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园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安居乐业说到家庭教育的原则

(2006-07-30 12:51:56) 下一个

曾经从书上读到过一句话,意为: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人的四个字:"安居乐业”。换句话说,无论是什么主义,什么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使每家每户都能"安居乐业”。

所谓"安居乐业",就是"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劳动"之意。其中,"业"可以是行业,职业,学业,事业或是产业。

具体到每家每户,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被称为"安居乐业"?我想,起码要同时满足"安定"和“愉快"这两个要求。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治家:东方式的或西方式的,专制式的或民主式的,男强女弱式的或女强男弱式的,最后统统都要经得起这样两个指标的检验。否则,就不能被称为"安居乐业”。

我个人认为:"安定"和“愉快"应当被视为立家之本,就如同“创新”是企业的立家之本的道理一样。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压服可以造成暂时的安定,但不能获得长久的愉快;放任可以造成暂时的愉快,但不能获得长久的安定。由此看来,只有同时具有"安定"和“愉快"这两个特征,事情才会圆满。

同理,家庭教育也要经得起"安定"和“愉快"这样两个指标的同时检验,而无论其采用的是什么教育方式:挫折式的或赏识式的,强制式的或放任式的,急躁粗放式的或耐心细致式的,棍棒式的或讲理式的,冷酷无情式的或和风细雨式的,等等,凡是能同时满足这两点的,就是符合人性的,就是应当发扬光大的。否则就是违反人性的,应当防止的。

由此看来,要让家庭教育符合人性,就得让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心里“安定”,并且所奉行之事使双方都觉得“愉快”,这样的教育才符合"安定和愉快"的原则,也即符合人性。


当然,"安定和愉快"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就有如我们说一个人"脾气好"一样。"脾气好"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火,而是说某人该发火时,却常常不发火。同理,家庭教育并不追求每时每刻都让人“安定和愉快”,但以每天为单位,至少总体上要有这个效果。这就是“度”的把握。只有拥有每一天的安定和愉快,才能拥有每一年的安定和愉快,进而,才能拥有整个一生的安定和愉快。

然而,有些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家庭之中始终处于一种既不安定又不愉快的状态下,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反人性的。所以,评价一个家庭的教育将来是否成功,无需等多少年后去看结果,只要看其每天的教育气氛是否正常就行了。

因为,靠打骂施行的教育,尽管确实能够培养出孩子的某些技能,然而,它却是以扭曲孩子的心灵为其代价的。这种貌似"一切为了孩子好"的强制教育,其实与残害孩子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往往是以爱的名义。说它是反人性的,是因为它使大人和孩子都不“愉快”也不“安定”。(这就是为什么立家之本不能是“爱”。爱不好度量)。从长远来看,这种强制教育一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对幸福和快乐的体认,破坏其自信心的建立并损害其自身的安全意识。猜疑,胆小,自责,社交障碍,忧虑,嫉妒,苛求,紧张,易怒,报复心理,缺乏创照力,等等,都只不过是这种教育的一些结果。中国人的孩子中,有时普遍地显得缺少领导能力,也许或多或少地与这种缺少“安定和愉快”的家庭教育有关。"棍棒出孝子"是有的,但并没有普遍性。其性质和"乱世出英雄"是一样的。可谁又会为了出那么几个英雄,而去巴望着天下大乱呢?要知道,到时付出的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价。

有鉴于此,家庭教育必须体现"安定和愉快"的原则。惟其如此,才最符合人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教育会大力提倡"寓教于乐"的原因。若无法使家庭教育遵循"安定和愉快"的原则,那是家长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由于家长的无知,再加上自以为是,而造成的。





附:

据调查,大约有2/3的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特别是在对子女的管教上,一部分家长教育方法失当,对孩子拳打脚踢或借助棍棒、皮带等实施暴力,或者罚跪、 罚站、辱骂,还有的家庭中充斥冷暴力,如对孩子不理不睬,逐出家门等。(引自 http://news.sina.com.cn/c/2005-03-12/05366065384.s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