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忘中囯之165:《中国不高兴》观点惹争议

(2009-04-01 00:09:31) 下一个
《中国不高兴》观点惹争议
本热卖新书在中国引发了对民族主义和中国在全球角色的热烈讨论。这本书的内容是对美国的批判和号召中国在全球事务中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中国不高兴》这本书的封面
这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是五位作者的文章合集,书中认为中国对对其抱有敌意的西方世界过于顺从。作者认为,中国需要利用自身不断增长的力量和经济资源建立大国地位。书中说,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来看,我们是最有资格领导这个世界的,西方人要排第二。

该书的五位作者王小东、刘仰、宋强、黄纪苏和宋晓军均为学者,他们在书中特别对美国大加藐视,并表示这本主要针对中国年轻人的书所要传达的观点因经济危机而得以印证。王小东、刘仰、宋强和黄纪苏上周五在北京接受了采访。王小东说,这次的经济危机让中国民众明白美国也有问题,明白我们所说的是对的。

这本书自3月13日出版面世以来,中国许多书店第一批进的货已经脱销,该书还登上了主要网络零售商当当网(Dangdang.com)的畅销书排行榜。出版商迄今印制了27万册,并表示销量远远超出预期。

然而这本书引发的反响大多为负面的,反映出民族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复杂处境。中国媒体上的一些评论嘲笑《中国不高兴》是试图借民族主义情绪获利的媚俗之作。重要官方报纸《中国青年报》的一篇评论写道,这本书是在变着法子掏那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愤青’和‘愤老’们的钱包。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一篇英文文章说,这本书未能引起普通中国民众的共鸣,并引用了许多博客作者和学者的激烈评论,认为书中的民族主义观点令人汗颜,毫无建设性。

在一家有政府背景的智库任职的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写道,民族主义是需要的。但是,民族主义有个界限,限于不能让外族欺负,如果过了这个界限,想去欺负别国,那就错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目前知识分子和爱国志士的主要责任是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而不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不高兴》与1996年出版的民族主义著作《中国可以说不》的一些观点遥相呼应。这两本书的联名作者中都有宋强。但《中国不高兴》更受关注,因为它的面世正值经济危机令西方元气大伤之际,在一部分中国人看来,中国拥有了相对强大的地位。

中国领导人近来也表现得更为强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1月份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指责美国制造了当前的经济危机。而本月早些时候,他在回答有关美国经济政策的问题时又表示“担心”中国所持的美国国债的安全。上周,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采用新的全球货币取代美元的全球基准货币地位。

但中国官员与西方同侪一样,都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当前的危机。

《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们反对这样的观点,他们翻出了一连串与美国之间的“老帐”,从有可能令中国所持美国国债贬值的货币政策到美国政府对台湾的一贯支持等等。作者之一刘仰接受采访时说,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应当与美国合作,但美国对合作的态度是错的,是不公平的。

《中国不高兴》中提出的许多方案都与中国政府当前的立场不谋而合,比如说加强中国对本国科技与革新的依赖,以及加强军力。

但这些作者最大的不满中就包括针对中国当前的政治领导阶层的。

王小东说他对中国精英阶层已经丧失了信心,认为他们“不负责任”、“腐败”、“毫无远见”。

《中国不高兴》一书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年轻一代。去年外国对中国的西藏政策以及中国主办奥运会多有批评之声。这些作者认为,主要由中国年轻人发起的反对这些外国批评的愤怒抗议是中国与西方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

王小东说,美国将面对一个不那么友好的中国。

Jason Dea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