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My Diary 94 --- 诸菩萨传(ZT)

(2005-02-24 13:48:43) 下一个

 

菩萨, 梵文 Bodhisattva (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其义有二:一、专指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修行本起经˙卷下:菩萨见此众生品类,展转相吞,慈心愍伤,即于树下得第一禅。二、指具备自利、利他的大愿,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证得性空之理的众生。菩萨所觉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罗汉之上。佛说十地经˙卷二:菩萨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乐已,为欲救拔一切有情,转更访求世出世间诸利益事。 

 

诸菩萨传之一 ---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

又称得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 << 观无量寿经 >> 说,祂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使人得到无上力量、威势自在。中国佛教中的菩萨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悲华经>>中说过去有个转轮圣王,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四太子是普贤菩萨。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父子成为'西方三圣'。

 

 

诸菩萨传之二 --- 观世音菩萨 大慈大悲的菩萨

又称观自在,梵文 Avalokites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此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之意。

为阿弥陀佛的左些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征,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他还会就众生的因缘,化作种种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种别称,如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马郎妇观音等,合计中日关于观世音的别称,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子,以后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观世音或译作观自在,古译作光世音,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 '世' 故略称为观音。亦称为大士、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观音妈、观音大士。观世音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和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合称谓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禅寺中有一圆通大殿,供奉观音,是最大的观音殿

 

诸菩萨传之三 --- 文殊菩萨 大智大慧的菩萨
 

梵文 Manjusri。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古译: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头,德,或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

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和佛陀,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称「大智」。在中国,他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并称四大菩萨。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其外形为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利)、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形。

诸菩萨传之四 --- 普贤菩萨 大行大定的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或译普贤,遍吉。象征佛陀理德,行德的菩萨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相对。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和佛陀,文殊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塑像多骑六牙白象,代表佛法的大悲力。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嵋山。

 

诸菩萨传之五 --- 药王菩萨 济世的菩萨;药上菩萨 救人的菩萨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一起,有时取代文殊,普贤菩萨,被作为佛陀的左右胁持。本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电光明。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赞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萨,佛陀曾对弥勒佛预言他俩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和净藏如来。

 

诸菩萨传之六 --- 维摩诘菩萨 在家的菩萨

梵文 Vimaiaki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他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诸菩萨传之七 --- 地藏王菩萨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梵文 Ksitigarbha,音译乞叉底蘗(音「播」boˋ)沙,意译为地藏。根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在忉(音「刀」)利天,受释迦如来嘱咐,要在释迦灭渡后、弥勒佛降诞之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渡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自发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才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到场。据说唐玄宗有新罗国(今朝鲜)僧人金乔觉泛舟来到中土。在九华山潜心修行。后来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的捐助,修建佛寺,开辟道场。闵姓山主及其子道明亦先后随他出家。闵山主之子先其父出家,后闵山主出家时,反而拜其子道明为师。数十年后,金乔觉坐化去世,而肉身不坏。金乔觉去世后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嵋齐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络驿不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