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沪上观书

(2006-04-24 00:39:03) 下一个
上海的魅力不惟在于现代气息浓郁的浦东新城、梦幻迷人的外滩夜景、古香古色的豫园,还因为它拥有一座极富有气质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一间静室,四壁书香,坐拥书城,搜穷二酉。4998万册的宏富藏书,羡煞多少读书种子! ?? 在上图,举凡宋元雕槧、书翰缀英、碑刻法贴、家乘谱牒,富夸琳琅,其典藏固然蜚声海外,但是与其他图书馆相比,上图的确别具魅力:国家图书馆太像衙门,且借阅一册善本要交5元钱,满身的铜臭侵蚀着神圣的殿堂;北大图书馆的先生女士们自以为是先同仁毛泽东,可惜并无毛的傲骨才气,却添些许霸道。至于小气、俗气的图书馆更多,要么把图书馆当成藏书楼,视天下公器为家珍,要么像个强盗似的,恨不得把读者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而书生遇到不讲理的图书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上图从不高高在上,也不盛气凌人,身居闹市,两袖清风,谦恭亲善,真是一片难得的净土。因为喜欢上图的人文环境,所以每次去上海,照例会泡上图,见到那些久违的书本,也便感觉像见到了老朋友那样亲切。 ?? 去年一个夏日的周六,早上九点便赶到上图去,预约了一部明代嘉靖刻本的经学著作,这部书或许当时刊刻极少的缘故,所以《国朝经籍志》、《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没有收录,目前见于著录的只有上图的这部了,弥足珍贵。因为自己几乎每年都光顾,所以工作人员倒也通融,二十多卷十余册整齐码放在一个儒雅的樟木箱中,摆在案头。小心展卷,满目粲然,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悠悠的樟香扑面而来。果然名不虚传!爱不释手,急忙拿出笔记,边看便抄,一面惊诧于作者的博赡,一面慨叹刻工的精良。 ?? 其实对于明人的学问,入清以来便以“学无根柢”目之,而明代版刻亦不为人重,“明人刻书而毁书”几成定谳。然而不同的时代,学术风尚不同,自然决定了为学的风格。诚如钱穆所言:“不识宋学,无以识汉学。”清人的学术路向其实早在明中叶陈第、杨慎等人已唱其先声,而近代散文受晚明小品影响的痕迹恐难抹煞。至于明人刻书,号称“佞宋”的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就认为明初黑口版乃“明刻而可与宋元板相埒者”,《后汉书》的宋代刻本, “皆名为宋,而实不及元明刻本。……惟正统本最称善。” 而现在所谓的宋体、仿宋,实导源于万历以降的匠体字。…… ?? 或许因为太投入的缘故,从早上九点一直看到下午五点,居然没有意识到时光的流失,直到工作人员提醒,方才发现善本阅览室只剩下自己一个读者。胡乱在读者餐厅扒拉几口饭,走出图书馆。头顶的阳光依然火辣,而脚下的地面却湿漉漉的。雨后的上海天空好高好蓝,满街的清新空气,满心的喜悦和自足。走在人行道上,阳光透过枝枝桠桠洒下凌乱的亮斑,耳边偶尔响起枝头鸟雀的欢腾鸣叫,不禁自嘲这一专注冷漠了刚过的夏雨,也辜负了沪上的夏日风情。 ?? 背着包往高安路走去,路边的灰墙遮住了旁边院落的风景,只有红色的屋顶突兀在视野中,呢喃着往时的繁华。一股轻风吹来,没有半丝的凉意,却意外飘来一阵淡淡的幽香,那么熟悉,弥散在这雨后的空气中,别样的沁人心脾。忍不住贪婪地深吸了一口,再一口,又一口……依旧是那淡淡的熟悉。神经为之一振,没错!与图书馆的樟木香味完全相同。顺着香味寻去,在对面街心花园靠近马路的角落,挺立着一株大树,庞大的桥冠、粗壮的枝丫,茂盛的枝叶,暗褐色纵裂的树皮赫然挂着一个蓝底白字的小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本樟、香樟、鸟樟、栳樟、樟仔。……”出人意料的惊喜!虽然早就熟悉了樟木的清香,也知道樟树材质致密,其芳香可以防虫耐腐,古人制成函箱以护书,然而亲眼见到生长的樟树,平生还是第一次,况且是在自己心仪的上图附近,满身还飘荡着刚刚翻阅过的樟香…… ?? 不禁仔细打量这株樟树来,树干不算太高,从树干生发的枝丫发伸向四面八方,长满繁繁密密的叶子,一树翠绿。叶子呈卵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在夕阳下青翠欲滴,在这雨后清新的空气里散发淡淡的清香气息。嚣喧的都会中,这碧透的绿意,丝丝的清幽,还有一两片树叶无意识的悄然飘落,反衬出一份难得的明净和幽适。忍不住捡起两片落叶,连同沪上的夏雨和泥土,收藏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 好羡慕沪上人家,可以享受那间静室,那匣幽香,那株翠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心的季节 回复 悄悄话 晚上好哦!
pops 回复 悄悄话 本人太喜欢这个图书馆,好像更应该说不喜欢现代式的图书馆。感觉就是一个大仓库。那种新的桌椅,和很开放式的空间,让人不能集中精力,也不能想受阅读的那份陶冶心情。本人住在西雅图,新造的图书馆外表看看很壮观,走进后,感觉进了中国的大超市。去过一次,不再想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