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产,被中产,何为中产?

(2010-08-30 16:05:02) 下一个

讨论中产有意义吗?看讨论的是什么了。如果漫无目的的谈中产,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没话找话。比如亚行的标准,每天的消费2到20美金,合人民币一个月有400人民币就够,全中国8亿多人一夜之间就被中产了。400人民币一个月,那是什么意思?没意思,看在哪花了。在美国,每天就够吃半个BIG MAC的,在北京,路边摊上大概能吃二斤包子。

那谈中产,能不能有点意义呢?如果说“扩中”作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思路的主要内容之一,看来还是有人认为谈中产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一个橄榄型的社会是最稳定的。但是不是橄榄型了就达到目的了,如果是,干脆咱们都退回到改革开放前算了,那时人人收入都差不多,都中产,每人一个月一斤肉,一斤鸡蛋,28斤粮食,好吗?看怎么说了,那时人没有胖子,没有脂肪肝,若不是搞运动,也没那么多的人整人,心里有着共产主义大目标,寻思着自己这辈子可能能实现,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屁股后面冒烟,红烧肉想哪顿吃就哪顿吃。可本人刚上班时算过一个帐,到退休时可能能轮上我分房,出国飞机上想的是,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是炒十个鸡蛋,一顿全吃了。

中产到底是什么意思?大而化之,中产中产,社会的中间阶层,用收入光谱的中间三分之一界定,应该是合理的。可日前看了篇美国人写的中产定义,似乎又不完全是这个意思。美国人的这个中产,是以生活水平的六个方面衡量的,即有房有车,能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每年能有两个星期的假期,有医疗保险,和有足够钱能保证退休以后的生活。至于多少钱够,那要看你在哪活了。可见谈中产,说中产的生活水平更有意义,用多少钱来衡量中产的数量没意义。把以上的六点综合一下,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的前提应该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有能力养家,有能力养娃,教育娃,还老有所养。撇开了这个前提谈中产,那纯是空谈,要么是糊弄人的,要么是为了有人升官发财搭梯子。

按这个思路,发展GDP的硬道理根本没道理。比如把房子的价炒到天上去就为了增加GDP,一栋公寓就要人奋斗一辈子,物价天天涨,老百姓没钱养娃,没钱吃饭,没钱养老,就算月收入平均一万又有什么意义?不是和改革开放前没什么区别吗?唯一的区别是攒一辈子钱买房和等一辈子分房。靠发展房价,物价去发展GDP,早晚会把大量已经中产了的人的再打回中产以下去。


附:
中国人真富了!亚行报告称中产阶层达8.17亿人

  在中国,何为“中等收入”群体,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的定位始终标准不一

  (记者 兰方)中国的中产阶层究竟有多大比例?近日,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为8.17亿。

  上述报告中有一个专章描述“亚洲中产阶级崛起”。该报告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根据这个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标准,2008 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占亚洲总人口的56%,为19亿人。

  不过,亚行将这部分中产阶级又划作“底层”“中层”“高层”三类。中国的“中产阶级”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他们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但不少中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产阶级的比重远不及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占到23%。 2010年7月27日由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认为,北京的中产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40%,约540万人。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介绍,何为中等收入群体,官方在2004年曾有一个标准:人均收入2万元,即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即是中等收入。当时约有20%的群体达到这个标准。在他看来,较为适合的标准,是一个地区居民收入结构中间三分之一段的人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地区居民人口结构的中间三分之一段。

  无论统计口径如何,中国的社会结构远非理想中的“橄榄型”。通常认为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间阶层,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

  8月23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其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专题调研报告》中再次提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而何为“中等收入”群体,无论是官方还是学界的定位始终标准不一。

  “扩中”作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思路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却收效显微。杨宜勇表示,政府在“提低”“调高”中可有所作为,但行政手段难以人为扩大中产阶级。在他看来,“扩中”的前提是一个职业社会的形成。一方面要从人力资源投资入手,依靠教育培养职业群体;另一方面则需要给职业群体权利表达、协商博弈的途径,如建立合理的工资协商制度。中产阶级扩大,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