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袅袅

梦自蝉声起,诗从岁月凝。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传统诗词的写作方法

(2008-10-21 21:06:12) 下一个
(作者:符瓦)

 

(一)声调

传统诗词讲究音乐性,易诵能唱,容易记忆。所以它的写法强调懂得格律,过去便有人将它称为格律诗。懂得传统诗词的格律,要先从字的声调入手。从前的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去。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故声调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分清平仄两个字。

有人研究过,认为粤方言(白话)更接近古代的语言,所以懂得说白话的人,要区分平仄声比较容易。平是平顺的意思,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能拖长,也就是如一条平坦的路径,可以顺利的走下去。仄是倾斜的意思,属仄声类的字,声音比较拗屈难听,较短促,如人为想将它拖长,则不可能。

要正确运用此平仄声判断方法,最好是将同拼音不同调的两三个字来对比,如钟和众、期和企、花和画等,前者和后者一读白话声,便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悦耳、平柔,属平声;后者聱牙、急迫,属仄声。

习惯于区分现代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人,要知道古代的入声字已经分散到新四声中去。那么,分散到上声和去声的入声字,自是仄声;这里十分要注意的是已分散到阴平和阳平去的原入声字。如“插”字和“差”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同音,同属阴平声调,但如读起白话来,便有很大区别,又如现代普通话“衣”“一”。同音,但在古语中“一”是入声字,“衣”是平声字,是不容混淆的。所以,只懂得现代普通话而不懂得白话的人,要正确区分出传统的平仄声,必须手上有一本《词林正韵》之类的工具书不可,特别是要掌握好入声字这一类。

除了查工具书、字典或词典这一手段外,多背熟一些古代名篇,也能正确区分某些疑难字的音调,在同一句中,唐诗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也就是说,一句子中的第二、第四或第六的双数字,平仄必须按固定格式,不能混乱。如上面提到的“画”字,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判出其平仄声归属,我们的头脑中立时涌起“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名句,那么按照同句的平仄相间的句式,便很容易判断出它属仄声。至于,同句平仄相间的规律又该是如何呢?这是我们在下一回要谈到的主要内容。

(二)句式

在律诗和绝句中采取的句式,大多是采取前为双后为单的词组组合法。如“床前/明月/光”,为2/2/1句式;“风急/天高/猿啸哀”为2/2/3句式;“凤凰台上/凤凰游”为4/3句式;“于无声处/听惊雷”为另一种类型的4/3句式。词的不同之处,是大量采用前为单后为双的词组组合法,且此种句式在不同词牌不同地方与前双后单的句式是不能混乱的。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和“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七言连续句,前者是前双后单句式,后者是前单后双句式,为3/4句式。词中有的五言句也是这样,如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

赋》的“正惊湍直下”,为1/4句式,与“床前明月光”的句子结构截然不同。

律诗和绝句的平仄声调,一般是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除结尾字的押韵规律外,逢双数的字,必须是平声和仄声错开,为此只有两种情况:仄平仄和平仄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的二四六位数的字,分别是急、高、啸,为仄、平、仄声;而一三五位数的字分别为风、天、猿,都是平声,却不妨碍入律,这就是“一三五不论”的意思。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二四六数字分别是无、处、惊,为平、仄、平声;而一三五数的字分别为“于、声、听”,为平平仄声。一般情况下,单数位的字是不论平仄声的,但应力争避免“三平脚”或“三仄脚”,也就是说,不要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所以五言字的第三位和七言诗的第五位的字,有时就需要讲究一下。此外,犯“孤平”即同一句诗除韵脚外,只出现一个平声字,也是诗家之忌,但此内容较复杂,还有较深一层的“补救”方法,作诗者在初始可以抱着“不以词害意”的创作观点。

词里的平仄声,要求更为严格,相当多的长调都不能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写诗格式去做,必须对照词谱的固有格式去填写,所以说是“按谱填词”,这样说来,学写词的人,手上有一本“词谱”之类的工具书是有必要的。如最简单的《十六字令》,它的定格是“一(韵)

一是平声,│是仄声,+是可平可仄的地方。由此看来,写词要比写诗难。有的初学者以为只是符合词牌那规定的字数就可以算是该词了,不讲句式和平仄规律,随意填写却冠上词牌名,谁知是贻笑大方。

