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时事述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06年02月23日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个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四 06年02月23日 06年2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北京消息]2006年2月23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主持例行记者会。下面是部分节选。 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上周拒绝达赖喇嘛访问伯利垣,同时表示将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在达赖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反对任何国家为达赖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提供任何场所、机会或讲坛,巴勒斯坦方面对中方在西藏和达赖问题上的立场是清楚的,我们对巴方的决定表示赞赏。 问:日本经产大臣二阶俊博访问了中国,中方对他此访是否满意?有没有什么新消息?第二、欧盟今天可能将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鞋加税,中国商务部尚未作出反应。你对此有何反应?第三、陈水扁坚持废陈“国家统一委员会”,美方就此表示,陈水扁此举将改变台海现状,中方对美方警告有何评论? 答:关于日本经产大臣二阶俊博先生对中国的访问,有关消息已公布。访问期间,薄熙来部长与二阶俊博先生举行了会谈,温家宝总理和唐家璇国务委员也会见了他。双方就增进双边经贸合作,特别是加强在环保、节能领域、双向投资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一些共识。我们认为这种交流是有益的。中方在会谈和会见过程中也向二阶俊博先生强调了日方正确处理历史问题、遵循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对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双方还初步同意,第四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在3月上旬举行。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建议你还是向商务部询问。 关于第三个问题,最近“台独”势力的言行是危险的信号。维护台海地区的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对“台独”势力的危险举动加以警惕,共同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问:哈马斯领导人量近访问了一些国家,中国政府是否会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华?美国与以色列表示会通过经济方式抵制巴勒斯坦的民选结果,要求其它国家不要给予巴援助,他们是否已要求中国停止对巴援助?中方是否会这样做?  答:关于中方和哈马斯是否有接触的计划,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希望巴勒斯坦新政府从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 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国际社会不应该采取一些加剧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困境的举动。 中方一直在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今后如果巴方向中国提出这样的要求,中方将认真考虑和对待。 问:有报道称,一个中国代表团将于下月访问伊明,就投资伊明油田问题与伊方谈判。伊明有关官员称要争取有关谈判在国际社会对其制裁前达成协议。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上次记者会有记者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是否访问伊明,我核实了一下,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我不知道你这个问题是否与此相联系。中方同伊朗有着正常和友好的国与国关系,也有良好的经贸合作,我们希望这种良好的关系和合作能够继续下去。至于在伊明核问题上,我们已多次重申的中方的立场。现在在IAEA框架内解决伊明核问题仍有空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和耐心,努力为复谈创造必要的条件。 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将于2月24日至26日对伊明进行工作访问,与伊明举行两国外交部政治磋商。访问期间,双方将就双边关系、伊明核问题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交换意见。 问:有报道说,日本经产大臣访华时邀请温家宝总理访日,请证实。温总理是否接受了邀请? 答:你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我本人未参加这一会见。是否有这样的邀请,我不清楚。但是,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即日方应该为中日两国高层交往创造合适的气氛和条件。 问:我听说3月份中国领导人接见日本友好团体时,可能发表关于中日关系的重要讲话。请证实。 答:我没有被授权就此发表这方面的消息。 问: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是在IAEA召开会议讨论伊明核问题之前访问伊明。请介绍他去伊朗主要谈什么问题?和哪些人见面?