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应试教育

(2008-07-17 14:45:07) 下一个
真正有趣味的学习,必须满足两个字: 学与思。学就是学习,思就是思想。 因为无论学什么,总会有问题,而有问题就得琢磨。结果,问题就越来越多。于是,就得想方设法地加以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只好多读书,多请教,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并由此得以享受茅塞顿开的快乐。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就是学问之乐——边学边问,边问边学,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其快乐的真正奥秘,就是自主的思考——也就是“我自己”想弄明白。整个学习过程就有如孔夫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也就是又得学,又得思。这种自主的求知过程,就像自由恋爱——一边爱,一边还能自由自在,故能自得其乐。而应试教育则像包办婚姻,使人完全丧失了自主性。所谓自主,就是自己当家做主,想上那就上哪。要不说,不自由毋宁死呢。因为思想这个东西,没法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它天生就不安定,从天到地,从古到今,于思想而言,也就是弹指一挥间。所以说,什么都可以束缚,就是不能束缚思想。故此,有思想犯的国家,就难得见到伟大的思想家。

让我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应试教育的危害。虽然应试教育也提倡问问题,但照我看来,它所问的问题都是些伪问题。之所以是伪问题,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大脑,也就是毫无自我思考的过程。比如,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因为有地心引力。答案一出,立刻满分。所以在中国的教育中充斥着百科知识竞赛似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偏偏就提不出真正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人,看似聪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更遑论批判的精神了。这种聪明实际上是死记硬背的应试制度一手造成的。这样的应试教育,所起的作用就是把人脑变成了机器脑——就像古歌搜索引擎一样的东西。

要知道,苹果掉下来这个问题在牛顿的心里与在应试教育者的心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思考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给出了数学表达;同样的问题对后者而言则根本就没进入大脑,或者说它根本就没有在后者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实际的思考过程,而是直奔答案。再比如,梦是什么?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思考,写出了《梦的解析》。而同样的问题,到了应试教育的手里(在弗洛伊德之前),恐怕要么就不值一提,要么就是一件有现成答案的东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应试教育而言,既然凡事都有现成的答案,那问问题的人哪里还用得着去自主思考?

所以说,应试教育的所谓问题其实都是些伪问题。通过这些伪问题所施行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将个体的自主思考从学习的过程中给剥离了出来,使得问题与答案直接地串接在一起。久而久之,人脑就变成了一台答疑的机器。所以,应试教育培养的都是些不会思考的机器人,只会按部就班的照程序办事,稍有偏离,就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了。一个民族的教育如果照此不断地持续下去,其人民就只能沦为二等公民,哪怕他们有再多的才艺也无济于事。因为到时候的景象只能是:弹钢琴的众多,作曲的罕见;跳舞的众多,编舞的罕见;引经据典的众多,自成一体的罕见;人云亦云的众多,标新立异的罕见......。先不谈别的,就谈教育本身。当今中国还有世界级的教育家吗?先不说应试教育本身差不多早已让教育家绝了迹,即便没有绝迹,若按照现行的僵化的教育体系,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恐怕早都不在从事教育了(就像鄙人,一笑)。就算还在从事教育,恐怕也早都无心于著书立说了——与其自产自销,还不如下海经商,或是捞点外快来的实在。

依我之见,教育必须是启发式的,也就是鼓励学生提出真正的问题,而不是伪问题。提出之后,就得自己去求得答案。即便一个问题有现成答案,也要把学生放在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之前的场景中,让他们充分的体会先人所面临的同样的困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在黑暗中独立摸索,并且积极主动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地培养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了思考,才谈得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求知的过程中,老师只不过是在启发,答疑和解惑,而不是在灌输。这才是“不愤不启,不扉不发”的真实含义。比如,学习微积分之前,要让学生自己深入思考与微积分有关的实际问题:像求即时速度的问题;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等等,如此才能产生真正的困惑。有了困惑,才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日后才能对微积分的数学形式所蕴含的实质内容了然于胸。

