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孙如风:王蒙迟到的忏悔(ZT)

(2006-09-18 17:27:52) 下一个
提起王蒙,现在的人们很难相信他会与中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改造运动有多少瓜葛。他生于1934年,1948年14岁时加入中共,50年代初在北京从事青年团的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划为右派,1958年以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院任教,1963年赴新疆,1978年调北京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全国作协副主席,中央委员,文化部长,是目前中共党内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全国作协主席的热门人选。人们更很难把揭发批判,告密,打小报告,出卖良知等和王蒙联系在一起。殊不知现在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1950年代后期的文艺界的批判斗争中,在反右斗争中就做过这类事情。当时王蒙只有二十几岁,正处于艺术才华焕发的金色年华时代。
( )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是中共在大陆取得政权后的1950年代初大规模进行的。这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中共为了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更好地控制非党知识分子,排除异己思想。这次运动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至1952年秋基本结束,但它对中国知识分子从五四以来形成的追求真理,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的传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在全国知识界开了一个思想过关,主动洗脑和逼迫洗脑的先例。它带给知识分子心灵上的伤害是严重的,在以后地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它的阴影。王蒙当时是中共党员,共青团干部,文学青年,与这次运动关系不大,但以后文学界,知识界的历次运动他都经历了,而且越陷越深,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几乎陷入灭顶之灾。在这些运动中,年轻单纯,善良正直的人格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连载了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轰动文坛,掀起了1950年代后期的苏联文学的解冻思潮。当时中苏关系还没有破裂,这篇小说很快传入中国,引起中国作家的广泛注意,好评如潮。王蒙自然关注这篇小说。有一次在冯雪峰家中,他们谈到这篇小说,冯雪峰认为这篇小说是一部平凡之作,却被吹了一个不亦乐乎,并说苏联是大国沙文主义,教条主义。事实证明,冯雪峰的看法是颇具真知灼见的,但与当时的宣传格调不合拍。当时的冯雪峰在政治上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一生命运曲折坎坷,他1927年入党,写过诗、寓言、小说,是湖畔诗社四诗人之一,从事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和传播活动,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参加过长征,又是上饶集中营的囚犯。1949年后,有过一段短暂的平静时期,1954年后,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到牵连,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批评甚至批判。他们的谈话应该是反右前夕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进行的,这完全是一次私人谈话。不过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王蒙主动向当时的作协党组领导郭小川反映冯雪峰和他的谈话。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在大会发言中批判了冯雪峰。当然,王蒙的批判对冯 雪峰的政治命运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这可以看出政治气候对知识分子人格的严重扭曲。后来,70多岁的王蒙在自传中对此事作了真诚的忏悔。

毫无疑问,王蒙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的人格的扭曲在知识分子和作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在70余岁作了真诚的忏悔,对自己人格的扭曲,对自己的过失痛加剖析。他这种忏悔和自责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又是难得的,稀有的。我们知道在当时比王蒙作得更过火,更卑鄙,更下流的,大有人在。他们不但不忏悔,反而厚颜无耻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这更是人格的堕落了。中共的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扭曲所造成的恶果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所造成的道德低下状态还没有完全改变。


作者 孙如风 _(记者:孙如风) [首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