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锦涛访美系列专访之六)复旦大学教授孙哲:展示魅力个性是胡锦涛访

(2006-08-22 18:01:52) 下一个
多维社编者按:胡锦涛将在4月下旬首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正式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高峰会议,多维社就此特别访问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专家,试图从展示出中美关系的多个层面。 胡锦涛访美系列专访之六 多维专访 复旦大学教授孙哲: 展示魅力个性是胡锦涛访美的难点 美国政府在胡锦涛访美期间向中国就利益问题讨价还价,说明美国将中国视为正常交往的国际伙伴,但同时美国人对胡锦涛的访问存在两种微妙心理,胡锦涛访美期间如何展示个性和幽默感,赢得美国人民的真正的掌声是他此次访美的难点。 多维记者 万毅忠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孙哲在美国讲学期间,接触了美国的一些智库,如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几所美国大学,接受了美国对外交事务极有影响力的时事通讯刊物《纳尔逊报告》的访问,在接受多维社访问时,研究美国总统个性的孙哲教授就胡锦涛访美表达了如下观点: 图为孙哲。 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正常交往的国际伙伴   在美国和智库和媒体等的接触中,我感觉人们对胡锦涛访美的总体态度很不同,观点之一是有人把胡锦涛的访问比作1999年朱镕基来美国的“消气之旅”,那次是在美国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引发中国国内的反美浪潮之后,有人把胡锦涛此次访美的背景和1999年相提并论,美国人目前对中国在贸易问题和汇率问题上的表现还是不太满意,心里有气,美国人希望通过胡锦涛这次访问获取些利益。   另外在美的华人和亲中学者持有另一种观点是胡锦涛此次访美是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期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历史性的延续,是中国领导班子的又一个代表性的作品问世。1979年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后来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访美的还有李先念等为数不多的几次,胡锦涛访美也将开启他的对美国外交的新的时代。   我认为两种讲法都有道理,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看法。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美国人开始以正常的心态来对待胡锦涛对美国的国是访问,这种转变对美国来说相当不容易。在美国民众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在民主和人权方面欠缺的国家情况下,美国政府把中国当成一个正常的朋友,一个应该加强交往的一个国际伙伴,美国政府的这种态度使胡锦涛访美具有一个比较大的意义。 美国人的两种微妙心理   此次胡锦涛访美,美国人心中存在两个微妙的心理:一是在接待问题上,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官员向我抱怨说,中国方面对胡锦涛来访在礼仪上的要求令他们感到棘手,美国有自己的一套礼仪系统,美国方面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要不要用最大的礼仪来接待胡锦涛。一旦用最高礼仪来接待胡锦涛,经媒体渲染之后,布什会受到美国国内政治保守派的攻击,受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压力,这个是胡锦涛来访前最令美国官员头痛的问题。几经谈判,最后双方达成折中方案。   第二个微妙心理是就这次胡锦涛访问也有一种微观的“华盛顿共识”,那就是在经贸问题上美国要全面对中国施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和中国继续向美国开放市场等方面对中国提出全面的要求。我认为美国人对中国问题的“华盛顿共识”,是在伙伴关系的前提下,美国竭力要从中美关系中获得利益。在中美关系处于敌对时,美国不敢这么做,美国人那时反而比较客气。在中美关系微妙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小心翼翼,不会这么是无忌惮地要求利益。在美国把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之后,它要极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它对中国提出了全面要求,也没想到要如何回报中国。 如何赢得美国人真正的掌声是个难点   胡锦涛在面临经贸反恐朝核台湾等技术性问题之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如何进行形象营造政治包装,怎样在美国人面前表现自己,在美国扮演一个得体大方的角色,代表中国走一遍美国的舞台,赢得美国观众真正的掌声,是胡锦涛面临的一个难点。   这个难点说白了就是怎么让胡锦涛更为美国人喜欢,通过喜欢胡锦涛本人,进而增加对中国的好感,喜欢中国,这恐怕是胡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目前美国人基本上认可胡锦涛是一个稳重大方甚至优雅的政治人物,胡锦涛的这个形象完全符合中国的需要,中国目前需要一个成熟稳重的政治形象,对内全盘驾驭,外交形象也优雅得体。美国人对胡锦涛的形象认可,也是近些年美中关系相对活跃和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胡锦涛和布什在几次接触之后,彼此都蛮欣赏,美国人认可胡锦涛适合中国和中国需要胡锦涛。   但美国人对领袖形象认可的因素里,包括了中国人不太强调的因素:如幽默感,讲故事的本事和领袖的个性,比如布什访华在北京骑了两小时的山地车,还撞了人。那么中国领导人有什么类似的个人爱好,胡锦涛在文艺上应该不错,在中国大众面前,他没有展示这方面的才华,大家都知道他口才犀利,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非常强,但他的幽默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美国人能够接受的幽默感,在美国媒体目前没有表现出来。有时候一两个幽默的小故事就能够拉近两个国家间的距离,幽默感对一班人来说可能不太重要,但对胡锦涛这样的领袖来说,就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和美国媒体的交往当中,因为美国的媒体是美国的第四政府。   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和丑闻,媒体是政治明星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马英九来美,就去到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演讲,他知道记者俱乐部的重要性。   胡锦涛现在最需要的,是在匆忙的行程中加上几个动作,只需策划几个亮点就可以把一个良好的旅程变为一个大放光彩的访问。有美国朋友非常欣赏胡锦涛在上次访美演讲中,胡锦涛脱稿说的开场白,有个性有幽默感,令人印象深刻。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