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印度教湵桑?涑饪嘈薰虬莸臒┈崈x規

(2006-09-05 10:57:49) 下一个

二、印度教湵桑?M以苦修跪拜的教規儀式束縛信眾。
──宗教,為甚麼像印度教那樣亂七八糟竟又源遠流長?

北方雅利安與南印黑膚的達羅毗荼Dravidian二種文明相遇,最晚到了元前1500年他們的口傳知識結集成四《吠陀經》,為世之最早聖書。「吠陀」我國古譯明,又作智,或作學,即知識,把當時的知識奉為行事的經典。吠陀時代之民心乏深憂患,忠厚樂天,考察山川百物,人化自然現象尊三十三天神,其教無偶像與神廟,露天火祭頌神,祭典karma直譯作「行動」,又叫「業」或「因緣」,吠陀之民以讚歌mantra居先得智慧于後。元前1000年開始的三百年婆羅門教興起,祭司婆羅門在吠陀內附入散文,闡發祭理智論,稱為梵書Brahmana,其思想樹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婆羅門祭司與梵Brahman同字,自信出自宇宙本源大神梵天Brahma之口。梵其原義是頌,也即祈叮?字涠頌配合祭祀,降祥禳災。婆羅門司祭代民滅苦求福,漸漸自以為究竟,威福在祭祀不寄于諸天,社會形成種姓varna四階級,婆羅門僧侶自視半神,剎帝利國王、武士護生,吠舍庶民工農經商,首陀羅專侍諸種姓。《梨俱吠陀.原人歌》說:「他的口是婆羅門,他兩臂作成王族,他雙腿變為吠舍,從他的腳生出首陀羅。」梵書時代印度次大陸種族眾多又語言複雜,全賴吠陀的明智和種姓的制度為之規範,一時產生分工合作的社會。只是僧侶特權,令其腐化,元前700年後的兩百年,婆羅門學者紛起改革,反省吠陀的終極意義,在梵書最後列入新解「吠檀多」Vedanta,即Veda吠陀之anta終極,又名《奧義書》Upanisad,意為「近坐」。子弟近侍師座,秘密授受明智之學,師生懇摯相商,悟見我、梵同等又同體,至高包舉一切,乃此如真如幻世界的原質,梵我無內無外無生無死,不可聞見不可探求。吠陀篇幅冗長、文句古奧,只有少數祭司階級能讀。奧義書講哲理變革天啟,也非一般人容易領會。元前500年至公元300年結集民間遺傳,輯成信眾的宗教教材,其中二大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講光明黑暗戰爭,《剌馬耶那》Ramayana寫完美男女愛情,詩句易上口,故事富吸引,為宗教永遠之本分Sanatana Dharma作出生動呈現。《摩》詩中的名篇《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是文體多樣的哲理詩,最為膾炙人口,加上《古事紀》Puranas邊寫邊輯,內容綜述上天下地神人聖俗,乃為教理百科全書及生活日常指南,使明智之學不再是婆羅門一階級的知識和儀式,四世紀以後印度教深入湷觯瑹o論貴賤貧富智愚都可習可行,成了真正的人民宗教。

(十一月廿四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乃為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