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7章 民间文化

  啰儿调

  “啰儿调”是在石柱孕育、传唱、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形式。“啰儿调”分布石柱全境,主要以七曜山区的枫木乡、沙子镇、马武镇、黄水镇、下路镇、三星乡、西沱镇及县城所在的南宾镇为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啰儿调”民歌与唐代的竹枝词有着很直接的渊源关系。唐宋时期,竹枝词主要流行于以巴渝为中心的地区,远及湖广。地域上,竹枝词主要在“三巴”和湖湘一带流行,石柱正处在竹枝词流行地区的中间地带。句式上,竹枝词为整齐的七言四句体,而“啰儿调”歌词也主要以七言为主。其音随地方方言字音临场发挥,即兴填词,内容丰富,表达灵活,语言诙谐,具有浓郁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表现方式上,竹枝词和“啰儿调”内容都较粗俗、直白、乡土化,甚至有些放荡不羁。语音上,竹枝词中的“女儿”、“竹枝”和“啰儿调”中的儿化音,以及当地土家族方言习惯都极为相似。竹枝词“调同辞不同”的突出特点和“啰儿调”中的《啰儿调》《四句歌》等非常一致。经过石柱组织专门队伍考证表明,石柱的“啰儿调”民歌里有着明显的竹枝词的遗存。

  石柱“啰儿调”民歌在坚持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外来文化有过三次较大的融合。一次是宋朝时期,中原官军进入石柱所带来的文化,与石柱本土文化进行了交融。第二次是明末秦良玉时期,由于经常长途奔袭,远赴北方地区作战,从各地带回来的文化,对石柱民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是清代,来自江南移民带来的文化,对石柱民歌进行了补充和提高。经过多次的文化交融和影响,石柱民歌一次又一次得到提高和升华。石柱“啰儿调”在民国和新中国建立初期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石柱风靡一时,到处传唱。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石柱的“啰儿调”受到冷落、批判和压制,从此开始衰败,至今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号子 号子“啰儿调”有领唱,有合唱,调子铿锵有力,如《抬工号子——小牛郎》《打夯号子》;有的分阴阳演唱,调子质朴随意,如《薅秧锣鼓》(阳)、《薅草锣鼓》(阳);有的不加修饰,直抒胸臆,如开山、行路的《吼山曲》等。

  山歌 山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插科打诨的《啰儿啰》;有风趣幽默的《山歌对唱》;有简洁明朗、乐观风趣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等。

  小调 小调在“啰儿调”中最为丰富。有风流情歌《我是你的小情郎》;有诙谐直白的《幺妹长成人》;有谐趣幽默的《打谎歌》;有情绪幽幽、爱怨缠绵的《怀胎歌》;有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长年歌》《四句歌》;有解放初期歌唱土家人民翻身做主的喜悦心情而填词的《一颗谷子尖又尖》等。

  这些曲子的衬腔部分,无一例外地都大量运用了“啰儿”、“啰儿啰”、“郎啰”、“啰喂”,显示出突出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这些衬腔有的出现于开头,有的置于中间部分,有的放在结尾,不拘一格,灵活自如,与歌词内容相映成趣,互为补充,构成了“啰儿调”独特而唯一的艺术特征。

  “啰儿调”自形成以来,经过长达数百年的不断演化,形成了自身明显的艺术特色:一是艺术上的多样性。既有唐代巴渝竹枝词的遗风,又有对历次外来文化的兼蓄并收,还有对当地戏曲、耍锣鼓等艺术形式的吸收,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二是传唱的简朴性。“啰儿调”的调式多为徵、羽调式,一音一字,绝少婉转的拖腔和华丽的装饰,音域大都在8度以内,旋律简单,易于掌握,便于传唱。三是艺术的独特性。“啰儿”、“啰儿啰”、“郎啰”、“啰喂”等衬腔,与当地方言的四声声调结合得非常贴切、紧密,具有原始而率直的衬腔风格,这是与其他民歌形式最大的区别。四是表达的灵活性。当地的生活、劳动、礼俗活动中,根据对象进行演唱的曲调基本不变,随机应变,即兴填词,异常灵活。五是内容的世俗性。歌词直白,主要反映当地土家族人民的思想、情感、民风、民俗等。六是民俗的依存性。随民俗活动的产生、变化,真实地记载了当地土家族人民演变的历史进程。七是种类的稀有性。“啰儿调”曲调简单、世俗,史家不重视,史书无记载,长期处于散、乱、弱的状况,基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演进方式,在少数民族艺术之林中,为数不多,正因为发掘整理不够,显得尤为稀有珍贵。

