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博客

昙花一现又如何,至少曾如此灿烂!
正文

怀旧--国产老电影海报(1)

(2006-12-13 14:17:29) 下一个

整理电脑里头的旧文件,居然看到这么个存货,哈哈,有趣~~

经过整理,并增加了些信息,贴出来大家共享,大家都看过没?

1。《祝福》,1956年,原著:鲁迅。鲁迅的原文,在中学的课本里是读过的,片子,隐约地记得看过些片断,黑白的,记不大清了。

2。《早春二月》,1963年,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

导演谢铁骊把含蓄用到了极致,以求突破,《早春二月》却成为建国以后最为著名的“大毒草”。

片中,主角文嫂死了,没有露面,没有留下一句话。5年之后,饰演文嫂的上官云珠在历经磨难之后也选择了死亡,她从四楼窗口跳下,没有留下一句话!

"失掉了爱情的人生,于我们有何意义啊!一想到此,立刻就悲伤!",作家柔石和影片主人公萧涧秋的爱情故事更是重重叠影,难辩虚实!进步作家柔石的爱情来不及细细体会,就随着被害的生命戛然而止!三十年后,籍由一部电影,在萧涧秋身上重生!


3。《咱们的牛百岁》,1983年(没想到这个是这么晚的)。

我国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胶东半岛上的某个生产大队,五个毛病较多的社员不受各作业组的欢迎。党支部书记牛四只好提议抓阄儿分配。党支部委员牛百岁制止了这种行为,提出自己带领这五个人,另成立一个作业组。这个组被人们戏称为"懒汉组"。在祝贺小组成立的酒宴上,百岁向大家订下了联产到劳的章程,希望大家能重新做人。但是,事情并不一帆风顺,菊花的女儿叶儿收到男友王小山的绝情信,说不愿要一个进了"懒汉组"的丈母娘。菊花受不了打击,哭着要退组,百岁安慰了她们,并借给她们40元钱还王小山的债。可百岁的妻子秋霜听说百岁以前和菊花好过,十分不满,就隔墙大骂菊花是"狐狸精",指责百岁找菊花是"家花不如野花香"。这时,牛天胜为了发展小组的副业,弄来了4只长毛兔,大队修配组却不卖给他搭兔窝用的钢筋,新良偷来钢筋,谎称是在集市上买的。牛四发现后,要他退回钢筋,并拆掉兔窝。天胜一气之下,扛起猎枪上山打猎,离开了小组……

影片以轻喜剧的结构与形式,使之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并能使不同层次的观众喜闻乐见,作到雅俗共赏。它在开掘与刻画人物的性格上下了很大功夫,展现出一个生动的性格世界。几个人物感情与心理的特殊历程、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呈示了农村生活的内涵。该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求真、求美、烘托出一幅真实生动的农村生活的画卷。


4。《三毛流浪记》,1949年。这个电影虽然没看过,可漫画是没少看,至今家里还保留着呢。

在解放前的上海,流浪儿童三毛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后来,他被流氓爷叔骗去干偷窃行当,好心的三毛不肯,逃了出来。

不久,他又被一个有钱而不能生育的贵妇人收为养子。三毛过不惯有钱人家的虚伪、腐朽的生活,在贵妇人为他举行鸡尾酒会时,纠合一群流浪儿伙伴,扰乱了酒会。然后,三毛脱下华丽的衣服,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儿队伍中来。上海解放了,三毛兴高采烈地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5。《李双双》, 1962 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鲁韧。

“ 先结婚后恋爱”―― 张瑞芳和仲星火银幕上不朽的 “ 二人转”。

1963 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配角四项奖。

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胆小怕事,不支持妻子工作,先后两次离家。后来看到双双领导生产队获得丰收,主动回家团聚,夫妻言归于好。《李双双》是李准编写的一部展示了中国农村妇女崭新精神风貌的优秀影片,其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 抓大放小” ,即摈弃了“ 阶级斗争 路线斗争 ” 模式,紧紧扣住人物的性格冲突来吸引观众。影片轻喜剧的艺术样式,浓郁的生活气息及生动的性格化语言都在当时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李双双的扮演者张瑞芳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核心基调,在表演爽朗、火辣的性格的同时,更着力体现女性的温存、忍让,对丈夫孩子的疼爱,对朋友的关心!李双双的银幕形象是 60 年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

影片一上映就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交口赞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十多家报纸都发表了当时公社社员座谈《李双双》的讨论;而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的评论文章也与好几十篇,都毫无例外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影片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李双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时代理想主义、乃至乌托邦精神放大了的形象体现,是一种 " 人性乌托邦 " 。同时,李双双的性格也具有强烈的民间传奇性,被强化和放大了的民间文化及其喜剧精神使得影片超越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获得了一种永恒的艺术魅力。 


6。《人到中年》,1982年。记得这个片名,没有仔细看过。

王启明、孙羽导演的《人到中年》借陆文婷的形象塑造,通过描述她的处境与遭遇,向社会提出了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作用这一重大主题。陆文婷是个医生,医德高,医术精,为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倾注全部心血;同时,她家务拖累重,住房条件差,待遇菲薄。她长期地 “ 超负荷运转 ” ,却从不怨天尤人,甚至在心力交瘁、生命垂危之际,还在真诚地自我谴责。陆文婷的命运实际上概括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命运,她的信念与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影片用 “ 含泪的赞颂 ” ,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影片同时获得 1983 年第 3 届金鸡奖和第 6 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7。《马路天使》,1937年,赵丹演的比较有名的一部电影。  

简介:吹鼓手陈少平和卖报的老王、卖水果的小贩、剃头司务、失业者是结拜的兄弟,他们都住在同一个弄堂的小阁楼上。在他们对面住着一对姐妹小云和小红。小云在生活的逼迫下只得做了妓女,而小红天生一副好嗓子,就跟着琴师去卖唱。小红和小陈每每对窗玩闹,日久生情。
  
一次,小红在茶楼里唱歌被流氓古成龙缠上了。小红只得与小陈商量对策,他们先去找律师,想控诉古成龙霸占民女的行为,但律师收费昂贵,小红和小陈无奈之中只得在小云和众弟兄的帮助之下逃往别处。后来,小云也逃到这里,和老王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小陈为一理发店当吹鼓手被琴师发现,古成龙因此得知了小红的住处,派人来抓小红。可这时,只有小云和小红在家中,最后,小云帮助妹妹逃走,自己却死在琴师的刀下。


8。《骆驼祥子》,1982年。这个有一丁点儿印象,记得那个虎妞。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影片通过几个生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并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成亲,不久虎妞难产而死。拉车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却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因穷困他们却不能结合。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好强的祥子最终也被吃人的社会吞没。

本片荣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3年第三届金鸡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美术奖、最佳道具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