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稿:伊核问题期限已到中国态度暧昧(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4月28日,是安理会向伊朗下达的通牒日期,也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安理会递交伊核问题报告的日期。大限将至,伊朗没有任何退步的意思,态度仍旧强硬;美国则再次向安理会施压,敦促尽快采取行动。那么中国呢?用分析家的话说态度暧昧,既没表露出支持的迹象,可能也不会反对制裁。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巴拉迪28日将向联合国安理会和IAEA理事会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熟悉IAEA情况的消息灵通人士向共同社透露,预计报告对伊朗十分不利,其中不但将指出伊朗无视3月底安理会《主席声明》中要求其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内容,浓缩活动仍在继续,而且其规模还有扩大的趋势。 专家分析说,一直指责伊朗涉嫌开发核武器的美英法等国将会加紧步伐,在要求伊朗立即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同时,力争在安理会通过一份决议,使3月底的《主席声明》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从而对伊朗起到牵制作用。 但伊朗总统内贾德4月27日发表强硬声明称,没有人能让伊朗“放弃发展核技术”。内贾德当天在伊朗西部面对数千群众警告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如果侵犯伊朗的权力,它们将为作出的决定感到后悔。”内贾德称,“伊朗已经获得了核燃料的生产技术。伊朗发展核技术没有依靠任何人,无论谁也无法剥夺伊朗的核技术。” 纽约时报指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向安理会提交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告前夕,伊朗誓言将蔑视安理会的任何决议。伊朗驻联合国大使扎里夫27日在记者会上声称,伊朗将会把安理会的任何要求其停止铀浓缩的决议视为没有法律效力。而美国国务卿赖斯当天则再次向安理会施压,敦促安理会尽快采取行动。 赖斯在与北约外长会谈后问道:“安理会还靠的住吗?”她说,看起来,伊朗已决意抗拒国际社会要求,如今该是安理会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此前,安理会要求伊朗在4月28日之前停止浓缩铀活动。赖斯指出:“很显然,伊朗不想满足这个要求。代表国际社会的安理会要做出选择了。” 赖斯还指出,为了保持公信力,安理会必须采取行动。赖斯早前指出,安理会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条出台一份有约束力的安理会决议,强迫伊朗履行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这意味着如果伊朗拒不从命,将有可能面临制裁甚至军事干预。然而从目前来看,安理会内部对伊朗采取何种行动存在分歧,要形成安理会的统一意志比较困难。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安理会提交伊核报告后,预计安理会将在下周讨论这份报告,同时也将是否对伊朗采取制裁行动进行辩论。但伊朗驻联合国大使扎里夫则强调,伊朗核问题应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适当处理,而不是由安理会来裁决。即使安理会作出决定,伊朗也不会去听众它。 路透社指出,在伊朗核问题僵局大限即将到来前,中国的态度比较暧昧,既不会偏向伊朗,也不太可能阻止安理会制裁伊朗。路透社称,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出准备支持西方国家寻求制裁伊朗的信号,但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也不太可能阻止西方国家这样做。 中国外交部仍在重申谈判和外交是解决伊核危机的惟一出路,并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克制而耐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伊朗核问题目前已处于关键时期,中方也在密切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即将给出的报告,希望这份报告能对伊朗的核计划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 秦刚说,中方认为国际社会的努力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介入,应该是有助于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应该是有助于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秦刚表示,中方主张通过外交和谈判方式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这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选择,符合有关各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希望有关各方都能保持冷静、克制与耐心,显示灵活,避免采取恶化形势的举措,为恢复谈判创造良好的条件。 路透社指出,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指出伊朗在嘲弄安理会早前发表的《主席声明》,那么美国英国和法国就会推动安理会作出制裁伊朗的决议。不过,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大国,已表示反对制裁安理会制裁伊朗。4月25日,中国已对美国提出的命令伊朗停止铀浓缩的提议表示反对,称在安理会讨论这个问题前,先让IAEA理事会考虑巴拉迪的报告。 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将不会勉强否决安理会对伊朗的制裁决议,因为这一步将会冒着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分裂的危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策专家时殷红指出,只要美英法没有推动立即的行动,仍敞开和解的大门,中国可能就会支持一项对伊朗发出警告的决议。 时殷红说:“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中国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美国。”“中国可能会试着去软化决议的措辞,或者在讨论制裁时,来进行限制。但中国同时也知道,否决这项制裁决议可能会损害与美国的关系。” 在中国2005年进口的原油中,有11%来自伊朗。此外,两国还签署了数项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交易。前美国政府分析家、现乔治城大学任教的苏特(Robert Sutter)认为,但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也意识到,美国与欧盟国家的团结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伊拉克。在谈到中国对伊朗的外交时,苏特指出,“中国在欧洲有着很大的利益,所以现在事实是,欧盟与美国立场如此接近,则是一个重大的因素。” 英国智库外交政策中心中国分析家斯莫尔(Andrew Small)说,中国高级代表团几周曾访问德黑兰,游说伊朗缓和目前与西方国家的对峙。中国外交官员私下透露说,德黑兰对北京的施压很不高兴。在谈到安理会可能将通过制裁决议时,斯莫尔认为,如果所有的选择都已用完,“我认为就会出现一个中国将赞同制裁伊朗的好机会。”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