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个人资料
正文

周六纽约游

(2021-06-24 16:21:58) 下一个

6-19-2021, 星期六,晴,华氏72-90

19日早上10点,女儿敲门,打开门看,她的头发湿了,显然刚刚洗簌完毕,问她中央公园晨练的情况如何,她说你肯定喜欢,人很多。她递上给我的咖啡,我们走到林肯中心附近的饭店早餐吧。

 

父女俩一身短裤裙衫的夏日打扮,按昨晚的既定方针,上午凉快时去林肯中心等旧地重游,因为那林肯中心是2017414日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坐包厢,看多明哥演茶花女的美好回忆处,是老婆为我生日的最后一次的奉献,是我毕生的财富,而她们俩到了门口居然还骗我是看电影美女与野兽,这母女的保密工作,这份苦心,一直甜在心里。

 

2017822日,我帮女儿搬去丹麦哥本哈根音乐学院修课一学期时,也经过此地,但老婆的重病压在心底,没有喜悦,但回忆起4月份母女俩站在这台阶上对我大笑时,一丝甜蜜又上心头,责任如山,一定要替老婆尽责。

 

2021619日早上10点多和我女儿经过中央公园时,早起的人儿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活力十足;骑车锻炼的,追云赶月,流星般飞去。遛狗的倒是悠闲,有快有慢,汪汪声不断,狗儿们的家常话,我等不懂。此时如果来个练功十八法木兰剑悠然民族风,好像把静安公园,襄阳公园,人民公园都搬来纽约了,只是美国这里的晨练,不许喇叭箱助兴,噪音不大,不会扰人,各得其所,真的也替他们开心。喜聚群的,几个人一起跑,几个人一起骑车锻炼,多数人还是单人独骑独步,自在自乐,也有夫妻档的,老夫老妻,一对白头翁,慢慢走着,走不动时停下来聊着。

  

 

在林肯中心路对面的意大利餐馆早饭后,我们踏上五彩缤纷的台阶,今天是庆祝德州1865年黑奴解放日,Juneteenth 的国定假日,林肯中心前的水池没有喷水,草地上的塑料草皮很厚,演出的舞台已经摆好,一位黑妹在试音,她一张口不同凡响,肯定是专业人士。林肯中心的门还是关着,独奏,协奏,重奏音乐会遥遥无期,女儿这几天正在与爱乐交响乐团做一个项目,林肯中心要让2020年延期的音乐会先完成,再能安排新的演出,而许多音乐会要重谈合同,要重签,要彩排合练,短时间出不来。歌剧,芭蕾舞剧牵涉更多,明年初能否出来都是说不准。我只能隔着玻璃门,看看票房,那楼梯处很脏,似乎有歌剧魅影的样子。

 

一个城市,少去了艺术的底蕴,确实如沙漠一般,虽然艺术不能当饭吃,经济一紧,艺术家们最难过,而体育球星则是百万富翁,不像艺术家们钱紧,西雅图女儿的大提琴同学只能开网约车度日,来养活一家四口。

 

刚想和女儿离开,按既定方案去大都会博物馆时,却听一声大喊,我女儿回头一看却是茱丽叶的硕士生,刚刚5月底毕业,要去学校搬个人用品。2019422日在上海新天地的星巴克喝咖啡时,也是当阳桥上一声吼,不是燕人张翼德,却是女儿同学爵士鼓的黑人Brian,他在南京东路上的林肯中心按合同演出,突然抬头见到我女儿,今天这位是突然回头,见到我女儿,真是天涯无巧不成书。等他们聊完天,击掌再见后,我们乘上招手的出租车,去了大都会博物馆。可是,然而,我女儿要买一件裙子,提前两条街下车。坐在这女装店,好像旧景重现,母女俩买买买,老爸提提提,只是现在女儿试穿一件,到我面前一转,再穿三件,面前三转,只好把我的审美观提出,做女儿的参考消息,女儿和我的品味差别居然不大,后来我看晕了,给她个信用卡,大概定额多少,女儿连蹦带跳开心而去。

 

走了几家店,还是没有中意的裙子,信用卡还我,看艺术博物馆要紧,反正还有一天,父亲节老爸买衣服格外有意义。

 

热哄哄的街道上走着,前面的华人女士一身黑,打扮优雅知性,我女儿也说,她有品味,白配黑,永恒不变的简洁。那女士对我们的评论,想必也懂,年轻人的英语水平,比老一代好多了,即使最近国内出来的,也是我们文革那代,自学成才的不可比。

 

巍峨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像故人般迎面而来,三年零五个月未见,那年父亲钻进中国艺术馆两天,埋头拍照,抄写说明的样子,还在眼前。里面的各个展馆两天看完,也是累人的,但艺术的享受,对各国不同文化的学习理解,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

    

 

进馆参观,不花一文,却要预约。路上走在我们前面的华人女士也来到此地,我们又排在她的后面,一字长蛇阵地走着,好在速度不慢,报上名字,胸前贴个标签,扫描一下,即可入内。我女儿去了她喜欢的馆藏,我是直奔二楼的中国馆,按照记忆,从一楼埃及馆的木乃伊,墓室中穿过,就有电梯,电梯门正对着明轩庭院,那年我几次三番找老爸,就是这么走的。电梯门开,果然如此,进得月牙门去,窗棂,庭院格局依旧,仿佛老爸又会笑着走来,呱呱叫格,灵格。据说是从苏州请来巧匠,木準子连接整个楼台,没有用一根铁钉。见到馆内一名值班的馆员,问他一些事情,却是三不知。疫情与中美关系恶化后,白人对华人冷淡许多,不像当年,如果路上抛锚,许多人会停下来帮忙,纽约地铁内华人遇袭时,群体冷眼,麻木不仁。

