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举起文学革命之旗

  一、输入欧美文学

  开始于“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以《新青年》为阵地,不仅全力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更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封建文学营垒展开了进攻。中国古典文学硕果累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成分之一。然而,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黑夜中,诗、古文、辞赋被封建文人视为文学的正宗,而戏曲、小说、俚歌等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则被斥为旁门左道,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封建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八股文,是15世纪至18世纪科举考试的唯一文体。八股文的文体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严格而固定的格式,不能随便改动。通过这些形式主义的陈词滥调,封建统治阶级将封建旧文学,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并阻碍着新思想的传播,因此,反对封建主义,就必须反对旧文学。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正是看清了这一深刻的社会意义,才毅然发起了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第一步是从输入、介绍欧美文学名著开始的。从创刊起,《青年杂志》就开始陆续地翻译刊载欧美著名小说,如屠格涅夫的小说《春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意中人》、易卜生的剧作,等等。其目的就是通过译载这些欧美小说,介绍西方文化思想。

  《青年杂志》对于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引起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注意,其中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胡适,坦率地批评了《青年杂志》所载薛琪瑛译英国作家王尔德《意中人》,指出“以适观之,即译此书者尚未能领会是书佳处,况其他乎!而遽译,岂非冤枉王尔德。”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2号发表胡适给陈独秀的信。胡适在信中认为,文学堕落的原因,在于有形式而无精神,貌似而神亏。因此,必须注重言中之意,文中之质,躯壳内之精神。对于如何革命,胡适指出:“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六曰不作无痛之呻吟;七曰不募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八曰须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这就是胡适提出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革命的八条纲领。陈独秀对胡适所提八条评价甚高,并且向海内外主张改革中国文学的人发出倡议,要他们发表宏议,共同讨论文学改革。

  二、发动文学革命

  但是,由于胡适顾忌到保守分子的反对,因而用词和行文都比较温和谦虚,这显然难以进行战斗动员。有鉴于此,陈独秀于1917年2月1日发表了著名的《文学革命论》,突破了胡适那种就事论事、温文尔雅的学术讨论的调子,将社会革命和国民精神作为改造的重点,发出了激昂慷慨的文学革命的动员令。陈独秀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他认为中国文学的各派都需要革命,因为“今日吾国文学,悉承前代之弊:所谓‘桐城派’者,八家与八股之混合体也;所谓‘骈体文’者,思绮堂与随园之四六也;所谓‘西江派’者,山谷之偶像也。求夫目无古人,赤裸裸地抒情写世,所谓代表时代之文豪者,不独全国无其人,而且举世无此想。文学之文,既不足观,应用之文,益复怪诞;碑铭墓志,极量称扬,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歧、黄’,即曰‘著手成春’。穷乡僻壤极小之豆腐店,其春联恒作‘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等国民应用之文学之丑陋,皆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阶之厉耳”。

  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方向,陈独秀同样以欧洲文明为参照系,提出要促进中国文学迅速从古典主义向现代化转型。他在《文学革命论》中首尾呼应地指出:“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使吾人不张日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日夜埋头故纸堆中,所目注心营者,不越帝王,权贵,鬼怪,神仙,与夫个人之穷通利达,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是缚手足而敌孟贲也。”

  而对于中国文学的形式,陈独秀着力提倡白话文。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主要的文学形式是文言文,其弊端是言文背道而驰,呆板僵化,严重束缚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在确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后,废弃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就成为文学革命的一大重点任务。为了推动白话文的应用,《新青年》杂志从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起就采用白话体形式,并从第4卷第2号起陆续刊登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等人写的白话诗来开创白话写作的文风。

  陈独秀所掀起的文学革命浪潮,既注重内容的改革,也注重形式上的改革,是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为新文学运动指明了方向,引起了中国文坛从思想到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变革,是现代新文学发展的最初探索。

  三、回击守旧派的进攻

  由于陈独秀积极发动文学革命,1917年1月他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后来的文学院院长,这为陈独秀开展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相当有利的社会条件。陈独秀到北大任教后,因忙于文科学制改革,所以想把《新青年》办成同人刊物。于是,在1918年初,陈独秀召集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沈尹默、鲁迅、周作人等同人开会,商定《新青年》实行轮流编辑,集体讨论制度。3月,《新青年》改为北大文科的刊物。

  《新青年》集聚着一批文化精英,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给北大带来一股自由、清新的风。由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新青年》的影响迅速扩大。

  但是,这也引起了守旧势力的代表、古文家林纾的不满。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他非常崇尚程朱理学,反对新文化运动废三纲、罢古文的行为。1917年2月林纾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了《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认为提倡白话文会导致“国未亡而文字已先之”。至于为什么应该保留古文,林纾却回答不出来。1919年2月,林纾又在《新申报》发表文言小说《荆生》,以小说中的人物田必美影射陈独秀,以金心异影射钱玄同,以狄莫影射胡适。从三人的嬉笑怒骂中影射新文化运动,反映了封建卫道士们痛恨新思潮、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情况。1919年4月,林纾又在《文艺丛报》创刊号发表《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进一步批评白话文,倡导古文,认为“至白话一兴,则喧天之闹,人人争撤古文之席而代以白话,其但始行白话报。忆庚子客杭州,林万里、汪叔明创为《白话日报》,余为作《白话道情》,颇风行一时。已而予匆匆入都,此报遂停。沪上亦闻有为白话为诗,难者从未闻尽弃古文行以白话者。”

  为了给社会上反对《新青年》的势力以反击,陈独秀于1919年初写了《<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对社会上种种非难之声做了回应,他在文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之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通过对守旧派的回击,陈独秀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日益在青年学子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