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My Diary 310 --- ZT 谈谈我对海外文学的一些看法(枯荷雨声)

(2007-05-07 16:36:36) 下一个

(枯荷雨声)

发表于 2006-8-24 05:51

  说点在前面的话,这篇文章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极力劝阻我不要发上来,说这个是纯粹得罪人的事情,静心写自己的文章就好。我说,我不怕得罪的,我只怕我不能坦诚地告诉那些我以为我当作朋友的作者们我最真实的想法。当他们努力抱怨国内的文学创作低下或者编辑水平低下,或者读者水准不高的时候,为何不查找自身的原因呢?

  我只说真话,但不保证这些话就是正确的。所以,谁若气得上了房梁,我只说很遗憾,而不是抱歉。

  海外的人大多一叶障目,他们能阅读到的国内作品少到可怜,所知的不过是原来在国内时候阅读过的一些作者的作品,也或者是国内现在被炒作的一些作品。用他们仅有的看过的文学类书就对国内的文学创作持否决态度,让我感觉很诧异,尽管我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现的优异才华很是赞赏,也坦率承认他们在很多方面的优异品质。

  国内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许许多多好的文学作品得不到广泛的宣传,现在的社会商业味道如此之浓,对于文学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少,有偶尔发了财的人忽然做起了年轻时的文学梦,于是会拔来九牛之一毛资助一下困顿中的文学。文学越来越趋于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文学边缘化丝毫不代表文学创作的严重萎缩,相反,各种传播渠道的建立,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纯文学的创作,这些创作大多是没有名利的,当然,海外的人看见了木子美,看见了流氓燕,却看不见芸芸众生中的草根写作群体,这部分群体的存在,才是中国文学能不彻底退出人们耳目的根本。

  就如有些人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如何用健康正确的心态去看待,我以为不光是海外作者的事情,也是国内作者的事情。用古龙的话说:是人就有弱点。标榜再高贵的人也不能有免俗的时候。

  前两日看见有一句话说得一点错没有,海外作者的作品就如中学生写作文。拿着自由之剑却写不出自由作品,这个是海外作者普遍存在的,最少我感觉很多海外人还没有国内的人对文学自由理解通透。当他们努力去倡导什么的时候,就是极力限制另一种风格的自由,另一种言行的自由。国内尽管不可以涉嫌太敏感的政治问题,但是在大多方面却是真正百花齐放的,想看什么样的文章就有什么样的文章,说到底,又有多少老百姓对政治感兴趣,或觉得政治值得几个银子呢 ? 当不牵扯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政治谁喜欢谁去谈,是老百姓关心不上的事情,我想即便美国也没那么多人成天谈民主谈政治吧。所以,所谓自由,所谓民主在如今的文学中究竟是不是限制了文学创作的自由,我以为是值得严重商榷的,以国内不自由不民主来否定国内的文学创作,我以为是有失公允,并且是对文学创作本身的一种亵渎,以政治决定文学,是文学的侮辱。国内的作者和读者从来不因信仰或者其他不同而否认国外作品。就是国内,你无病呻吟还是有病呻吟,没有人来斥责你,你不该写或者其他云云。写是你的自由,读是他的自由,各有各的市场,没有谁会干涉谁。因为谁都知道,谁强谁弱不是靠口水决定的,而是靠作品本身决定的。

  海外大多的人有一种自我优越感,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来自自身本来就具备的优越,还是仅仅因为身在海外就优越,最少这种盲目优越很让人反感,我不喜欢海外一些作者一口一个国内写作与海外写作如何如何,这些不是评判文学好坏的标准,只有真正具有实力的作品让大多数人认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在海外就一定有好作品了?那么现在海外怎么还没有出现一部让人震惊之作呢?所以这样没有底气的话说一次就够了,说多了反显得自己心虚了。

  再次,谈到所谓的海外文学,什么是海外文学?我想大多的海外人自己都不清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越来越对所谓的海外文学失去兴趣的原因,倘若海外人自己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那么失去国内市场是势在必然。

  如今的海外文学创作,基本都没有脱离原来的文化体系,说白了就是不过换个地方码字,码的还是中国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思维和习惯,甚至连思想都是原来的,那么仔细想想,这样的创作比之国内存在多少价值?