   

 

我在我父亲那年拍照的位置,再拍了几张手机照,却见一家三代人进那展室,老爷爷说,看看那个大橱,和我家的完全一样啊,我到家啦!他的声音极响,孙子感到不好意思,爷爷,轻点。激动的爷爷,言犹未尽,四处走着,看着,伸手去摸,儿子儿媳又于制止,不要去碰展品。

  

 

老一代华人的根,总比年轻一代深,我女儿是80%美国文化,20%华人文化,她进馆要看的是法国路易时代的家具,美国革命时的油画,然后与我在中国馆会面,因为她对中国的朝代分不清,黑呼呼的山水画,平面画法,不如西洋画的透视,彩色,立体感表现强,就像中国民乐,音律的种类,气势,比不上西洋管铉乐队的恢弘壮观。而王羲之书法,米蒂草书,祝枝三,文征明的书法,对她们这代人恍如天书,不知所以,就是我等文革老三届的,读个碑帖,肯定硌巴结舌,满头雾水。

 

这一周恰逢中国书画精品展,把书画作品的局部,以于放大,使画面被氧化发黑,看不清楚的部位,人物表情,市井街巷,一览无疑。无论是皇室珍藏的胡笳十八拍,乾隆下江南的宫廷画作,都有更直观的表现,把历史文明更好地展现了出来。虽然展厅灯暗,看画作的中外游人不少,而许多人则坐在明轩的庭院里,阳光从玻璃房顶上射入,摇动着黑瓦竹影,云飞天蓝,宁静悠远。

 

 

 

 

  

 

走了几步,有几个华人在评论,美国人就是强盗,把世界各国的好东西都抢来了。还有的说,把那个埃及的整个墓室挖来,这么多木乃伊死人拖来,怪不得许多挖墓的都得怪病死了,这就是给咒死的。

 

美国在扩张,殖民时,确实有掠夺性的收集,当时在文物的本国,经济都比美国落后,贩卖文物,收集古董,大有利润。即使在文革时的七十年代,可以在友谊商店出售的中国文物,现在也是价值数倍。1946-1950年,从上海,香港,北京,运到美国的文物何止数十万。这次纽约博物馆的珍品,多数来自许多私人家族的捐献,既有华人富贾,也有美国,英国豪族,这个展室是王家所捐,那个展室是查理士爵士所捐。如果这些文物都在中国,有多少文革中能躲一劫?似乎应该感谢收集文物,精心保护,更无私捐献的人士,他们的心血,使历史的精华能一代代延续,保存起来。就像波士顿那栋要被拆的徽商院落,被美国人耗资上亿,原样搬来异乡落户,使我们华人在此地能目睹徽派建筑的魅力。

 

每次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中国的国宝级文物,虽有遗憾,但也有自豪感,那种艺术的感染力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文化的鸿沟。而博物馆的风景依旧,但又一代人,新的华人来此寻根究底,体验多种文化的魅力。我女儿以前不肯学中文,因为无处可用,但来到纽约读硕士,教课,她倒学起中文来了,反对歧视仇视亚裔,她也到唐人街了解华人的移民历史,理解和她父母来美读书工作不同的历史。尽管她的中文口音,偏向于台湾,香港,能够表达出来意思,不让美国人听懂,保持点秘密,也是趣事。

 

博物馆出来后,去市区一家饭店吃了纽约的美国大餐,然后冒着细雨,朝晚上八点的爵士乐音乐会走去,到了地方,却是一间地下室,十分拥挤,基本上是一臂之遥,看到那位钢琴家不但苍老衰弱,而且右手颤抖,怀疑他是否中风过。果不其然,他自我介绍说,20202月,在休士顿演出时,突然双眼模糊不清,然后失去知觉四个月,现在是疫情后的首次演出,人生从高到低,就是瞬间。观众们对他如此豁达坦荡,报以热烈掌声。

 

他坐上凳子后,用手抖抖的整理几张乐谱,可是一弹上琴键,立刻显出大师风范,在两个小时的演奏中,虽然有人提醒他要讲今天的特殊日子,Juneteenth,可是即使演出中,一名精神不正常的观众,愤怒的打碎几个玻璃杯时,他却眉头不皱一下,流畅地弹了下去。那位带病人参加音乐会的女士立刻致歉鞠躬,带走病人,几位观众马上打开手机的灯,让服务生打扫干净,整个地下室依然是琴声悠扬,美国社会的民众素质使人感动,文化修养令人敬佩。

 

晚上十点,他还要弹第二场,弹贝司的老伙伴,出了满头大汗,我对这两位爵士音乐家,彻底服了,人生即使是在下落,还是以优雅,淡定的姿态面对风雨。是的,他能弹琴就是个奇迹,四个月昏迷后脑部恢复健康是极难的,音乐给他生命,他给音乐生命。

 

临近半夜,纽约市的夜景动人,酒吧饭店,中央公园,人影憧憧,马车夫,三轮车夫,不放过一天的最后机会,马蹄声声,绕梁悬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aoyuny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夸奖,我要好好努力,多读书多走路,多思勤写。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好温馨的一篇游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