  石柱的“啰儿调”在整个渝东南土家族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是学术价值。通过对石柱的“啰儿调”的收集整理,可以带动对渝东南民族民间音乐和民风民俗的研究;提供对《竹枝词》深入研究的史料佐证,填补历史上对三巴与湖湘结合部的文化受《竹枝词》影响研究的空白,进而填补对重庆市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保护的空白。二是史料价值。挖掘、抢救、保护石柱的“啰儿调”,解决长期以来的散、乱、弱的矛盾,使之在原生态的真实情况下,用音响、音像、书籍、图片保存下来,形成史料,填补史书记载的空白。三是实用价值。“啰儿调”伴随土家族人民走过了数百年,其中的精品《太阳出来喜洋洋》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智大勇、知难奋进、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经典民歌起源于石柱县。这首流传很广的民歌,由蓝河(原名李大中,1946年曾在石柱县初级中学任音乐老师)收集、整理、编曲,得以逐步传唱。

  1950年,蓝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文工团时,在重庆嘉陵新村驻地,经文工团美工队马泽生同志介绍,认识了一位石柱籍的文化教员秦同志。早在1946年前后,蓝河在石柱任教员时,秦同志就认识了他,只是没直接交往过。秦同志也爱好音乐,尤其酷爱民歌。由于是旧识新交,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在交往中,秦同志把他收集到的石柱民歌毫无保留地唱给蓝河听,其中有一首“啰儿调”,让蓝河特别感兴趣,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便详细记录下来。之后,蓝河将记下的曲子给文工团副团长蔡绍序看,并谈了他的再创作的想法。蔡团长很感兴趣,支持蓝河以此曲为基础,搞一个四川民歌联唱,作为文工团的公演节目。

  太阳出来喜洋洋在央视演播厅

  蓝河以石柱民歌“啰儿调”为基调编曲,请北碚一姓王的中学语文老师(笔名金鼓)填写新词,《太阳出来喜洋洋》由此诞生。不久,包括《太阳出来喜洋洋》在内的《四川民歌联唱》在西南文教部的小礼堂试唱,效果十分良好。蔡绍序以后到上海音乐学院去任教,请作曲家为《太阳出来喜洋洋》配了钢琴伴奏,并灌制了唱片。于是,《太阳出来喜洋洋》便在全国流传开来,常被作为四川民歌的代表作在广播中播放,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曾将其作为对农村广播专题节目的开始曲,每日播放。后来又编入《四川民间歌曲选(汉族部分)》,还被介绍到了国外。

  与原来的“啰儿调”相比,《太阳出来喜洋洋》不仅歌词有了新意,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曲调处理上,也由原石柱民歌的轻快跳荡、类似儿歌的山歌小调,升华为舒展悠扬、催人奋进的群众歌曲。词与曲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了对解放后生活的赞美歌颂之情。

  由于当时石柱县行政区划为四川省,蓝河没有保留石柱这个原产地,所以《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民歌一直以四川民歌流传。重庆市直辖后,石柱从原四川省分离出来,隶属于重庆直辖市,《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归属问题就有了争论。编曲者蓝河对此作了说明:“这首民歌应该是石柱民歌”,“可惜(我当时)未能保留原产地石柱,这也是令我十分遗憾的事。”他在2002年6月给何显植(蓝河任教石柱县初级中学时的学生)的信中说:“如果现在出集子,当然不应该叫川东民歌或四川民歌,应该叫石柱民歌或者重庆民歌。”四川省知名作曲家秦运梁先生对此作了很准确的诠释:认定驰名民歌的籍贯,不应只看它的流行地,还要看它的记谱整理地和首唱传播地。《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民歌源于石柱,是由石柱人首唱,蓝河、金鼓整理完善,无可非议地应该属于石柱民歌。

  2003年3月20日,应中央电视台12频道《魅力12》栏目组邀请,石柱县文广局带领县业余民族歌舞团到北京演出,录制《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石柱民歌和《薅草锣鼓》,于4月12~18日在央视12频道滚动播出,充分展示了石柱的文化资源,提升了石柱的知名度。

  2004年6月24日县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和2004年6月29日县委第31次常委会,将《太阳出来喜洋洋》确定为县歌。这对于宣传石柱、建设石柱、振兴石柱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是石柱的又一特色文化。每年盛夏,玉米长到半人高时,在抽穗扬花之前都要锄第二次草,土家族人在组织薅草时都要打薅草锣鼓。薅草锣鼓起着鼓舞干劲、活跃劳动气氛、轻松情绪的作用。劳作的人群天刚亮就下地在山坡上排开长蛇阵,两名歌师在前面一人打鼓,一人打锣,边打边唱“薅草锣鼓歌”,锣声鼓点在丘陵山峦间飞扬,几里之遥都能听到。

  《立五门》是薅草锣鼓中的经典。也是土家族智慧的结晶,包含许多的生活哲理:

