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落进料斯大林的‘陷阱

1949年刘少奇,毛泽东的先后会晤斯大林是两人斗争白热化的峰巅。虽然脚色不同,都掉进了斯大林当时利用第三国际打击铁托的大网里。伥
正文

历 史 疑 云 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结交

(2006-07-17 16:30:10) 下一个

(三)历 史 疑 云 毛泽东和斯大林的结交 辛格莱 ============= 毛泽东满怀壮志,却掉进了斯大林的陷阱中共早期的头头脑脑中,只有毛泽东从没有和第三国际任何领导直接打过交道。自 从毛泽东的关于中国农村阶级划分的论文送到第三国际审查之后,斯大林就一直以怀疑眼光遥看这位农民革命家。毛泽东对此当然感受甚深。尤其对斯大林趁他不在延安之际,突邀刘少奇等擅自进军东北,更是疑虑万分。认为这是斯大林排除自 己出革命大局的第一步。必须让他明白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重要方面;自 己是这一伟大革命农民运动的导师。现在与斯大林当面阐明自己的农民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使斯大林同意自己的农民革命导师地位,建立平等关系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满怀豪情,决意趁斯大林寿诞之日,以拜寿之名去见会斯大林。心想经高岗举发刘少奇是异类,自己一面大事宣扬‘向 老大哥一边倒’。一面又亲自出面轰走司徒雷登,表明自己对美帝已经恩断义绝。明暗铺垫工作都已就绪。 此去该不难在工人老大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宝座旁,争得一席之地,放上自己小弟农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椅子。毛泽东选定在斯大林寿辰之日去访,因为这是当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元首和理论家 共庆之日。他有意此去以中国农民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建人,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姿态 去。平起平坐向斯大林介绍自己思想,商谈两党关系。那些国家事务留待国家 总理去处理,突出自己此行完全超越于国家事务之上。虽然带的陈伯达和师哲都通 俄文。但为了与斯大林恳谈中共党内现实斗争内幕时不致内部播散,另由周恩来出 面借来俄国翻译随行。这样自己的随员陈、汪两人也可免沾包,不致回来招架不住 内部探询。据科瓦廖夫说,此行带了成车皮的大礼,其中光是极品茶叶就一千斤。 过沈阳时,高岗又附上两车皮礼物。说是他和林彪的,请带去。但遭到毛泽东的拒 绝,不但强制卸了车皮,还派人对高岗说:应当知道现在东北还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话里的‘现在’和‘还是’如果不是科瓦廖夫误传,那真够令人玩味。毛泽东满怀信心到了莫斯科。斯大林当晚为毛泽东设晚宴。但是晤面后斯大林执意 只对他以邻国元首的礼貌相待。坚决只称他为先生。甚至当他的面,不但称随行陈 伯达为同志;还夸陈伯达为‘中国的伟大理论家,历史学家’。却不称毛泽东为同 志。不听毛泽东自我介绍革命史的努力,他毫不犹豫的用‘胜利者不容批评’的说法 一再剪断毛泽东的开论。更不用提安排秘谈了。毛泽东回来后,对陈伯达晚上趁他 不在,自己去看儿子一事大发脾气。刘杰诚根据师哲的叙述将这一次会面写成毛泽东觉得这是个‘ 紧张、愉快而有意义 的日子 ’。但是在毛泽东亲随叶子龙的“ 毛泽东初访苏联” 里看到的完全相反。他 写道 :‘ 到达莫斯科的当天晚上6点,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毛泽东。毛泽东只 带了翻译师哲前往。回来后,我从毛泽东的举止中隐约发现他有点不高兴 。、、 大约晚上十点左右毛泽东忽然掐灭了香烟走进卫生间,并在里面说了句什么。他又 提出不睡软床。在他一 再坚持下,我只得请人帮助把床垫、、、抽下来放到地板 上。’ 看来叶子龙的说法还是比较实在,因为第二天,毛泽东明确的告诉他‘ 我们 这次来是给斯大林同志祝寿的,顺便可以到各处走走。其它的事我不谈,你们也不 要和苏联同志谈。’显然面对奸滑狠辣的斯大林,毛泽东感到原来的盘算已经行不 通,甚至已经心灰意懒到准备打道回府。实际是斯大林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中国的‘人民民主’与东欧各国的‘人民民主’是另 类。