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楼

Ci Git Romain, Dieu Ait Son Ame.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舞曲散尽 满目苍凉

(2008-02-28 15:28:50) 下一个
这是北京一个叫刘含的好朋友写的,转帖过来,跟大家分享。

我正在疯狂倒时差,先给大家问个好!:-)

--------------------------------

永远忘不了那部《胭脂扣》,24岁的梅艳芳,31岁的张国荣。“如花”哀怨的眼神,那样凄艳地看着“哥哥”。李碧华偶然间写就的一段情,却在若干年后,成了现实中的命。

2003年,“哥哥”在愚人节那天纵身一跃,化蝶而去;半年多后,“如花”也在香港养和医院溘然离世。风华绝代的两个人,一部《胭脂扣》突然成了谶言。前世今生都是故人,仿佛从电影胶片中携手走下来,现世苍凉各自婀娜,但终归,人间的这场戏演完了,还是要携手再回去……

看《霸王别姬》的时候,哭了。看到了孤独、压抑,和爱的无力。于是,“哥哥”成了蝶,在舞台上蹁跹,坠于尘世,却落寞伤怀。看《半生缘》的时候,心底也一缕寒意升起,曼璐厉鬼一样的浓妆艳抹是做给人看的,舞曲散尽,一转身,却满是苍凉和孤寂。

两个孤独的灵魂,本可以相互取暖,可现世的情感中,两人并没有交集。一前一后离去,也许只是巧合。但我宁愿相信,阿梅真的是如花,“哥哥”真乃十三少,宁愿他们在看不见的天国里继续追寻、索命、纠缠,也不愿他们各自飘零、游荡,在今世延伸的孤寂里继续神伤。

在今日的香港,“艳照门”和肥肥辞世,一惊一悲吸引了媒体的全部目光,甚嚣尘上,于是,“梅艳芳遗产争夺战”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落。也许,娱乐圈从来就是个热闹的圈,生前绝代风华,身后更容易荒草蔓芜。一波未平一波掀,大家都看惯了浪涌浪碎。无论曾经怎样的艳光四射,怎样的风云诡谲,一旦不幸离场,那风华便全如烟云,那些尚记得的人,能看到的也不过一抹苍凉。

同为女人,早些年,我只是看到梅艳芳一个人的漂泊、一个人的奋斗,浓墨重彩登场,以大姐大的风范笑傲江湖,那是一部草鸡变凤凰的励志史。可后来,人生体味渐多,却分明看到她一生摇曳于红尘中、花开花谢终是空的心碎与寂寞。

她一生都想嫁人,可婚纱没有人为她披上。她肯定有过为人母的梦想,可最后却死于子宫癌。

2003年11月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穿上自己珍藏多年的白色婚纱,将手递给身边的男人——只是身边的男人是刘德华,不是想娶她的那个人。长于单亲家庭,红于压力之下,4岁就登台“卖唱”,尝尽人世冷暖,经历过爱断情伤,经历过被亲人欺骗,她清冷地守着虚华度日,40岁就香消玉殒。

梅艳芳走了四年多。她走得仓促而安静,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纠缠不清。可这四年多来,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那些在她需要时却没有给予她爱和温暖的人,那些在她的成长中刻下阴影的人,那些借着“爱”的名义图谋私利的人,纷纷扰扰争争吵吵从来没有歇停过。

人情有多寒,世态有多凉,不用看沧桑几十年,光看梅艳芳死后的那一幕幕闹剧就可以:什么“经纪人交出权钱,梅母怒火平”,什么“梅艳芳骨灰盒上被易名,梅母闯故居上演争夺战”,什么“梅艳芳遗产分配风波四起”,什么“梅艳芳生忌难安宁,病逝未履合约遭巨额索赔”,后来,至亲的人甚至爆出梅艳芳是被谋害的——而发出这一“高论”的,只为遗产争夺,借了死者来作掩护。

原以为繁华一梦,可这梦后头,却有无数被金钱锁了灵魂的小丑们在集体跳鬼魅之舞。这大概是梅艳芳没有料到的。尸骨未寒,人间已两样。生前凄凉,而身后仍旧要被铜臭死死地拖进争斗和苍凉。

我想,若有来生,阿梅绝对是愿意生在邻家,做个平凡的女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