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最新消息:陈凯歌悍然拒绝接受道歉,要将无耻进行到底、

(2006-08-25 10:33:42) 下一个
zt 最新消息:陈大导演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接受馒头的道歉,他的律师正在收集证据,要对馒头启动法律程序,有一种真理在握,豁出去把无耻进行到底的架势。他认为馒头伤害了《无极》全体创作人员的感情----你怎么就不想想有多少观众被你伤害了感情呢? 闹剧、丑剧、荒诞剧!他明明知道没有一个有理智的法院会受理这种无聊到极点的诉讼请求,还是要恶意炒作下去。不必苛求陈大导演深入学习三个代表,就要举行北京奥运你总该知道吧?恶搞作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备受你引以为知音的西方名流的喜爱,这,你总该知道吧? 只要一提到对《无极》的评价和品味,陈大导演就会用非常严肃的口吻谈起他在西方的知音。他的东西是不是真的高雅到只有知音才能欣赏的地步,倒也未必。一个再玄幻的故事也要有它内部的合理逻辑,但这对导演来说,显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至少在《无极》里是这样。唯一可见导演功力的居然是:演员读那些肉麻得直教人生死相许,起十层鸡皮疙瘩的台词,竟然没有一个感到难堪或是笑场;卖弄风骚的倾城更是对倾城这个文化符号和观众智慧的双重侮辱。 可以肯定的是,要是他的那些知音被馒头这样的天才恶搞,绝对会爽得要死,会狂呼再来一次,越狠越好。当今世界,他的知音有这样的反应,已经不能称之为品味或风度,而是一种常识和本能。从事导演这么多年,想必老陈一定也知道,要让一个正常人笑得死去活来有多难。 票房和口碑都在下滑的《无极》,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简称无极:导演夫人竟把倪萍、洪晃这些陈谷子烂芝麻都翻出来恶炒,令人齿冷。但起诉馒头又不一样了,这太无耻了,商业压力再大,一个人是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的呀!这种炒作方式已经完全突破了道德底线,以致被誉为炒作大王的宋祖德都瞠目结舌,破口大骂。想想倒也是,你有心取代人家的江湖地位,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游戏规则呀?再说,那些被你经常挂在嘴边的知音又会怎样看你呢?你不是那么在乎他们的评价吗?看来,知音的说法和你对《无极》的吹捧一样靠不住。 导演夫人一个月前还表示不会介意馒头,言犹在耳,导演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一个人在商业压力面前,可以无耻到怎样的无极境界。难怪广大网友群情激愤,难怪包括文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一片哗然,连性格沉静的青年导演陆川也发出了怒吼:都什么年代了,只有死了疯了才会去压制批评! 陈大导演对国内观众无法接受《无极》向来不屑一顾,认为欧洲才是他的知音。面对记者,他总是一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架势,弄得你不想吐都不行。其实,西方主流媒体对他近作的评价相当低,进军美国连参赛资格都拿不到,谁是谁的知音?老外个头大就傻啊,就随便你忽悠?是不是集合了几个国家的演员就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必然火爆?他对国际大制作的理解和将无耻进行到底的劲头,以及漠视广大民意的行为,符合偏执狂的全部定义。 但是,不管怎样,江河日下的他有着一颗勇敢的心:虽千万人,吾往矣! 难道陈大导演真的利令智昏到以为自己是坦克手,冲向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该死的商业啊,瞧瞧,瞧瞧!你把一个书写中国电影史绝对绕不过去的人物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 网上的一个评论尽管恶毒,却也不无道理:馒头义务为阁下将豪华的垃圾食品变成美食,阁下非但不领情,还要启动法律程序,天理何在?! 这个恶炒事件不外乎六种结果---- 一:在压力下中止法律程序==可耻! 二:接受馒头的道歉,达成所谓的庭外和解==双分可耻!陈大导演将开创一个恶劣的先例:端着虚怀若谷、不记前嫌的架子,接受一个为他的作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馒头的道歉! 三:骑虎难下,破罐破摔,硬扛到底==国际玩笑,世界馒头!!馒头有福了,陈大导演因为你发扬光大了他本来很失败的作品,决定投桃报李,不遗余力地为馒头在世界范围内做免费宣传! 四:世界上所有与传媒、公关有关的人士都会把这次恶炒事件列入典型的反面教材:千万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它会导致阁下的声望急剧下跌,比穿上逃命牌运动鞋的张昆仑还快。 五:告诉失败的投资者,看,我连法律程序都启动了,法院拒绝受理,不是《无极》无能啊,实在是馒头太狡猾了! 六:2006年,陈大导演极大地丰富祖国的语言文化。比如说,要是你觉得谁虚伪、偏执、卑鄙、无耻怎么办?有一句现成的时髦话:哥们,求你别那么陈凯歌好不好?“陈凯歌”发展下去会越来越神秘,甚至会带有一种互动的色彩,既可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而且,你要是觉得一个人固执得可爱,也不妨叫他一声你怎么越来越陈凯歌了?信不信把馒头叫来搞你一下。看来,说散打评书的李伯清的“假打”可以休矣。 因为受到陈凯歌行为模式的强烈刺激,偶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无极的影响,正在咨询律师,看能否对其启动法律程序,就告他大打虚假广告坑害自己的同胞,法院受不受理没关系,恶心他一下也是好的,偶就不信陈凯歌身上流着蓝色的血,只能他陈凯歌偶,偶就不能陈凯歌他?要是哪个书商约偶写本偶是怎么陈凯歌陈凯歌的,偶不就真的陈凯歌了吗?只要不要脸,想陈凯歌还不容易? 为了能陈凯歌,作为铺垫,偶已经将馒头2的剧本发给了胡戈工作室,有一个经典镜头,相信只要是看过《勇敢的心》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英雄在断头台上留下的那句世界电影史上最简短最震撼人心的台词:“自由!” 当然,剧本将自由改为2006年的关键词:“馒头!” 交叉闪回,重复自由、馒头、自由、馒头! 背景音乐为人们所熟悉的《绿叶对根的情谊》之馒头版:让我再看你一眼......这是馒头对你的情谊!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