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424 --- 美三个月内会重拿人民币做文章

(2005-08-04 06:08:18) 下一个

来源:财经时报

 

热钱当心:人民币汇率弹性颇佳

  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变对中国的结构性调整和与世界接轨,无疑意义深远;但它对
中国经济、周边国家经济和全球汇率的短期影响,则被很大程度地夸大了。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后,短短的几天已经有几点明确了:1.中国
采取的不是盯一篮子货币,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政府无意在近期内对人民币
大幅升值;3.热钱流入明显加快,对冲基金摩拳擦掌。

  笔者同时认为,1.人民币汇率可升可降;2.此次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微;
3.美国人对人民币的批评以及贸易制裁的威胁,在三个月内便会重现。

  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初期,许多市场人士和媒体均以为中国转向
一篮子货币。周小川行长亲自出面澄清:“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
子货币,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汇率将是浮动的,而且区间是‘合理的’。”

  换言之,一篮子货币不过是一个参照,汇率的浮动取决于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
盯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体制,透明度可高可低,但却要求汇率严格根据篮子内货币的浮
动而变化。中国的新汇率体制并不要求这一点(至少目前没有)。过去几天人民币汇
率也没有按照美元、日元、欧元的汇率浮动进行调整,基本证实了“管理汇率”这个
推测。

  并非盯住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规模甚小,实际浮动区间也低于正负0.3%的上、下限,更
远低过对其他货币正负1.5%的浮动上、下限。汇率变化更多地集中在浮动区间的
中线,显示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很大程度上,今天汇市的干预与调整之前的干预并
无本质上的差异,只是人民币汇率在政府的“管理”下,理论上有了浮动的可能。这
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今后不会有更大的浮动空间,但是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近期急升
的可能性不大。

  海外热钱流入自人民币调整一刻起,也呈明显加速。香港恒生银行7月22日(
调整后第二天)港币转入人民币的储蓄,是平时业务量的4倍。据我们测算,7月2
2日一天流入人民币资产的热钱可能超过1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通过外贸套汇、假
直接投资等渠道入境的热钱。完整的热钱流入数字可能要等几个月后才能知道,不过
热钱流入加速却可以从笔者的工作岗位上切实地感受到。

  同时,过去主要炒人民币不可兑换远期汇率的对冲基金,对热钱流入情况也表现
出异乎寻常的关心,似乎有伺机而动的迹象。人民币出现调整后,短期内热钱增多是
可想而知的。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在于调整后第一星期入境多少,而是在于持续
多久。如果热钱加速流入持续几个月以上,对经济、对政策必有影响。

  短期影响被夸大

  其实人民币不仅存在升值的可能,也有对美元贬值的可能。这次人民币调整的时
机捕捉得甚佳,正好在美元兑欧元、日元短期调整的谷底。当美元重展升浪时(已经
出现),人民币完全有可能对美元贬值,而对欧元及日元升值。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可
能性,也有实际的政治考虑。中国政府可以此向世界展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借机
教训一下投机客。

  人民币调整,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主流媒体(尤其是财经报纸)的头版新闻。汇
率形成机制的改变对中国的结构性调整和与世界接轨,无疑意义深远。但是它对中国
经济、周边国家经济和全球汇率的短期影响,则被很大程度地夸大了。

  美元从今年年初起已升值12%,人民币也随之对其他货币升值。这个影响,其
实远比7月21日的2%升值更大。亚洲其他货币几乎都因预期人民币升值而早已出
现升值。除了市场情绪因素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外,人民币对汇市的影响十分有限。

  笔者以为,人民币调整的新闻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其牵动分析员口水的力
量,超过它牵动经济的力量。

  中美蜜月期料仅三个月

  美国布什政府在人民币升值后迅速做出正面评估,相信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因此进
入一个短暂的“无战事”时期,但是平静很难维持长久。

  首先中美间贸易不平衡并未解决;其次美国正进入中期选举周期,“反全球化和
保卫就业机会”的呼声在草根阶层越叫越响,妖魔化中国成为相当一部分政客争取选
票的工具。同时平心而论,人民币汇率上的变化少之又少。不仅升值幅度极为有限,
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也机应变低,较之前的盯美元汇率更容易授人以“操纵”之柄。

  笔者认为,这次“蜜月期”会非常短,如果在汇市改革上没有进一步发展,3个
月内美国人便会重新拿人民币做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