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回复好文--- 談文革之今昔

(2007-10-14 22:44:43) 下一个


[文革之昔] 回覆好文一, 悟空孫: 文革究竟离我们多远?

就物理時間言,文革以秒分時日周月年計,漸行越远;
就心理時間言,沉醉于不計代價追求經濟猛飛大國崛起成就的政府與人民這一整體,文革已是拋到九霄之外的遠;
同時也是活于心理時間之中,對一些仍願意清醒生活的個別個人,文革乃忘也忘不掉揮也揮不去的昨天,其近猶在身邊.

但無論你我光想向前看,或不能不偷偷往後望,隨著秒分時日周月年,乃至要以世紀計地看著文革過去,只要時間是詮釋自己的現在者(海德格語),文革本質地就在當下!文革早已植入我們的心裡,不僅跟在身邊,文革緊貼中國人的靈魂,即使我們想有意識地感覺文革之不在場.

為甚麼這麼看呢?因文革乃一史無前例的創造性破壞!文革打翻的,不只是封建傳統,階級敵人,還有朋友同志,黨國建制,人倫常理,良心是非…….世上只有這一個所謂的“文化大革命”,是那麼富創造性地把一切都要通通拉倒,以開天闢地式的神功,使到人人為鬥爭而鬥爭,全民為破壞而破壞.這一場人文災難,傷痕深烙人心,信仰危機,道德淪喪,足為民族永遠的現在,不管我們欲用怎樣的時間尺度,去測量歷史的文革.

……………

[文革之今] 回覆好文二, 江上一郎: 文化?革命?文化革命?革命文化?

這文章的題目,怎麼打上那麼多的問號?本來文化是文化,革命是革命,沒有問號.

但自從“文化”連上“革命”後,有了“文化革命”還不單止,更要形成“革命文化”,於是問題便一個跟著一個,通通都來了.

“文化”本即生活方式,是民情民生之自然,有常有變.文化的常,是自然之常,文化的變,也是自然之變,所以文化沒有革命問題.

革命乃為政治上權力轉變的非常手段,到不得已之時,常規化的法律、政制,都得放到一邊,另以非常方式甚至戰爭方式,變革民族國家之命运.如世事真都到了盡頭,政治上需要選擇這劑猛藥,那革命也不是問題.

只是要把政治的非常手段,作政治的正常操作,時時都在鬧革命,乃成了政治上的變態.再把變態的政治觀放入正常社會生活,要生活集體方式也要時刻處在鬥爭激變狀態之中渡過,並敲鑼打鼓推出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于歷史舞台,逼全民不單看戲還要演戲,于是便成十年浩劫!如是者,“文化革命”,便當打上個大問號!

文革把政治的革命,帶進文化生活,形成的這場的文化革命,一去便是十年.今若以十年未為多,還要把文化革命視作一種”革命文化”,繼續使之常規化,普遍化,永久化,這樣的“革命文化”,更是該打上個大大的問號!

最近北京歌剧院开幕,首場試演,選了文革樣板戲《红色娘子军》,在法国人设计的現代建築的新瓶裡裝這舊酒,便是欲推廣革命文化乎?真不敢想象,但願不是吧.如主事人當初只是為想在新剧院試演時看看舞台聲光效果,便端著建國半世紀以來能拿出見人的表演藝術成績單,琢磨之後結果唯挑出一個紅色娘子作測驗樣品,那多少還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也實在是夠令人唏噓的!這種只徒具技術操作可言,而在藝術形式上七拼八湊又內容空洞單調的舞剧,根本並不是五十年來國釀的甚麼酒,只不過是在藝術上變味的發酸的“醋”.今不論起用多少物力人力財力,加上行政手段的時髦包裝,演出的結果證明,並無法得到自己人民的衷诚共鳴.

相比大洋彼岸,不問政治種族背景的藝術真實愛好者,在翻新的纽约布鲁克林区大歌剧院一同品嚐“云门舞集”,他們的陶醉,與這邊的比較,其間醇疵,應已判然了!理由很簡單,因為“云门舞集”的成就,那是文化規律中的果實,既有自然的傳統之常,也有創新的化成之變.文化應該就是“文化”,絕沒有必要找來甚麼“革命”,連從事文化也要動輒革人老命,確是殺風景,難怪會走味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