他认为东欧工农人民民主共和国有30%的人民是工人,中国工人比例连10%也不 到。党的性质自然也不能等量齐观。拒绝毛泽东提出看看东欧兄弟国家的打算。他紧催毛泽 东和他亲自进入建立两国关系的主题。当毛泽东提出两国关系准备由周恩来 去谈时,他毫不犹豫地问:我们都在,为什么还要他来?明确表示不欢迎周恩来的 意向。周恩来曾是第三国际的信徒。但在遵义会议上他贬了李德。在延安整风时,又屈从 毛泽东的压力,为自己跟着王明去汉口检讨了五天,破坏了斯大林的布局。这些都是高岗后 来放风斯大林看不起周恩来的来由。既然话不投机,斯大林干脆问毛泽东还想在苏联干点 甚么,简直就有点逐客的意思了。逼到墙边的毛泽东说要‘既好吃(湖南土话,应读 ‘qia’),又好看的’。这话是湖南市廛流痞‘结把子’时的俚语,意思是这事要搞得 既有实际内容,又要场面光鲜。翻译弄不清俚语的意思,翻不清。也可能是觉得直 译会成了一国元首来讨吃不好说。支支吾吾解释不清。但斯大林追问不放。被堵住 了的毛泽东临时用‘看看苏联工厂’搪塞一句。斯大林于是将毛泽东一行安排在郊外 他的行宫里,任其自行参观;实际是晾起来。叶子龙回忆中说,毛泽东去莫斯科以前,高兴得曾问过他一块到里海晒几天太阳如何。科 瓦廖夫1991年接待访问时更回忆说:毛泽东去前给他提出的此行计划很大。第一个 月是在苏联遍访苏联三大历史名城,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并和斯大林就重大世界共 产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会谈,毛泽东尤其对最后一点作了充分准备;第二 个月出访东欧波、捷、罗三国;最后花一个月在苏联赫赤疗养。国事未定,毛泽东 已经在打算撂下不管去遨游天下。这能是‘人民民主共和国’开国之明主?连科瓦廖 夫也劝他第三个月的计划暂时别提。没有想到事实上此行却成了在莫斯科郊外过大 冬天。住在国宾馆的毛泽东执拗的对来问候的莫洛托夫等讲自己的革命史和观点。 莫洛托夫无礼的问他说这些干什么,毛泽东硬顶回去:你告诉斯大林,他自然就会 明白。斯大林背后对探望毛泽东回来的米高扬和莫罗托夫说: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哪里来的?那是人造奶 油类的马克思主义。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也直接来问毛泽东读过资本论没有。于是回 去汇报说:毛泽东没有读过资本论。人聪明,是值得一见的农民领袖,中国的普加 乔夫。斯大林怎能对‘中国的普加乔夫’感兴趣?何况毛泽东还摆明是想以东方农民 革命盟主的姿态介入斯大林的禁脔‘人民阵线’?实际斯大林一力培养大的金日成已 经在和斯大林规划计算这事。1950.1.19日,苏联驻朝鲜的大使什特科夫向国内汇 报说:金日成向他表明何时进兵南下一定会遵守斯大林的指示办。他并希望再去莫 斯科面见斯大林,研究可否提前进攻南方。还说金日成自己申明:‘他是一名共产 党员,一个有纪律性的人,对他而言斯大林的命令就是法律。、、金说他还有其他 问题,尤其是就建立共产国际情报局东方局的问题,征询毛泽东的意见。、、’显 然他已经先和斯大林研究过东方局,这回是想趁斯大林在场,以斯大林指定的带头 人身份征询毛泽东的意见。这些意图都与毛泽东来意的正面抵触。这种情况下,斯 大林宁可让毛泽东的来访局面僵在那里,静观其变。而改原来暂不让金日成南下以 免惊扰美国的安排,秘密同意金日成立即出兵进攻南韩。于是金日成立刻下令动 员。还通知中国:朝鲜自己有把握立刻解决南韩,不烦中国支持。毛泽东以新建之国首脑,声称拜寿出访邻国首脑。结果拜完寿却无事滞留两个来月 不归,当然引起国际议论。路透社消息认为毛泽东已遭斯大林扣留。中国代表团也 感到形势不妥。于是正式公开发布消息说,此来还要商量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签 订协议。因此多待了些时日。毛泽东同时也在内部出言表示已经不耐继续空呆,为 此对莫洛托夫发牢骚。斯大林看到中国代表团出面公开表示呆长是因为要商量两国国是。表明经长期冷冻,锐气尽消的毛泽东已不再寻求煮酒论英雄。自己亮牌时机已 经成熟。于是欣然出来与中国元首面谈。在这一前提下,还同意了与毛泽东进行没有任何其他中国人参与的密谈。斯大林只与毛泽东以‘中国元首’面谈,可能还在于使这次会谈具有法律效果。科瓦 廖夫在接待俄罗斯历史学家访问时说毛泽东来前还曾以电报私下向斯大林作出过重 大承诺。、、、。他说:早在1949年3月10日毛泽东就曾电复斯大林,‘、、、关于在黑龙江的边界划界问题完全同意友邦意见,并请派来技术人员,中方负责边界建 筑物所有建设费用。、、、并请告知所有必须遵守的规章,我们保证遵守。、、、。’因此两人一见面,斯大林就坚持要毛泽东首先签订两国间的条约; 就急于落实毛泽东在正式成国家主席前的承诺,为的是不让到手的烧鸭子飞走。完成帝俄时代俄国就想赢得的领土。