移的手段;

  其次反对世官世禄,主张唯才是用。

  若要论证异姓取得政权的合理和合法性,禅让倒是一个堂皇而且方便的例子。贤能成为获得政权的最高标准,尊贤让能的尊与让成为了统治者必须具备的胸怀和修养,这是使政权能和平、顺利转移的惟一保障,血统已不再重要。?

《唐虞之道》称舜能孝、弟和慈,反映在施政上则能养老、事长和为民主。养老、事长、为民主三者含有民本思想的因素,这也是统治者能称得上贤明、惠民的标志。

  晏婴在谈到齐国末世的情况时,他说: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履贱踊贵。齐国的老百姓已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齐君的贪婪残暴相比,田氏却处处积极收买人心,多贷小还,体恤人民疾苦,结果齐民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当时齐人更有歌谣称颂田常谓: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田氏之得人民爱戴也使齐鲁的儒生对齐国产生了政治的憧憬。

  田氏是虞舜之后,武王克殷后封妫满于陈以续帝舜的祭祀。陈宣公二十一年(672B.C.)陈完奔齐,当时是齐桓公的第十四年。陈氏经过二百年在齐国落地生根,田乞于悼公时(488B.C.)始专断齐政,而田和终于康公十九年(386B.C.)篡齐被周册立为诸侯。

  《唐虞之道》的思想是齐鲁儒生15、梁鳣、后处和步叔乘六人。此六人的后学弟子是否与《唐虞之道》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最使人感兴趣的是宰我。据〈弟子列传〉的记载宰我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索隐疑宰我为子我之误,查〈田敬仲完世家〉并无宰我与田常作乱的记载,宰我与子我易混淆,司马贞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不过,仍有地方未清晰,子我非孔子之徒,春秋末叶乱臣贼子很多,为何孔子专言为子耻之。故此,我还是保持着存疑的态度,没有完全否定了这条材料。

  〈五帝德〉载宰我问五帝,所记甚详,宰我与古帝系的知识必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宰我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公孙丑上〉)他以尧舜比孔子。

  宰我与田常作乱,这跟《唐虞之道》要为虞舜后裔田氏篡齐做舆论不谋而合,传《唐虞之道》这派思想的就可能是宰我的门徒后学。

  故此,上述解释姑且聊备一说。)为虞舜后代田氏篡齐作理论鼓吹。他们将尧舜禅让的理想寄托在田氏身上,田氏之前既已有赵、魏、韩分晋,而今田氏代齐而治则尊贤让德可推广到天下去,这正是《唐虞之道》所倡:授贤则民兴效而化乎道。

  孔孟是很看重齐地作为推 行仁政王道的起步点的。

  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

  孟子亦言齐是推行王道最佳的地方,他说: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公孙丑上〉)齐国的强盛无论在经济、领土和人口三方面都会成为尊贤让德思想滋长孕育的有利的物质条件。?

在春秋末叶,田氏代齐的说法已经流传很广,这些舆论早已为篡齐埋下了伏笔。晏婴称田氏入主齐政的局面已是呼之欲出,他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 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昭公三年》)

  箕伯、直柄、虞遂和伯戏都是陈氏的祖先,胡公是始封于陈的君主,而大姬是胡公妻,周武王元女。晏婴意谓陈氏祖先的神灵已在齐保佑田氏的事业。

  此外,我们还可以多举一个例子。

  在楚灭陈的时候,晋侯问史赵陈国 是否就此灭亡呢?史赵说:臣闻盛德必百世纪,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昭公八年〉)

  史赵的话与晏婴相类,他多了一层意思是田氏继先祖虞舜治齐是命数使然。这两番话可能对主张唐虞之道的儒生曾产生过某些影响,

  一 施政惠民能得民心,得民心是得国的前提;

  二 虞舜的功德很大必定流泽后裔,16田氏继舜成侯治齐是理所当然。

  实际上,这些评论已为《唐虞之道》奠定了一个理论的框架。当齐鲁的儒生在这个框架内填入了禅让、孝敬的内容,《唐虞之道》所反映的思想就此而诞生。?

