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茶叶打油——牛郎织女过七夕。 (图)

(2006-09-05 13:35:31) 下一个






茶叶打油——牛郎织女过七夕。


七月流火兮,九月授衣!
穿针乞巧兮,七月初七!
牛郎织女兮,今年怎样过七夕?
谁让今年兮,有了两个七月七!
前七夕过后兮,他俩住哪里?
刮风下雨兮,何处把身栖?
银河边上结庐兮,茅屋两旁种点自留地。
河里网点鱼兮,后院养上几只鸡。
园里有青菜兮,天天都做好吃的!


——————




茶叶学诗——
前七夕,后七夕,
今年两个七月七。
牛郎织女渡长假,
昨夜刚过后七夕。




谁有七夕情人节的诗词?

最佳答案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情人庙庙联
    真情无人见,假情天有知。 (情人庙供奉牛郎织女,位于台北)

      情人庙鸡心石上刻小诗
    情人双双到庙来,不求儿女不求财,
    神前跪下起过誓,谁先变心谁先埋。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牵牛织女 七夕

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此诗虽短,但天上人间,欢情与离恨,都有涵盖,可谓言简意赅。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著有《小山词》。本词以宋朝关于鹊鸟误传使牛郎织女只有一天相聚时间的说法入手,先写鹊鸟误传的遗憾,后写分别的离愁别恨,指出牛郎织女虽有相会但终归是悲剧。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 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纤纤擢素手!
评论者: leew1030 - 秀才 二级

中国古代留下这么多好诗词,但为什么你们都是粘贴复制呢?真正背下来的有吗?如果有就不会两人把同一首诗句弄错,看见这么多真不知是该幸还是该悲
评论者: 狗尾吧草戒指 - 魔法学徒 一级

更多>>
其他回答共 5 条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回答者:AlexKing007 - 秀才 二级 8-9 22:58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参考资料:http://www.qqjia.com/mu/jr822.htm
回答者:恋之鸟语 - 举人 五级 8-9 22:58

七夕节原名应为“乞巧节”或“少女节”。

咏织女诗
金钿已照耀,白日未蹉跎。
欲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望织女诗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添。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旋。
愿做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回答者:卡门加肥油 - 魔法学徒 一级 8-10 16:46

七夕歌(古体长诗)
银汉西边牵牛郎,年年七夕向东望。
过得鹊桥来相会,情到深处话凄凉。
本是农家一遗孤,日子惨淡室空虚。
众岁放牛与之伴,朝出晚归密无疏。
上山打柴老牛加,车到集市换鱼虾。
虽是光景亦凄清,终也学似来当家。
不觉已到婚嫁时,可怜厚道还无妻。
昨夜难得牛解语,吩咐牛郎到山溪。
到了山溪逢织女,钟情相互吐心绪。
幽泣垂泪俩相怜,山盟海誓结仙侣。
织女天上王母孙,哀怨悠悠下凡尘。
此番奇遇结奇缘,仙女君子共度贫。
晨露晶莹男耕犁,明月皎洁女织衣。
胜似鸳鸯双飞宿,相夫教儿乐霏霏。
怎知九重龙颜震,誓拿逆徒亲上阵。
恶讯传到田垄来,挑孩骑牛上天问。
应恨王母无情物,簪划天河水漫漫。
从此天下有情人,东西两岸忍泪看。
八月浮槎不失期,毕竟风露恨太迟。
群鹊早季架仙桥,经年一度不分离。
浓情感动灵物多,纵是天帝又奈何?

【七夕歌】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
彩輧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人间不见因谁知,
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回答者:小苯丫 - 试用期 一级 8-11 14:48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回答者:荷塘绿一掬 - 魔法学徒 一级 8-14 13:22


——————



附:



历史传说:牛郎织女发源地——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各执一词 中国十多个地方宣称是牛郎织女发源地


--------------------------------------------------------------------------------
08/30/2006/08:29 华夏经纬网

  八月三十日将迎来今年第二个有着“中国情人节”之称的“七夕节”,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源地,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继山东大学专家结合史料记载并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牛郎织女文化源地可能在山东省沂源县后,山西和顺县二十八日在太原召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源于和顺”研讨会及新闻发布会。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诸于《诗经》,而沂源正位于《诗经》中的“大东”区域的中心。但因古代传说流传甚广,在中国各地都能找到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在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的起源地都得到确认,所剩的牛郎织女传说便成为各地争相申报的对象。

