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古今诗词尤溪道中①

  [唐]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②鸡犬有鸣鸦。

  千村尤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释:

  ①此诗乃韩偓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抵达尤溪时所作。

  ②尽无:民国《尤溪县志》作“昼无”,今据《全唐诗》改。

  七月四日宿丹溪①道中

  [宋]朱松日出露芒重,凉生风叶翻。

  秋粳已照眼,社酒欲香村。

  牛下草莱湿,人归园屋昏。

  个中吾不浅,扰扰与谁论!

  注释:

  ①丹溪:即丹溪岭,在尤溪十二都(今与南平交界的联合乡塔兜村),全长约15华里,又名桃木岭。自趾至巅,凡三盘,盘皆纡曲百余武,上有铺,即南平界。每晨登,风蓬蓬然振林木,仆夫穿云,鸟语在下,如凌虚蹠空然。

  丹溪①诗联

  半空烟霭千山雨,一径松风六月阴。

  远树依依横落照,闲云冉冉伴幽禽。

  (录自崇祯《尤溪县志》卷九)

  注释:

  ①丹溪:十二都丹溪岭边的丹溪公馆。

  丹溪公馆联句

  [明]邓鼑民仍有觉耕桑后;吏在无怀希澹中。丹溪岭①

  [明]田顼丹溪岭头,流水溅溅;

  上有石蹊,盘云造天。

  岭头流水,虢虢西下。

  祈寒晨登,冻颜为赭。

  高山多风,瓜肤裂唇。

  斧冰作糜,指诘不伸。

  熊猬窟栖,乌鹊林号。

  马瘏不前,客行奈何!

  注释:

  ①丹溪岭:尤溪县十二都(今属联合),又名桃木岭。

  明农

  [明]田顼四十已明农,甘心篙与蓬。

  谁知金马客①,来访白头翁。

  草舍燃光里,岭梅雪夜中。

  颓颜倚玉树,相对一枝红。

  注释:

  ①金马客:官员。

  丹溪行

  [明]杨彩丹溪岭头初落日,起来枫树凝眸立。

  时有老翁岭下来,挂杖释担言且泣。

  我问老翁泣为何,翁言衰朽灾危多。

  去年旱荒禾稼损,盗贼二次城边过。

  今年秋成禾颇熟,流贼蜂聚烧吾屋。

  衾被成灰寒夜长,仓箱灰烬餐无粥。

  二男战死骨未收,二妇驱掳无金赎。

  已闻官兵来县城,坐视不救如越秦①。

  蚕食尚骂无酒肉,探窥贼退方出征。

  贼往兵来无了日,干戈满道愁如织。

  郊原不见生草青,那复田畴艺黍稷。

  明年虽欲辟莱芜,健妇何处借犁锄?

  纵有犁锄缺牛犊,脱巾庚癸②徒枵腹。

  生理断绝更何言,旧鬼烦冤新鬼哭。

  上官新政密如荼,帖下县官急催租。

  爪牙夜半来催促,深山穷谷频呵呼。

  我今逃窜来至此,亦逋该征新水夫。

  似此有生死不若,相公为我一筹度。

  不如潜买延平药,吞声一咽填沟壑③。

  我闻此语甚心酸,吁嗟乎!

  观风使者是何官,若图郑侠④流民奏,

  必疏老翁言上看。

  注释:

  ①越秦:春秋时期秦、越二国。秦国在西北,越国在东南,彼此相隔甚远。后常以之喻关系疏远,此处指不相干。

  ②庚癸:典出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答曰:“梁则无矣,麤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因军中缺粮,故用隐语乞粮。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因称向人告贷为“呼庚呼癸”或“庚癸之呼”。

  ③填沟壑:人死埋于地下,故称填沟壑。

  ④郑侠(1041—1119):字介夫,神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治平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直言王安石推行新法与边境用兵皆非宜,为监安上门。宋熙宁七年(1074),久旱,绘《流民图》进献神宗,图说流民之苦、新法之害及新法宜罢废十八事。神宗览毕,下责躬诏,罢方田、保甲、青苗诸新法。王安石罢知江宁府后,又绘《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斥吕惠卿等。惠卿奏为谤讪,徙英州。哲宗立,为泉州教授。又为蔡京排斥,归里而终。绍熙初,诏赠朝奉郎。

  题壁

  [明]卓迈绿荫树下好乘凉,寄语村樵勿砍伤。

  莫谓往来无召伯①,可将此树作甘棠②。

  注释:

  ①召(shào)伯:周的支族召公,姓姬,名夷(shì)。

  ②甘棠:西周时,召公巡行南方,在甘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因为公正无私,官民皆各得其所,地方大治。召公死后,人们怀念他,留着甘棠树不伐,并作《甘棠》一诗。后用“甘棠”一词来颂扬地方官惠政于民。金鸡岩①

  [清]严世琠轩轩独立在溪西,瘦骨碐磳鹤与齐。

  势若凌空惊浴鹭,形如入水啄修鲵。

  重关不度盗裘客,晓月频催去马蹄。

  铁距银牙天铸就,画开疆域若分犀。

  注释:

