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 960 --- 高估"中国美元"影响力无益

(2006-01-16 14:04:38) 下一个
  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员宣布将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致力于外汇储备多元化。这一声明被认为暗示了中国可能减持现有美元资产,从而曾引发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的短暂震荡。  本来,近两年美元持续贬值,令快速增加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缩水,不仅仅是中国,几个亚洲国家都在探索将“鸡蛋分在更多的篮子里”。然而近来每次有关减少美元资产投资导致金融市场强烈波动消息都出在中国身上,实在有些不太合理。  理解背后逻辑,看来并非仅仅是金融市场层面的问题了。恰巧,几天前,美国财政部长斯诺面对中国储备多元化消息的表态——“不会受制于人”、“中国减持,但别国仍看好美元”显得有些刺耳,和一贯的理性不符。  不过,可以解释的这些都不是巧合,国际金融市场正流行一种“游戏”。由于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施压,关于中国是否动用持有美元资产,对美国金融市场进行反向施压,进而在金融市场上演一幕幕中美博弈、对抗的大戏,则为众多投机者、国际炒家提供了长期,而且玩不烂的题材。  而且,处于国家利益考虑,许多“好心”的经济学家已参与“游戏”之中,对金融市场的这场“游戏”客观上则推波助澜。  那么“中国美元”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能否对自己的汇率压力“反盘”?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05年11月底,中国实际持有美国国债的总量为2500亿美元左右。虽然官方未公布中国持有其他美元资产(包括政府机构债券及美国公司债券)总额,但市场上比较一致的测算是,美元资产占中国外汇储备组合的比重约70%。如今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了8000亿美元,按当前的增长速度,突破1万亿的确指日可待。但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各类债券只占美国债券市场总量的4%左右,即使中国逐渐抛售美国债券可能在短期内对美国债市产生向下压力,并影响投资者情绪,但对美国债市的整体趋势则影响有限,因此试图以抛售美国债券来影响其金融市场,达到反向“报复”目的的想法极不现实,也遗害无穷。  “中国美元”的形成归因于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带来的强劲对外贸易出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将继续享有劳动力价格低廉所致的低成本优势。由于美国是中国消费品出口的最主要目的国,美国的消费需求是否强劲,显然与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息息相关。这也是中国大量购买美元资产从而为美国的双赤字提供融资的一个间接动因。因此,一个高储蓄的中国和一个过度消费的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当复杂的商品和资本互动联系。  从商品流动角度看,美国消费者需要中国提供的廉价消费品,以帮助低通胀状态下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中国需要以出口带动就业和持续经济增长;从资本流动角度看,中国购买大量美元资产有助于美国弥补其巨额财政赤字、缓解美元贬值压力并帮助维护其低利率水平下强劲的消费需求,从而转换为中国出口商品的大量定单。因此,各种关系极为微妙,动一发而影响全局,任何单向、甚至双向的贸易报复,或者资本市场对抗行为都可能对双方贸易金融联系和整体经济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从即期影响看,即使中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带动其他亚洲国家减持美元,引发美元加速贬值以及长期利率上升,从而加快美国经济衰退期到来。不仅直接冲击中国对美出口,而且很可能对世界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非常”影响。短期内大量减持美元而导致的价格下跌也必然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减值,完全不符合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和保值增值的初衷。  此外,中国外汇储备已如此之高,需要探讨储备是否再有增加的必要和较少储备的可行路径。  当前这种巨额贸易盈余和FDI净流入,一方面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必须转向以内需带动为主,减少对外贸出口的过度依赖。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应当更多考虑的不是沾沾自喜于“中国美元”的影响力,而是如何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  这方面日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过度依赖出口到日元被迫升值再到经济长期疲软,日元始终未能建立起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地位。中国有条件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在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长的大前提下,塑造一个开放的、高效的货币金融体系,从而使得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成为真正的“强货币”,才是作为主权货币的最大利益所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