  对汉语言文学的创作,海外作家的基础远远不能和国内比,语境没有了,土壤没有了,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本身就值得怀疑,但是海外作者这种坚持母语创作的精神确实让人钦佩。

  前些年国内的人出国不那么随意与方便,但是现在只要有钱,出国旅游稀疏平常,随时随地与海外保持着高度的紧密联系,国外的各种资信在国内也是随手可得,那么海外文学还能卖什么?《北京人在纽约》那样的作品现在再也不会吸引谁去瞥上一眼了。如果写国内的事情,我很难想象对国内一知半解的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做梦也该做真实一些。

  不能很好的和所在国的文化相融,写出完全不同于母语文化体系内的文学创作,海外文学死亡是必然的。

  在心态上,很多人不如国内人心态平和。就拿那些作家,美女来说吧,其实有几个是自己说的?再者,如今这样的词已经在国内很中性,甚至不是褒义了。谁若给我戴美女作家的称呼,我绝对是相当反感的,我以为是一种讽刺。当然,这存在一种信息不畅的原因,但是,我觉得不管如何,适当的学会赞美别人,无恶意的,都不值得那么大动肝火。

  关于国内的浮躁,不过是媒体表面的浮躁,吹捧,就吹捧而言,看看余杰吹捧他的那些朋友的文字,我在国内还真没看见这样吹捧到天也高不起来,地也厚不起来的地步了。有吹捧文字,这是肯定的,中国这么大,什么样的鸟没有呢?但是为什么那么尖锐的批评文学大家视而不见呢?最少我个人看见的乱棍子打人比扔鲜花的多,就拿余秋雨作例。捧他的,捧到天,贬他的是贬到地,甚至在前两年还出现了大肆围剿他的现象。在国内但凡出名成家的,有几个没有被臭鸡蛋光临的?所以对于国内浮夸之风,不敢苟同,最少,中国人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更愿意看的是批评,越狠越招人眼球,在经济效益被看得很重的今天,谁还会去写吹捧文字,做那出力不讨好之嫌?

  再谈文学评论。谁都晓得,一部作品出笼后,所有被注释的权利就放在了读者的手中,而文学评论的作者无疑也是读者,不过就是有那么点理论水平的读者而已。那么作为一个读者谁没有自己的好恶?红楼梦被那么多人认可的著作,尚且被一些人批驳得体无完肤,更何况是其他一些作品。那么是不是文学就一定要批评呢?我觉得这又是一个误区,文学本身还有欣赏,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是一样重要的,那么文学评论本身是兼具两种功效的。

  为什么不能把读者认为好的地方推荐给别人呢?经验与教训是两笔财富,为什么就必须选择一样放弃另一样呢?更何况,读者的每一种感受都是自己真实的,那么既然是真实的,为什么要对读者怀疑甚至否定呢?不能因为各自感受的不同,就不尊重别人的感受,否则文学评论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一种声音的文学评论是死的,只有多样化的文学评论才是对文学创作的有益补充。

  所以,如文学创作一样,文学批评也是表达你想表达的,这是最重要的,而我也重视这样的不同,不论批评还是赞美。

  最后说一句不爱听的话:海外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 20 年,还不夸张地说,他们对国内的理解少得可怜。即便那些去海外没多少年的人,他们在国内把时间都给了学校和英语了,对国内的了解还是少得可怜,没有真正溶于现在的中国,没有生活感受,所谓文学创作也必然是苍白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胡涣 回复 悄悄话 不完全公正。比如“即便那些去海外没多少年的人,他们在国内把时间都给了学校和英语了,对国内的了解还是少得可怜,没有真正溶于现在的中国,没有生活感受,所谓文学创作也必然是苍白的。”

又如:“不能很好的和所在国的文化相融,写出完全不同于母语文化体系内的文学创作,海外文学死亡是必然的。”

真正的写作是为自己而写,不会在乎是否苍白或是否会死亡。捧也好,骂也好,谁有心里话都应该说出来。你爱不爱听是另外一回事。

但很多观点也的确有理。比如:

“各种传播渠道的建立,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纯文学的创作,这些创作大多是没有名利的,当然,海外的人看见了木子美,看见了流氓燕,却看不见芸芸众生中的草根写作群体,这部分群体的存在,才是中国文学能不彻底退出人们耳目的根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