1│--││-(韵),--│(句)+││--(韵)”其中

(三)格律

律诗从第一句到第八句,平仄的“二四六分明”,简单说是“对粘”关系:“对”是相对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平仄要相反,如果第一句的二、四、六位字为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二、四、六字就应为仄平仄。“粘”是粘贴的意思,就是说下句与上句的平仄相同,如第二句为仄平仄,那么第三句也是仄平仄。再往下推,都是这样对粘下去,第四句和第三句对、第五句又和第四句粘……试看杜甫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一句的“二四六”字“急、高、啸”,分别是仄平仄,第二句的“二四六”字“清、白、飞”按对粘格律应是“对”,和第一句相反为“平仄平”,第三句的“二四六”字“边、木、萧”应是“粘”,和上句相同为“平仄平”……

绝句的格律是把律诗截出一半,八句截出一半为四句,既可截上半部,也可截下半部;既可截中间四句,也可截首尾四句。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江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如截取上面所举的杜甫律诗《登高》的首尾四句格律;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如截取上律诗的中间四句格律,只不过是没有对仗罢了。

词的小令,有些七字五字句式是从绝句转化而来,此类词存在一定的粘对关系。如《浪淘沙》、《忆王孙》、《浣溪沙》、《鹧鸪天》等。但是绝大多数词和律绝的不同之处,是打破了原来的粘对关系,而是按它每一个词牌独有的平仄规律来填写。即使字数与律绝相近的词,也大多如此。如《生查子》,表面看来与作仄韵的五言绝句诗相仿,但它在《唐宋词格律》一书里,便载有三种格律:格一全是仄平句式;格二是第一句第五句用了平仄句式,如有名的朱淑真所作的一首“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格三是第三句用了仄平句式,另外还有第八句的特殊格式。限于篇幅关系,本文只是想着重指出:每首词的格律都是不同的,既冠之以为词,就不要因它有些亦是五、七言,而与律诗绝句相混淆。

四、对偶

对偶是古汉语修辞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但要求字数相同,同一位置的词性相同,而且要求组词结构在句中的某个位置上相同。现代汉语也讲对偶,它能产生句式整齐的美感,好诵易记,是学写诗不可不懂的基本知识。古代不少有关这方面知识的蒙学书籍,如《声律启蒙》的一开头即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掌握作对的规律,可说也是写传统诗词要求懂得运用自如的基本手法。

首先是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求成对,分别称之为颈联和颔联。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均是十分工整的对偶句,也就是对联;白居易的五言律诗中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名作。

绝句既然是截取律诗句式的一半,那么就有出现对偶句的可能。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出现在绝句中的后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水蒙雨亦奇”是出现在绝句中的前两句;更有少数绝句,全篇是由两个对联组成,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许多词中在某个固定位置上要使用对偶句,这点在词谱里均有注明。如人们熟悉的“鹧鸪天”,词谱便注明:“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又如《浣溪沙》,词语亦有此注:“过片二句多用对偶”。

对偶句入诗词,要力争对得工整,但又要预防犯“合掌”的毛病。什么是“合掌”?对联上句与下句的意思重合,这一般俗称为大合掌;个别词语意思两同,为小合掌。如果对联的上句与下句意思是连贯的,出现在诗词之中,则为最好的作品,这可称为“流水对”,如上面举例提到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此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亦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律诗与词中应出现对偶句的地方,如果那意思很难变成对联,则仍要以意为主,切莫为追求完全相对而损害整首诗词的意境。这种古代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如久为人称颂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便不完全对偶。

(五)押韵

诗词为什么要押韵?无非是要充分发挥它易诵易记的特点。编押韵的歌谣来提高记忆能力,早已被人们总结出来了。

所以,自古受到人们欢迎的传统诗词,都离不开押韵。

押韵,就是在句的末尾一个字用相同或相近韵母的。古代人将这些编成韵部,什么一东二冬、三江七阳、四支五微等等,到了写词时,标准又放宽了些,总的趋向仍是要易诵易记,如清朝戈载的《词林正韵》只把平仄声共分为十九部,为当代人较为通用的依准。

律诗绝句的押韵,和古体句句押(又叫柏梁体)、不定句押等不同,一般是双句必定押韵,单句除开头句外不押韵;开头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开头句不押韵,五言句的第三字或七言句的第五字,要注意平仄声的正确运用,避免出现三平脚或三仄脚。“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开头句押韵的例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为开头句不押韵的例子。

