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云帆

三十功名降与升 八万里路熊和牛 秦时明烛汉时图 趋势美眉潜入梦 会有乘波驾浪时 云帆一挂济沧海 Work, Fortune, Future......
正文

高油价时代的自省:日韩处变不惊 中印忧心忡忡

(2006-04-29 13:37:52) 下一个
汉代思想家刘安曾有过一句警世名言:“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在风声鹤唳的高油价时代,秉承不同风格能源政策的亚洲各国表现不一,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处变不惊相比,中国、印度两颗亚洲之星却略显忧心忡忡。
  
  在年初一度风平浪静的国际油市近来突然再起波澜,在4月第三周的5个交易日中,一直被视为国际油市晴雨表的纽约原油期货有4天都刷新了收盘历史纪录,而伦敦布伦特原油合约更是从4月11日起连续6个交易日创出合约诞生以来的新高。在度过一小段休养生息的“蛰伏期”之后,油价再次以连续破纪录的另类方式挑逗着国际能源安全的脆弱神经。正如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所言:“我们正经历着全球化年代的第一个油价风暴。”
  
  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在亚洲最容易受到油价风暴冲击的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而日本、韩国、新加坡却不受太大影响。为何近在咫尺,反差却如此之大?韩非有言:“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高油价时代的自省正当其时。
  
  谈及高油价对中国的冲击,大多数的自省总是将矛头指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路径上,但为何中国的增长路径会趋向粗放?这个略为深入的问题更值得深思。而关于这个问题的自省大多数又将矛头指向了“GDP崇拜”,虽然某些政府官员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确造成了资源的透支式使用,但这还不是自省的全部。
  
  在市场经济之下,粗放式增长路径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造成的,许多企业不将节能放在心上,原因很简单,成本低廉。那中国的能源成本为何相对低下呢?这就是此番自省的重心所在:能源补贴政策。
  
  在国际市场上以70美元以上价格成交的原油,在国内的价格却是打了个6、7折,这样的补贴政策使得国内的能源消耗大户并不能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和需求总量,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
  
  这种保守主义的能源补贴政策短期内是颇为有效的,它通过人为隔离使本国市场免受外来冲击。但当高油价形成惯性,长时期的油价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这种补贴政策就有些作茧自缚了。一方面,国有石油生产企业陷入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两难处境。由于这些大型企业在国外均设有分支机构,难免对国外高价市场垂涎三尺,对国内低价市场索然无味,大有“红杏出墙”的冲动。而国内需求的持续高涨使得供给方不得不高价进口石油,低价供应国内市场,如此高买低卖实在有违经商之道。另一方面,能源补贴的政策也使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冰炭在怀”的两难处境。如果放弃补贴政策,国内市场可能出现较大动荡,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不堪油价重负,叫苦连天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且,如若国内油价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将难以遏制,生产企业也会一蹶不振,经济有可能陷入“硬着陆”的尴尬。但如果将补贴政策进行到底,那么不仅需求扭曲难以扭转,而且补贴成本也会日益高涨,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因此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放眼亚洲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由于一贯奉行能源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政策,所以其生产企业的耗能水平之低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对油价飙升的抵抗力自然非比寻常,而能源供求的市场化同时也使得其国内能源需求对国际冲击及时、充分地作出了调整。因此,这些国家才能面对油价风暴泰然自若。
  
  由于种种原因,国际油价长期停留高位并非耸人听闻,高油价时代的自省由此更显必要,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方可在油价风暴之中继续稳步前行。左丘明烛照古今的金玉良言此时更需谨记:“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