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默克尔“抗”龙无悔? zt

(2007-12-02 15:11:20) 下一个
搞“对抗”导致中德关系冷冰冰----默克尔“抗”龙无悔?

2007年12月01日 中国青年报 范新红


近几年,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德国也从中国龙的经济发展中获益匪浅。不过,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和中国搞起“对抗”,最明显的是在9月23日执意会见达赖喇嘛。此后,中德关系持续低迷。随着中国表明了严正立场,德国的有识之士也加大了对默克尔的压力。有观察家分析,默克尔已经发出了“妥协的信号”。

  “这完全是感情用事”

  9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总理府与达赖会晤,这使得中德间的关系迅速冷却。德国《明镜》网站认为,双方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对此,默克尔开始时死死咬住:她有在任何地方见任何人的自由。德国政府发言人汤姆斯·斯特格10月19日也说,默克尔并不后悔接见达赖。

  德国专家桑德施奈德对默克尔这个“不后悔”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完全是感情用事。我想,总理府完全低估了中国方面的反应,认为中国生一两天气就过去了。但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想是错误的。所以,总理府现在的固执反应也是为了不丢面子。”

  1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达了中方的意见,希望德方能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德国领导人的错误做法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分析人士称,这是中国向德国释放的明确信号:中国还是希望与德国发展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能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企业界质疑默克尔

  在默克尔一意孤行的后面,是德国有识之士的忧心忡忡——中德经济关系是否也会“变冷”?如果那样的话,中德关系的基础也将动摇,中德关系将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近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访华时,拿回了大笔订单,法国企业界自然眉飞色舞。德国企业界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难免有些想法。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75亿欧元。在法国拿走大笔订单之后,明年德国是否还是第一,那就不好说了。所以,德国企业家最近更是加大了对默克尔的批评力度。

  11月26日,德国工业联合会(各领域工业协会的最高组织)主席约登·图曼对《德国金融时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立即结束外交不愉快的时候了,以避免经济受到损害。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以“日程安排满了”为由,取消了与德国财长的会晤,这被图曼视为德国企业界最近“最为严重的损失”。德国的银行业也对默克尔的态度表示不满,一家德国大银行的高级代表说,别忘了我们也有着明确的经济利益。另外,图曼等人还要在与默克尔见面时提出改善中德关系的要求。

  默克尔发妥协信号?

  11月27日,德意志新闻社发表文章认为,由默克尔担任主席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其党代会上通过一份纲领文件,暗示中国将成为其竞争对手,这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增添了变数,也受到执政伙伴——德国社民党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严厉批评。社民党的外长施泰因迈尔对默克尔的批评尤为激烈。

  在政界和经济界的同声反对下,默克尔的态度也在悄悄变化。在10月19日当天,德国政府发言人汤姆斯·斯特格也说了一些语气缓和的话,表示德国愿积极与中国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他还引用默克尔的话,“中德两国拥有共同的利益,这是两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所以两国关系将继续具有建设性的发展下去”。此番表态被德国媒体称为“向中国妥协的信号”。

  “德国之声”最近的文章也认为中国的措施已经开始产生效果了。最明显的两个例子是,萨科齐拒绝接见达赖,教皇也取消了与达赖的会晤。

  给中欧关系火上浇油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谈到中德关系时,特意提到了中欧关系。他称,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中国也一贯重视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及其对促进中欧关系所起的作用。处理中德关系问题,既要从中德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也要考虑到中欧整体关系。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言“话里有话”。

  最近,中欧关系确实面临着考验,而德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很多分析家看来,默克尔与前总理施罗德不同,是“亲美疏华派”,默克尔政府上台两年,其“亲美疏华”倾向日益明显,甚至有“拉印制华”的考虑。

  法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1月26日发表文章,开门见山地说,“对于欧洲来说,与中国的蜜月已经结束”。该文认为中欧双方的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紧张因素。考虑到德国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默克尔如果继续意气用事,中欧关系必然要受到拖累,那么默克尔也要面临欧盟内部的压力。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