外电的传说和斯大林在国际关系上的向来不择手段,令毛泽东终于被逼召开记者会 表明自己同意谈两国问题。斯大林看到时机终于成熟,于是应邀出来接待。密谈过 程如此机密。即使是许多斯大林属下第一层外围人物也不清楚,两人是怎么谈的, 谈了些甚么。据科瓦廖夫说,连米高扬也是由于斯大林向他要走了高岗密报的元 件,才知道斯大林要将高岗密报交给毛泽东。密谈时,斯大林拿出了高岗给他的密 报亲交毛泽东。吓坏了斯大林周围的人,都认为是出卖高岗。作为高岗引进人的科 瓦廖夫更吓坏了。以为不但高岗将遭灭顶,他自己也难免祸及池鱼。但后话大出众 人意料。这次斯毛两人的掩门密谈虽然短促。却竟让毛泽东赢得斯大林一改初衷,承认这位 长期拗桀不驯中国农民领袖为‘同志’。KGB出身的师哲回忆说,第二天,他巧得其时的(没有说经谁指 点)及时在斯毛的晤面时向斯大林请教:毛泽东来后,斯大林同志一直称毛为‘先生’ 该当如何翻译。这时斯大林回过头来,认真的告诉身旁的米高扬等人说:是的,从现在起应当该称同志了。师哲的这一问真有点像为这场一夕间的‘政变’画龙点睛。 斯大林也同意了周恩来来商谈两国间的条约。从后来的情况看,斯大林所以交给毛 泽东高岗密件,实际是不正面表态的推荐高岗。通过这一行动,毛泽东的反应不言 而喻的表明了他与高岗的真实关系。他对高岗告密乃至传递的密电等这一系列 行为的知情度,也彻底解密了毛泽东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共同祖国’的忠诚程度。识 时务者为俊杰,毛泽东顺利过了关。但是除了在场人外,无人知道毛泽东当时是如 何应答的。对密谈者说来,结果无疑是皆大欢喜。虽然高岗宣扬过‘斯大林看不起周恩来’。而 且这次斯大林也曾当面拒绝过毛泽东要周来的建议。这时也同意周恩来来了。于是一起 签订了两国间的条约。赢得斯大林‘好吃又好看’认可的毛泽东欣然归国。斯大 林还如毛泽东所请,派来了一个能帮助他深究马克思理论的大使尤金,建立了毛泽东与 斯大林联系的官式通道。从此无须再借助高岗和科瓦廖夫。更不会有二十八个半布 塞维克的干扰。毛泽东更着意暗里支持高岗和刘少奇竞争,以保证高岗接班,他自 己也身后无虑。初看来,高岗是这场斗智中另一得利最大者。凭他在苏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上的石敬塘式一搏,他已经得到斯大林青睐,有望经毛泽东培养后为中国未来掌门 人。不想却是以此误了卿卿性命。这次会晤虽然签订了中苏两国的同盟友好条约,但是毛泽东未必完全得遂初衷。原 想去和斯大林并肩共叙同志之谊,不想不但斯大林重提旧训:认为根据中国实际情 况,土改不宜没收富农的财产土地。发回国内讨论。结果毛泽东输了这场后来被薄 一波称为典型民主讨论。只好和 ‘高岗密件’这条蛔虫一并吞下回来。后来他对斯 诺说起此事时,说成那次去是和斯大林吵了两个月的架。毛泽东之所以还身在莫斯科时就和周恩来一起来电,要求全党对过去的农村政策组织讨 论。显然是斯大林又提出了过去在老区时对富农是否应和地主一样看待的问题。当 时毛泽东是少数,主张统统没收土地。中共1946年通过的‘五四决议’里又规定了不宜 没收富农财产。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不少地区并没有认真贯彻。阶段总结时,不同处理的双方争 执不休。最后毛泽东结论说:没有很好贯彻的地区是当时当地实际形势所决定,下 不为例。这样免舍了没有遵守决议一方的责任。无疑有偏袒。斯大林这次重提这个 问题,毛泽东指示国内全党讨论。结果一致认为当时不应没收富农财产。薄一波在 他1992年发表的回忆录里称这次的大规模讨论是党内民主的空前典范,十分惋惜从 此不再。斯大林会找到中共过去在执行政策上的具体分歧,自然让原就 怀疑自己左右另有斯大林‘鼹鼠’ 潜伏的毛泽东惊心。加上过去路线斗争历史瓜葛,更对党内曾与苏联有过渊源的成员愤愤。以至在一次斯大林单独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 祥密谈时,毛泽东甚至愤怒得情不自禁的站起来,当场指着王稼祥说‘ 、、、他 们,就是他们打击我,排挤我、、、。’( 师哲:在历史巨人的身边451 页)。这 里毛泽东的‘ 他们 ’指的显然是留苏的和他认为‘右’的一群。这次来访前毛泽东自己的预案全盘落入斯大林的控制下,使他到结束时的心态仍十 分压抑。以致毛泽东在听到随行的翻译师哲说,斯大林曾误以为决议由于中方译稿 迟到,使文件不能及时签字时,禁不住愤愤说‘ 总而言之,一切错误都在中国人身 上!’。这里的‘ 总而言之’和‘ 一切’鲜明表露了毛泽东积压在胸中的愤懑。师哲 后来也说毛泽东的莫斯科之行颇不愉快。毛泽东费尽心力安排的会晤结果是自投罗网。真正赢家是斯大林,他不愧国际阴谋 老手。不费劲的及时设下陷阱,就轻而易举的取得历史性的丰收:在重庆的国共和谈有望成功时, 他只派一人凭三寸之舌奇袭延安,就将华北中共的部队调出关外。