中方希望他去伊明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吕国增副部长这次访问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中伊两国外交部的政治磋商,双方将就中伊关系、中伊合作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第二,双方还将就伊明核问题交换意见。中方会同伊方共同探讨如何缓解目前形势,采取切实措施避免问题激化,使伊明核问题通过谈判和对话得到妥善解决,不要出现不利于各方利益的情况。第三,伊明是这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吕国增副部长将同伊明方面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问:中国政府对伊拉克现在的政治形势有何看法? 答:伊拉克目前还没有完全恢复稳定,在政治和经济重建过程中还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对此我们表示忧虑。我们期望,在政治上 ,伊拉克能实现“伊人治伊”,伊拉克的前途应该由伊拉克人民自主决定。在安全上,伊拉克要进行综合治理,加快伊拉克军队和警察的重建工作。同时,对一些深层次的安全方面问题,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经济上,要尽快恢复伊拉克自身的“造血”能力,使伊拉克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作用。总之,我们希望伊拉克能尽快恢复稳定,在政治和经济重建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展,使伊拉克人民早日过上安定、繁荣和幸福的生活。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一场记者会所透露的“信息含量”之大十分罕见。 ●在“同一个问题”,今天的刘建超、与一周前秦刚在“答记者问”时有明显的区别 大家也许还记得,就在一周前,我们曾经结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的一个“答记者问”、就达赖访问以色列、并要求访问巴勒斯坦一事绐过详细点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自那之后,不论是中东局势、还是东亚局势、“中欧俄美”间的角力态势、又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显然,我们注意到,针对达赖在中东活动这“同一个问题”,今天刘建超在“答记者问”时、与一周前秦刚的回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再回颐一下秦刚在一周前所说的一段话、与刘建超今天的表态做个比较。两段原文分别如下: (一周前)问:达赖正在访问以色列,他表示愿与哈马斯会面,而一些国家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你对此有何评论? (秦刚)答:达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国际上四处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大家郡非常清楚。达赖四处窜访,目的在于推动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分裂祖国,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中国和巴勒斯坦有若非常好的关系,我们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希望中巴关系能够继续健康、顺利发展。 (今天) 问:哈马斯领导人量近访问了一些国家,中国政府是否会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华?美国与以色列表示会通过经济方式抵制巴勒斯坦的民选结果,要求其它国家不要给予巴援助,他们是否已要求中国停止对巴援助?中方是否会这样做? (刘建超)答:关于中方和哈马斯是否有接触的计划,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希望巴勒斯坦新政府从维护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国际社会不应该采取一些加剧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困境的举动。中方一直在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今后如果巴方向中国提出这样的要求,中方将认真考虑和对待。 ●一个星期之前,东方评论员针对达赖访问以色列、给出了“两个观点”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在一个星期之前,针对达赖访问以色列东方评论员就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我们认为,达赖能在这个时候去以色列一游、显然是华盛顿同时挪动的日本、台独、格鲁及亚、乌克兰、波兰、以色列等数枚棋子中的一步。同时、以色列“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受达赖的来访、也是对北京决意插手巴以问题的“警告与报复”。 第二,在一周前,针对“达赖正在访问以色列”,以及“达赖表示愿与哈马斯会面”,秦刚以一种侧重强调“中巴友好”、不提“中以关系”的回答方式,一方面显现北京对“中巴关系”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了 “北京对以色列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让达赖‘四处活动’所产生的强烈不满”。 ●一周前,在“如何定义哈马斯”的问题上,中国外交部采取的是“回避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从秦刚的回答中、我们仍然不难看出,他显然在对诸如“如何定义哈马斯”、 “中国是否会步俄罗斯的后尘、考虑邀请哈马斯访华”等敏感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假装没有听见相关提问、根本就不做任何回答的”“回避态度”。 ●今天,北京在“巴以问题”上、 “公开态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而在今天,经过了“台独”决心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执意要顶着布什的所谓“压力”、喊着叫着去搞什么“废统”;经过华盛顿放风准备军事打击伊明;还经过华盛顿公开宣布将从6月起、在西太平洋举行一系列的军事演习等、种种旨在“逼迫”北京自中东收手的“小动作”之后,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北京在巴以问题上的“公开态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在我们看来,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刘建超是以“关于中方和哈马斯是否有接触的计划,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的说法、向国际社会传送了北京在“是否正在与哈马斯打交道”问题上的真实态度,那就是:“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但绝对‘不回避’”的明确态度。 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这种“绝对不回避”的明确态度、与北京在“是否参与为伊明代炼浓缩铀项目”上所持的态度非常类似,我们知道、中国在参与为伊明代炼浓缩铀的项目上、直到今天都在持一种“既不承诺一定参与,也不否认一旦形势有变,北京得到了伊明的正式邀请、北京一定会认真考虑的”“不确定立场”。 ●华盛顿在东亚方向的强硬、反而“逼来了”北京在中东方向的“公开出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北京一定会认真考虑”的“不确定立场”,事实上是一种立场非常明确的表态,那就是??顿在东亚方向上施展的一连串强硬手段、 “逼出来的”不是北京收手、反而是北京在中东方向的“更加强硬”、是北京在巴以问题上的“公开出手”、是北京决心在巴以问题上“更深地卷入”。 ●中国“更深地卷入”巴以问题的量直接方式 显然,就目前为止,中国“更深地介入”巴以问题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美以”正尝试着用切断哈马斯经济来源的手段、给巴勒斯坦制造困难、从而最终搞跨哈马斯的时候,一边“忽略”以色列的不满、一边用好哈马斯这块跳板、以考虑援助哈马斯、并承认哈马斯主持的巴勒斯坦联合政府的方式、公开地在巴以问题上“增强自己的发言权”。 ●北京已经决心继续“声援”、并“经援”哈马斯 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就援助哈马斯的方式而言,有声援、经援、与军援几种。值得强调的是,从刘建超的讲话来看,他所说的“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国际社会不应该采取一些加剧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困境的举动”就属于“声援”、而那句“中方一直在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今后如果巴方向中国提出这样的要求,中方将认真考虑和对待”的话,实际上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北京已经决心继续“声援”、并“经援”哈马斯。 ●“军事援助”巴勒斯坦的许多项目、最终离不开叙利亚的参与最后,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军援”了。东方评论员认为,在“如何军援巴勒斯坦”的问题上,由于巴以问题的极端复杂性,许多对巴勒斯坦、甚至是对伊拉克境内反美武装实施的“军事援助”、都离不开另一个国家的参与,这就是叙利亚。 也正因如此,事实上,自从华盛顿取得伊拉克战争“军事胜利”以来,叙利亚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警告:“它很有可能成为美国泄愤的下一个目标”。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还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就一直在乘机“敲打”叙利亚,不断向叙施压。而华盛顿的中东打手以色列更是以一种近乎直白的方式、对叙利亚加以威胁。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莫过于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只要巴勒斯坦在叙利亚的总部仍然在大马士革活动,只要叙利亚仍然允许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从黎巴嫩向以色列发动袭击,叙利亚将为此承担责任,黎巴嫩也不会得到安宁。 其实,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人看着叙利亚“不顺眼”,表面是是因为伊拉克、本质上却是因为伊明;而以色列对叙利亚“眼不顺”、却更多地是因为巴勒斯坦、是因为叙利亚向是支持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大本营。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还就传来了一则有关叙利亚的消息。在我们继续解读刘建超的这场“答记者会”之前,再来了解一则最新消息。之后,东方评论员将一并绐出自己的观点。 俄军舰参加北约军演中途退出,停靠叙利亚 [北京消息] 据以色列“戴伯卡”倍报网(DEBKA)报道,俄罗斯正在参加北约军事演习的军舰中途退出演习,停靠叙利亚港口,成为近十年内俄罗斯第一批停靠在叙港口的俄罗斯海军部队,分析认为俄罗斯的目的旨在向美国的敌对国家表示友好. 由“莫斯科号”巡洋舰和“亚速夫号”巡洋舰率领的作战部队于二月五日离开其位于黑海塞瓦斯托波尔的母港前往地中海参加北约发起的名为“积极努力”的联合反恐演习。此前,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对俄罗斯的参演表示欢迎,北约其他领导人及美国军队主管也对俄罗斯的参演抱以很大期望。 但谁也没想到,俄罗斯海军早就想退出演习,访问一叙利亚港口。这一举动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看来,是俄将为其提供帮助的信号。