六、为何六帝成了五帝

关于六帝为何发展成五帝,大概这跟少昊曾经是否为帝有关。

  〈五帝德〉和〈五帝本纪〉少昊不在五帝之列。

  从现存的材料看,有说少昊曾立为帝的,《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我 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国语·楚语》谓: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世本》谓: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清阳。黄帝没,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天氏。(秦嘉谟辑补本)、宋忠曰:太史公书,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叙,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竹书纪年》则持两说: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帅鸟师,居西方,以鸟纪官。

  少昊为帝春秋时已有此说,大概战国研究帝系的学者删去了少昊为帝的说法。

  司马迁据〈五帝德〉及〈帝系〉作〈五帝本纪〉,他认为: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五帝德〉及〈帝系〉出于《礼古文记》,所谓的古文就是指这两篇文献。

  比之于其他谱牒著作,司马迁以古文为可信,一是古帝久远,年数不可信;二以五德传次相承牵合古帝世系 亦不可信。

  〈五帝德〉及〈帝系〉是先秦多种帝王谱牒的其中一种,它们代表了不同意少昊曾立为帝的学说。司马迁以古文为撰写〈五帝本纪〉的蓝本是一种史家严谨的态度。至于为什么六成为了五,大概这还应该与终始五德思想流行有关。

?? 结 论?

  《唐虞之道》是一篇失而复得的文献,它所代表的思想相信在战国早、中期流传,但影响力不甚深远。

  随着战国局势的恶化,兼并战争的激烈,诸侯各国社会的动荡,这种思想逐渐湮灭无闻。传统的文献没有留下它什么遗迹。

  《唐虞之道》所反映的思想应该把它放于田氏篡齐的历史背景上考察,这一派儒生将希望寄托在虞舜贤帝的后裔田氏身上。他们继承了孔子发扬尧舜圣德的传统和任贤选能的政治主张,借助春秋时期为人所信奉的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的思想作为其政治内涵的理论支柱。

  《唐虞之道》除了是一篇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文献外,它应该还跟古帝谱系有密切关系。

  六帝的组合该是战国早期儒生编制出来的,他们据虞、夏、商、周四代地禘、郊、祖、宗的祭祀对象推演出唐尧的四祀。

  换句话说,六帝就是指唐、虞两代四祀的六位祖先。

  古六帝代表了中国古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具有伟大功德的名帝为后世所祭祀。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和舜六人都是治绩超卓,功德高尚的帝王,这一派的儒生构架古帝王体系为他们的政治学说建立坚实的论证支柱。

  如果《唐虞之道》与古帝谱系有关系,那么,它必然与后来的〈五帝德〉及〈帝系〉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

  倘若宰我的确是《唐虞之道》的思想源头,那么,〈五帝德〉及〈帝系〉就是宰我后学上承《唐虞之道》的六帝谱系发展出来的学术 成果。


①(邓建鹏:《唐虞之道六帝新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9 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②(郑注《中候敕省图》,以伏牺、女娲、神农三代为三皇;以轩辕、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六代为五帝。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座星者皆称帝,故三皇三而五帝六也。见周凤五:《郭店楚墓竹简 〈唐虞之道〉新?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三分,747页。另李零谓:疑指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之属。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499页。)

③(《国语·楚语》载:庄王使士傅大子箴,辞。王卒使傅之,问于申叔时。申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抑恶,以戒劝之。教之世而为之昭明 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世属历史著作,有镜鉴作用。)

④(刘起钎归纳出六种五帝说,见《古史续辨》,第97至10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⑤(本文引用《唐虞之道》原文采用李零先生的整理本,[]括号内的文字是李零所补。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498页。)