不但打断了美国 大力拼凑将成的国共和谈,严重打击了中共内部寄希望于美国调仃的力量;同时还 从根本上激化了骜桀多疑的毛泽东对刘少奇,甚至对所有受过洋文化教育战友的信任。使深感孤立之危的毛泽东老老实实归于旗下。毛泽东此行当然也有收获,就是终于得到斯大林的接纳。实际是正如入了帮派,此后斯大林将指点他的行事。从莫斯科回来后,毛泽东在建 国政策上对刘少奇的态度明显突变。由于缺乏 近代社会的实生活经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又只能依靠极有限的中文启蒙书本。认识不可能深。周恩来早年曾向中共中央汇报毛泽东评说: ‘、、、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偏于战争’这些话应说是中肯的。毛泽东威 信主要是凭借他对中国农村实情的认识,通过艰苦游击战争建立起来的。当中国革命进入建国准备阶段后,毛泽东格外感到自己的力有未逮。好强成性的毛泽东 在建国大政上只能依靠受过新思潮渲染教育的知识分子,用表面上的全心支持他们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对知识分子的疑忌。对待以他的名义发表的西柏坡会议政治报告就是典型。实际这是刘少奇根据张闻天的东北经验起草的。去莫斯科前,他不仅同意刘少 奇批驳山西和高岗关于地区农业合作化报告的意见,还在上面再加批语。要全国应 以冒进为戒。可是这次出国归来有了新靠山,他立刻转过向来,狠狠打击刘少奇及其 群众的威信。他强制撤回在他走后刘少奇所作类似批示。不顾副主席刘、周和东北 大区二把手张闻天等的反对,核准高岗关于东北在土改后农业立即试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请示报告。还在自己的公开讲话中开始抨击他原来夸奖过的刘少奇的报告。最终倒算年月,草草提前结束了新民主主义阶段。赢得在国际背景指导下绝对控制中国政局的大权后,实质并不理解社会主义的毛泽 东以为自己既有天资,又有了国际高人指点,信心倍增。高岗也在科瓦廖夫的协助下掌握了中国发展的长远规划。科瓦廖夫原是苏联的副铁道部长,并没有从事全国长远计划的经验;更不了解中国。他只是假高岗之缘成了毛泽东和斯大林间联线的。斯大林就曾冷讽的对毛泽东说过:科瓦廖夫只是一个削尖脑袋往政治里钻的技术人员。科瓦廖夫自己则认为他成为高岗的顾问是因刘少奇的陈诺。有了后台的毛泽东自然积极仿着苏联的葫芦画中国的瓢。不到三年就决定腰斩新民主主义阶段,跨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 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交给别人。对自认为熟悉的农业决定亲自领兵,循苏共的路,用改变农业结构拖动农业的高速发展,于是分到农民手里的田地又被收回到公社之类干部手里,也就是回到官家手 里。他说:‘只要合作化了,全体农村人民会一年一年富裕起来,商品量和工业原 料就多了。’再从农村又推广到城市。城乡的大大小小工商业,包括个体户也立马 几家拉在一起成为合作社。大大小小一律成了国营工商业。掀起了热热闹闹敲锣打 鼓的‘社会主义’高潮。他高高在上指挥生产和分配。这位曾领导农民革命的英雄得权后所强行的政策,实际是在创建一个全国一体的农奴制国家。结果生产不进反退,一片混乱。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毛泽东不知自检,却归罪于臣民的右倾,知识分子的秘密反革命思想干预。于是 一再发动政治运动,先动局部后及全民。全国动乱相继。终于酿成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历史上空前悲剧。毛泽东以为取得军事胜利就是革命基本成功。只要国政大权在握,不为宵小所乘, 治理国家乃是小事一桩。 何况现在有目标相同的斯大林先例在。坚信自己领导农 民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农民不足以领导革命的教条。因此自己实质不但是农民革命 领袖,更应当是‘理论导师’。应可与工人革命导师列宁、斯大林并肩平坐。但是限 于出身和修养,他的现代知识和视野显然不足。当他不自知的出来,打算与熟谙现 代国际政治权术的斯大林较量之时,实际自投罗网,只落得终极归附于斯大林麾 下。他这一拜寿密谈,弄的中国被迫停下自己的解放台湾,为金日成让道。继而毛 泽东独断的违背众人意愿,让中国卷入准备毫无的朝鲜战争;为此中国牺牲了逾千 万的农民子弟兵。这些自然向斯大林证明了他执行意旨的坚决;也向斯大林显示了自 己指挥下的中国力量。中朝关系也是斯大林这张大网中的一段,我们不得不多说一点。金日成原来并不愿意中国插手他的统一朝鲜。因为他不但要统一朝鲜,还有当斯大林王国下东方 盟主的大志。