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本公使回应隐蔽武器交易 称所出口武器是猎枪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个
来源: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 邱永峥 郑挺颖   4月6日下午14时,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新闻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先生和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新闻媒体主管金丽华小姐,再度登门拜访《青年参考》,就本报1月17日刊登的《透视日本军费开支真相》和2月7日刊载的《日本隐蔽的武器交易》两篇文章进行沟通,并转达了日本外务省对本报报道的“见解”。   外务省三部门撰文回应   《透视日本军费开支真相》一文(下简称《透》)1月17日刊登后,日本驻华大使馆井出敬二公使便主动约见本报记者,并于1月19日登门拜访,就《透》文进行沟通。   《透》就日本驻华外交官解读中国军费和日本本国军费的表述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同时引用国际权威学者对日本武器出口问题的研究披露日本出口武器的情况。    后来,井出敬二公使提出“希望看到国际学者对日本武器出口问题研究原文”,本报遂编译了《日本隐蔽的武器交易》一文,该文原刊于《焦点日本》杂志、由欧米加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罗宾·巴兰坦撰写。巴兰坦曾在多个军控研究机构、英国广播公司等主流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在该文中认为,2004年,日本政府宣布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标志着维持了40多年的《武器出口禁令》即将走到尽头;其实,日本2002年共出口价值6500万美元的轻兵器,此金额让日本荣登2002年度世界8大轻兵器出口国之列,其中美国是日本武器最大的进口商。最后,文章还认为:日本国防工业的出口许可证缺乏透明度。尽管日本每年都向联合国数据库上交武器出口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是自愿提交的,往往和其他国家递交的“进口日本武器”的数字不吻合。   针对上述报道,井出敬二公使1月19日登门与本报记者见面时表示,日本恪守“武器出口三原则”,只向外国出口“猎枪与运动枪械”,并表示愿意提供日本出口“猎枪与运动枪械”的相关数据与情况。为此,记者明确表示,希望能获得相关的具体参数,比如说出日本出口枪械的数字、口径、杀伤力等。井出敬二公使表示可以向日本外务省、枪械出口单位以及日本防卫厅“请求索取”。但是本报一直没有等到公使先生的答复。   日本驻华公使再度登门   3月26日,井出敬二公使希望再度登门沟通。4月6日,公使和金丽华小姐来到报社。   井出敬二公使给记者带来了《日本驻华大使馆对〈青年参考〉所作的“日本出口武器”报道的见解》。对此,记者与井出敬二先生有了以下的对话。   井出敬二:读者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可能会产生误解,文章里有与事实不相符的地方。   《青年参考》:读者应听到各方面的声音。你们提供的这个资料是官方的立场吗?   井出敬二:日本外务省有一个指示,一定要把这个资料给你们。本来是3月份的事,因为没有时间所以现在才来。   《青年参考》:具体是日本外务省哪个部门撰写的?   井出敬二:一共有三个部门。有媒体部门的,还有军售、裁军的部门,另一个具体不清楚,还有外务省之外的其他部门。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