  清早起来不要挨,露水苗苗打不开,半路捡根黄荆棍,挑开露水上歌台。

  风云雷雨望它长,日月二宫望它生,五谷有它它才长,百草盘根往下伸。

  薅草锣

  露水缘由说不尽,略提几句往前行……

  以上为《立五门》歌头,锄薅草锣草人群听到往前行歌声,便你追我赶往前锄草,把劳动情绪提起来后,歌师又唱道:

  清早起来不要挨,东方东路走起来,我今引往东方过,东方龙王坐莲台。

  龙王坐在莲台上,鱼兵虾将两边排,东方龙王我请了,莫放倾盆大雨来。

  以上为歌师祈求薅草劳动的当天天公不要下雨,百虫蚂蚁都入洞,不要来损害庄稼;同时,歌师指挥锄草的人群向东方推进。歌师是锄草人群的总指挥,又是激励人群劳动情绪的鼓动者,接着又唱:

  歌郎又往南方来,南海观音坐莲台,观音坐在莲台上,金童玉女两边排。

  歌郎又往西方来,西方佛祖坐莲台。佛爷坐在莲台上,十八罗汉两边排。

  歌郎又往中路来,玉皇大帝坐莲台。玉帝坐在莲台上,雷公闪电两边排噎噎

  《立五门》,土家人说意即五方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庄稼不遭受自然灾害。

  劳动的人群情绪稳定之后,歌师就唱盘歌,一问一答,充满无穷的乐趣:

  盘问:

  锣打当中鼓打心,唱首盘歌问先生院

  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出来半中腰?什么出来连根扯?什么出来

  棒棒敲?什么出来弯河边?什么出来向阳娇?

  歌师答唱:

  歌师傅来老先生,唱首盘歌解你听:高粱出来高又高,包谷出来半中腰。豆子出来连根扯,芝麻出来棒棒敲,月亮出来弯河边,葵花出来向阳娇。

  盘问:

  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走路横起来?什么背上背八卦?什么背上和青苔?

  答唱:

  小牛过河不脱鞋,螃蟹走路横起来,乌龟背上背八卦,河中石头和青苔。

  薅草锣鼓的引子,有三公台、卧马传蹄、七里冬、传十字等,曲调有七字调、插旗子、盘歌词、短声、长声、散花调、吟诗调等。演唱程序是清晨上工时唱交歌排场;接唱请神、说号头、来龙露水、立五门;唱完立五门,就到了吃午饭时间。下午开始唱盘歌,内容涉及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接唱十字、吟诗、对字、收号子;收工时唱拆五门,与上工时立五门相呼应。歌师二人往往唱得如痴如醉难解难分,劳动的人群情绪亢奋,干劲倍增,薅草的速度就越来越快,稍分散精力就会掉队,在身后留下一大片倒三角形草地,热闹的劳动场面构成了一幅动感十足的勤耕图和土家族风情画。

  灯彩灯舞

  石柱的灯彩灯舞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群众喜欢的一种群众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其个性特色。

  (一)灯彩

  河荷灯 清代、民国时期,民间举办盂兰盆会,于农历七月十五傍晚,在河边祭吊孤魂时,用彩纸做成荷花形状的灯盏,内装灯捻,用船装到河心点燃灯捻后,一只只放入河中,随水漂去。

  八仙灯 清代及民国时期,民间在节日或地主豪绅家办丧事时悬挂的一种灯,可分云、水、旱三种。踏云彩的称云灯,踏水族动物的称水灯,跨走兽的称旱灯。

  走马灯 民间逢年过节时所挂的一种檐灯。用竹篾做架子,周围糊上纸,再配以彩画,内点油灯,用油灯的热空气推动贴上的纸人、纸马和各种戏文人物形象的转盘不停地转动。

  花鸟虫鱼灯 逢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时常挂的一种彩灯,又称散灯。用篾扎、纸糊、彩画而成,形式多样,造型美观。节日多挂于厅堂、走廊内,也常用做花灯舞、彩船舞的排场。常见的有寿桃灯、佛手灯、金瓜灯、鹦鹉灯、大雁灯、鲤鱼灯等。

  九莲灯 民国时期,在打醮或做水陆道场时常见到的一种灯。将9盏莲花彩灯连成一串,到了夜晚点灯燃烛悬挂在高杆上。该灯现已消失。

  烟火架 石柱烟火架属“盒子烟火”,盒内装有复杂的火路导线。将纸扎的人物走兽、奇花异果、吉祥词语等连接成套,一般为12折。燃放时悬挂架上,然后点火燃放。多在喜庆和庆典时燃放,流行于清代、民国时期。

  孔明灯 又称天灯,流行于民国时期。每年农历七月半和办丧事做道场时,制作的一种直径约1.5米左右的桶形灯。用铁丝织架,外用纸糊,燃放时点燃灯中十字架上吊的油捻子,借热空气膨胀之力将灯升入夜空,高可达300米以上,远可飘30公里。