1949年11月他正式向斯大林提出发兵南下的行动计划,但斯大林 考虑到这可能引起美国的干预。势将危及苏联,没有同意。金日成并不死心,1950年1月19日,他 借酒向在他那里的苏共代表放话说,如果斯大林不愿重新与他商量,他将考虑找毛 泽东。这时正是毛泽东要将周恩来找去莫斯科与苏联进行谈判的时候。谈的内容之 一,就是希望斯大林阻住金日城南下。容中共先解放台湾,以免两家同时行动会惊 动美国。原先斯大林已经稳住金日成,阻止他的迫求南下。现在看到毛泽东已经成 为门下,苏联在远东已无虑屏障。而且中国已经自动衡量到不宜两家同时出兵。于 是改变了主意。秘密通知金日成立即行动。他亲自秘密接见金日成,承诺给他有限 的经济和军火。但不是白给,朝鲜须保证向苏联提供相应价值1.33亿卢布的黄金、 白银和钼精矿。据金日成的译员文日回忆,金日成十分满意回去,还向斯大林保 证,进攻将在三天之内取得胜利。美国不会有机会参与这场战争。金日成又按嘱咐 通知了毛泽东。并告诉毛泽东他自己的力量足够,无需中共支持。金日成发动的这场战争初初开始看来十分得手,南朝鲜部队很快就被逼促居一隅。 这时美国在联合国建议出兵支持南韩,不想在联合国投票决定出兵干预的提案时,常务理事国的苏联大使忽然离席,于是参战提案顺利通过。在联合国部队名义的美国干预 下,北朝鲜溃不成军。只好向后台斯大林请援。斯大林在10月1日收到求援电当天, 分别发给平壤和北京的两封信电报。斯大林在给平壤的电报中指示(从此及以下 各节,双引号内的文字均借引自沈志远、李慧芳著:苏联与朝鲜战争—俄国解密档 案中的历史真相)说:“必须立即动员全部力量,不让敌人跨过三八线,同时要准备 在三八线以北同敌人作战”。至于提供直接军事援助的责任,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建 议交给毛泽东:关于“要求武装援助的问题,我们认为更可以接受的形式是组织人 民志愿军。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同中国同志商量”。在 给北京的电报中,斯 大林以客气但又不容商量的口气向中国提出了出兵援助朝鲜的要求。斯大林先称自 己“对朝鲜的局势不甚了解”他随后向中国领导人提出:“根据目前的形势,如果你 们认为能够为朝鲜提供援助部队,哪怕五六个师也好,就应立即向三八线推进,以 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部队可以志 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斯大林不愿意毛泽东知道朝鲜曾向 苏联提出同样要求并已遭到拒绝的情况,所以他最后又补充说:“关于此事,我丝 毫也未透露,而且也不打算透露给朝鲜同志,但我并不怀疑,当他们得知此事时, 他们将会感到高兴。” 战争发展到最危急的关头,斯大林却将援救朝鲜的责任压 到了中国的身上。毛泽东也不推托犹豫,立刻起草了给斯大林的同意出兵的回电, 提到政治局会上讨论。然而按当时情况要中国出兵朝鲜,面临着重重难题。于是在 10月2日下午中南海颐年堂召开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中共大多数领导人对此 持保留态度,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不要出兵。毛泽东不得不收起已经拟好的电 报,而交给了罗申另一封回电,电报说:“1950年10月1日来电收悉。我们原先曾打 算,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派几个师的志愿军到北朝鲜帮助朝鲜同志。然 而,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认为,采取这样的行动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第 一,派几个师的兵力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们的部队装备很差,与美国军队作战没 有取得军事胜利的把握),敌人可能会迫使我们退却。第二,最大的可能是,这将 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其结果苏联也会被拖进战争。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 十分严重了。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当然,我们不派军 队援助,这对于正处在如此困难之中的朝鲜同志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自己也 于心不忍;但是如果我们出动几个师,随后又被敌人驱赶回来,并由此引起美国与 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的整个和平恢复计划就将被全部打乱,国内许多人将会 对我们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尚未医治,人民需要 和平)。