词的押韵,也和它的平仄、句式、格律、对偶一样,可说是千变万化,但每一个词牌又有它固定的格式。它大体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平韵格,第二类是仄韵格,这一韵到底的两类是常见的,占了词牌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三类是平仄韵转换格,包括《南乡子》、《菩萨弯》、《清平乐》、《虞美人》等十数种,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句押仄韵,转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押平韵,又转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押仄韵,最后转为“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押平韵,前后转换了四次;第四类是平仄韵通叶格,有《西江月》等数种,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押了两个平韵后,末句就平声切去,押仄声韵,应是同一韵部里的仄声;第五类是平仄韵错叶格,有《相见欢》、《酒泉子》、《定风波》等数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忽忽!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词在过片处,错叶两仄韵,即“泪”字和“醉”字。总而言之,切莫把有平仄韵变化的词,显浅地当成较简单的押一种韵的词来看。

 

(六)换字

有了一首传统诗词的好立意以后,如何能写出符合传统诗词的平仄句式格律来呢,通常用得上的有三大类方法。第一类方法就是换字。

换字是指相同意思的字,但是却分别属于平声类和仄声类字,如“观”和“望”、“行”和“走”、“欢”与“喜”、“非”和“不”等,前者属平声字,后者属仄声字,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在杜甫这两句中,用“喜”不用“欢”,是因为前句的“愁”字为平声,下句的第五个字应以仄声相对为好。而在杜甫的另一首诗《九日蓝田会饮》中,他却选用了“欢”字,而不用“喜”字,全诗为:“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这里的第二句结尾字,当然首先是因为押平声“删”韵部的需要,但假如全诗不是押“删”韵部,而是押“真”韵部,全句可改成“兴来今日尽欢君”,意思并没有改变,同一个诗人写的诗,从遣词用字方面考虑,相同意思的“欢”和“喜”两字,取平声“欢”而不取仄声“喜”,就是因为平仄格律的需要了!

此首律诗第一句“老去悲秋强自宽”的第二个字“去”,属仄声,第一句“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句式为“仄、平、仄”,那么依照整首律诗的“对粘”关系,第二句的平仄句式应是“平、仄、平”,所以,深谙诗词格律的杜甫,自然会取属平声的“欢”字而不取属仄声的“喜”字。

不但单个的字,就是两个字以上的词、词组,也可以依据诗词的平仄格律来选择意思相同或相似,而分别属于平声或仄声。如“千秋”和“万代”这两个词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长久或永远。但前者是平声,后者是仄声。连小学生都能背诵出的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选用了“千秋”,是因为它是杜甫诗《绝句》的第三句,此绝句诗第一句为

“两个黄鹂鸣翠柳”,“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句式为“仄、平、仄”,那么按照对粘规律,此绝句第三句的平仄句式应为“平、仄、平”,那么处于第六字的位置,自然是取平声的“秋”,而不用仄声的“代”,此首诗就用了“千秋”,而不用“万代”这个词。

自然,在意思相同或相近,同属平声或仄声的字(词)中,也会出现多个的现象,如“千山”和“群山”均为平声,意思相近,而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却选用“群山”,不用“千山”,行家认为“群山”比“千山”另有一层深意,这就不属于格律要考究的问题了!

(七)颠词

颠词,是写传统诗词能符合平仄格律要求的一种常用的手法。这里的“颠”是作前后次序倒置意思的解释,切莫误以为是错乱。它是在同一句子中进行的。

如“云淡风轻近午天”的平仄句式是仄平仄,是符合原诗仄起格式需要的第一句;但假如出现在需要“平仄平”句式中的诗,可以将平声的“风轻”和双数字仄声的“云淡”颠倒,而将第五、六两字略改字眼,成“风轻云淡午中天”,便可符合要求,达到格律化。同一诗中的句子“傍花随柳过前川”是“平仄平”句式,如要出现在需要“仄平仄

”句式的地方,可将“傍花”和“随柳”颠倒调换,又将第六字改一改,成“随柳傍花过岭川”,便大功告成。同一作者朱熹的一名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仄平仄”句式,如要变成“平仄平”句式,使用颠倒法结合换字,可改成“平仄平”句式的“千红万紫总成春”,至于“成”字是否能比得上“是”字响亮、肯定,那又作别论。