  (二)灯舞

  龙灯 石柱龙灯长分为5耀13节不等,用竹编、纸糊、彩画而成。珠灯(宝)为龙舞的前导。舞龙时,有锣鼓唢呐伴奏;有灯头领队、喊彩(说吉利);有牌灯、小彩灯前导和圆场。龙灯有5种:(1)彩龙:龙身裹彩色布做成的彩衣,舞者统一着装,主要在年节、重大庆典期间表演,以舞滚龙为主,常舞的有二龙抢宝、滚龙抱柱、滚龙过山等花样;(2)火龙:龙身无彩衣,舞者赤身短裤,头顶小撮箕,于正月初九至十五晚上在密集的烟花、鞭炮中舞;(3)孝龙:龙身糊白纸或披白布,在灵堂前或送葬时舞;(4)板凳龙(后面作专节介绍);(5)崽崽龙:又称“小彩龙”,龙头、龙身比彩龙小,由10岁左右的小孩舞,在年节或盛典中出现。

  狮灯 分为彩狮、孝狮二种:(1)彩狮:用篾扎纸糊彩画制成狮头,彩布做狮身,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另一人头戴大头和尚面具,反穿皮衣,配合舞狮。舞时有锣鼓、唢呐伴奏。主要在年节或盛会时出现,一般在鞭炮声中舞。有时玩桌子,最高可叠到9张桌子以上,最后一张四脚朝天,舞狮人爬上献艺。(2)孝狮:狮头挂一白布,无大头和尚和猴子伴舞。用于去丧家吊孝时,在灵堂和落棺后墓穴边舞。

  蚌壳灯 土家灯舞的一种。逢年过节,城乡皆有。由3人扮舞。扮蚌姑娘者穿粉红色绸衣,披竹编、纸糊、彩画的墨绿色蚌壳,壳内粉白色,边镶红绸,时张时合;扮骛鹜者,头戴竹编、纸糊、彩画的鹬头,肩披鹬翅,腿缠绑带,足穿麻鞋;扮渔翁者,背背篓、戴斗笠、执钓竿。舞时用川剧锣鼓伴奏,拍手击节,伴唱有领有合,唱词内容随时代变化,形象逼真,憨态可掬,随歌起舞,灵活自如,深受群众喜爱。

  车灯 一般在年节文娱活动中演出,由3人扮演,一人拿纸扇、绸帕坐于纸糊车内扮演“么妹”;二人执篾扇在车旁随便歌唱与锣鼓起舞。

  采莲船 解放初由东北传入的踩旱船演变而来,主要流行于县城。船用竹丝、彩纸扎成。化妆后的莲女在船中以前后摇曳等动作使莲船不停地颠簸,加上艄翁和4个桨手的动作配合,在锣鼓、丝竹的伴奏节拍中,或跑或停,以示莲船荡漾于碧波之上。唱腔以民间歌调为主,加锣鼓伴奏。

  牛灯 由2人扮演。一人执竹织、纸糊、彩画的牛头、牛身扮牛,一人扮牧童。舞时有锣鼓伴奏和伴唱,锣鼓和唱腔与车灯相似。在春节和重大节日时出现,主要流行于西沱一带。

  土地灯 在春节和重大节日中出现。由3人分别扮演土地公、土地婆、催油童子。土地公着官衣、挂胡须,左手执拐杖,右手拿蚊帚;土地婆着短袖、长裙,拿红罗帕,背小孩;催油童子小丑打扮,拿绸扇,插科打诨。民国初期,玩土地灯为祈求土地保佑一方平安。新中国成立后,唱词随形势变化而改变。20世纪50年代,石柱土地灯在涪陵地区群众艺术调演时曾获优秀奖。

  打道钱 石柱民间主要舞蹈之一。一般为1耀4人表演,多时可达10多人。其道具(道钱棍)制作简单,用直径约3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竹棍一根,两端侧面削成约一指宽的对空长孔,中间用铁丝穿上10多枚铜钱而成。表演时用道钱拍打肩、臂、手、脚等部位,使铜钱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以协调节奏或者主旋律,边舞边唱,或就地旋转,或对角穿花,唱词临场发挥,随机应变,轻快活泼,节奏鲜明。

  八宝铜铃舞 是土家族老司“解钱”时的一种舞蹈,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糟粕较多。据说,“八宝铜铃”象征老司的一匹宝马:铜铃分五色丝带,象征马的鬃毛。跳起八宝铜铃舞时,土家族老司头戴凤冠帽子,身穿八幅罗裙,吹起牛角,八宝铜铃边舞边唱,表现了喂马、逗马、上马、跨马、奔马、下马等一系列动作,雄健有力。土家族老司穿的八幅罗裙如孔雀开屏,舞姿更加优美,因而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一些很优美的山歌,更是深受土家人所喜爱。