⑥(杨宽认为:刘歆既造大皞即伏羲,炎帝即神农之说,伏羲神农固可纳入三皇中,是东系之五帝说可以取说,惟少皞则苦于无所安放也。东汉大儒郑玄欲两全其美,不忍割爱,于是创五帝六人之说,以少皞插入西系之五帝说中。六帝一词既曾出现于战国中叶,那么,郑玄造六帝说这个提法自然不能成立(如果《唐虞之道》的六帝是郑玄所列的六帝的话)。《唐虞之道》的六帝说的形成当另有传统。见《古史辨》第七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65页。)秦人已不知六帝②(司马迁称: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王绾、李斯、赵婴等与始皇议功德于海上亦称五帝三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⑦(《史纪·封禅书》载秦襄公祀白帝,宣公祀青帝,灵公祀黄、炎两帝,亦见《汉书·郊祀志》。唯黑帝未见记载,〈封禅书〉谓汉高祖入关问秦祀何帝。时人回答:祀白、青、黄、赤四帝,于是高祖立黑帝。五色帝之祀在战国末叶应该相当盛行,《周礼·大宗伯·小宗伯》、《礼记·曲礼下》均有五祀之说,郑玄曰: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quot;《吕氏春秋》、《礼记·月令》均以五帝配五色。《史记·秦本纪》云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秦人既为颛顼之后,而始皇尚水、尚黑,当有黑帝之祀。)秦祭白帝、青帝、黄帝和炎帝,白帝就是少昊。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而秦文公立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秦祭白帝有两个原因:一白帝金德主西方,襄公以为秦地在 西弥魃訇恢?瘢欢?厝宋?х镏?螅? 韭碚晡剑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秦本纪〉索隐)。白帝之祀曾在战国时流行于秦地。此系统的五帝以后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发展成 月令五帝。(五色帝中共工被改为颛顼,原因是共工与颛顼都是以水为祥瑞,后人将黄帝之孙高阳即颛顼代替共工。)

⑧(见《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三册,第417页,中华书局,1996 年。)

⑨(孙希旦认为文祖、艺祖是指颛顼,言《大戴礼》未可据。按《五帝本纪》黄帝子玄嚣和昌意开两脉帝王系统,一脉是玄嚣、帝喾和尧;另一脉是昌意之子颛顼、舜和禹。舜和禹祖颛顼是对的,因为他们的祖是颛顼。尧当祖祀颛顼父辈,昌意和玄嚣即少昊是平辈。)⑩(《礼记》〈明堂位〉述有虞氏、夏后氏、殷、周四代之礼;〈表记〉论虞、夏、商、周之道;〈郊特牲〉说夏、殷、周之祀;〈祭义〉言夏后氏、殷、周郊祀之时等。《大戴礼记》有〈 笛杂荨⑾摹⑸獭⒅ 苤蹋碛小从荽鞯隆笛杂葜抡 。

11. (童书业认为《左传》所载有关陶唐或陶唐氏多非指尧,而陶唐指尧的文字是后人窜入。见《\'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第16至20页。)③(见《\'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第14页。)

12(童书业对此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参看《\'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第4至6页。)童先生对〈万章篇〉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未有定案,他认为如果此文不是后人所加,唐虞连称就始于《孟子》。⑤(《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第23页。)

13(见《\'帝尧 陶唐氏\'名号溯源》,第22页。)

14(《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按〈五帝本纪〉舜为颛顼的第六世后代。)

15(查〈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有齐弟子数人,计有公冶长、公皙哀、樊迟(集解引郑玄曰齐人;索隐、正义均引家语谓鲁人)

16(先贤德泽回报后代为王为侯这种思想是春秋人所信奉的,我相信这也是《唐虞之道》一文的形上思想背景。《国语·郑语》?quot;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一段共三百余字论之甚详,兹不全引。)

17(《竹书纪年》谓:帝子挚立,九年而废,〈五帝本纪〉云: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纪》云: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索隐引卫宏云:挚在位九年,唐侯德盛因禅位焉。)

18(《礼记·祭统》谓: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虞、夏、商、周的四祀就是各代搬出自己最有功德的祖先,追根溯源,确立并发场本身的血脉传统。《唐虞之道》所宣扬的与传统重辨亲疏、序昭穆的祭礼精神产生一定的矛盾。《唐虞之道》的中心思想讲爱亲尊贤,即孝和禅两个方面。孝是指舜能奉养瞽瞍)

19(《礼记·郊特牲》谓: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此言周存夏、殷之后以续祭祀。《史记·陈杞世家》载:舜之后,周武王封于陈;禹之后,周武王封于杞;殷灭,周封于宋;皋陶之后,或封于英、六。)

版权所有: 国际儒学联合会网站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甲24号
邮编:100009 电话:(8610)64064092  
电子邮件:ica@ica.org.cn 传真:(8610)64049420  
特别声明:本站刊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看法,不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的观点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