同时,俄的这一行动还暗示了克里姆林宫的计划:为美国敌对国提供友好建议,从而扩大自己在中东军事事务中影响。事实上,普京总统邀请哈马斯代表团访俄并讨论军售问题便是俄罗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时事点评] 据了解,俄罗斯参与的这次北约军演,计划持续三个月。主要的演习任务是“对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武器交易及非法移民”。 显然,东方军事评论员就认为,仅从演习持续的时间、演习任务来看、就不难将其与近来凤声日紧的伊核危机“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果加上俄罗斯军舰十年来首次停靠叙利亚这一因素,那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俄罗斯海军中途退出北约军事演习、并停靠叙利亚港口,其意图之一就如新闻中所说的那样、这是在“向美国的敌对国家表示友好”。 ● 昔京的这一怪异举动、还有个“提醒”的意味 ● 然而,我们还认为,陈了这种“示好”的示好的意图之外,普京的这一怪异举动、还有个“提醒”的意味、既“提醒”“某些人”想想一年前的那一幕。 我们知道,就在一年前,俄罗斯和以色列媒体“同时披露了”一条令国际社会感到震惊的消息:俄准备向以色列的宿敌叙利亚出售两种先进的导弹。在东方军事评论员看来,这两款导弹分别为“针”sA—18地空导弹和18伊斯坎德尔—E制导导弹系统。其中,值得强调的是,“针”sA—18地空导弹是最为先进的肩扛式地空导弹之一,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导弹可以轻松突破西方国家的防御模式。 ●“这玩意儿”从叙利亚几点火、就几乎可以打击以色列境内的任何目标另外,就是伊斯坎德尔地对地导弹、称之为SS—26,是一种在“飞毛腿”导弹基础上改进的导弹,凭借其达到了280公里的射程,“这玩意儿”从叙利亚几点火、就几乎可以打击以色列境内的任何目标,甚至包括以色列在内盖夫沙漠中的迪摩纳核电站、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以色列“惶恐不安”。事实上,为了逼迫俄罗斯一改初衷、沙龙甚至政府召回了以驻俄大使,以示对俄罗斯向叙利亚出售先进导弹的“最强烈抗议”。 ●我们不难看到大国在中东角力的“另一个局部”东方评论员认为、任何大国在中东的动作、都不会只是针对以色列、因此,在以色列强烈反应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大国在中东角力的“另一个局部”。 我们知道,在美国新保守主义早先拟定的中东战略中、有一份计划大致是这样的:拿下伊拉克只是其第一步,之后、就是借伊拉克战争的“辉煌胜利”压服、或者打下、颠覆叙利亚政府。在清除了亲巴勒斯坦的叙利亚政权之后,再去清除反对“美以”的巴勒斯坦政治势力、就显得“手到擒来”了。在先后“搞定” 了伊拉克、叙利亚、 “平定”了巴勒斯坦之后,也就意味着借“巴以问题”而敢不听美国号令的阿拉伯世界、差不多就归顺了美国。如此一来,其中东战略也就实现了一大半、剩下的事,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去解决“量核心问题”:或颠覆伊明、或封锁、或攻击、直到最后控制伊明。 也正是有这么一份“计划”无法释然,陷在伊拉克而无法而一直对叙利亚下手的华盛顿,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当时就跳得比以色列还要高:不仅公开表示反对俄罗斯向叙利亚出售上述导弹,甚至还发出了“制裁俄罗斯”的威胁。 ●俄罗斯海军“开小差”之后就直奔叙利亚、其针对性是一目了然 显然,有了这段“历史的记忆”之后,俄罗斯海军从北约组织的这个旨在演习如何“对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武器交易及非法移民”的军事演习中“开小差”、并哪儿都不去、专门“吱溜到”渴望得到先进武器系统、且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与伊明建立了攻守同盟的叙利亚去“小憩一二”、其针对性是一目了然:那就是公开地支持叙利亚、也就是间接地支持哈马斯、更是在暗示支持伊明。 ●俄罗斯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仍然握有两大“杀手锏” 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仍然握有“杀手锏”,那就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导弹技术和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因此,尽管俄美关系问题堆积如山,但是只要晋京“适时地牵动一下”这两大绳索,那么,一般而言,似乎什么难题郡可以坐下来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次恐怕也“难脱这个俗套”、特别是在中国的主动策应下、更是如此。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声”声援俄罗斯准备请到莫斯科的哈马斯、有意继续经援哈马斯主政下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事实上都是在策应俄罗斯在巴以问题上、在伊核问题上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动作。其中、量值得期待的动作,就是大规模军援叙利亚、军援伊朗。 ●不排陈北京出于报复、或者策应俄罗斯的因素、先于莫斯科、将哈马斯“请到北京一叙”的可能性 在我们看来,如果华盛顿继续在“台独”、中日主权争端等“没有弹性”的原则问题对北京施加压力,那么,就巴以问题而言,我们不排陈北京出于报复、或者策应俄罗斯的因素、先于莫斯科、将哈马斯“请到北京一叙”的可能性。 另外,东方评论员也注意到了这一则消息,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将去伊明访问。非常耐人寻味的是,按刘建超的介绍,吕国增副部长这次访问主要有三个目的。下面,在一则来自伊明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摘要”之后,东方评论员将就吕国增副部长这次访问的“三个目的”进行展开。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