  据悉,全国已有山东沂源、陕西西安、河南南阳、河北邢台等十多个地方宣布是牛郎织女文化源地。其中,尤以位于山东沂源的织女洞、牛郎庙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牛郎织女传说于一体,深得专家的推崇。

  和顺县昨日出人意料地说,据专家学者初步论断,“牛郎织女”传说地就发生在太行山,目前考证的位置在太行山中段,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晋冀交界处,即山西省和顺县境内松烟镇牛郎峪、南天池一带的天河山。

  据介绍,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位于和顺县东南,离县城有五十余公里。从海拔一千二百米的牛郎峪村,到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天河梁,分天上人间和人间天上两个地域。

  南天池几位村民告诉记者,以该村为轴心,半径二到三公里之内,历代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

  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的版图上,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一系列与“牛郎织女”相对应的地名,被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和顺县认为,大量史料记载与民间口碑表明,“牛郎织女”故事在和顺县代代相传。尤其南天池所传牛郎织女故事,其内容与广泛相传的内容大概相同,而且更加丰富具体。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民俗志主编聂云龙将此作为一项研究课题,经过详细认真的考察,得出结论:南天池历史上外域文化多次进入,与当地文化风俗融合,产生了包含多层文化蕴意的古老传说。周边自然环境同这一故事的背景十分相似,与全国若干尚未确定的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地名和景点恰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情节链,其情节和细节都相当吻合。

中新社 张墨


——————



牛郎织女来源 河南和陕西各执一词

--------------------------------------------------------------------------------

  (中央社台北七月三十日电)明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相传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个凄美的爱情传说究竟源自何处众说纷纭,河南南阳及陕西西安都自称是故事的起源地。

  “河南商报”今天报导,从网路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织女”等关键词,出现四万多个相关网页,并交代故事发生地为“南阳城西牛家庄”。

  河南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民俗学专家陈江风认为,根据地理条件、汉代意识形态、相对集中的民间传说、古代文献记载等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织女故事源于汉水两岸的楚地,而南阳不仅有牛郎织女汉画石和流传的故事,故事还交代起源地。

  他说,牛郎织女故事最早见于“诗经”,说明此故事起源于先秦时代,而汉代牛郎织女故事已臻成熟。综合资料分析,七夕节起源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因汉朝兴起,七夕节和牛郎织女故事获得广泛流传。

  陈江风表示,当时作为立国八百余年,横跨大半个中国的楚国,农耕文明已经相当成熟,纺织手工业极为发达,保留至今的上古丝织品,大多出自荆襄一带的楚墓,花色品种、手法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毗邻的南阳盆地也是楚地,从古至今盛产良种黄牛。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说,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牛郎。

  民俗学家张振犁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提及,“牛郎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的人,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亲手教南阳一带的姐妹们学会养蚕、抽丝、织绸缎。”

  陈江风认为,不同的故事指陈着相同的起源地,可见南阳具有产生牛郎织女神话的经济与文化土壤。

  此外,汉水流域保留大量与牛郎织女神话、七夕风俗有关的遗迹。襄阳府过去管辖的郧西县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传说是“汉水连天河”的天河口。商洛县据传有牛郎织女活动过的“织女溪”,伏牛山脉的鲁山有“牛郎洞”和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南阳市汉画馆工作人员表示,汉画馆有一个表现牛郎织女的汉画像石,发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南阳北郊独山东坡白滩村,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从画中可看出,传说中的老牛体型和现在南阳黄牛相同。

  不过,陕西省西安市政协委员俞向前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源自西安,已有两千余年的牛郎织女像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辖区。

  俞向前去年初的西安市“两会”上提案,建议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将农历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并在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的牛郎织女庙遗址上建设文化旅游区,打造“中国爱情文化源地”。

  俞向前表示,牛郎织女像在长安区被当地民众称为“石爷”、“石婆”像,一九五六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但开发利用不够。

  俞向前说,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白蛇传堪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宁波的梁山伯庙、山海关的孟姜女庙、杭州的雷峰塔已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唯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故事被西安遗忘,这个优美动人故事还停留在民间传说。

  他认为,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古朴秀美的牛郎织女故事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绝好素材,既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可为古城西安旅游增添新亮点。

7/30/2006 10:00:40 PM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