  ①金鸡岩:在尤溪十二都(今属联合乡),与南平交界处。

  劝农

  [清]焦长发雨霁天气清,原田春水足。

  载胜降桑间,声声鸣朝旭。

  民生当在勤,不才由土沃。

  尤溪万山中,开垦苦跼躅。

  移石作深塍,引流检细渌。

  短长因势便,为田相当续。

  地寒耕种迟,菱苲①乘炎溽。

  苟不极苦辛,曷尝粒粒粟。

  今年雨旸时,宽闲无迫促。

  好趁风日佳,荷锄东西曲。

  驱犊犁深清,插秧匀净绿。

  行看庆有年,明昭邀神笃。

  春酒介寿眉,乐为田畯告。

  注释:

  ①菱苲:民国《尤溪县志》作“芟柞”。苲:音zhé,水草名。登牛岭①

  [清]焦长发桑柘阴阴戴胜②飞,烟峦浓淡映朝晖。

  原田雨足新秧长,驱犊相将上翠微。

  (录自民国《尤溪县志》卷二)

  注释:

  ①牛岭:在尤溪县城南眠象山上。

  ②戴胜:鸟名,状似雀,头有冠,五色,如方胜。

  山行见菜花

  [清]焦长发春郊多秀色,到处菜花黄。

  陇麦青青外,微风一阵香。

  (录自民国《尤溪县志》卷八)

  小重山·观稼

  [清]焦长发布谷声干山雨晴,烟林深翠处、驻行旌。

  秧尖攒水绿纵横,扶犁去,驱犊带云耕。

  何处笛声清?

  板桥草阁对山城。

  换头水调乐升平,曲终陇首午风轻。

  (录自乾隆《尤溪县志》卷八)

  不稼安能足稻粱

  [清]焦长发癸巳春,莅任尤溪。相传赤云山有五谷仙,远近奔走祈祷,余既为毁其坛祀,而复作此以示之。

  神仙之说本荒唐,不稼安能足稻粱?

  但使春秋勤陇亩,何须媚祷致馨香。

  勾龙旧祀原无缺,狄相高风迄未央。

  此处赤云山①下路,行人只咏楚茨章。

  (录自民国《尤溪县志》卷八)

  注释:

  ①赤云山:在尤溪十九都(今汤川乡)。乾隆三十五年(1770)起,山有五谷仙栖焉。

  忧旱

  [清]毛清士火色流空数月然,官民处处祷神仙。

  吁天搔首频无应,触目伤心赤地田。

  (录自《沈阳毛氏家谱》卷四)

  东园

  [清]刘巾枢东园有隙地,于耜种时蔬。

  晨夕勤灌溉,聊复乐闲余。

  岂无珍异花,所乐曰不如。

  朝起坐亭中,朝日丽青葱。

  夕畦步徒徛,翩翩摇清风。

  旱潦知疾苦,馑熟知丰凶。

  不徒滋味长,君子资固穷。

  (录自黄清奇《尤溪诗词选注》)

  喜雨

  [清]毛清士数月晴光铄似金,今朝幸喜沛甘霖。

  将枯禾黍翻生色,此际人皆厥角崩。

  处处欢欣无赤地,家家鼓舞颂甘霖。

  从今频愿恩膏沛,勿使良田旱复侵。

  (录自《沈阳毛氏家谱》卷四)

  苦雨

  [清]毛清士节届端阳五月天,滂沱大雨久连绵。

  凝眸树色云联雾,侧耳溪声水涨渊。

  处处全无樵子路,村村那有老农田。

  难游屐屣柴扉外,闷坐家中日似年。

  (录自《沈阳毛氏家谱》卷四)

  捣练子·阅耕三首

  [清]毛清士当麦熟,又秧青。处处农夫济济耕。

  不用田官三嘱咐,只闻鸟语五更鸣。

  兄折甲,弟分苗。终日纷纷屈着腰。

  转盼郊原青绿遍,惊心不禁落花凋。

  农力作,我偷安。阅此方知稼穑难。

  一卷幽风常在抱,柴门不掩对看□。

  (录自《沈阳毛氏家谱》卷四)

  春耕

  叶锦铭轻风细雨气温和,绿遍郊原锦绣多。

  照面银锄掀起浪,弯腰纤手捷飞梭。

  行行线线成经纬,格格框框展网罗。

  孰显神通当巧匠,牛郎织女下天河。

  农村四月闲人少

  陈孝廉才了蚕桑始息肩,妇巢子播更忙然。

  邻家老妪也知勉,磕彼耕夫往陌阡。

  七律一首

  陈孝廉节值清和麦熟时,阿农躬稼最相宜。

  荷锄沐雨无嫌苦,叱犊披星不觉迟。

  抽茧采茶凭妇女,种瓜折笋赖童儿。

  农村取次闲人少,到底骚坛欲付谁。

  尤溪特产综吟

  陈成鉴两柑两竹一油彰,林茂粮丰茶更香。

  银杏灵芝烟草郁,矿藏水电冠闽乡。

  农民

  陈正道晴雨头冠戴笠篷,荷锄持斧奔西东。

  田园劳作丰收望,山野耕耘图报功。

  日食粗精安分度,年成好坏顺缘逢。

  古贤曾说农家乐,农家乐趣果无穷。

  §§第五篇 耕作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