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二章 午夜十二点

  列位,谁要是怕沾上晦气,可以塞上耳朵别听--我这说的是火葬场。其实如今火葬场不兴这么难听的叫法了,都叫殡仪馆。

  话说12月31日这天,古龙桥殡仪馆的馆长狄大保心急如焚,望眼欲穿!

  为啥?今天是殡仪馆年度划杠的最后一天。上面根据全县几年来的人口死亡率测算和火化要求率,在年初就下达指标,让古龙桥殡仪馆签订了责任状:全年要火化尸体4848人,并且还跟经济挂钩,完成指标奖励,完不成指标处罚。所以,全馆上下一年来的工作绩效和奖惩依据,都得在今天午夜12点之前“盖炉定论”。按这一带民间的丧葬习惯,往殡仪馆送尸体通常在上午,到了午后这个时段一般就很少有尸体登门了。可是今天偏偏麻烦:眼下已是午后两点,而全年的火化尸体总数不偏不倚才达到4847人!剩下这最后一个人的尸体如果凑不上,那一切的一切就将成为泡影,他这位事业心和上进心很强,走马上任才一年的年轻馆长,向上向下就都无法交待。在这节骨眼儿上,你说他能不急吗?

  殡仪馆烧尸体可不像统计好人好事,多两个少两个昨天今天拉到一块儿没谁去细查。这里尸体来源、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几时进炉、几时出灰,都有严格的登签手续。何况上面为防止弄虚作假,已经派人在殡仪馆坐镇考核。要在午夜12点之前完成这最后的一个火化数字,除了再等来一具尸体,绝对没有其他办法。

  狄馆长盼啊,望啊,从两点盼到3点,又从3点望到4点,还是没来一具尸体。直到天快要黑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一阵“咔咔”、“叭叭”的拖拉机声。他跳起来,伸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谢天谢地,完成指标总算有救了!从拖拉机上跳下五六个人,正七手八脚抬出一具尸体。

  狄馆长乐坏了,赶紧和几个职工上前将尸体迎进来,随即验看证明,登记开票。可当他们正要将尸体往火化间推,领头的两个汉子却连忙摇摇手,说:“这先莫忙火化,还得等一个人呢……”原来,死者是个患病多年的五保户,今天早上才死的。这老汉孤身一人,只有一个多年不见的表外甥在石城工作。村里操办这号死人的程序本来就简单得很,又因为这五保户的隔壁邻居已定下喜日明早要接新娘子,于是就着人提前将尸体送到殡仪馆来了。但村里毕竟还算想得周到,他们拨了长途电话给这五保户的表外甥,今天要等他赶来见上一面后再火化。既是如此,狄馆长自然奈何不得,只有耐下性子陪着他们等。

  等了两个多钟头,还不见那表外甥来,送尸体的几个又饿又冷,嘀嘀咕咕有些不耐烦了。其中一个说:“他那表外甥我们连相貌也记不清了,这么多年没来过,天晓得他还会赶个深更半夜来?今晚我们不如先回去,火化的事等到明天再说吧。”

  这一听可把狄馆长又急坏了,别看就是火化这么一具尸体,眼下却直接系到他这个馆长的仕途政绩,关系到全馆几十号职工的切身利益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拖到明天,必须设法在今夜12点之前送进火化炉!

  狄馆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现在关键的关键,他们是要等那个表外甥的到来,表外甥一到,火化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如今不是假冒伪劣啥都吗?既然眼下你那个真的表外甥不来,我这里来个假的先顶替一下不也成吗?等火化了之后你那个表外甥即使真的来了,我多少也能编点儿理由,大不了是个服务态度问题,说上两句好话赔个理儿也就得了。于是他急忙转身找到了馆里负责跑外勤的职工小高,要他完成扮演那个表外甥的特殊任务。小高一听,把脑袋摇得像个拨郎鼓儿:“叫我去替人家当孝子?我不干,我不干!”狄馆长急得一边直跺脚,一边重申这特殊任务的重要性,恨不得就跪下来给他叩头:“你若完成这个任务,我给你重奖!”好话说了几箩筐,小高总算答应了。

  别说,这小高头脑灵活反应快,还在剧团里演过几回小品,他逢场作戏出面一番表演,倒也把个假外甥装得滴水不漏逼逼真。那几个早等急了的村民见既是表外甥赶到,自然是再好不过。一番佯作之后,尸体轻而易举被装上轮车,推到火化间闸栏前的自动送尸轨道上。狄馆长抬起头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时间刚指向9点,不由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岂料就在这当口,厅堂外面“呱哒呱哒”响起一阵脚步声,接着一个30多岁的汉子风尘仆仆跨了进来:“同志,我从省城赶来,刚刚下火车,请问我表舅的遗体……”听这么一问,几个村民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都睁大眼睛楞住了:这五保户既无万贯遗产,也非名流之辈,怎么突然表外甥多出一个来了?见此情景,狄馆长更是措手不及,但惟有他心里最清楚,真正的那个表外甥到了!

  接下来的局面和气氛自然可想而知……好在狄馆长苦苦解释,连连认错,香烟递了一支又一支,态度诚恳至极,总算让那表外甥的满腔怒气慢慢压了下去。眼看时针已经指向10点半,狄馆长如坐针毡,忍不住催问道:“时间不早了,这就开始火化吧?”

  那表外甥却不置可否,慢慢走到尸体前打量了好一阵,然后说:“先别忙,我离开表舅好多年了,不能让他老人家这么一身绉巴巴的旧穿戴去了。我得给他买身像样衣服,尽尽最后一份孝心。”

  这简值是要命!狄馆长听了,急得脑袋嗡嗡发炸像只巴斗:别说已黑更半夜能不能敲开店门买到寿衣还成问题,就是能买到,殡仪馆离城区还有七八里地,一来二去三磨蹭,这剩下的一个半钟头不就完了?可人家这事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劝不住,更拦不得!于是他只好说:“好,你快去办,馆里正巧有辆汽车。”

  事到此步十万火急了,狄馆长亲自驾着双排座直奔城区,陪着那表外甥“乒乒乓乓”敲开一家专卖寿衣的个体商店。谁知一问店老板不在家,又请一个小孩指点,绕了七八条巷弄,最后才从一家里屋的麻将桌上找到了那个店老板,然后又七挑八拣讨价算钱。等买好了寿衣赶回殡仪馆,再让整容工给尸体换下旧装穿戴妥当,离12点只剩20分钟了。

  几个殡葬工不敢怠慢,赶紧将尸体重新装上轮车,电钮一按,送尸车“哔”一声将尸体顶到了火化炉的铁门前。

  谁料想偏偏就在这节骨眼儿上,那电动炉门却出了故障,按破了电钮依然紧闭不动。眼看时间紧迫,尸体却送不进炉门,狄馆长急得汗如雨淋,赶紧叫来修理工突击抢修。一顿手忙脚乱的奋战,足足又耽误了18分钟。

  哪晓得炉门故障刚刚排除,意外的情况却又突然出现:这个死了的五保户,原来是昨夜里误吃了大量安眠药,一天下来几经折腾,现在竟“咕噜”一声扭动身子,蹬开双腿活过来了!

  “当,当……”大厅里的电子挂钟突然敲响了。此时此刻,正是午夜12点!

  “唉,指标哇--”狄馆长双腿发软,一P股跌坐在地上。

  (原载《故事林》1997年4月号)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