  梅嫦舞 土家族人祭祀猎神的一种舞蹈。据说,梅嫦是一个女子,是土家族的猎神,土家族人在上山打猎前和打猎有收获之后,都要跳梅嫦舞来敬梅嫦。跳舞时都要衣冠整齐,动作文雅,以示虔诚。

  土家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大型舞蹈。摆手,土家族语叫“社巴”,又叫“调年”。它是土家族人在过年时举行的,用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一种群众性歌舞活动。过去,土家族地区每个村落前都建有土王庙(也叫土司祠),庙前有摆手堂(也叫调年坪),周围有石砌矮墙,中间植有松柏,建筑十分讲究。“摆手节”都是在摆手堂举行,绝大多数是正月堂,少数地方还有二月堂、三月堂,二月堂和三月堂是在农历的二月初和三月初分别举行摆手活动。土家族人举行摆手活动,一般选择单日开头和结束,日期一般是3天或7天。土家族摆手舞分为小摆手和大摆手。

  历时3天的叫小摆手,又叫农事摆手、文摆,规模较小。跳小摆手舞时,一般为一天一夜,在各自村寨活动,一年一次。一般中间要插演一段有道白、舞蹈和情节简单的戏剧,插演的这段戏剧叫“毛古斯”。男子7人或9人从头到脚包以稻草,头上扎三五根草辫,每人持一根木棍作为生产工具,在调年坪上表演反映一年四季农事的舞蹈。小摆手舞舞时几百人,初春、暮春或是盛大的庆典时节,男女老少汇集在大草坪或者大广场上,身着独具特色的土家服饰,点起彩灯,燃起几堆篝火,由老者领唱土家民歌,众人合唱,边唱边舞,歌声震天,舞者如潮,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历时7天的叫大摆手,又叫武摆。大摆手连舞三天三夜,或者五天五夜,十里八寨的土家人集中到一个摆手堂举行规模较大的摆手活动。每隔数年举行一次,阵容十分庞大。除了摆手舞队外,还有梯玛队、龙旗队、乐队、披甲小旗队、炮仗队等,参加表演者可达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特别是披甲小旗队,身着各种花色衣甲,手里拿着一面镶着锯齿形的小旗,或红或黄或蓝,色彩缤纷,远远望去,俨然一个古战场。摆手堂前,一人打鼓,一人敲锣,每一摆手队伍由一人领舞,众人随着锣鼓起舞。摆手舞的动作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它的表演特色主要在于“同边手”,摆动双手,即两手向两侧自然摆动,脚是随着手的变化踏着节拍,膝盖上下闪动和弯曲,手一般摆得较低,最高不超过头部。整个动作,前后衔接,和谐统一。表演有舞有唱,歌词诗意浓厚。整个歌舞主要内容包括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生产劳动、反抗侵略等,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细节和生动故事。如生产劳动就包括砍火畬、烧灰、撒谷种、种包谷、插秧、踩田、薅草、收包谷、背包谷、割谷子、打谷子等。大摆手舞是一颗璀璨的土家族艺术明珠,它充分展示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机智、善战的优良品质。

  摆手舞

  摆手舞的基本形式,各地大同小异。男女老少围成两圈翩跹进退,和以歌声和节奏,舞姿豪迈健壮、粗犷有力,深受土家族群众欢迎。

  丰富的戏曲

  土家族山寨的民间戏曲名目繁多、十分丰富,除川剧、木偶戏外,傩戏、阳戏、土戏、庆坛戏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川剧 清光绪二十年(1894)间,石柱在外的几个川剧退班艺人回乡开展川剧坐唱活动,称“打围鼓”,坐唱者叫“玩友”。又以高薪聘请著名鼓师郎云生等来石柱授艺。民国初,县城街口“雅贤社”茶馆是川剧坐唱的主要场所。不久,茶馆渐多,川剧坐唱场所也逐渐增多,技艺不断提高,多在县城、西沱、临溪、马武等主要场镇活动。民国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1929年7月3日),玩友首次在县城城隍庙戏台登台演出《庄周戏妻》等折子戏。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党二十军163师师长陈兰亭,送给“玩友”20多口戏箱,自后便开始频繁演出。石柱川剧属下川东流派,长于胡琴、弹戏、高腔等戏,流传至今。主要排练过《柳荫记》、《白蛇传》、《铡美记》、《煮海记》、《三击掌》、《马房放奎》、《桂英打雁》、《长生殿》、《御河桥》、《秋江》、《打虎收孝》、《三闯辕门》、《乌江逼霸》、《逼宫》、《翠香记》、《做文章》、《望娘滩》、《五台会兄》、《柜中缘》、《血手印》、《青梅配》、《南阳关》、《闯寨》、《葛麻》、《逼嫁》、《望江亭》等。此外,从民国五年(1916)起,外地戏班来石柱献艺的日渐增多。至今,川剧仍然在城镇上演。