因此,目前最好 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同时积极准备力量,这样做在把握与敌作战的时机上会 更为有利。由于暂时的失败,朝鲜应该换一种斗争方式,进行游击战。我们将召开 一次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出席。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 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希望与您商量一下。如果您同意,我们准备立即派 周恩来和林彪同志飞往您的疗养地,同您讨论这件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局势”。 毛泽东这里既陈述了目前出兵的实际困难,但也留下了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转圜 余地。‘余地’内容与他没有发出的电报基本相同,那就是‘召开一次党中央会议’。周恩来和林彪也去了苏联商讨条件。此时,斯大林有些沉不住气了,在接到罗申转来的毛泽东的答复后,他决定考虑撤 出在朝鲜的苏方人员。到10月5日,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做出撒手不管的正式 决议,批准将苏联专家和苏联机构的工作人员撤回苏联,而不再附加任何条件。然 而在莫斯科似将决定放弃朝鲜,任中国直接面对强邻压境的同时,毛泽东见到在北 京的领导不赞成出兵者居多,党中央会议通过的可能不大;决定自作主张,独吞斯大林送来的 这条蛆。让中国来承当原应是莫斯科的任务。得知莫斯科已下令他的臣民撤出朝 鲜后,毛泽东紧急电令正在西北的彭德怀回京领兵赴朝,于13日下午召开政治局紧 急会议通过。会后毛泽东即给周恩来去电:“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 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 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由于没有空军掩护,毛泽东决定战争初期只与南朝鲜 部队作战。与此同时,毛泽东把出兵的决定通知了苏联大使,其中又特别强调了空 军援助问题。毛泽东提出,“主要问题是必须有掩护我们的空军。我们希望空军尽 快到达,无论如何不迟于两个月”。毛泽东又接着指出,中国政府“目前无法为提供 的装备付现款”,而 “希望以贷款方式得到这些装备”。电报最后说,为此,周恩来 必须与 菲利波夫同志重新讨论这些问题。接到这份电,斯大林立即通知什特科夫转告金日成:“鉴于中国同志的这个新的决 定,请暂缓执行昨天发给你们的关于在北朝鲜进行疏散和将朝鲜军队向北撤退的电 报。”电报发出后斯大林还不放心,当天再次致电金日成强调:“此前通知您的关于 中苏领导同志会谈时提出的建议应予撤销”。不知是甚么建议一听毛泽东已经决定 出兵他就要金日成立刻撤销。但这是他们两人在联合对付中国则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周恩来与苏联进一步交涉军援时,苏联方面仍表示,两个半月后苏联空军也难 以出动,更无法进入朝鲜上空作战。尽管如此,毛泽东还是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 主力部队还是在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并于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 仗。斯大林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进行了两次非常成功的运动战,取得了显著战果,不仅占领 了平壤,而且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这时,在是否立即向三八线以南发 动第 三次战役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意见。作为前线总指挥,彭德怀认为,经过两个战 役后,部队疲惫不堪,病员增加,急需休整补充。后勤供应没有保证,大部分 部 队还没有冬装,弹药和粮食也接济不上。而且,越向前进,此种情况就越会增加。 