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国学”是“西学东渐”之后,针对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而提出的名词。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曾被视为民族落伍的根源,一度有人欲除之而后快。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惨遭涂炭,很多国学大师也受到冲击,相关的教育形成近半个世纪的断档,令人痛心。改革开放以来,一股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盛行起来,即近年来的“国学复兴”。这种现象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物质财富,还需要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在其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民族文化铸就民族之魂。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代先哲们的高洁志向、明朗人格、处事策略等等都被一一记载在浩瀚的古代典籍中,无穷的智慧在字里行间流淌闪烁,时刻给我们后人深刻的教诲与启迪。

  国学,有阳春白雪的味道,似乎是雅堂之事,是饱学之士的功课,对于现代普通人,可谓高不可攀。其实不然,国学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不但在讲堂上生辉,而且在生活里闪光,国学的内涵十分博大精深,它们提供的是关乎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处事的方法。一个人的知识、学问、技能等是可以学到的,但一个人的胸怀、境界和眼光,是要靠磨砺和一步步提高修养而获得的。学习国学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思维能力,知道如何为人处事。

  本书选录了《易经》《诗经》《孟子》《论语》《书经》《六祖坛经》《道德经》《金刚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十四部经典名作。同时参考各家集注,力求准确、流畅地翻译原典,真实地体现经典精神。望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教益,从而了解国学,热爱国学。同时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余,也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本书不断走向完善。

  编者

  2010年10月

  《易经》,又名《周易》、《易》,十二篇。有“经”与“传”两部分。“经”即《周易古经》,分上、下两篇,大约成书于西周初期;“传”即《易传》,又称《易大传》、《十翼》,大约著成于战国晚期。

  《周易》经、传的作者与撰著年代素有歧说。司马迁著《史记》云:“伏羲作八卦”(《日者列传》),“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太史公自序》);“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子世家》)。以为伏羲创八卦,文王作卦爻辞,孔子序《易传》,汉唐间以此为权威性论断。经过后人考证,《易》非出于一人、成于一时,这个观点成为共识。

  “易”曾为筮书之通名,《周易》曾与传说中的筮书《连山》、《归藏》合称“三易”。《周易》为周代筮书,故名《周易》。《周易》之“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之意,也有的说易为掌筮之官,故以之名书。其本为占筮书,孔子则视其为哲学著作,此后汉人以象数解之,魏晋玄学家则借以谈玄,更有宋人主河图、洛书之说,将其演变为方士之书。但书中载录了不少殷周故事,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思想、风俗的宝贵材料。

  《易经》通过卦的排列、卦形变化及卦、爻辞来喻示哲理。其基本符号为阳与阴,两个符号作不同组合叠作三层,共有八种组合,产生八个图形,即为八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体。八卦中任意两卦相重,又组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乾》、《坤》二卦各多一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共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周易》“经”的部分。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以《乾》、《坤》为始,以《既济》、《未济》为终。喻示着事物从发生,中间经过或通泰或悔吝的发展阶段,以至最终完成(“既济”)的全过程;而事物的完成阶段又意味着一个新过程的开始(“未济”)。六十四卦的体系呈开放状,表示事物的发展未有终穷。

  《易传》由《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共十篇所组成,称为“十翼”,意指其为经之羽翼。《文言》专释《乾》、《坤》二卦卦辞。《彖传》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彖意断,即断一卦之义。《象传》释卦名、爻辞。以上三种归附于有关经文之下。《系辞》为《易经》通论,内容庞杂。《说卦》专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所象之事物。《序卦》释六十四卦顺序。《杂卦》说六十四卦卦义,错杂释之,故曰杂。以上四种单独成篇,列于经文之后。

  《易经》集卦辞、爻辞共四百五十条,从形式上进行分析,依李镜池《周易探源》,可分六个类型:

  1.纯粹定吉凶的辞。例如:《乾》,“元亨,利贞”。

  2.单叙事而不示吉凶。例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

  3.先叙述而后吉凶。例如:《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4.先吉凶而后叙述。例如:《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5.叙事,吉凶;又叙事,吉凶。例如:《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6.混合的:或先吉凶,叙事;又吉凶。或先叙事,吉凶;又叙事。例如:《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易经》的卦辞、爻辞是古代长时期积累起来的临事卜占结果的记录。《周礼春官》说:“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就是讲的这种情况。它涉及祭祀、战争、生产、婚姻、天灾等方面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易经》是我国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著作之一。作为具有一定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评论文化大观园里垒起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数千年来,属于不同思想和学术派别的学者,覃心竭力地对它进行解释和阐发,以致它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从而也形成了庞杂的易学体系。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