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凤阳花鼓

(2006-06-29 15:46:32) 下一个

     “凤阳少女踏平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这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阳看了凤阳花鼓后写下的一首赞美诗。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开始在凤阳东郊的燃灯寺、小溪河一带流行,明代始在全国流行。明人顾见龙所绘的《打花鼓图》(今藏美国波斯顿博物馆)生动地描绘了花鼓灯在江南演出的情景。男子打锣,女子敲起双条鼓,相对而舞,观众攀枝踏凳争相围观,非常热闹。花鼓灯原是凤阳人外出乞讨的一种演唱形式,有唱门头和坐唱两种。唱门头是沿街叫唱,坐唱是坐下来演唱具有情节的唱词。音乐吸收当地和外地的民歌加以改进。唱腔有凤阳调,嫌贫爱富曲,五更调,十杯酒等100余种。以笛子、胡琴伴奏,锣鼓击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民国24年(1935)安娥、任光吸收凤阳花鼓音乐主题创作的歌曲《新凤阳歌》,作为影片《大路》的插曲,上映后一度流行。共和国成立后,凤阳花鼓作为民间舞蹈受到应有的重视,1951年,已经有专业文化工作者对凤阳花鼓进行调查研究。花鼓灯表现形式也推陈出新,增加了独舞和群舞。著名民间艺人欧家林1955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汇演,1964年双条鼓出席上海音乐会,均受到好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