因此,彭德怀在1950年12月8日电报中提出,如对敌人 “不能给以歼灭性打击 ”, 即使能够越过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也不宜这样做,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进军, 第二年春天再战。聂荣臻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也认为部队经两个多月连续作战, 非常疲劳,物资装备损耗也大,亟需休整补充。况且在第一线兵力上,中国军队也 不占绝对优势。因此,向毛泽东建议推迟两个月发动下一次战役。然而,莫斯科从他的利益考虑,表示不但不能停止军事行动,而要 “趁热打铁” 。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还讨论并通过了给苏联驻华大使的电报,表示苏联不希望中 国代表出现在联合国的讲坛上。电报要求罗申立即向周恩来通报:据维辛斯 基报 告,美国人即将提出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干涉朝鲜”的问题交联合国 大会讨论。苏联代表团将反对把这一问题列入议事日程。然而,如果此问题 被列 入议程,苏联政府必须知道中国政府的意见。电报强调:“如果周恩来询问苏联政 府对此问题持何观点,您应回答说,这一次和安理会讨论麦克阿瑟的报告时一 样。苏联政府认为,中国代表不出席联大讨论这一问题更为恰当。”真是奇诡,朝 鲜出兵南下是他鼓动的。当安理会第一次投票决定是否共同出兵反击朝鲜时,苏共 代表却‘适时’的缺席,使联合国名义出兵的提案顺利通过。中国出兵援朝是他逼上 梁山的。这次安理会讨论美国将提出的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干涉朝 鲜”问题时,斯大林又建议中国不要参加。就像他在有意将中国推入他安排的战争 里,让中韩与美厮杀成仇。而他不但坐山观虎斗。不管谁胜谁负,他都会为苏联赢得 一条它和美国之间的世代屏障。尽管中国已经开始认为讨论停战时机已近成熟,但认为必须与苏联政策保持一致。 12月7日凌晨3时,周恩来紧急召见罗申说:近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印度、英 国、瑞典代表不止一次地向中国代表伍修权探询中国的停战条件。为了掌握主动, 并表现出积极性,中国政府打算提出自己的条件。周恩来以书面方式递交了中国政 府拟定 的五项条件,即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美国军队撤出台湾海峡和台湾 岛;朝鲜问题应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并从联合国 逐出蒋介石 的代表;召集四大国外长会议准备对日和约。周恩来表示,“在有关在 朝鲜停止军事行动的现有条件送达伍修权之前,中国政府想同苏联政府商量,并请 苏联政府就 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中国政府希望当天就得到答复。苏联政府 立即回电,说斯大林“完全同意”中国提出的五项条件,同时强调“我们认为,不满 足这些条件,军事行动就不可能停止”。但另一方面,苏联又建议中国暂不要提出 这些条件,而等美国和联合国先提出条件。斯大林甚至起草了中国应如何回答这一 问题的具体表述方法。为了与中国协调行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在同一天做出决 议,通知在联合国的苏联代表团:维辛斯基关于停止朝鲜军事行动的建议是不正确 的,在苏联代表团的方案中应加上两条,即中国五项条件中的第1条和第3条。接到 苏联电报后,12月8日,周恩来即给中国在联合国的特别代表伍修权及顾问乔冠华 发去电报,指示他们对谈判“应采取他急我不急的态度”。电报内容与斯大林的来示 完全相同。在斯大林的坚持下。毛泽东不同意彭德怀暂时停止进攻的意见,命令立 即发起第三次战役,迅速突破三八线。12月13日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说: “目前 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 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显然,毛泽东在电报 中所说的“政治”,不仅是对英美而言,也考虑到苏联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倾向 性意见。原来金日成不容毛泽东插手,斯大林也只要求中国军队进到三八线以北, 容北韩军队得一喘息时机。