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的统一,但理解内容比掌握形式更为重要。因为形式不过是内容的外在表达而已,只有把握住内容,才是认识的真正开始。而应试教育把玩的不过是从形式到形式的游戏而已,也就是从解题到解题,把玩的是解题的形式,却把更为重要的对内容的领悟抛在了一边。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最大的祸害就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求知的思考过程。至于说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没办法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那危害还在其次。(我日后会另外再谈到这个问题)。但话要说回来,任何学习,都少不了死记硬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像前辈们一样,一切从黑暗中摸索着从头开始,但思维方法的训练则必不可少。它必须针对某些实际的问题,引入真正的思考。像美国学校所做的独立课题, 差不多就有点这个意思。而要做研究,就必须利用图书馆。(国内图书馆的发展,严重跟不上形势。以我之见,图书馆可以小点,但要方便,而且要遍地开花。 这个问题,等俺有空再谈)

进一步说,一个人如果都不会充分地利用图书馆,以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博览群书,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研究精神的学者?我甚至觉得,是否将来的大学可以考虑将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自主的研究报告作为录取的参考之一,以便找寻其早期兴趣的萌芽。或者隔年做一次例行的、即时的兴趣普查,结果无所谓好坏,只用于探寻其兴趣发展的轨迹。因为一个真正的天才,并不是看他知识的多寡,而是看他有没有独特的兴趣、并为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以此来检查他的自学能力、眼光、悟性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是高考所无法衡量的。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确实是比较全面,是基于某个人的社区服务、领导才干、特殊才能、推荐信,在校学业成绩,以及标准考试的成绩等多项标准所作出的判断。这样的衡量,比一考定终生的应试教育有更多的优越性。可是,怕就怕到时在中国,这些措施又变成了开后门的手段。更甭提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功利化的产业,以至于像人生设计之类的东西又会纷纷出笼。总而言之,任何东西一沾上功利二字,立刻变味。可是要是没了诚信、没了法制,大学录取就会完全乱了套。

如果要反思中国的教育,则主要应该反思这块土壤——从家庭,社会到学校,统统都要检讨。而这一切的检讨当中,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从上到下的、整体的急功近利之心。看一个民族是否会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先得看它的教育是否能够全方位的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就像一座建筑,如果足够高,就不用怀疑它的基础是否牢靠。光有伟人还远远不够,还要爱护自己的伟人。同时,还要看其国民是否真正能从骨子里崇拜自己的伟人。只有这样,历史上的一切伟人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精神和思想的标杆,也才能够让后面的伟人层出不穷。伟人多了,说明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壤。否则,就是一块贫瘠和板结的土壤。只有面对现实,对其加以彻底的改造。

一般而言,中国的现行教育中过分强调了以苦为乐,从铁杵磨成针,到头悬梁、锥刺股,无一不体现出一个“苦“字;而美国的教育中则过分的强调了为乐而乐,仿佛只要没有乐,不能for fun的话,那么连学下去的理由都不存在了。其实,两者都有失偏颇,折衷一下,也许就该是中国未来教育的精神——那就是以兴趣为先导,强调自主思考与求知之乐。在这个大前提下,再强调吃苦耐劳。但无论是何种的精神,只要功利化的教育方针不改变,中国的教育就不会有远大的前途。何为功利化?——就是凡事都问有什么用。当初孔夫子听韶乐有何用?就为了三月不知肉味?教育是一个人赖以成长的土壤,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但说到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永远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没有统一的模式,只有实事求是。一个人的兴趣多种多样,随之而来的动机也就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引导。但绝对不可用功利之心加以引导。

要知道,兴趣是一切天才得以成为天才的前提条件。只有给兴趣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自由驰骋,并为各种各样非功利化的学业诉求提供制度保证,中国的明天才会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教育的挑战之一,其实就是鼓励每个孩子去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以激活自身当中固有的动机,并使其从萌芽状态逐渐地成长壮大起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记住,是人尽其才,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同时在提高的基础上给自主学习以更大的自由。国内中学的班级,也该像美国的学校一样,每年都打乱,以利重新安排师资力量,做到均衡和公平。同时,又强调提高,按照兴趣和擅长,开点小灶可以,但不能以重点班的方式集中学习。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