  木偶戏 有钱看川剧,无钱看白戏。“白戏”就是木偶戏。石柱木偶戏属大木偶戏,土家人称“木棒棰戏”,也有的称“木脑壳戏”。木偶戏的演出场地可由主人定,也可在院坝、街道、寺庙等场所,用布幔将竹架围起来即可演出。剧目、唱腔、锣鼓与川剧基本相同,一般为包场演出。民国十年(1921)陈义亭首建三泰班后,三树、悦来、西沱、临溪等地也相继建起了木偶戏班。1950年后,木偶戏班陆续停业。

  傩戏 又称“冲傩愿”,是祭傩神的一种祭神戏。傩戏虽然离奇古怪,但土家人对此却情有独钟。命名为傩戏,是因为人们劳作了一年,到岁末年头,要驱逐疫鬼。傩戏是一种祭仪,主要用于驱逐讨厌鬼,恭迎喜财神。这种戏情节简单,不具备戏剧本身的全部元素。演出一般在陈旧的祠堂里进行,梁柱上贴上驱疫祈祷的条幅,正面有一高台,表演者戴上面具,扮演各种神灵。开始时请来各方诸神,台下观众将神灵中的观音、魁罡、财神、判官、吴公一一分辨出来。请来了一年中需要依靠的所有神灵,心中自觉安定。然后,演出《打赤鸟》《关公斩妖》等节目,追鬼、躲闪,活灵活现,随着表演的不断进行,舞台会延伸到整个村庄,所有村民都会席卷其间,形成全村人民集体驱妖阵势。火光在月色下闪动,鞭炮一次次冲向天空,气氛热烈,声势夺人。傩戏主要流行于马武、下路等地,1959年后逐步停演了。而今,只有几十位老人能演。为拯救这一剧种,县文广局正在积极努力。

  庆坛戏 也称为“庆坛”,是祭祀神菩萨的一种祭神戏,主要流行于大歇、下路、桥头等地区。1950年后停演。

  阳戏 属敬神还愿戏,明末传入石柱,主要流行于西沱等地区。还愿时先敬神、后出耍文(唱戏文),女角称包头妹,表演多为2耀3人。戏文中苦戏多,如《秦雪梅吊孝》《断机教子》等。戏剧文学与川剧相似,表演和唱腔也多是川剧中的灯戏,但表演形式有严格的区域界限。地上铺一床竹席,称为踩席子角角。1950年后停演。

  土戏 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自娱性戏剧,主要流行于沙子、湖镇、官田、盐井、中益等地,流传了200多年的历史。土戏以神话、民间传说为文学内容,以加工过的本地耍锣鼓为伴奏,以加工过的民歌、山歌为唱腔,以“穿花”、“拜罗汉”等民间舞蹈为基本动作进行化妆演唱,表演中行当齐全,唱、做、念、打俱全。土戏剧目分神事和民事两种。神事剧目主要有:《引生》、《请神》、《发帖》、《拨路》、《镗生》、《回熟》、《放牛》、《陈公》、《急事催愿》、《土地报台》、《镇宅》、《发二奏》、《清宅》、《迎圣》、《勾愿》、《龙船》、《狮子》、《送神》等一整套共24折,根据道教“平还”(坐唱)24戏变化而成。民事戏剧曲目有:《四值功曹》、《红灯记》、《拨路先锋》、《八仙庆寿》、《二郎降孽》、《金童玉女》、《武王伐纣》、《打菜娇》、《安安送米》、《二王下山》、《谢财神》、《苏秦背剑》、《山王捉蛇》、《太公钓鱼》、《背鞭过关》等。1950年后基本停演。

  话剧 歌剧1938年8月,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共地下党员为核心建立“七七剧社”,在县城等地演出之后,话剧、歌剧开始在石柱流传至今。演出剧目,抗日战争时期有《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慰问伤病员》、《屈原》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有《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刘胡兰》、《重逢》、《丁佑君》、《志愿军的未婚妻》、《小女婿》、《结婚》、《春风吹到诺敏河》、《决战》、《三月三》、《新局长到来之前》、《抓壮丁》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出过《安子山》、《安子山之歌》。粉碎“四人帮”之后,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白卷先生》、《枫叶红了的时候》、《于无声处》、《抓壮丁》、《约会》、《杜十娘》、《议价爱情》、《皇亲国戚》、《卷席筒(上、中、下)》、《胭脂》、《大怪二怪》、《约会》、《棠棣之花》、《哑姑泉》、《王老虎抢亲》、《梅花案》、《孝顺女儿》、《红霞》、《可口可笑》等。