不但并列关系的词或词组可以任意颠词调换,甚至不是并列关系的词或词组也可调换。如苏轼名诗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为“平仄平”句式,若要出现在“仄平仄”句式的地方,用调换颠倒加换字法,可变成“一刻春宵值万金”,而意思完全不变。同一诗中第三句的“歌管楼台声细细”为“仄平仄”句式,本意应是“楼台歌管声细细”,很明显的,作者为了符合平仄格律,把楼台和歌管颠倒过来了。按照语法说,声细细自然是修饰歌管,不是修饰楼台,这样颠倒仍有不合语法之嫌,但在写诗及读诗的人看来,诗歌应允许这种“语法不合”,而且,有时颠倒了这样的词或词组,倒是出了诗意。

笔者曾写过一首词《鹧鸪天•过长江三峡》,整首词为:“日影日童日童雾气迷,朝辞宝寨暮香溪。巫山十二长天小,奇石三千急浪低。城白帝,庙张飞,烟云过眼莫悲凄。人间神女身边在,无奈猿声梦里啼。”这里的“城白帝,庙

张飞”,就故意使用了颠词手法,把白帝城和张飞庙这两个名词修饰部分和主体部分一颠倒,最重要是使平仄声能符合《鹧鸪天》这一词牌的要求,所押韵脚也巧妙地符合了。而且还产生了新的诗意:原来的专有名词并没有过多的内涵,可是这样一颠倒,意思更深了一层,有城中数白帝城,庙中数张飞庙最有名的含义。举此例子,无非是想说明颠词法在写传统诗词中的重要意义,读者不妨亲自试一试。

(八)倒句

倒句,是说在该诗句已符合“二四六分明”的格律,平仄错开条件下,而它在全诗中,却不符合原来所设定的仄起或平起的规律,因绝句和律诗通常只有仄起或平起两种情况,而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平仄是刚好相反的,为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的排列次序来一个颠倒,即第二句和第一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如此类推,只要不因倒句害意便可。

很多人谙熟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水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一、二、三、四句的平仄句式分别为: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并不完全符合对粘规律。但是,如果我们把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位置倒过来,全诗变成:“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水邑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来,全诗的对粘规律便完全符合规律要求。第一句仄平仄;第二句对,为平仄平;第三句粘,为平仄平;第四句对,为仄平仄。

笔者在此拿唐人五王维的名篇来做例子,有妄自尊大之嫌,读者也不一定认可,我还是举今人的例子来说吧。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芳春警世》一书的第47页,有这么一首歌诗:“寒浸被棉风撞墙,离情别意上愁肠。孤枕独眠双脚冻,兄思妹想夜冬长。”如想让它改成传统诗词的对粘规律,只要倒动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位置便可。因“寒浸被棉风撞墙。”平仄句式为仄平仄“离情别意上愁肠”平仄句式为平仄平;而原诗第三句、第四句的平仄句式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这么一个颠倒句子位置,成为“离情别意上愁肠,寒浸被棉风撞墙。孤枕独眠双脚冻,兄思妹想夜冬长”,平仄粘对规律便完全符合了,而且意思也没什么改变,还开门见山了些。

绝句的第二句和第三句,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平仄句式相同,我们有时顺意可变出复杂的倒句或换句,举上书89页一首歌诗为例,原为:“命运共同心意通,游子飘泊感飞鸿。独行幽谷怜芳草,久等名园痛落红。”这诗并不完全符合平仄规律,一、二、三、四平仄句式分别为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采用倒句、颠词、换字等手法,笔者将它先来一个倒句,把三、四句移为一、二句,又将变成第三句的第一句颠词换字(因处在第三句不需也不能押韵了),将变成第四句的第二句换字颠词,全诗成为:“独行幽谷怜芳草,久等名园痛落红。命运相通心意共,飘零游子感飞鸿。”这样一改,全诗不但平仄格律完全符合,而且意思似乎比原诗还好了一些。

(原载文字左江日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yyuuuzj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极了,山芋受教!
yyyuuuzj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及了,山芋受教.
文中有二处印刷错误:四对偶中(山色空(水)蒙雨亦奇,多个(水)字.七颠词中(日影日童(日童)雾气迷),多了二字.
山芋初学,今后还要请求大师指教.
山芋拜读 ( 由于学浅现在还不够拜师资格,山芋自知小学跳读大学还早了一些,先自学些基本功后再来拜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