现在却将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拉出来勉强毛泽东必须 越过三八线。正在热衷进入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中韩两国元首只好接受。越过 三八线的决策已定,但如何展开还是个问题。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彭德怀即与志 愿军总部将领共同研究了战场情况。决定只能放弃原定过冬休整的计划,坚决克 服部队因连续作战而异常疲劳、兵员不足及供应不及等困难,发动第三次战役,打 过三八线去。彭德怀说:现在既然政治形势要求我们打,既然毛主席下了命令要我 们打,而我们现在打起来实际上又有很多困难,所以就一定要慎重,要适可而止。 政治上要求我们突破三八线,那么,我们就坚决突破三八线。以后,则采取稳进方 针。难言之隐十分显然。12月19日彭德怀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致电毛泽东,讲述了前 线部队面临的极大困难,同时指出:“两次大胜后,速胜和盲目乐观情绪在各方面 都有增长。苏联大使 说美军将速逃,要我军速进,朝方也有如此要求。据我看, 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 纵深加强,对联合兵种 作战有利。” “从政治上看,敌人马上放弃朝鲜,对其阵营 是很不利。如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 鲜。我军目前仍应采取 稳进,对部队不要太伤元气。我8日给你的电报中,提到暂 不越‘三八线’作战,以便充分准备来年开春再战。得你13日复电后,现已遵示越 ‘三八线’作战。如无意外变故,打败仗是不会有的,但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的可能 性是存在的。彭德怀的报告深刻反映了战斗部队指挥员对隔山指挥的无奈情绪。在战争进入僵持 的情况下,斯大林开始考虑和谈的问题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和副代表察拉 普金于5月初开始与美国方面接触,透露了苏联有进行和谈的意愿。5月18日,已经 退隐普林斯顿大学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应召去华盛顿面见艾奇逊,接受了与 苏联方面进行会谈的任务。5月31日,凯南以私人名 义拜访了马立克,提出“美国 准备在联合国或任何一个委员会,或是以其他任何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会面,讨论结 束朝鲜战争的问题”。我们上面用较大篇幅转述了朝鲜战争先后,中俄双方领导层的交往。我们不难看出 这场战争的指挥者乃是居于战局外的苏共领导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请他劝金日 成从缓出兵南下时,他私下促使北朝鲜大举南下开战。金日成还怕中国插手,专门 通知中国无需关心。可是当金日成溃败向他求援时,他又将整个出兵支援的任务扔 给中国,还一毛不拔,拒绝了中共派去的周恩来和林彪提出的参战需要的物质支 援。当联合国投票表决是否出兵朝鲜时,有否决权的苏共代表却又选定这时离席, 使美国利用联合国名义参战的决定得以顺利通过。结果让中韩单独面对打着联合国 旗帜的军队。又是在没有一兵一卒在前线的斯大林,以社会主义国家名义强求逼 迫,毛泽东以政治需要名义,强求急须休整的中国部队继续苦战,不顾牺牲。同样值得回味的是:一开始时,斯大林不让金日成进攻南方朝鲜。但是当毛泽东去 后,他却立刻就建议金日成立时引兵南下。我们不知毛泽东当时是否听到此事。如 何表态,但金日成这时却派人专门告诉毛泽东他不需要中国插手,看来毛泽东是知 道了斯大林的安排的。但到了他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斯大林却不管对中国或者中国 军队的意志和实况,强求中国出兵。毛泽东一得来话,就起草复函,打算支持。斯 大林的这些要求实质会是让苏军坐山观虎斗,让中国空手为他火中取栗,还成为美 国的正面敌人。中共中央都感到这时进兵不是时机,而且也力不从心。尤其从政治 上说,中国渡江参战将使中美正面成为敌人,使将来的解放台湾的困难极大增加。 在周恩来和林彪正在莫斯科为此谈判,而却并不顺利时,毛泽东却独排众议,突然 单独做出出兵决定,使周恩来只得改弦更张。毛泽东在所有关键问题上为斯大林解 围,难道真是巧合?结果中国牺牲成千万工农子弟兵得到的是甚麽?不仅解放台湾 因此至今还是国家一大难题,还为此让赫鲁晓夫以此为名从中国勒索走一大笔军火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