  石雕工艺

  石雕工艺开展较早,城郊太白岩唐、宋碑刻犹存。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墓前保存至今的石俑、石马、石狮,城乡各地现存的各种宗教人物造像、庙宇建筑物,以及坟墓、碑刻中的人物、动物、景物等,无不造型优美、雕工精良。新中国建立后,石雕工艺不少已经失传。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石雕工艺开始复苏,尤其以石狮子为盛行,纷纷摆放到墓地、单位门口,甚至农家院落。随着对石雕工艺品需求量的增大,一些石雕艺人开始重操旧业,纷纷拿起锤子、凿子,开山采石,雕刻造型。1995年2月,牟富普在三星乡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三星石雕厂,将一批技艺高超、娴熟的技师汇集起来,成批生产石雕,产品以狮、龙为主,狮、龙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象征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传统文化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雕刻狮的主要品种有:

  北京狮 以北京故宫门外石狮为标准,其形态为坐势,口含宝珠,头部威风凛凛。适合安放在政府机关大门口,象征权力和威严。

  石雕工艺

  迎客狮 又称喜狮,面带喜色,口含飘带,头部微偏,表现出一副欢迎客人之势。适合安放在宾馆门前,表示热忱和欢迎。

  卧狮 呈伏卧状态,面部略带喜色,表现出驯服安详的神态。适合安放在公园、桥梁、坟墓等地,象征安详和平。

  非洲狮 区别于中国狮,追求形象逼真,气势宏大、庄严。适合安放在宏大的建筑及广场前面,以示威严和庄重。

  雕刻龙的品种主要有:

  飞龙 往往配有石柱头,夹有云彩,头向上,四肢飞舞,锋爪毕露,姿势张扬。适合大厅圆柱或者单位大门圆柱上,象征蒸蒸日上,并有兴旺之意。

  潜龙 常配有石柱头,夹浪涛,头向下,气势勇猛。适合安放在公园、草场、花园等地,象征安详与和平。

  1995年起,三星石雕厂常年有固定工人4个从事雕刻生产,一个造型设计师负责设计。每年能雕刻石狮30对、龙10对,产品远销重庆、成都、武汉、广州、新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民间刺绣

  土家族妇女大多从小即学习刺绣,能绣山水花草、鸟兽鱼虾,有的还能挑龙绘凤。石柱古时就有编织“斑布”的记载,有的还印上花纹出售。

  解放前,土家族女孩自12岁就学刺绣挑花。土家族人刺绣的种类繁多,有绣花围腰、手绢、头帕、枕巾、被面、窗帘、门帘、裤口、袖口、布鞋、袜垫等,到处都是她们飞针走线,大显身手的好地方。旧时,是否有一手漂亮的刺绣功夫是评判一个女孩子能干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会刺绣就会被人看不起,就会认为父母没有教养,是一个没本事的人;出嫁后,也会被婆家人轻视。因此,女孩子们很小就要跟随父母或者是其他精于刺绣的人们学习刺绣,必须练就一手娴熟的刺绣技术,土家族人称作“针线活儿”。

  花袜垫

  土家族刺绣常用白色、蓝色布料作底子,以底布棉线走向为经络,用数底布棉线的方式确定刺绣图案或者文字的走向、分布和大小,所有的图案和文字按照事物本来特征和象征意义运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丝线加以勾勒和衬托。土家族人喜欢鲜艳的色彩,刺绣所用的丝线一般都色泽鲜艳、亮丽耀眼,所构图案对比明显、热情奔放、大方豪迈,显示了土家族人的热情大方和土家族女孩的心灵手巧。解放后,她们绣的内容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她们在吊脚楼上,三五成群,头缠绣花巾,脚穿绣花鞋,在被面上绣出“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龙凤呈祥”等图案,在鞋面上绣出“春兰”、“秋菊”,童帽上绣出“福禄寿喜”、“荣华富贵”等字样,色彩缤纷、鲜艳夺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土家族姑娘绣的袜垫最是吸引人,让人爱不释手:绣给友人的有“八角回”、“四叶草”等植物图案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文人诗句;给恋人的有“红豆花枝”、“鸟闹枝头”、“龙凤呈祥”图案,给丈夫的有“万字格”、“鸳鸯戏水”、“比翼齐飞”图案,给解放军战士的有“人民柱石”、“祖国卫士”等敬语。一双双做工精巧、色彩缤纷的袜垫,给人以美的享受。

  耍锣鼓

  在土家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土家三大乐,家伙、哭嫁、摆手歌。“家伙”就是指的流传于民间的器乐。民间器乐汇集了石柱50多万土家族、汉族人民的智慧。土家族民间器乐在山寨的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土家族、汉族人民婚丧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间器乐主要有吹打乐和耍锣鼓两类。耍锣鼓是土家山寨重要的民间器乐,它以质朴、激情的民族生活气息,生动风趣的情味,深得人们的喜欢,在人们逢年过节和重大祭祀、庆典活动中起到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

  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耍锣鼓”的历史渊源没有文字记载。但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的,“耍锣鼓”这种艺术也不例外。“耍锣鼓”经过千百年历史长河的洗涤,前传后教,身传口授,世代相承,千锤百炼,不断创新。石柱的“耍锣鼓”是一种标题音乐,每一首乐曲都有标题,诸如《鸡婆下蛋》《茄蚂子跳水》《岩鹰闪翅》等,都是人们对各种动物的形态、神态、姿态、意态的生动模拟和出神描绘,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模拟就是“耍锣鼓”曲牌的渊源。“耍锣鼓”由小鼓、大锣、马锣、大钹组成。

  耍锣鼓

  小鼓 用木制作而成,上下底面呈圆形,用牛皮蒙制,常见的小鼓鼓身高20多厘米、底面直径多在20厘米左右,小鼓在“耍锣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挥作用,整个“耍锣鼓”随小鼓的“起、承、转”而变化。

  大锣 用铜制作而成,直径在30厘米左右。锣的外沿有高约2厘米的边。锣的边沿钻有两个小孔,用以系锣绳。耍锣鼓的时候,左手提大锣,右手掌贴靠在锣沿上,以配合右手捂音,左手时紧时松地捂锣沿,控制大锣的余音。锣槌一般用松软的杉木做成。大锣发音圆润、浑厚、集中。其演奏方法较多,有重击、轻击、边击、亮击、闷击,敲奏时,在手腕的控制下,距离锣面仅一寸远,运动锣槌,所以有“会打大锣的不离寸”的说法。“闷击”和“亮击”相互交错地演奏,是大锣的表现特征。“闷”与“亮”的对比,形成了“耍锣鼓”音色的独特风格。大锣在“耍锣鼓”中被视为骨架,起着分节落韵的作用。

  马锣 用铜制作而成。直径11厘米左右,锣边沿高1.8厘米。马锣又叫“弄弄”。马锣不系锣绳,用锣的正面平放于左手掌,用大拇指扣住锣沿,敲击时,左手掌将锣富有弹性地抛起,当锣面下落时敲击后左手自然捂音,发出短促和不留余音的“弄”音。马锣演奏时抛起抛落的绝妙手法常叫人眼花缭乱。

  大钹 用铜制作而成。直径22厘米左右,厚度0.5厘米,中间向外凸起,呈半圆,形状似碗口,碗口直径约12厘米,高约4.5厘米。碗口中间钻有小孔,以红绸里面打结,一端穿出向外延伸,用于演奏时握住。大钹与川剧中的钹基本相同。其演奏方法是:手腕端平,持钹于胸腹间,两手握住碗口,手指伸开,紧捂钹面,使两手掌控制钹的振音,两钹演奏时钹碗口稍有缝隙,两钹似扇形状运动,使其在两碗口间,产生压缩空气振动共鸣便演奏出了浑厚而洪亮的闭音“丑”。

  “耍锣鼓”曲牌结构分为头子、曲牌、尾子。头子和尾子基本一样,大同小异地头尾相合,组成一体。头子俗称“五棰头子”,由小鼓开始五棰而得名。头子过后,有两种情况:一是头子过后,直接进入主题表现的牌子;一种是头子过后,头子与曲牌之间还要用“桥子”来连接,俗称“夹丁丁”,这种方式先演奏头子,再接“桥子”,然后才进曲牌。“夹丁丁”是连接头子与牌子不断反复的常翻乐句,贯穿“耍锣鼓”曲牌结构的曲体中,起着桥梁作用。

  “耍锣鼓”长于描绘模拟各种禽兽类的声态、形态、意态、美丽的自然景物和节日的热烈气氛,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描绘之细腻,气势之磅礴,使人赞叹,给人以无限遐想,耐人寻味。

  板凳龙

  板凳龙是石柱最具特色的一种龙灯,龙身1米来长,小巧玲珑,灵活多变。板凳龙虽小,但也有龙头、龙身、龙爪之分。先用竹片扎成龙身骨架,再将其固定在三脚长板凳上,初为纸糊、彩画成龙头与龙尾,后改用多色布料龙套,并套于龙身,再点画好龙眼、爪、须等。以后,改用特制的三脚长板凳,有的还用整木刻成龙头龙尾,安3只脚。舞时,二人在前舞龙头;一人在后舞龙尾,各执龙脚;另一人在前做向导,都腰系红彩带,头裹白布帕,身穿土家族镶边衣,在锣鼓鞭炮声中,舞者在龙腹下前后左右、里里外外腾挪闪躲,环绕穿棱,循环往复,那火树银花、蛟龙出海、巨蟒缠身组成的一幅幅画面,充满诗情画意,让人眼花缭乱。如宋代大诗人夏竦诗所说:“宝坊月蛟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